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049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

国贸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是(c)

A、前者等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不能确定

2、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由(B)创立。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凯恩斯D、托马斯·孟

3、里昂惕夫之谜论说明了(C)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B、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比较优势论理论结论

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D)

A、规模经济论B、技术差距论C、人力资本说D、偏好相似论

5、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是(C)

A、自然资源要素的优势B、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C、资本优势D、技术优势

6、世界贸易组织于(C)正式建立。

ABC、1995.1.1D、1996.1.1

7、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A)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

8.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B)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等于

9、按照商品价值总额征收关税的方法是(B)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选择税

10、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D)

A、协议配额B、关税配额C、自主配额D、绝对配额

11、国际贸易额是指(D)

A、一国进出口额之和B、各国进出口额之和C、各国进口额之和D、各国出口额之和

12、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故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

这种说法来自(D)

A、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D、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B)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滞后,模仿滞后B、需求滞后,反应滞后

C、反应滞后,掌握滞后D.需求滞后,模仿滞后

1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A、禁止货币出口B、保持贸易顺差C、保护幼稚工业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15、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C)

A、总理事会B、专门委员会C、部长会议D、秘书处

16、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D)

A、共同市场B、经济同盟C、关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

17、《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A)

A、特惠税B、差价税C、最惠国税D、普惠税

18、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

则征收的税额为(D)

A、45,000日元B、180,000日元C、225,000日元D、270,000日元

19、假定:

某国规定1996年从中国进口纺织品不得超过2万立方米,这是:

(B)

A、全球配额B、国别配额C、关税配额D、以上都不是

20、中国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而资本要素稀缺的国家,所以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中国这种进出口贸易格局可用(B)来解释。

A、比较优势论B、要素禀赋论C、技术差距论D、产品生命周期说

21、早期的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是(C)

A、黄金差额论B、贸易差额论C、货币差额论D、贵金属差额论

22、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A)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

23、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

A、关税,制造B、非关税,制造C、关税,农业D、关税,幼稚

24、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B)

A、提高福利水平B、发展生产力C、增加社会财富D、获取交换价值

25、从成本低的供给来源,向成本高的供给来源转移,这样效果叫(B)

A、贸易创造B、贸易转移C、贸易扩大D、贸易利得

26、关税壁垒是指(A)

A、高额进口税B、高额出口税C、高额通过税D、附加税

27、防止货币外流是(A)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

A重金主义B贸易差额论C保护关税论D保护幼稚工业论

28、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B )。

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29、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A )。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

30、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A)。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

31、GATT第八轮谈判史称(D)。

A东京回合B肯尼迪回合C狄龙回合D乌拉圭回合

3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进口最终产生的名义关税高于其所用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时,(A)。

A有效关税保护率大于名义关税保护率B有效关税保护率小于名义关税保护率

C有效关税保护率等于名义关税保护率D有效关税保护率与名义关税保护率无关

33、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失衡D贸易平衡

34、普惠税是指(A)。

A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进口关税B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的优惠进口关税CWTO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优惠进口关税D自由贸易区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优惠进口关税

35、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措施是(A)。

A关税B配额C进口许可证D产品技术标准

36、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C)。

A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37、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加征额外的进口税。

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叫附加税。

其中包括(B)。

A差价税B反倾销税C特惠税D选择税

38、西托夫斯基和德纽是(D)的主要代表人物。

A规模经济论B关税同盟理论C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D大市场理论

39、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B)。

A商品在区内是否可以自由流动B成员国之间是否有共同的对外关税

C是否实施原产地规则D是否有单一的货币

40、欧盟现有(C)个成员国。

A15B20C25D30

41、(C)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A约翰?

穆勒B里昂惕夫C萨缪尔森D李斯特

43、当新产品在创新国已经标准化,创新厂商开始授权外国厂商生产这种产品时,该产品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C)阶段。

A新产品阶段B产品成长阶段C产品成熟阶段D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阶段

44、自由贸易区的社会福利与关税同盟相比(D)。

A前者优于后者B后者优于前者C两者相同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5、“东盟”属于(A)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同盟

46、对于同种产品的进口,某国对一些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而对另一些国家实行低关税政策,这种做法不符合(A)。

A普惠制原则B特惠制原则C国民待遇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

47、关于外贸统计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总贸易以国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关境为界B、总贸易以关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国境为界

C、均以国境为界D、均以关境为界

48、为避免重复计算,世界贸易总值以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出口商品(A)价计算之和。

A、FOBB、CFRC、CIFD、FOR或CIF都行

49、(B)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新要素理论B、偏好相似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0、某国与别国缔结关税同盟协议,此时该国的(B)。

A、国境大于关境B、国境小于关境C、国境等于关境D、国境和关境二者没有关系

51、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B、外国贸易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

52、(C)的分析表明,新产品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并出口的。

A、李嘉图B、俄林C、弗农D、凯恩斯

53、二战后初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B)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A、出口导向政策B、进口替代政策C、自由贸易政策D、战略性贸易政策

54、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判断当时美国和德国处于(C)。

A、畜牧业阶段B、农业阶段C、农工业阶段D、农工商业阶段

55、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D)。

A、自由贸易理论B、内部化理论C、关税同盟理论D、超保护贸易理论

56、强调贸易保护对促进就业积极作用的是(C)。

A、重商主义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贸易乘数理论D、战略性贸易理论

57、进口关税的税收主体是(A)。

A、本国进口商B、外国出口商C、外国进口商D、进口商品

5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自由贸易理论的创立者是英国经济学家(A)。

A亚当·斯密B大卫?

李嘉图、

C穆勒、D赫克歇尔俄林

59、关贸总协定最长的一次谈判1986~1993年12月15日在日内瓦举行,称为(C)

A“多哈回合”谈判B“香港回合”谈判

C“乌拉圭回合”谈判D“日内瓦回合”谈判

60、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阶段是(D)

A自由贸易区B共同市场

C关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

61、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B)

A.一般保护理论B.超保护贸易理论

C.战略性贸易理论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62、以下哪些内容不属于早期重商主义:

(C)

A.主张多卖少买B.主张国家应该严禁金银流出

C.认为货币闲置是不会增值的D.代表人物有孟克列钦

63、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C)。

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

64、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作出阐释的是较有影响的(C)理论。

A.大市场B.关税同盟C.综合发展战略D.协议性国际分工

65、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这种税是(A)。

A.特惠税B.差价税C.普通税D.差额税

66、进口限额针对某些商品的进口(D)加以直接限制。

A.数量B.金额C.数量和金额D.数量或金额

67、某国规定1993年从中国进口鞋不得超过2万双,这属于(B)。

A.全球配额B.国别配额C.关税配额D.“自动”出口配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假设我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而印度生产这两种产品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