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类型.docx
《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类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类型
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类型
1、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怎样的特点?
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的礼仪中心相对密集,其周围分布着合理的人口密度回。
……由于礼仪中心成答为独立居民区群体的聚合点,因此,它为人们提供了自信,或者说是提供了中国历史学家保罗·惠特利所谓的‘宇宙确定性’。
此中心是‘神圣化的地带’。
”
2、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分别由什么组成
美索不达米亚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其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形式多样,因此艺术形内式构成容多种多样且相互参杂。
流传至今得以保留的主要包括:
1、圆雕
2、浮雕
3、陶器
4、贵金属工艺品
5、乐器
6、神庙和宫殿建筑
7、文学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热带沙漠气候绝对正确
就如尼罗河下游的埃及类似只是由于河流的经过才流经地区适合农业
周边气候都是沙漠
4、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5、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什么地方?
与滚滚黄沙交相辉映的古文明遗址1.“天堂”美索不达米亚
古希腊语的内“美索”,是“容中间”或者“两者之间”的意思,“不达米亚”表示“河”,“美索不达米亚”在古希腊语中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这两条河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
它们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高原,缓慢地经过南部平原,在离入海口约190公里处汇合,注入波斯湾。
两河带来的巨量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大平原,把一片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惟一的沃土肥田。
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人习惯上称“两河流域”,也有的西方地理学家称之为“巴比伦尼亚”。
6、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
7、中东地区的平原面积较少,如主要原因和冲积形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中东或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
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中东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争夺宝贵的淡水资源和石油资源,常年战争不断。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也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
),共17个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区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它们分别是古代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
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狭窄平原。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死海。
死海湖面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8、美索不达米亚的内容简介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平原是苏美尔文明的发祥地,就是在这里,公元专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最初的城属市,随之诞生了一个拥有文字系统、知晓青铜冶炼技术并懂得使用车轮的文化。
这些城市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邦,城邦之间靠贸易以及共有的语言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走向衰落。
但它在文化素养、贸易和农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基,在接下去的千百年间,相继崛起的美索不达米亚政权都声称自己是苏美尔遗产的继承人——它们包括以亚述尔城为基地的强大的亚述帝国和当时最辉煌的巴比伦帝国。
9、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包括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赫梯等文明。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靠近水源,灌溉便利,水运发达。
因此粮食增多,且具有生命出现重要元素:
水。
气候温和,适宜生命存在。
贾莫(Jarmo),TellAbuHureyra哈苏纳文化(Hassunaperiod)
哈拉夫文化(Halafperiod)
萨迈拉文化(Samarraperiod),例如ChogaMami
奥贝德文化(Udperiod),例如埃利都(Eri)
乌鲁克文化(Urukperiod),根据乌鲁克城后命名。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与早亚述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到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
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
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
考古已经能大致勾勒出当时的历史情况,但是由于考古发现的史料有限,今天人们所知道的那段历史可能仍然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而已。
基什被认为曾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因为后来许多苏美尔君主甚至并没有实际统治过基什,却也自称基什之王。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基什曾经称霸,自称基什之王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宗教方面的原因)最早的可以验证是存在的国王就是基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
后来一些比较强大的城邦是乌鲁克,乌尔,温马,以及拉格什等。
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使得今天的人们得以知道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间约一百五十年间的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今天的人们了解的唯一比较完整的城邦。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中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
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
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并血屠全城。
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
这期间的拉格什称为拉格什第一王朝。
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359~公元前2335年)消灭拉格什的王朝,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蔓延到地中海。
但是闪族的阿卡德国王萨尔贡打败了卢加尔扎克西,俘虏了他,而苏美尔人城邦的历史也就就此结束了。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早亚述时期(约前2500年——前1500年)
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亚述形成了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国家,开始了早亚述时期(约公元前二十五世纪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
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
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
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
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
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
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
亚述于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在位时最强大,在马里发掘的文书中记载其曾攻占马里,其子也担任了该城的统治者,小亚细亚东部也曾被亚述征服,沙姆希·阿达德一世袭用阿卡德国王的称号,然沙姆希·阿达德一世死后,亚述衰落,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也称米底王国)之藩属。
直至公元前15世纪末叶,才又强大起来,进入中亚述时期。
阿卡德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并非苏美尔人。
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
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几乎统一苏美尔地区。
但是阿卡德王萨尔贡打败了他,真正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
苏美尔-阿卡德(Sumer-Akkad)时代开始。
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2191年)的创立者是萨尔贡(约公元前2371—2316年)。
萨尔贡先后出征34次,击败卢伽尔扎吉西。
接着萨尔贡挥兵南下,降服乌尔,攻取乌鲁克,征伐拉格什,“洗剑于波斯湾”。
昔日的苏美尔城市几乎尽遭摧毁,苏美尔旧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在东方,萨尔贡远征埃兰,略取苏撒等城市。
在北方,萨尔贡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还曾进兵到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以及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地带。
萨尔贡自称“天下四方之王”。
萨尔贡虽然征服了广大地区,但他直接统治的地方大概只限于两河流域南部。
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东边的埃兰等只是其属国,仍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黎巴嫩山脉一带则仅是征服所及的边远地区。
纳拉姆·辛(约公元前2291—2255年)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度扩张。
他自称“四方之王”,“普天下之王”。
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
其继位者沙尔·卡利·沙里(约公元前2254—2230年)死于宫廷政变。
约公元前2191年,来自东北面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灭亡了阿卡德王国,建立库提姆(Gutium)政权。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之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结束。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而不少苏美尔城邦就已经开始复兴。
而阿卡德被蛮族库提人(Gutium)所消灭,库提人统治时期,拉格什的地位有些特殊。
可能在这时,拉格什又走向一种半独立状态,从而开始了拉格什第二王朝。
一方面,《苏美尔王表》又完全没有提到拉格什,另一方面,从现有的考古学发掘情况来看,当时的拉格什非常强大,似乎大部分苏美尔地区都承认拉格什的宗主权。
拉格什第二王朝的强大是从乌尔巴巴统治时开始的。
到了古地亚(Gudea)为王时,看起来拉格什是继阿卡德王国后又一个能统治几乎全部苏美尔地区的政权。
不过古地亚很少对外用兵,记载上唯一的一次是对埃兰的远征,而留下记载更多的是古地亚对外积极的贸易。
古地亚更是个神权统治者,在苏美尔各地兴建神庙,同时他本人似乎是故意要向后人展示自己的面容,苏美尔到处都留下了他虔诚的姿势的雕像。
从留下的记载来看,古地亚统治时期的拉格什城邦本身,包括有17座大城市,8个小城市。
而同一时期我们知道的拉格什村落的名称就不下40个,从这点可以窥见苏美尔城邦的规模与繁荣。
同时,库提人似乎仍然是的野蛮的外来统治者,直到乌鲁克的乌图赫加尔打败并驱逐了库提人,恢复了苏美尔人的统治,而后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公元前2110年,拉格什的末代国王纳马哈尼被打败,拉格什成为乌尔第三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城市。
此后拉格什就不再重要,最终沦为废墟。
蛮族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
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是赶走库提人的英雄。
乌图赫加尔的强大,也对拉格什构成威胁。
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乌图赫加尔死因不详,但是乌尔纳姆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
乌尔第三王朝虽然是苏美尔人的王朝,但是与以前的苏美尔城邦不同,她同阿卡德王国或以后的巴比伦王国一样,是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今天可以见到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就是《乌尔纳姆法典》,虽然只保存下来一些片段。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也对乌尔城大兴土木,乌尔的神庙遗迹今天仍可供凭吊。
乌尔第三王朝末期,王权衰落,各地割据,再加之外来的阿摩利人不断入侵。
最后埃兰人的入侵给乌尔第三王朝以最致命的打击。
国王伊比辛(公元前2026年-公元前2004?
年在位)兵败被俘。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苏美尔人建立的政权。
苏美尔民族也逐渐从历史上消失,虽然在以后的巴比伦和亚述时期,苏美尔语和楔形文字仍然存在,苏美尔国家的历史被当成神话般的传说。
苏美尔人开创的文明仍然继续着。
但是苏美尔人却逐渐被遗忘,古希腊以及犹太人的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苏美尔人。
有关苏美尔人的文明及其历史完全是近代考古学的成果。
古巴比伦王国与中亚述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亚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792,巴比伦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
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
所颁《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
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
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中亚述时期
公元前14世纪中叶,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
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
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
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
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
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
经过短暂的衰败,至提格拉·帕拉萨一世(约公元前1115~约前1077在位)时亚述国势复兴。
公元前11世纪末,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亚述帝国征服古巴比伦王国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公元前626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也称米堤亚)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国势强盛。
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不久,国内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加剧,最后一个国王那波尼达统治时,国王及马尔杜克神庙之间的矛盾加剧,并试图另立新神,那波尼达离开首都,以其子伯沙撒摄政。
公元前539年,兴起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崛起,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时,祭司竟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伯沙撒被杀,那波尼达被俘,新巴比伦王国不战而亡。
10、美索不达米亚在哪个国家?
“美索不达米亚”来,原为希腊自语,意为“两河之间”,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该地区如今在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称作亚述,南部地区称作巴比伦。
这片土地十分肥沃,适于农耕,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些小聚落形式的原始定居农业村落,人们烧砖造房,种植小麦,饲养家畜,制作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