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21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第三节 速度.docx

第一章第三节速度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知识内容

速度

考试要求

c

课时要求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知道速度的方向.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体会等效的思想方法,会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3.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体会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及联系.

一、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

1.坐标:

以直线为x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2.坐标的变化量:

Δx=x2-x1,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Δt=t2-t1.

二、速度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v=

.

4.单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

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

5.矢量性:

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填“标量”或“矢量”).

(1)大小: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2)方向:

物体的运动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意义:

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公式:

v=

.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

(1)定义:

运动物体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2)物理意义: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大小: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时间变化量一定为正值.( √ )

(2)由公式v=

知,运动物体的位移Δx越大,速度越大.( × )

(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 √ )

2.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2m,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4m,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6m,则质点前2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3 5 4

一、对速度的理解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在30min内自行车行驶了8km,汽车行驶了50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s,运动员乙用时13.5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快?

(2)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快?

(3)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快?

如何比较呢?

答案 

(1)汽车运动得快,单向直线运动中相同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2)运动员甲跑得快,单向直线运动中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3)通过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汽车:

≈27.8m/s

运动员甲:

=10m/s

所以汽车运动得快.

1.对公式v=

的理解:

(1)速度采用比值定义法,不能说v与Δx成正比.Δx大,仅指物体的位置变化量大.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当物体位置变化快时,速度才大.

(2)式中Δx是位移不是路程,Δx与Δt具有对应性.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例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1=2m/s、v2=-3m/s,因为2>-3,所以v1>v2

答案 B

解析 v=

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时间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A错,B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错.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小明坐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从甲地到乙地用时20分钟,行徎20km,根据公式v=

,他计算出自己的速度为60km/h.而途中某时刻小明发现速度计显示为70km/h.

(1)上面提到的两个速度各表示什么速度?

(2)速度计显示的是什么速度?

(3)若小明由乙地返回甲地又用了20分钟,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它能反映汽车运动得快慢吗?

答案 

(1)60km/h为20分钟内汽车的平均速度;70km/h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

(3)因为全程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0 不能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和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

描述物体在某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大小

求出

v=

,其中Δt→0

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瞬间运动的方向相同

就是那一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联系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2)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例2

 (2018·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联考)2017年9月1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正式启动“区间测速”.如图1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

C.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不可能出现超速现象

D.“区间测速”可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轿车在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为v=

=100km/h.该轿车在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没有超过120km/h,但是其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有可能超过120km/h,因此轿车仍有超速可能.由于“区间测速”只能测平均速度,不能测瞬时速度,故不能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针对训练 如图2所示,小李乘坐高铁,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立即观察手表秒针走动,经过20s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  )

图2

A.600mB.1200m

C.2160mD.4320m

答案 B

1.(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2018·温州市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指平均速度的是(  )

A.电动自行车的限速为20km/h

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400m/s

C.高铁测试时的最高速度可达484km/h

D.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求出他的速度为10m/s

答案 D

2.(平均速度的理解)小姜坐23路公共汽车沿中山路从嘉兴大润发到戴梦得,途经如图3所示的各站,全程长约3km(可看做直线距离),所用时间约0.3h.小李始终观察着汽车的速度表,记录下全程车速的最大值为50km/h,最小值为零.请你估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

图3

A.50km/hB.25km/h

C.10km/hD.5km/h

答案 C

解析 全程位移约为x=3km,所用时间t=0.3h,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km/h=10km/h,故C正确.

3.(平均速度的计算)小明上午从小区门口打车,经过一段时间又乘坐同一出租车回到小区门口.车票如图4中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车号:

E-4G580

日期:

2017-1-17

上车:

8∶01

下车:

8∶16

单价:

1.80元

里程:

5.0km

全程:

9.00元

图4

A.小明全程用时8小时16分

B.小明全程位移为5.0km

C.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km/h

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

答案 D

解析 小明全程路程为5.0km,位移为0,所用时间为15min=

h.故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D正确.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火车通过站牌的速度是50km/h

B.汽车从泉州行驶到深沪的速度是18m/s

C.子弹从枪口飞出的速度是800m/s

D.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为70km/h

答案 B

解析 火车通过站牌的速度对应一个位置,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汽车从泉州行驶到深沪的速度对应一个过程,为平均速度,故B正确;子弹飞出枪口时的速度为一个瞬间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

 

2.2016年春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最受游客欢迎,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在景区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井冈山还有150km.关于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答案 B

解析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的是限定的最大瞬时速度,路线指示标志上的数字表示从此地到井冈山的行驶距离,而不是直线距离,表示的是路程,正确答案为B.

3.(2017·浙江4月学考·5)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飘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s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

A.6×102mB.6×104m

C.6×106mD.6×108m

答案 A

解析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c=3.0×108m/s,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所以由运动学公式,声波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差Δt=

,所以s≈vΔt=680m,故选A.

4.某同学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并用智能手表记录了运动轨迹、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和消耗热量的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S”是起点,“E”是终点,且根据操场实际情况可知,S和E间的距离约为4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在记录运动轨迹时,人不能看成质点

B.S和E间的距离约为40m指人发生的位移大小

C.运动距离1.45km除以运动时间是平均速度大小

D.用40m除以运动时间是人经过E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 B

解析 在记录运动轨迹时必须把人看做质点,若把人体各部分都看做是不同的,则没法记录轨迹,故A错误;位移大小为两点间的直线长度,S和E间的距离约为40m指人发生的位移大小,故B正确;运动距离1.45km是指路程,路程除以时间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40m是位移大小,位移除以时间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

5.(2018·浙江高中联盟期中联考)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0m/s,它的意思是(  )

A.物体在该时刻前1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B.物体在该时刻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C.物体在该时刻后每秒钟通过的位移都是10m

D.假设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每秒钟内通过的位移都是10m

答案 D

6.2017年9月3日全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浙江队的谢震业以10秒04夺冠,广东队的苏炳添以10秒10遗憾摘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跑阶段的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

B.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

C.全程的任意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都是谢震业大

D.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

答案 B

解析 100m比赛,两人的位移相等,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大,所以B正确,A、C、D错误.

7.(2018·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联考)2010年11月24日19点30分,刘翔在亚运会田径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3秒09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刘翔本次起跑的速度为8.5m/s,13秒09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刘翔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27m/sB.9.35m/s

C.8.40m/sD.10.2m/s

答案 C

8.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2h、0、

B.2h、0、0

C.0、2h、0D.2h、h、

答案 B

解析 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题中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选B.

9.2016年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如图3,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程162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

图3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车看成质点

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乙两车的瞬时速度一定相同

D.游客乙驾车运行“158km”指的是位移

答案 A

10.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方向与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值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值相同

答案 A

解析 三个质点运动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相同,又时间一样,故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质点B沿NM直线运动但有可能静止,故不能断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到达M点时,三者瞬时速度大小无法确定,选项C、D均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5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m,速度为5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cm的标志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它通过长为50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图5

答案 20s 30s

解析 火车通过标志杆的位移大小可认为等于火车的长度,x1=100m,火车通过大桥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和大桥长度之和,x2=100m+50m=150m

根据v=

得,

通过标志杆的时间:

t1=

=20s

通过大桥的时间:

t2=

=30s.

12.甲、乙两地相距60km,一汽车用40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

,剩余的

路程用了2.5h.求:

(1)此汽车在后

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16km/h 

(2)20km/h

解析 

(1)汽车在前后两段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x1=60×

km=20km

x2=60×

km=40km

汽车在后

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v2=

km/h=16km/h.

(2)汽车在前

路程所用时间:

t1=

h=0.5h,

汽车在全过程所用时间:

t=t1+t2=3h

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v=

km/h=20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