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04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docx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

 

柔印机操作指南

 

西安德鑫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开机准备与设备维护……………………………………………..3

1.开机检查………………………………………………………3

2.设备维护………………………………………………………4

二.承印物上机………………………………………………………..5

三.安装网纹辊、版辊筒及印刷……………………………………..6

1.安装墨盒、网纹辊………………………………………………6

2.安装版辊筒………………………………………………………8

3.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及相应调整………………………………11

四.干燥、分切、模切………………………………………………..18

1.干燥…………………………………………………………….18

2.分切…………………………………………………………….19

3.模切…………………………………………………………….21

五.洗印版、网纹辊………………………………………………….25

六.成品收集………………………………………………………….26

七.调墨装版…………………………………………………………..27

1.调墨……………………………………………………………27

2.装版……………………………………………………………28

 

柔性版印刷机操作指南

印刷机是整个柔性版印刷的关键所在。

所有的印刷数据来自于印刷机上,并且在每一个印刷作业准备措施中工作品质和对设备的精心维护都有利于或妨碍可能成功的印刷过程。

成功的印刷依赖于或取决于使用技术的高低,印刷操作者的技能以及印刷机本身的机械性能。

由于所有的印刷作业准备步骤之间是相互牵联,相互影响的。

因此,一定不要简化印刷作业的准备工作。

所有的柔版印刷操作者都要养成安全作业的习惯。

同时还要强调安全的操作环境。

在车间工作时,不许穿拖鞋。

衬衣的下摆不许外露,工作服钮扣必须扣好,袖口也应扣上,以防被印刷机的运转件卷入。

印刷机,在机械运转时,防护罩不应打开。

擦机器的抹布和随手用的工具应放在固定的容器里或位置上。

在任何时候都要非常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事情和有关的的情况。

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安全操作。

与其它印刷方式相比,柔性版印刷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修。

2、设备占用面积少,厂房利用率高。

3、应用材料广泛,对各种材料的适应性强。

4、制版速度快、费用低。

5、改善了工作条件,无环境污染。

6、连线加工能力强,生产周期短,工作效率高。

7、适用中,短版印品(5万—10万)产品质量可靠,印长版活,质量稳定,色调一致。

柔印机操作简便、易掌握。

现就操作、印刷过程简介如下:

一、开机准备(含设备维护):

①开机前,检查电源各指示部是否正常;气源是否达到6MP以上;加40#机油在转动,往复部位;印刷工位间承印辊、版筒、网纹辊,相互的齿轮润滑。

(在小调节齿轮上加超高粘度齿轮油〈润滑脂〉,机器运转后以便传到其它齿轮上,又不影响网纹辊、版筒表面为宜);动力部分润滑要定期检查,同时检查调整动力侧斜齿轮小轴承间隙;排放三联体中的积水(最好在气源处再加一空气过滤);开机前后要注意各部位运行有无异常。

②印刷车间的湿度比较大,除每班正常的润滑外,停机时所有部件的表面(除油漆外)均应在表面涂油(含断刀);开机时用布擦去。

注:

每天开机前,都必须对设备进行重要部位检查、润滑,运行当中精心观察易损点,发现异常及时解决,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班下班后,清理归置设备上的各种物件,擦拭设备,清扫周围环境。

③设备维护:

每周末下班前两小时为法定的周保时间,机台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或换件)、润滑、调试、擦拭,待车间检查合格后方能下次开机生产,每月底集中力量对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维护。

A、张力部分:

张力控制系统是保证印刷套准的重要装置,设备长期高速运转往往会造成套准精度降低,套准灵敏性差,波动大。

维修时,必须对张力控制传感器等装置进行检查,并更换磁粉制动器中的磁粉。

B、传动部分:

各色组齿轮箱在承受印刷压力的情况下,长期高速运转会使轴承和齿轮箱内部轴承产生间隙,造成同心度降低,影响套准精度。

严重时跳动,影响产品质量。

维修时要根据情况更换齿轮箱内的轴承,调整齿轮间隙。

C、放卷和收卷部分:

放、收卷装置在承受纸卷压力下要长期作匀变速高速运转,久而久之,传动齿轮间隙就会增大,影响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张力稳定。

修理中根据情况要更换齿轮、轴承、齿轮支撑轴。

D、电气部分:

电气部分是机器的核心,必须定期消除电柜内灰尘,确保正常运转。

E、油路、气路:

油、气路状态好否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经常检查油、气路情况,发现漏油必须及时排除。

要定期检测压力表,检查油位油量,定期更换齿轮箱用油。

通过对设备进行系统性全面检修,可恢复设备精度,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生产有序,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产品消耗。

二、上(引)承印物(纸):

(张力、纠偏部分):

开卷机构主要是完成卷筒纸在一定速度和张力条件下的展开,并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同时完成卷筒纸的自动或手动拼接。

开卷机构是没有动力的从动机构,主要是根据印刷机组输纸量的需要(纸张拉动卷筒纸转动速度),来自行调整纸的供应量,对卷筒纸转动速度的控制是通过磁粉制动器和解卷轴来实现的。

印刷机对卷筒纸的张力,表面平整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有严格的要求。

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对纸张的白度、光泽度也有选择。

卷筒式承印物(纸)必须装在解卷轴中间位置,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mm,(可在解卷轴上划定位线),以利操作。

订购卷筒纸时,必须注意纸芯尺寸和纸卷外径范围。

如果超过将无法安装使用。

放卷轴快升到位时,要用手周向转动纸卷,以确保齿轮正确啮合,再启(推动)防降托杆;纸路必须按机器走纸程序走纸,并根据纸张薄厚和印刷情况,设立经验性张力值。

开卷张力(230克纸,∮1200mm,20伏;80克,∮1200mm,14伏);第二级张力一般5—6伏。

及时开启纠偏组为保证承印材料在进入印刷单元前,横向位置稳定,自动纠偏装置的光电头可以检查出承印材料某一边缘横向位置的偏差,并根据印版图案位置对纸张横向位置加以调整,保证料卷的边缘始终处于印机的恒定位置,(横向位置);(所谓横向调整,就是沿机器辊轴轴向,调整纸张所处位置;有时印版图案偏向一侧时,必须调整整卷纸张的横向位置,一般是一次性手动调整)。

承印材料进入印刷单元以后,及至模切工位,其横向位置的稳定就要由机器本身的安装精度及各辊间的平行度来保证了。

柔印机的张力划分为开卷张力区、印刷张力区、模切(横断、收卷)张力区三大部分。

三、安装网纹辊、版辊筒及印刷:

印刷机组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完成印刷的主要过程:

包括油墨供给、印刷、烘干等。

①上墨盒:

墨盒的定位,先用手托,以动力侧孔定位好后调整操作侧定位销,然后,眼视、手推、再次检查墨盒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保证不影响网辊和版筒工作,印刷中要随时添加油墨,加墨时要注意油墨外滴、外漏在印物上。

②在匀墨开关关闭的情况下,安装网纹辊。

网纹辊在机器定位前,先调整好转动连轴凹槽与滑动块中凹槽的重复对中(与水平面垂直或平行);其次,手扶、托网辊上机,配备辅助工具;注意调整好,网纹辊凸台对垂直水平凹槽的位置后,放置定位,再用手转动网辊,检查其位置的准确度,去掉保护层;同时,注意所有网纹辊、版筒、承印辊齿轮,进入粗啮合状态前时,三者均为在未转动时进行。

装卸时要特别注意表面与金属面的碰撞,(由于材质原因,网纹辊表面一经碰撞,很容易造成造成永久性损坏)。

在使用过程中,网纹辊位置及配备,要根据打样确认后的印件质量确定。

(要有专业人员严格鉴样把关,用50倍放大镜,测定套版正确与否;网点情况如何;色泽与内容是否与来样相符;检验后方可投入生产)。

色序决定其网纹辊位置,因此要经常调换,注意安全。

A、色序的处理:

印刷、上光的质量好坏与印刷品的色序有很大关系,正确合理的印刷色序,使油墨可以由内向外充分干燥。

在良好干燥的印刷品上再印刷亮光就不会有粘脏,掉色等弊病。

并使原有印刷品色彩更鲜艳,更富有光泽。

色序排列原则:

①按油墨的透明度程度安排色序;②从方便套印来安排色序;③根据原稿色彩气氛和要求安排色序。

如果纸张印刷适性良好,先印大面积底色、浅色,后印深色和小色块,最后印光亮油。

光泽层覆盖在彩色墨层的表面,是墨层表面更趋光滑平整,光线反射由原来的“漫反射”变为“镜面反射”,从视觉上感觉到色彩鲜艳,质地饱满。

B网纹辊与印版及产品质量的关系:

网纹辊作为柔版印刷中的核心,在柔版印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墨量的大小,关系着印刷的质量。

印刷色层次图案、文字、线条、墨块及半色调图像,一定要搞清网纹线数与树脂印版之间的关系,网纹辊线数应高于印版线数的四至五倍,否则,图案的网点上会出现白点或网点不全,造成色相偏差,模糊不清等弊端。

(印刷层次版选择700线以上的网辊;实地版一般选300—400线的网辊,墨度比较丰满厚实;250线、600线左右的网辊适合上光、上金)用柔版印刷机印刷层次版时,最难解决的总是网点扩大;选用网线数较高的网辊,墨层则较薄,网点扩大变形比较容易控制。

作为实地线条、文字等印版的网纹辊的选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供墨量的大小来选择网纹辊。

对于实地印刷,如果网纹辊的网线数过低,供墨量太大,印版实地边缘积墨而造成印品边缘重影;如果网线数过高,供墨量不足,实地密度不够而发花,如果两实地叠印或印刷面实地较小时可选择较高一些网线数、文字、线条版可根据文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选合适的网纹辊。

不同的承印材料对墨量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网纹辊时,要考虑载墨量。

对非吸收性承印材料(如PE、PP、PET铝箔等),因所需传墨量较少,网纹辊的网线数应相应高;对于吸收性材料(如纸张、纸板等),因所需传墨量较多,网纹辊的网纹线数应相应低。

③根据印版直径调节机架两侧滑块位置,使其孔基本与承印辊水平;然后手(不能有油污)扶上版,保护版面;插装版筒轴,插装时要下按销定键,方可正常插入;插入后沿横向移动版筒使两者进入相互销定状态。

粗检查并粗调整横向印刷位置,并检查是否合理,安全;调节网辊与版筒、版筒与承印辊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应在气源接通,合压状态下),并保证左右、上下平行,用版规(塞尺)检查。

(该机目前版厚,贴版厚,要注意两者厚度,调整版规厚度)。

A、若印版筒直径需变化,根据印品的尺寸来选用相应周长的版筒。

注意版筒滑块处气管的变化(摩擦漏气)与版筒轴的碰撞。

B、印版轴在印版滑块上的定位不应有横向(轴向)窜动,如有请调节定位块;同时要用手感微调手轮周向转动的松紧程度,以调节开口螺钉为准;程度要达到紧而可有转动,滑动即可,印版轴卸下后,应放在印刷工位中的定位区。

注:

此操作部分为第2代机器,不同于3代机。

④加倒墨前,应用潮湿的无纤维布,将网辊全部辊面,轻擦一遍,以便清洁;加刮刀前,用同样潮湿的布,轻擦刀口。

转动网纹辊前,先加入油墨(须是粘度与PH值保证的)微量转动一下带上墨的网辊,小心装上刮刀,横向窜动几下(不可在网辊上干磨或在转动时加刮墨刀),刮墨刀压力要恰当,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建议先把压力调到网纹表面无油墨(即已刮净),然后减小压力使辊面出现油墨,现稍微增加压力,使辊面上无墨出现,此时认为压力调节恰当,确保刀口直线和网辊辊轴线完全平行(装拆旧刮刀时戴上手套,防止锋利刀口割伤)。

压力过大影响网辊寿命;过小则不能取得应有的作用,刮掉多余的油墨,减少印刷色差,提高网点清晰度。

墨愈薄,愈能控制高光网点的印刷效果。

转动网辊,注意观察纵向因刀口引起的墨杠。

如得不到平滑均匀的墨层,则可以检查刮墨刀刀刃,看其是否有物理损坏或生锈,也可能是固定刮墨刀上的螺钉松动,造成刀刃与网纹辊轴线不平行;此外,还应细心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