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896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6 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题精做16古代诗歌阅读词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阅读(词)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

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第一问:

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一、【2017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陆游

禹庙兰亭①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②深君莫诉。

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

神仙须是闲人做。

【注】①禹庙:

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兰亭:

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

②李白《襄阳歌》: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禹庙兰亭今古路”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借此抒发怀古幽思的凭吊之情。

B.“一夜清霜”两句描绘出寒夜冷霜弥漫湖边树林的景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蕴含着诗人的无尽感伤。

C.“鹦鹉杯”化用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蕴含“一日须倾三百杯”之意,并借之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

D.“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中“毕竟”二字点明时光飞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容颜终究要走向衰老。

E.结尾两句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表现出诗人对惬意自在、悠闲自得的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AE

【解析】A项,“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理解有误。

E项,对诗句的情感理解有误。

2.词人的愁情未曾说破,读来却自然生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①借说禹庙、兰亭所寄寓的功成名就、风流潇洒历来是人们所追崇的情结,暗含自身夙愿不济的感慨;②借言及时行乐的劝酒之词,实表诗人重逢难料的离别之痛;③借称闲人方可为神仙,直指诗人难以超脱,郁结于心、难以平复的烦闷。

二、【2017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②。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

流水声。

③社燕:

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凤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自己仿佛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

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答案】CE

【解析】C项,“自己仿佛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理解有误。

E项,渴望归隐”理解有误。

4.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答案】①周邦彦的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或类比、托物寄情、借物抒情等),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

(或答:

周邦彦的词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手法,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

②晏殊的词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或比喻等),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当诗人词人们看到一年又一年的燕子,联想到周围人事的变化,不由得产生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

(或答:

晏殊的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燕归”比喻美好事物的出现,落花去了,燕子回归,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一定会有另外一种美好事物的诞生,表达词人不必为逝去的美好而伤感,它的逝去恰恰带来了美好的新生的豁然心态。

)(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是一道对比阅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题干的问题作答,分别从手法和情感上对比。

三、【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零模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③,挝鼓过银山。

【注】①人鬼:

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和北人门。

②一峰:

指黄河中的砥柱山。

③骑鲸客:

指李白。

陆游《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李东阳《李太白》:

“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起首句“黄河九天上”与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所造之境极为相似。

其后三句,写黄河之长、黄河之险。

B.“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千仞;水浪之急,可比钱塘怒潮。

高险,壮观,形神兼备。

C.“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句意,其中“危”即“危险”之意,可谓一字传神,突出了砥柱山之高峻艰险。

D.上阕写景按空间方位顺序:

由近及远,从低到高,富有层次。

描写方法:

虚实结合,动静掩衬,相映成趣。

E.就全词而言,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诗人既写出了三门津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景物雄伟壮阔,感慨亦激愤难平。

【答案】CD

【解析】C项,“反用”错误,D项,应是“由远及近”。

6.词的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是怎样表达的?

请简要分析。

【答案】词人借用典故,表达那不可抑制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壮志豪情。

三门津奇伟峻壮,险恶无比,作者借“骑鲸客”的典故表达只有唤取像李白那样漫游江海的骑鲸豪客,才能击着鼓,稳渡波涛如银山般叠起的三门津水。

笔酣墨饱,纵抒豪情。

四、【2017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4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7~8题。

苏武慢·江亭远眺

韩守益

地涌岷峨①,天开巫峡,江势西来百折。

击楫中流②,投鞭思济③,多少昔时豪杰。

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④初歇。

喜凭阑、握手危亭,偏称诗心澄彻。

还记取、王粲楼前,吕岩矶外,别样水光山色。

烟霞仙馆,金碧浮图,尽属楚南奇绝。

紫云箫待,绿醑⑤杯停,咫尺良宵明月。

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⑥宫阙。

【注】岷峨:

指岷山和峨眉山,古人认为它们是长江的发源地。

②击楫中流:

典出《晋书·祖逖传》:

“(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③投鞭思济:

典出《晋书·苻坚载记》。

苻坚将要攻打晋国,石越谏曰:

“(晋)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

……未宜动师。

”坚曰:

“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④鸣榔:

古代捕鱼用长木叩击船舷以惊赶鱼群。

⑤绿醑:

绿酒。

醑,指美酒。

⑥冯夷:

水神名。

7.下列对本词的埋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中前三句写出了长江从岷山、峨眉山深处喷涌而出,一路劈山开岭贯穿巫峡,在崇山峻岭中迂曲奔流、千回百折的雄奇壮丽场景。

B.上片提到的两个典故都与眼前的长江有关,“多少昔时豪杰”更是表现了作者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悲叹之意。

C.壮观的长江美景往往使人心胸开阔,上片表达出词人坦荡宽阔的胸襟和超脱不羁的个性,也有年华老去,内心如水般澄澈之意。

D.词人在下片写到烟霞缭绕的道观、金碧辉煌的佛寺,景中自含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

E.结尾“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宫阙”,表面是写对景物畅饮抒怀,实际深含虽地处偏远,也要把自己的政见(“一曲清词”)上呈朝廷(“冯夷宫阙”)的决心。

【答案】BC

8.词的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动静结合。

作者先写动景——“地涌”“天开”,后写静景——“鹤渚”“鸥滩”,构成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

②由远及近。

由远来之“江势”,到眼前之“危亭”,景物层次分明。

③虚实相间。

“江势西来”是实写,但它几经曲折、跨越崇山峻岭,却是实中有虚。

④比喻。

沙滩洁净如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手法。

立足文本上片写景所用的艺术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五、【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9~10题。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①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

候雁哀鸣,惊麇②昼窜,一片飞蓬卷。

西风万里,逾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

但苍然、平皋接轸,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

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

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

惊心是、南山射虎③,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

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

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

②麇,读jūn,獐子,鹿的一种。

③南山射虎:

《史记》载,李广出猎,看到草中石头,以为是老虎,便抽箭射之。

李广是汉朝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9.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塞,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表达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闻道”三句,写当年胡人每次从祁连山经过时,让人常常悲伤落泪,胡笳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满。

E.词的上片主要写景,勾勒出苍凉、萧疏的边塞景象,景中含情;下片结句通过写李广南山射虎时感慨时光流逝,透露出作者凄凉的心境。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B项“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错,所列地名均处于边塞,是为了使人联想到战争及“汗马功名今贱”;E项“写李广南山射虎时感慨时光流逝”错,是作者感慨时光易逝。

10.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顿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吊古伤今之感。

山河犹在,英雄不存,遍寻不见有御敌报国之人;

(2)对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喟叹。

年事已高,无力报国,令人惊心;(3)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懑。

作者以李广自比,空有报国之志,无人赏识,不得重用,并遭打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祐之:

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

②裁冰:

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钟鼎”“山林”运用比喻修辞,分别喻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居乡野的生活,这句诗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

B.“人间宠辱休惊”一句,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无需心惊,体现了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

C.“酒杯秋吸露”一句,写了诗人在秋季用酒杯接取露水来饮用的情形,“吸露”形容一个人生活清贫。

D.下阕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情真意切,清丽洒脱。

E.作者在下阕运用虚写、对偶、设问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弟弟祐之的深厚情意。

【答案】AC

2.这首送别词结尾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本词结尾写景,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体现出景色细腻、柔美的特点;虽是送别词,但不做悲戚忧伤之态,而是想送别后,族弟一路有秀美山水相伴,来消解旅途的孤寂,写得洒脱、豁达。

【解析】本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要求赏析词的结尾。

赏析诗词一般从诗词本身的修辞手法入手,进而理解词人在诗词中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

本句“问谁千里伴君行?

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写景,其中使用了设问和比喻。

这些景色属于虚写,词人想象族弟一路上看到的美景,既可消解旅途的孤独寂寞,也包含着词人对胞弟前程美好的祝愿。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②。

平生事③,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

巨野(今属山东)人。

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

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

曾贬到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

②如缀:

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③平生事:

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3.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

“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

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高远志向,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答案】BE

4.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而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

②知音难觅的抑郁:

“谁会凭阑意”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

③客居异乡的孤独:

词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考虑,另外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生平。

本词中,“天际征鸿”“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等词语,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惆怅、知音难觅的抑郁、客居异乡的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6题。

定风波[注]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5.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定风波”为词牌名。

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词人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E.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答案】CE

6.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试作分析。

【答案】相同之处: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被贬之后的乐观旷达之情。

本词作者借百花洲上“寻芳”,“聊逸豫”,认为功名得失有定数,可见其乐观旷达;《岳阳楼记》中,作者借描写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

不同之处:

《岳阳楼记》是借作记之机,规劝朋友的同时,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作者被贬之后虽然有失落,但兼济天下的积极一方面占主导,并鼓励自己和朋友向古仁人看齐。

本词是借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矛盾的心情,豁达中有及时行乐、渴望退隐的情绪。

在这里,作者兼济天下的思想不再那么坚定,而是借“聊逸豫”“归时数”来安慰自己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蝶恋花•豆蔻①梢头春色浅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③平如剪。

【注释】①豆蔻:

植物名,春日开花。

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

古代妇女首饰。

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

形容草色如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在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在,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的喜悦之情。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理解错误。

结尾一句,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可见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并没有出现。

E项“倚栏眺远的喜悦之情”理解错误。

女子盛妆以后才倚阑眺远,可见她是满怀希望当天能盼到心上人儿归来的,但见到的还是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表达了少女极度失望的情状。

8.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词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以“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

谢词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

五、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0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②;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②膏锋锷:

指伤于刀锋。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题目看,这是一首登临词,词人岳飞登高临远,畅叙情怀。

词的尾句“骑黄鹤”紧扣题目,结构上不失工致,情感表达酣畅。

B.上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当年的繁盛景象与而今的“风尘恶”对比;同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回忆为虚,眼前景象为实。

C.“万岁山前珠翠绕”中,“珠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珠翠绕”又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宫女多,歌舞升平。

D.“何日请缨提锐旅”中的“何日”之问,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的发问,都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E.词上阕描绘的景象秀丽绮靡,下阕的景与情悲壮豪迈,整体的风格不能简单归为豪放或婉约。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C项“珠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以宫女头上的饰品代指宫女。

D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的发问,不是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而是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

E项“词上阕描绘的景象秀丽绮靡”不准确。

由“想当年”引领的回忆的内容可以称为“秀丽绮靡”。

10.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2)借景抒情。

借凄怆荒凉之境,表达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兵士、百姓身处困境的同情,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