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083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docx

web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web2.0背景下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在网络时代,公民的互联网虚拟行为也必须遵守国家基本法律规定。

公民在网络上活动和存在的数字基础是各种互联网服务模式(比如搜索、博客服务等),物理基础则是分布于全球空间的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服务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空间”的全球铺展,人类正昂首步入信息时代。

“国家信息主权并非自古有之,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逐渐进入信息社会。

与此同时,与航海技术和航空技术赋予国家领海、领空主权一样,信息技术使国家主权扩展到‘信息空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出现‘信息疆域’,信息主权渐渐成为与陆权、海权、空权并列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情况错综复杂的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超大容量和传播速度的瞬间完成,造成了国家管控乏力和不可避免的信息漏出。

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重要潜在威胁,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对我国而言,三大因素造成互联网领域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

一是互联网用户规模加速增长,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空前强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二是全球性的互联网2.0大潮展开,新运用层出不穷,个人化、自组织成为互联网各类运用的主流趋势;

  三是区别于传统范畴的硬件、软件、黑客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与互联网新运用、新趋势、新特征相关的一系列新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以上三点可统称为“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引发了互联网对国家主权是侵蚀还是强化的广泛研究。

互联网和国家主权的不同价值取向是引起这一问题的基础。

因此有必要归纳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领域出现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把在最近数年的短小的时空中,所发生的大量互联网新运用、新趋势、新特征,进行类比和分析,为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出新对策。

国家各有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将可能产生被动,故必须对互联网带来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予以重视,加强研究和学习。

  全球信息网络是没有“所有权”而只有控制权的。

在全球信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

所有制的概念已经没有意义,谁能有效地控制多少信息在网上的传播,谁就是多大的富有者;谁有多大的信息控制能力,谁就有多大的所有权。

纵观历史,每一代强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新的资源基础作为依托。

农业强国争夺土地资源,工业强国争夺能源资源,信息强国争夺信息资源。

一代强国的更替,实质是各国资源控制权的更替。

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质,对海量的互联网新运用、新趋势、新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的信息安全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一个整理和剖析,使之有所改进和加强,进而加强我党的信息执政能力。

  一、互联网的新信息安全问题现状综述

  

(一)形势日新,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出现大量涉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的新情况

  一是中国网民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几近三亿,已经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

庞大的网民规模不仅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带来了日益紧迫的互联网治理、监控难题。

(见表1、图1)

 

  二是从2005年开始,互联网2.0(web2.0)概念在中国兴起。

  所谓“互联网2.0时代”本质上是指互联网的个人时代。

对比互联网1.0,互联网2.0是以个人为中心,重视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

(见图2)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互联网2.0技术如博客、迷你博客(Twitter)社交网络、播客视频、维基百科、标签(tag)、书签(Bookmark)、Ajax、开放程序接口(API)等为搭建这一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联网2.0背景下大量内容由用户贡献(UGC,“usergeneratedcontent”),因此互联网世界积累了大量的诸如一篇博文、一条留言或评论、一幅图片、一段音频或视频、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等“微内容”。

这些微内容可能导致的侵权、泄密,以及制造舆论、煽动网民情绪等危机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不可小觑。

  个人化和自组织是上述各种新兴的互联网2.0技术和应用的共同特征和趋势。

个人化是互联网2.0的基础,自组织是互联网2.0的杠杆。

个人化和自组织产生以下效应:

(1)放大,以互联网实现利益、舆论、价值、实力等方面的放大;

(2)操纵:

以互联网操纵社会舆论导向、价值流向和竞争力量对比等;

(3)误导:

出于特殊的目的误导相关方,为自身目的服务;

(4)串联:

实现虚拟的在线群集,在论坛、网站等众多虚拟社区形成突发的、难以控制的串联效应。

  三是互联网日渐渗透到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博客、维基、播客视频、社交网络以及论坛社区等鼓励用户参与和分享的应用使社会化传播成为现实。

社会化的传播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是自下而上的、网络状、分布式、自组织、开放的大集市模式传播,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的、封闭的大教堂模式的大众传播截然不同。

社会化的沟通、传播产生以下效应:

(1)谣言,即时沟通工具的兴起为谣言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2)舆论,网络传播方式的高效率以及趋同性为集中操纵特定主题和特定目标的社会舆论提供了条件;

(3)泄密,新沟通方式为信息保密工作带来全新的研究课题。

(二)在互联网领域,搜索、博客、门户、即时通讯四大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最为突出

  1.搜索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1)后台监控,比如用户每一次搜索的关键词都与其身份、状态、需求、目的以及其他个人隐秘的内容关联,一旦发生泄露将导致个人搜索行为所涉及的隐私被利用来进行要挟的危险;

(2)服务器管理,大量搜索运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不正常情况并且没有预设防范候补机制将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3)信息利用,一方面大量被搜索形成的重要信息既涉及商业秘密也涉及国家秘密,必须严肃应对敌对国家以搜索为工具进行情报搜集的行为,采取反情报措施,在目前的搜索立法状态下,都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搜索服务商的信息分析中潜在的社会和国家安全威胁必须通过政府介入予以有效控制。

 2.博客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1)博客影响力。

一些持续开博的个人逐步积累起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个人自媒体”,成为“意见领袖”,为大众传播带来全新的课题,直接关系到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

对于重点公众博客的状态,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和关注,必须制定系统的包括观察、管理和利用的系统的内部方案。

(2)信息保密问题。

有些博客服务商的服务器在国外,中国公民的博客信息的物理保障被控制在外国政府手中,而且无法防止被国外政府的特定需要而秘密征用、调阅的可能性;

 (3)反映舆情和留下情报漏洞。

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开立的博客,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相关人员开设的博客都给敌对情报部门留下了搜索、分析的后门。

(4)渗透、内容掩饰。

博客为敌对渗透行为提供了新途径,可以通过开设虚假博客、大量散布虚假博客内容、以虚假身份与关键岗位人员或者他们的关系人员建立博客联系等方式实现新形式的渗透。

 3、即时通讯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1)谣传,传销式的信息传递,即时通讯为短时间内的谣言传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手段,因为其时间上集中性和突发性而给监控和防范带来很大的困难。

例如QQ群经常互相转发各种谣言、恶作剧、病毒链接等。

(2)影响社会安全和效率的隐患。

比如MSN用户近千万,直接关系到中国大量白领和中高层社会管理人士的社会沟通,一旦在关键时刻发生非正常状态下的关闭,不仅对于用户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方便,甚至会直接冲击社会效率、影响社会安全秩序,此外因为沟通终止而导致的社会价值流失也非常巨大。

同时,MSN的好友群是网络交往的重要积累,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的丢失,直接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流失。

2006年12月台湾地震造成多条海底光缆中断,国内网民无法访问国外站点,并且上千万MSN用户无法登录,只能放弃这种平日习惯的联系方式。

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断网事件中57%的网友认为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3)用户资料和对话记录失密。

比如MSN的对话记录长年保存,其服务器在美国的后果是,我们无法了解是否被用于特定的情报目的,以掌握关键人士的相关情况。

(4)隐私要挟重要人物。

比如MSN可以被用来进行对特定情报对象的个人分析,也可用来掌握其个人隐私,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被用来要挟其就范。

 4、门户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1)对于外资以及外资企业进入互联网内容服务领域必须提高警惕性、加强监管。

例如2005年微软发布了MSN中文门户,就是一个典型的闯禁区行为。

MSN进入中国,一方面滋长了MSN的整体实力,增加了包括即时通讯、操作系统、办公系统等在内的微软全球垄断势力在中国信息安全格局中的作用力;一方面在MSN门户中直接引导了大量新增的MSN即时通讯用户,增加了安全隐患;一方面MSN进入中国的整个过程暴露出国内在地方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关于国家信息安全意识单薄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资的政府公关警惕性不足,对于互联网工程中的国家信息安全利益忽视,等等。

(2)必须防范网络传播分散化的隐患。

个人化和自组织的潮流正在解构现有的互联网内容格局,来自个人、机构、组织的自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正开始大行其道,对于近年出现在网络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自发性群众参与、互动性增强、大量评论和跟贴、社区造星运动等,一方面必须予以正视和肯定,加强规范和疏导,一方面必须通过传统的集中导向性的内容机制建设对上述趋势予以平衡,维护必要的集中控制性、舆论导向性,保持对思想领域的引导、教育和提升。

  (三)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呈现出几个趋势

  1.商业利益与安全利益交织,应该树立经济利益与战略利益可以互换的基本认识;

  2.全球化立场:

近年来美国对于微软、Google的国内反垄断诉讼内逐步低调化的背后,暴露出一种将其国内反垄断的战略利益让位于支持微软进行全球垄断获得的国家利益补偿的思路;

  3.中长期问题越来越突出;

  4.商业战争与安全战争交织的立体化竞争;

  5.信息领土和信息边疆模糊;

  6.风险投资(VC)大举进入中国,呼唤对信息外来资本的必要监控。

 二、互联网的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信息安全的基础工作缺失

  对于涉及国家新信息安全的即时通讯、门户、博客、搜索等领域,缺乏以信息安全的视角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管理、监控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机制。

  

(二)新信息安全的社会意识淡薄

  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对于日常的互联网应用和行为可能对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产生威胁的意识淡薄。

  (三)新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滞后,新信息安全职能机构分散

  无论是军事安全部门、互联网安全部门还是国家宣传舆论部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或多或少的涉及互联网新运用所带来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各部门的职能立场和研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所以缺乏站在整体的和宏观的新信息安全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

  (四)新信息安全政策立法滞后

  相对于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格局,对于新信息安全所涉及的互联网运用领域的安全政策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对于博客、即时通讯等领域的虚假信息、情报渗透、用户数据公开、服务器设置、风险投资行为的安全评估等都需要加强有针对的安全规范建设。

  三、互联网的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对策建议

  

(一)完善国家新信息安全体制和职能

  建立统筹国家新信息安全的政策研究、制定、监控、执行的专门职能机构,集中针对互联网领域最新涌现的前沿性的安全问题和现象进行政府治理和专门管理。

  

(二)建立国家新信息安全政策干预制度

  如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设置管理、监督;对于互联网风险投资的相关管理;对于搜索服务商的搜索行为专题研究工程、公开搜索内部信息管理;对于国外门户在华内容管理;对于即时沟通工具的信息监控等等;规范新信息领域的公关行为,加强舆论导向和监控。

必须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保持监管的艺术性,加强对互联网新运用的学习和跟进,动态提升监管水平。

 (三)加强国家新信息安全基础工作

  建立重大安全工程的安全数据备案制度,对于相关公司的公关费用、用户数量、海外服务器数量及用户数、服务器管理和调用流程等进行备案;加强政府的意识教育,在地方政府间开展国家信息安全的系列教育。

 (四)实施国家新信息安全监管专项

  我国信息安全监管现状不能适应向信息强国转变的战略要求,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信息战略定位上。

我们需要站在后发国家跨越式发展的立场上定位资源战略,而不能将体现先行者利益的战略简单拿过来照搬照抄。

否则,只能一步步被纳入先行者设计的秩序之中,失去成为信息强国的战略机遇。

与先发国家倾向把体现自身利益的秩序和规则神圣化的意图相反,后发国家要打破既有秩序,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自己发展道路的根据。

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既适合先发国家,又适合后发国家的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

各国采取何种策略,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相机抉择。

今天,中国要做信息强国,要和平崛起,这方面自然需要重新成熟起来。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维护信息主权,解决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中国对策。

通过分析国内互联网竞争格局的新特征,分析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提供之服务,提高对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

还要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强调博客对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和完善社会主义体制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博客是政府采集民间意向和群众呼声的利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武器。

警醒国外搜索服务商所积累的庞大的搜索行为数据库,积累越来越大的权力风险,加以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