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223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docx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3-1解

 

    

      图3.10题3-1解图

如图3.10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

过B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凸轮与从动件在B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

推程运动角如图所示。

3-3解:

从动件在推程及回程段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方程分别为:

(1)推程:

         0°≤≤150°

(2)回程:

等加速段     0°≤≤60°

等减速段

          60°≤≤120°

为了计算从动件速度和加速度,设。

计算各分点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值如下:

总转角

15°

30°

45°

60°

75°

90°

105°

位移(mm)

0

0.734

2.865

6.183

10.365

15

19.635

23.817

速度(mm/s)

0

19.416

36.931

50.832

59.757

62.832

59.757

50.832

加速度(mm/s2)

65.797

62.577

53.231

38.675

20.333

0

-20.333

-38.675

总转角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225°

位移(mm)

27.135

29.266

30

30

30

29.066

26.250

21.563

速度(mm/s)

36.932

19.416

0

0

0

-25

-50

-75

加速度(mm/s2)

-53.231

-62.577

-65.797

0

-83.333

-83.333

-83.333

-83.333

总转角

240°

255°

270°

285°

300°

315°

330°

345°

位移(mm)

15

8.438

3.75

0.938

0

0

0

0

速度(mm/s)

-100

-75

-50

-25

0

0

0

0

加速度(mm/s2)

-83.333

-83.333

83.333

83.333

83.333

0

0

0

根据上表作图如下(注:

为了图形大小协调,将位移曲线沿纵轴放大了5倍。

):

 

3-6解:

图3-18题3-6图

从动件在推程及回程段运动规律的角位移方程为:

1.推程:

            0°≤≤150°

2.回程:

            0°≤≤120°

计算各分点的位移值如下:

总转角(°)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角位移(°)

0

0.367

1.432

3.092

5.182

7.5

9.818

11.908

总转角(°)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225

角位移(°)

13.568

14.633

15

15

15

14.429

12.803

0.370

总转角(°)

240

255

270

285

300

315

330

345

角位移(°)

7.5

4.630

2.197

0.571

0

0

0

0

根据上表作图如下:

图3-19题3-6解图

4-1解  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齿根高      

  顶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2解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4-3解由  得

4-5解 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假定则解得

  故当齿数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基圆小于

齿根圆。

4-9解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的两个齿轮,分度圆齿厚相等。

但是齿数多的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所以基圆直径就大。

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小,则渐开线曲率

大,基圆大,则渐开线越趋于平直。

因此,齿数多的齿轮与齿数少的齿轮相比,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

厚均为大值。

4-10解切制变位齿轮与切制标准齿轮用同一把刀具,只是刀具的位置不同。

因此,它们的模数、压

力角、齿距均分别与刀具相同,从而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基圆直径也相同。

故参数、

、、不变。

  变位齿轮分度圆不变,但正变位齿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增大,且齿厚增大、齿槽宽变窄。

因此、

、变大,变小。

  啮合角与节圆直径是一对齿轮啮合传动的范畴。

4-11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4-12解

(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

  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

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

(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

5-3解:

秒针到分针的传递路线为:

6→5→4→3,齿轮3上带着分针,齿轮6上带着秒针,因此有:

分针到时针的传递路线为:

9→10→11→12,齿轮9上带着分针,齿轮12上带着时针,因此有:

图5.7                   图5.8

5-4解:

从图上分析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为行星

架。

则有:

当手柄转过,即时,转盘转过的角度,方向与手柄方向相同。

5-5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构件为行星架。

则有:

∵,

传动比为10,构件与的转向相同。

图5.9                   图5.10

5-6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为行星架。

则有:

∵,,

5-7解:

这是由四组完全一样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因此只需要计算一组即可。

取其中一组作分

析,齿轮4、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1为行星架。

这里行星轮2是惰轮,因此它的齿数

与传动比大小无关,可以自由选取。

(1)

由图知

(2)

又挖叉固定在齿轮上,要使其始终保持一定的方向应有:

(3)

联立

(1)、

(2)、(3)式得:

   

 图5.11                    图5.12

5-8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为行星架。

∵,

与方向相同

5-13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

齿轮1、2、3、4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为

行星轮,齿轮4是行星架。

齿轮4、5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

(1)

在图5.17中,当车身绕瞬时回转中心转动时,左右两轮走过的弧长与它们至点的距离

成正比,即:

(2)

联立

(1)、

(2)两式得到:

,(3)

在定轴轮系中:

则当:

时,

代入(3)式,可知汽车左右轮子的速度分别为

5-14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

齿轮3、4、4′、5和行星架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3、5为中

心轮,齿轮4、4′为行星轮。

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3)

依题意,指针转一圈即(4)

此时轮子走了一公里,即(5)

联立

(1)、

(2)、(3)、(4)、(5)可求得

图5.18          图5.19

5-15解:

这个起重机系统可以分解为3个轮系:

由齿轮3′、4组成的定轴轮系;由蜗轮蜗杆1′和5

组成的定轴轮系;以及由齿轮1、2、2′、3和构件组成的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是中心轮,齿

轮4、2′为行星轮,构件是行星架。

一般工作情况时由于蜗杆5不动,因此蜗轮也不动,即

(1)

在周转轮系中:

(2)

在定轴齿轮轮系中:

(3)

又因为:

,,(4)

联立式

(1)、

(2)、(3)、(4)可解得:

当慢速吊重时,电机刹住,即,此时是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10-3解查教材表10-1得

  粗牙螺距中径小径

  螺纹升角 

  普通螺纹的牙侧角 ,螺纹间的摩擦系数 

  当量摩擦角 

  拧紧力矩 

  由公式    可得预紧力

  拉应力 

查教材表9-1得35钢的屈服极限

拧紧所产生的拉应力已远远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螺栓将损坏。

10-4解

(1)升角  

  当量摩擦角  

  工作台稳定上升时的效率:

(2)稳定上升时加于螺杆上的力矩

(3)螺杆的转速  

  螺杆的功率  

(4)因,该梯形螺旋副不具有自锁性,欲使工作台在载荷作用下等速下降,

需制动装置。

其制动力矩为

10-5解查教材表9-1得Q235的屈服极限  ,

查教材表10-6得,当控制预紧力时,取安全系数

由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

由公式  得

预紧力  

由题图可知,螺钉个数,取可靠性系数

10-7解查教材表9-1得,螺栓35钢的屈服极限 ,

查教材表10-6、10-7得螺栓的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 

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预紧力

所需的螺栓预紧拉力 

则施加于杠杆端部作用力的最大值

牵曳力  

10-10解

(1)每个螺栓所允许的预紧力

查教材表9-1得45钢的屈服极限,

查教材表10-6、10-7得,当不能严格控制预紧力时,碳素钢取安全系数

由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

由公式 得

预紧力  

(2)每个螺栓所能承担的横向力

由题图可知,取可靠性系数

横向力 

(4)螺栓所需承担的横向力

(5)螺栓的个数

取偶数。

在直径为155的圆周上布局14个的普通螺栓,结构位置不允许。

11-4解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

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