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096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

15×200= ?

(捂零法:

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 

4、估算:

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 “够不够” ,“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因数          

7、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乘数特点:

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

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千米:

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

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

克(g)、千克(kg)、吨(t)

进率: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练习题

一、填空。

2吨=()千克

7千米=()米

600分米=()米

5000千克=()吨

()吨=6000千克

730米+270米=()千米

1吨-1千克=()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填汉字单位)

  

(1)1个哈密瓜重约3()

  

(2)南京长江桥全长约7000()

  (3)一根旗杆高8()

  (4)一个计算器约重50()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7(),载重4()。

  3、一袋面粉重20千克,()袋面粉重1吨。

  4、大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800米,他5分钟能行()米。

  5、2块砖重10千克,100块砖重克(),()砖重1吨。

  6、跑道每圈400米,2圈是()米。

小华跑5圈跑了是()米。

  7、一个成人的体重是50千克。

()个这样的成人的体重大约有1吨。

  8、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千克,合()吨。

  9、某地线路图

  从小芳家经过()到1千()千米。

小芳从家到学校最近的一条是经过()到学校,一共走()米。

10、把下面各数量:

2800千克、3吨、5千克、689克,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

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所列出的每一个算式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2)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3、同级运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练习题

14×18+52078-26+73549-9×3496×(325-295)

900+(90÷2)14×28+65200-17×772÷8×9

 

第五单元 年、月、日

一、年和月 

1、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2、一年中有:

7个大月:

   (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31天; 

4个小月: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熟记:

月份天数歌谣或拳头记忆法 

(同一年)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

 

3、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全年365天,合(  )个星期零(  )天。

(平年天数:

31×7+30×4+28=365) 

365÷7=52(个)……1(天)   

闰年全年366天,合(  )个星期零(  )天。

 (31×7+30×4+29=366)   

 366÷7=52(个)……2(天)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练习:

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

 

闰年:

全年366天,二月有29天,整百年份要是400的倍数,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 4、一年有四个季度,四个季节,季节和季度不相同要注意区分。

 

4、平年和闰年的季度和天数

平年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包括月份

1、2、3月

4、5、6月

7、8、9月

10、11、12月

天数

90天

91天

92天

92天

半年

上半年181天

下半年184天

闰年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包括月份

1、2、3月

4、5、6月

7、8、9月

10、11、12月

天数

91天

91天

92天

92天

半年

上半年182天

下半年184天

5、公历年各类节日:

元旦节:

1月1日;情人节:

2月14日;

植树节:

3月12日;清明节:

4月4日或5;国际劳动节:

5月1日;青年节:

5月4日;国际儿童节:

6月1日;建党节(党的生日):

7月1日;建军节:

8月1日;教师节:

9月10日;

国庆节:

10月1日;建队节:

10月13日;光棍节:

11月11日;平安夜:

12月24日;圣诞节:

12月25日

第一季度是:

一月、二月、三月; 

平年第一季度有(  )天, 闰年第一季度有(  )天, 

第二季度是:

四月、五月、六月;有(  )天 

第三季度是:

七月、八月、九月;有(  )天 

第四季度是: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  )天

 提示:

季度和季节的划分不一样。

(如:

第一季度并不是春季)

 练习题 

1、1年=(  )月,大月(  )天,有(     )月; 小月( )天,有(     )月。

 

2、平年全年(  )天,平年2月( )日,闰年全年(  )天,闰年2月( )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平年÷4,有余数  (整百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闰年÷4,  没有余数  (整百年÷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3、一年有(  )季度,每3个月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 )月,(平年31+28+31=90日)  (闰年31+29+31=91日);第二季度是(  )月,(30+31+30=91日); 第三季度是(    )月,(         )日 第四季度是(    )月,(      )日。

 

4、一个星期有(    )天,  天数÷7=星期数 

5、一年可以分成(   )半年和(     )半年,上半年有(    )月,是(  )日;下半年有(    )月,是(  )日;(上半年就是前六个月。

) 

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1、1日=( )小时,时针在钟表上走两圈(第一圈从夜里12时(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第二天的0时)。

);走完第一圈过了12时,就是13时,14时,15时……24时一天结束(同

1时=()分分针在钟表里走一圈有60小格

1分=()秒,秒针在钟表里走一圈有60小格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9时

下午3时15时

晚上8时20时

晚上12时24时(0时)

时是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 

 

 

 

 

 

2、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要注意先弄清楚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经过(间隔)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间隔)时间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见物体的面积:

手指甲的面积:

1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

50平方分米

黑板的面积:

3平方米教室的面积:

50平方米

操场的面积:

400平方米数学书的面积:

450平方厘米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面积

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

周长

(长+宽)×2=周长

边长×4=周长

面积÷长=宽

面积÷宽=长

周长÷2—长=宽

周长÷2—宽=长

周长÷4=边长

5、面积单位 :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不一定是正方形。

)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6、①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但米和千米进率是1000 

③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7、常用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

进率×高级单位的数(进率100) 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进率100) 

8、 注 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例如:

16平方米和16米是无法比较大小的

(如:

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的说法是错误的)。

长度单位有: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习题精选

一、填空

1、计算面积要用()单位,计算长度要用()单位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