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137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docx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与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土方工程

1、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可松性:

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影响:

土的可松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2、试述土壁边坡的作用、表示方法、留设原则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作用:

合理地选择基坑、沟槽、路基、堤坝的断面和留设土方边坡,是减少土方量的有效措施。

表示方法:

留设的原则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边坡坡度应根据不同的挖填高度、

土的性质及工

程的特点而定,既要保证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

在山坡整体稳定

情况下,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高度在

10m

以内

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应按表

1.5

规定;挖方中有不同的土层,

或深度超过

10m

时,

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以减少土方量。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

沟槽底面标高时,

挖方深度在

5m

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留设应符合表

1.6的规定。

对于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临时行填方边坡坡度,

则为:

当填方高度在

10m以内,

可采用1:

5;高度超过

10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

1:

1.5

,下部采用

1:

1.75。

至于永久性挖方或填方边坡,则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考虑挖填平衡,弃土运输或取土回填的土方量最少;要有合理的泄水坡度(≧2‰),满足排水要求;

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4、试述按挖填平衡原则确定H0的步骤和方法。

(1)划分方格网

(2)确定各方格网角点高程

(3)按挖填平衡确定设计标高

5、为什么对场地设计标高H0要进行调整?

如何调整?

求得的H0仅为一理论值,还应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1)土的可松性影响

(2)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

(3)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6、如何计算沟槽和基坑的土方量?

平均高度法

平均断面法

7、土方调配应遵循哪些原则,调配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平均运距?

力求挖填平衡、运距最短、费用最省,考虑土方的利用,以减少土方的重复挖填和运输。

最优调配方案的确定,是以线性规划为理论基础,常用“表上作业法”求解。

 

8、试述用“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的步骤及方法。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2)最优方案判别

(3)方案的调整

(4)最优方案判别

(5)绘制土方调配图

9、试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预防塌方的措施。

(1)边坡过陡;

(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

(3)基坑上口边缘堆载过大;

(4)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未遵守“从上至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措施:

(1)放足边坡

(2)土壁支护

(3)做好施工排水防止流砂

(4)完善施工技术措施

10、进行明排水和人工降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排水沟没有随基坑土的挖深而加深。

(2)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够,或排水沟没有一定的坡度,使水不能顺利地流向集水井。

(3)基坑面积大,排水沟设置少。

(4)施工操作疏忽,泥土将排水沟堵塞,水流不通。

(5)人工降水时江水影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从而引起开裂、倾斜和倒塌,或引起地面坍塌,必要时事先采取有效防护。

11、试述管井井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的构造和适用范围。

管井井点: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

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

适用于降水深度3~5m、渗透系数为20~200m/d的基坑中施工降水。

轻型井点: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组成。

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

喷射井点:

是在井点管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向喷射器输入高压

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抽出排走。

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降水深度大于8m,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

或渗透系数为0.1~3m/d的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

电渗井点:

电渗井点以井点管作负极,打入的钢筋作正极,通入直流电后,土颗粒自负

极向正极移动,水则自正极向负极移动而被集中排出。

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饱和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中的施工降水。

12、试述轻型井点的布置方案和设计步骤。

(1)单排布置

(2)双排布置

(3)环型或U型布置

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13、试分析产生流砂的外因和内因。

 

内因:

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

外因:

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内排水所形成的水位差较大时,动水压力也愈大,当GD≥γ(土的浮重)时,就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现象。

14、试述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1)枯水期施工法

(2)打板桩

(3)水中挖土

(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5)抢挖并抛大石块法

15、常用的土方施工机械有哪些?

试述其工作特点及适用范围。

(1)推土机:

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小、行驶速度快,能爬300左右

的坡。

适用于场地平整、开挖深度1.5m左右的基坑、移挖作填、填筑堤坝、回填基坑和基槽土方、为铲运机助铲、为挖掘机清理集中余土和创造工作面,修路开道、

牵引其它无动力施工机械,大马力推土机还可犁松坚岩。

(2)铲运机:

铲运机操纵简单、运转方便、行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是能独立完成铲

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全部土方施工工序的施工机械。

适用于坡度为

200以内

的大面积场地平整、大型基坑开挖、填筑路基堤坝。

(3)挖掘机:

挖掘机主要用于挖掘基坑、沟槽、清理和平整场地,更换工作装置后还可进行装卸、起重、打桩等其它作业,能一机多用,工效高、经济效果好,是工程建设中的常用机械。

16、如何提高推土机、铲运机和挖掘机的生产效率?

推土机:

(1)下坡推土

(2)并列推土

(3)槽型推土

(4)分批集中,一次推送

铲运机:

(1)下坡铲土

(2)推土机助铲

(3)挖近填远,挖远填近

(4)双联铲运法

(5)跨铲法

(6)挂大斗铲运

(7)波浪式铲土法

挖掘机(正铲):

(1)正向开挖、侧向装土

(2)正向开挖、后方装土

(反铲):

(1)沟端开挖法

(2)沟侧开挖法

17、如何组织土方工程的综合机械化施工?

运距800~1500m的大型土石方以铲运机为主

大型基坑整体开挖以正铲为主

小型基坑及管沟开挖以反铲为主

土方运距在1500m以上时以汽车运输为主

汽车运输要考虑装载机装土

18、试解释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它们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

 

最佳含水量:

指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相应的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

在击数一定时,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时,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招致干密度的减小。

当土壤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压实时,能获得最大的密实度。

19、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何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

主要影响因素为:

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

检查填方土的密实度,密实度大小以干密度控制,填土后

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的10%的最低值与设计差值不得大于

0.08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某一区域。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

1、试述地基验槽的目的和方法。

地基验槽的目的:

核对其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槽底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核对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检查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方法:

观察验槽

夯、拍验槽

轻便勘探验槽

2、试述地基加固处理的原理和拟定加固方案的原则。

原理:

“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原则:

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

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绝不能单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3、你能列举几种加固地基的方法?

试述这些方法的加固原理。

根据地基加固原理,可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这些加固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

夯、压、挤、拌”七个字。

这些方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

就是挖去较浅的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中。

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

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

就是将挖和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

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对局部地基进行

加固处理,它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

持力层。

夯利用打夯工具与机具夯击土壤排出土壤中的水分,

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

实和承载力。

就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碾压地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

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

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

 

拌利用高压射流切削土壤,旋喷浆液,搅拌浆土,使浆液和土壤混合,凝结成坚硬的

柱体或土壁。

4、试述钢筋砼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堆放等环节的主要工艺要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堆放环节的主要工艺要求是:

制作:

较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一般在制作厂制作,较长的一般在施工现场预制。

现场

制作预制桩多用多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宜超过

4层,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

剂,上层桩与邻近桩,应该在下层桩或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30%以后

方可进行。

起吊:

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起吊,达到

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桩在起

吊和搬运时,必须平稳,不得损坏。

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吊桩弯矩最小的

原则。

运输:

打桩前应运到现场或桩架处,宜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

桩的运输方式,在

运距不大时,可用起重机吊运或在桩下垫以滚筒,

用卷扬机拖拉;当运距较大时,

可采用轻便轨道小平台车运输。

堆放:

桩堆放时,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各层垫木应位于

同一垂直线上,堆放层数不宜超过

4层,不同规格的应分别堆放。

5、试分析打桩顺序、土壤挤压与桩距的关系。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

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向四周打。

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桩基质量。

因此,应结合地基土壤的挤压情况,桩距的大

小,桩机的性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