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177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docx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

奉贤区头桥小学音乐教案

音乐

(第九册)

 

 

_______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夏日风情

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夏日风情为主题,在教学内容中以听听唱唱创创活动为主,在本单元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通过歌唱与欣赏认识6/8的节奏特点,掌握四声部轮唱的风格,学习《剪羊毛》的旋律,并能够用口琴吹奏歌曲。

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感受双音的音响效果。

教学内容:

听听:

那不勒斯舞曲、意大利随想曲

唱唱:

夏天来了---复习6/8拍

剪羊毛

创创:

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本课以小号为重点。

2、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进一步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1、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

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

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第二乐段:

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

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2、复习6/8拍

教学课时:

8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那不勒斯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难点:

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学准备:

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二、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

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

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

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

“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

“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

俗话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师: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

(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

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

声音高而明亮;长号:

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

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

声音浑厚低沉。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

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第一乐段:

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第二乐段:

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

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课件,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

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电脑呈现文字,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

并用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

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

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

(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中?

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  1    2    3  选择划“√”。

★4、复听:

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

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听听想想”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

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意大利随想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意大利随想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进一步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难点:

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学准备:

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音练习

听辩下列双音的音响效果,说说那些和谐悦耳?

那些不和谐?

并用线响应的图示连一连。

1、misol2、fala

3、sido’4、dodo’

5、solla

三、学习小号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

声音高而明亮;长号:

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

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

声音浑厚低沉。

通过网络让学习了解小号、大号、长号、圆号、短号各自有写什么不同的特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铜管乐器。

1、分别播放音乐片断,让学生辨别,并指出是哪种乐器。

《狼的主题》圆号→《骑兵序曲》小号→长号与大号《变奏十二》。

2、请同学到黑板上用图画分别表示四种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欣赏选自《天鹅湖》中的《那不勒斯舞曲》播放录音,辨别乐曲的音色→小号。

4、自己感受一下,说说音乐在描述什么?

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5、唱乐曲的旋律。

(出示主旋律歌谱)

6、大家一起即兴为乐曲旋律填上歌词,然后唱一唱,老师把大家创作的歌词加以修改,写出来,集体再演唱,以便更好地记住这四种铜管乐器音色特点。

五、总结讲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旋律学习《夏天来了》

教学目标:

认识6/8的含义,掌握它的强弱规律。

初步学习用口琴吹奏整首歌曲中的部分旋律。

教学重难点:

对6/8的拍子的掌握。

教学准备:

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口琴练习

音阶复习S,---M’

三、教学歌曲《夏天来了》

教学设计:

1、对6/8拍的认识:

6/8----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结有6拍。

2、节奏性的掌握。

xxxxxxxxxx.00

3、轮唱的特点感受。

轮唱:

两小节一个声部进入。

教学步骤:

1、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

2、认识6/8的拍号,学习乐理知识。

3、学习节奏。

4、学习第一行的旋律。

5、视唱旋律。

6、学生自由选择口琴吹奏整首乐曲中的某一句。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互动。

四、结束讲评

听音乐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学习《夏天来了》

教学目标:

1、巩固6/8的含义,掌握它的强弱规律。

学习用口琴吹奏整首歌曲中的部分旋律。

2、掌握歌词,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歌曲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

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口琴练习

音阶复习S,---M’

三、教学歌曲《夏天来了》

教学设计:

1、巩固对6/8拍的认识:

6/8----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结有6拍。

2、歌词节奏性的掌握。

xxxxxxxxxx.00

3、歌曲歌词的演唱。

教学步骤:

1、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并能够跟琴声视唱旋律。

2、按节奏读歌词,掌握歌词的节奏性。

3、老师范唱歌曲。

4、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结束讲评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单元纵情歌唱

听——长城谣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长城谣》。

《长城谣》是一首诞生于抗日年代的爱国歌曲,这首乐曲情绪苍凉悲壮、旋律质朴自然、节奏平稳有序,深切表达了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用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图片、视频等渲染课堂气氛,并欣赏不同版本的《长城谣》,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同时受到感染。

通过口琴视奏、歌曲视唱的过程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体会当时人们的抗战激情,激励现在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长城谣》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长城谣》,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质朴自然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体会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2、了解歌曲时代背景及作者、首唱者生平,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3、运用视唱、视奏歌曲旋律及朗读歌词,在参与音乐欣赏的感知、表演等活动中体会乐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质朴自然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体会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2、教学难点:

视唱、视奏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听赏乐曲版《长城谣》

1、听赏乐曲,请学生思考乐曲的情绪及旋律特征

2、学生交流听赏的感受

3、出示谱例,尝试用口琴视奏旋律,进一步体会旋律优美流畅的感觉。

说明:

进行歌谱视奏是为了抓住音乐本质的东西展开体验,从音乐本身着手开展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歌曲的旋律特征。

 

二、欣赏歌曲版《长城谣》(董文华演唱的MTV)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说明:

观赏歌曲的MTV是为了营造一种震撼人心的欣赏效果,打动学生的心灵。

 

(1)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2)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完成问题一:

第一段的速度、情绪及描绘的情景;

第二段的速度、情绪及描绘的情景。

问题二:

根据2段歌词不同情绪:

第一段歌词适合由男生还是女生来朗诵?

第二段歌词适合由男生还是女生来朗诵?

(4)再次配乐朗读歌词。

说明:

朗读歌词、抓住歌词的内容理解是为了深入作品的深刻内涵。

以歌词为线索,步步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包含的深厚情感和较深邃的思想情感,有感情地朗诵则适时地为学生的情感宣泄提供了途径。

 

2、观看视频:

日军侵华资料片,进一步了解史实。

说明:

欣赏视频资料,是为了增加学生对日军侵华战争这一历史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从而更好地理解第二段歌词所表现的“抗战救国”的思想内涵。

 

3、作品、作者简介:

(1)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

(2)介绍首唱者:

周小燕

说明:

《长城谣》的作者及首唱者在特定时代冒着生命危险的创作及演唱经历深深地打动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曲的时代背景及深邃内涵,体验乐曲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情感共鸣。

 

4、视唱歌曲歌词

说明:

此环节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5、观看视频:

新中国成立、国旗、国歌等。

(让学生体会国家富强才不受欺侮、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6、汇总展示;

(1)第一乐章:

“不忘国耻,牢记历史”-----配乐诗朗诵:

《长城谣》

说明:

通过两个形式的展示,进一步体验、感受作品。

(2)第二乐章:

“爱党爱国,继承革命传统”-----歌表演: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三、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汇总展示

欣赏歌曲版:

《长城谣》

欣赏乐曲版《长城谣》

拓展

新授

导入

朗读歌词

看历史资料

交流感受

歌表演

歌词朗诵

作者介绍

观赏MTV

口琴视奏

初步听裳

 

【教学反思】

乐曲《长城谣》是一首诞生于抗日年代的爱国歌曲,这首乐曲情绪苍凉悲壮、旋律质朴自然、节奏平稳有序,深切表达了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用丰富的视听资料渲染课堂气氛。

通过口琴视奏、歌曲视唱的过程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体会当时人们的抗战激情,激励现在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本课教学还有许多可以思考的地方,如:

本课以情感体验为主线,所占比重较大。

建议老师可以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演唱或演奏的比重。

第三单元牧笛声声

唱唱:

小牧笛听听:

牧笛

教学目标:

1、指导用纯朴、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民歌风味,抒发热爱劳动的真挚感情。

2、通过节奏练习,掌握变拍子节奏;听唱音程,解决音高、音准的难点。

3、初听京剧选段,培养戏曲音乐的兴趣,增强听辩对比性旋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初听京剧选段,培养戏曲音乐兴趣。

2、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突破唱名音高、音准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律动进教室

二、练声

1、音乐游戏

2、发声视唱《小马跑》《雁儿飞》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作听辨不同拍子的练习。

要求学生在听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练习。

要求学生运用断音和连音的不同唱法练习,气息连贯、换气同一。

 五声商调式的视唱练习在音准的基础上,强调听觉上对调式的感受。

三、导入新课

1、学唱曲谱

2、教师范唱

3、轻声朗读歌词。

要求学生听赏中找出乐句的划分并感受变拍子及下滑音的表现特点。

4、师生共同探讨乐句的划分;变拍子的变化特点;运用旋律线感受下滑音的唱法及其表现特点。

5、在教师的引导下按乐句演唱。

6、分段学唱。

(教师提示并示范衬词及下滑音的唱法)

7、学唱歌曲曲调并感受其调式主音的音乐特征。

8、学唱过程中体会并表现,拍子的基本规律;唱准大跳音程。

9、复习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民歌风格

四、总结

五、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小马跑》

2、《雁儿飞》

三、复习曲谱《小牧笛》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听听《牧笛》

1、对比分析速度、力度、变拍子及旋律线的变化。

2、对比分析音乐的情绪变化与运用音乐表现手段内在联系。

五、器乐伴奏

1、分组讨论伴奏形式

(选择伴奏乐器及节奏型)

2、运用不同的手段及形式为歌曲伴奏。

引导学生使其伴奏效果更加突出民歌风格。

六、教师总结

律动出教室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顿

 

唱唱:

紫竹调听听:

紫竹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紫竹调》,做到咬字、吐字准确、清楚。

并能正确地按××××的节奏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2、认识并准确地拍击××的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沪剧曲牌《紫竹调》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一定的参与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组织教学

律动进教室

二、练声

 1=F  

66 12|3— |35 31 |6—|

骑上 小竹马, 马蹄 哒哒 响。

  

166 61|22212|3050|6—||

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 响。

三、节奏练习

认读××与×××、××、×等节奏型对比。

×× ××| ×× ×|

×× ×××| ×× ×|

××× ××|× ××|×—|

×× ××|× ×|

四、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紫竹调》。

2、欣赏歌曲录音。

听后回答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这是一首说唱风格的江苏民歌,在这首歌里“的”唱成“dai”音。

3、学唱歌谱

教师范唱歌曲旋律,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要准确、清晰,为学生做出榜样。

指导学生视唱歌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唱歌词

教师按歌曲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读歌词。

学生跟琴轻声演唱歌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歌曲处理

再欣赏歌曲录音,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紫竹调》,吐字、咬字准确、清楚。

6、巩固练习

通过分组、个别等形式反复练习。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三、发声练习

三、综合训练

1、拍手读下面的节奏

×  ×       ×  ×  

×× ×       ×  × ×

××××       知    了

×× ×       × ×× ×

           知 了知了

2、视唱练习

1=C  2/4

 165|165|3561|21615|

 532|532| 2552|65321||

1=C  2/4

 165|165|3561|21615|

 532|532| 2552|65321||

四、欣赏《紫竹调》

1、《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苏南部一些山歌、小调,经过融化而成。

伴奏音乐优美抒情。

2、初听,回答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3、轻松愉快的音乐选择哪两件乐器伴奏较为合适?

用怎样的力度?

怎样合上音乐的节拍?

4、选出两件乐器为乐曲伴奏。

五、拓展(沪剧名曲)

第四单元丰收之夜

听听:

淘金令唱唱:

圆圆和弯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常用音符名称和时值比例。

2、初步认识民族乐器唢呐,通过欣赏使学生知道唢呐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通过欣赏,启发学生领会旋律、节奏、速度和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3、指导学生用明亮、爽朗的声音歌唱,感受并抒发儿童对党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四、组织教学

律动进教室

二、发声练习:

2/4  12  3|34  5|  56  54|32  1|12  3|  34  5|  5654|  32  1||

    miyamiya  mi  yami  yami  ya  miya  miya  miya

要求:

1、唱好连音和跳音。

2、发声位置统一,声音稍有气息支持。

二、介绍唢呐

中国民间吹管乐器。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为海笛。

中国的唢呐源于波斯。

唢呐的演奏代表人物主要在北方。

著名的唢呐曲《得胜令》、《白鸟朝凤》、《小开门》等。

三、欣赏歌曲《淘金令》

1、初听:

  

a、感受乐曲的情绪  

b、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出示图片:

唢呐

            观察:

唢呐的形状,演奏姿势

            听听:

音色高昂,明亮

3、复听:

        

a、熟悉主旋律

b、听听,分辨段落,哪一段主题旋律的节奏比较宽松。

4、再听一遍:

乐曲旋律连续的快速上行和下行时,你想到什么?

四、认认:

1、常用音符表:

a、认识形状了解其名称

b、了解相互间的对值

2、结合图片中的各种“钟”找一找报名的音符。

3、节奏练习:

a、拍一拍

b、谈谈它们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

六、复习歌曲

七、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音乐《今天是个好日子》(宋祖英)

师生问好

二、歌曲《圆圆和弯弯》

1、导入:

欢庆的日子,有到来了,红红火火。

今天又是个好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2、出示歌谱,讲解演唱要求(师指挥)

3、纠正“切分音”用钢琴为生纠正,并用响板打节奏。

4、再次演唱歌曲。

三、分析歌曲

要求:

每小组讨论这首曲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1、这首曲子分几个部分。

你们是怎么分的?

2、总结

生:

我是按照节奏来分的,前半段的节奏

3、从什么地方体现出丰收的气氛。

生:

力度记号、音乐术语、跳音记号。

4、出示表情记号

5、观看(喜庆的歌曲)让生感受气氛。

四、给歌曲加上不同记号,让歌曲更好听。

1、加上延长音记号,请生来唱。

2、为什么要加上力度记号?

3、分段学唱歌曲

五、创编歌词

六、律动出教室

总结:

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4/4拍,商调式。

曲调优美淳朴,生动地描绘了金秋一派丰收的景象,抒发了农家儿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

第一乐句第1、2小节出现的四分休止符使歌曲一开始就给人欢乐的气氛,后句在前句的基础音调上,作了节奏的紧缩,更显得愉快活泼。

第二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把情绪层层推进,增强了丰收的欢乐气氛,圆圆的……圆圆的……丰收果实的描绘,寓意深刻,唱出了农家儿童在改革开放后的美满生活的情感。

第三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及富有民歌风的“啰”和“哎”的衬词和上波音的唱法,使喜悦无比的心情在这里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第四乐句重复变化了第二乐句,歌曲的结尾落在“2”的主音位置上,把人们张灯结彩、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推向高潮。

听听:

庆丰收唱唱:

摇船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感受及理解音乐所塑造的形象。

2、继续用连音的唱法,在气息支持下,以轻柔的声音来表达母亲催孩子入睡时温柔的情感,体现《摇船调》恬静柔美的意境。

3、初步知道各种附点音符及弱起节奏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