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872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docx

16宏观第十六章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十五章思考题答案及详解

一、思考题A:

基础知识题

1、B2、D3、D4、C5、A6、B7、D8、D9、C10、A

11、B12、B13、B14、A15、A

二、思考题B:

名校历年考研真题

(一)概念题

1.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

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2.流动偏好:

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引起的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收入(Y)呈同方向变动,可以表示为L1(Y);由交易动机引起的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利率(r)呈反方向变动,故可以用L2(r)表示。

这样,有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L)就可以表示为:

L=L1(Y)+L2(r)。

3.IS曲线(IScurve):

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

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二)简答题

1、答:

(1)流动性陷阱的含义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认为,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

反之,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2)流动性陷阱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流动性陷阱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无限,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此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

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在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如图16-6所示,当利率降到一定程度

时,LM曲线呈水平状态,这就是“流动性陷阱”,此时,不管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大可能使利率再下降。

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能使IS右移至

,利率保持不变,不产生“挤出效应”。

图16-6流动性陷阱中的政策效应

2、答:

此时LM曲线将向左移动,这是因为:

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都是相等的,就是指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包括投机、交易和预防三种需求,当投机需求在每个利率水平,货币的交易需求在每个产出、收入水平均下降时,货币需求总量下降,而货币供给不变,这样就偏离了均衡的状态,原来LM曲线位置各点上就将出现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情况,此时要恢复均衡状态就要将LM曲线向左移动。

3、答: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包括三个方面,即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需求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个人和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以假定为固定不变。

于是,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需求,主要决定于收入。

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的一定数量货币。

因此,如果说货币的交易需求产生于收入和支出之间缺乏同步性,则货币的预防需求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这是不能用讨论货币交易需求的思路来分析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的主要原因。

4、答:

(1)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2)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它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

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3)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也称为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手段(或工具)变化使IS(或LM)曲线变动,最终对收入变动的影响。

它是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做的标准阐释,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5、答:

(1)IS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负斜率的曲线,如图16-7所示。

(2)IS曲线上任一点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表示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而IS曲线以外任一点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表示产品市场失衡;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IS表达式为

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IS表达式为:

 

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以r为纵轴,Y为横轴所画出的IS曲线是由左上向右下倾斜的。

IS曲线左下方任一点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表示产品市场的总需求过剩,而总供给不足,而IS曲线右上方任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表示产品市场的总需求不足,而总供给过剩。

(3)IS曲线的斜率。

在两部门经济中,由

可看出,IS曲线的斜率为

IS曲线斜率的大小,即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①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②边际消费倾向

d一定时,

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

在三部门经济中,斜率变为

,税率

对IS曲线斜率亦会产生影响,当

一定时,

越大,IS曲线斜率越大,IS曲线越陡峭,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越小。

(4)IS曲线的移动。

由IS曲线表达式

可看出,引起IS曲线移动的有以下几种因素:

①乘数性因数,即上面提到的

,当

增大或

减小时,IS曲线变平缓发生逆时针转动;反之,IS曲线顺时针转动。

②自主性因素,即自主性消费支出a与投资支出e、政府支出G和自主性税收T0。

当a、e、G增加或T0减少时,IS曲线向右上方平移,平移距离为其改变量乘以各自乘数;反之,IS曲线向左下方平移。

其中,政府支出G的增加和税收T0的减少属于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G的减少和T0的增加属于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若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引起IS曲线向右上平移;若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IS曲线则向左下平移。

可见,由IS曲线可清楚看出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此为政策含义)。

图16-7IS曲线

注意:

此题详细地论述了IS模型(曲线)的含义,IS模型(曲线)问题的回答与之相似。

6、答:

财政政策效果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引起IS变动从而最终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显然,从IS-LM图形看,财政政策的效果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如图所示,假定LM曲线即货币市场均衡情况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和利率也相同,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动,从图16-8中可以看出,Y0Y2>Y0Y1,所以当IS曲线较陡时,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好。

(a)财政政策效果小(b)财政政策效果大

图16-8

7、答:

IS-LM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的模型。

在图16-9(a)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利率(r)。

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商品市场的均衡,即I(投资)=S(储蓄)。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货币需求)=M(货币供给)。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这时决定的国民收入(Y0)与利率(r0)使得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

这—模型包括了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时所包括的4个变量:

消费(或收入减消费的余额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并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这4个变量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

根据这—模型可以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影响。

图(b)表示,当财政支出增加(即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而总需求增加时,IS曲线从IS0向右移动到ISl,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l,利率从r0上升到r1。

反之,当财政支出减少(即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从而总需求减少时,IS曲线从IS0向左移动到IS2,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减少至Y2,利率从r0下降到r2。

图(c)表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即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从LM0向右下方移动到LM1,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l,利率从r0下降到r1。

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减少(即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从LM0向左上方移动到LM2,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减少到Y2,利率从r0上升到ri2。

(c)货币政策的影响(d)财政政策的影响

图16-9

在IS-LM模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效果相反。

同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相反。

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图16-10IS-LM模型

IS-LM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J.R.希克斯1937年在一篇题为《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

一种解释》的文章中提出。

后经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等人发展。

因此,这一模型亦称“希克斯-汉森模型”。

它高度概括了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认为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标准解释,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同时,因为这一模型是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来表述凯恩斯主义,所以又成为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经济学家R.W.克劳尔和瑞典经济学家A.莱荣霍夫德等人对这一模型提出了疑问,并企图用非均衡理论来重新解释凯恩斯主义。

8、答:

(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有三大动机:

一是交易动机,指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的交易需要而保留的货币,其大小由收入决定并且同收入之间做同方向变动;二是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其大小也由收入决定并且同收入之间做同方向变动。

由于交易货币需求和预防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函数,所以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如果把出于这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合起来用L1表示,用Y表示收入,则这种函数关系可写为:

L1=L1(Y)=kY(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三是投机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投机货币需求与利率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债券的价格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债券价格=债券年收益/利率。

投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并且与利率作反方向变动,表示为L2=L2(r)=-hr,其中L2表示投机货币需求,r表示利率,h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2)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见图16-11(a),总的货币需求曲线见图(b)。

(a)(b)

图16-11货币需求曲线

9、答:

(1)所谓货币市场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的状态。

假定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

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LM曲线的表达式:

为横轴,

为纵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从这个等式中可知,当

为一定量时,

增加时,

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

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2)LM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

这个推导过程,西方学者也常用下面这样一个包含四个象限的图16-12来表现。

图16-12 LM曲线推导过程

象限

(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象限

(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货币。

由于

,所以

,或

,那条和纵横轴都成45度角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

包含了以上三个象限的内容。

这样,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就描绘出LM曲线。

10、答: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式中,

为货币总需求,

是指由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

是收入水平,

是收入水平

的函数;

是指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是利率,

是利率

的函数。

(2)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如下:

①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②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稳定的正向函数。

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拥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情况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③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间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

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减函数。

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④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恩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其突出贡献是:

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

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使货币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通过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借鉴意义。

11、答:

(1)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原因

按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而产生的利息损失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债券价格下降到很低的程度),这就使得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

这是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低。

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使本金因债券价格下跌而损失,因而手中任何的闲置货币都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再保留在手中,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

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度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货币需求全由交易动机产生,而与利率无关,因此LM曲线就表现为垂直线形状。

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只和收入有关,而和利率波动无关,因此,垂直的LM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

当LM呈垂直形状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和主张。

因此,古典学派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IS曲线的移动(它表现为财政政策),在垂直的LM曲线区域即古典区域移动不会影响产出和收入,而移动LM曲线(它表现为货币政策)却对产出和收入有很大作用,如图a和图b所示。

a财政政策无效b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无效

图16-13

LM曲线呈垂直形状时货币政策极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的原因在于,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被人们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极为有效。

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

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2)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作用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的原因在于,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因为凯恩斯所处的时代正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此时的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将其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买债券,这就是说,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入所谓“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LM曲线呈水平状。

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如图c所示。

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保留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如图d所示。

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

12、答:

(1)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AE=Y。

其中AE=C+I,Y=C+S。

因此AE=Y,即C+I=C+S,I=S。

这就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

如果I>S,则意味着计划总需求大于实际产量,厂商的非合意存货减少,为了增加合意存货,厂商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直至I=S;如果I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消费—投资决定法如图16-14所示。

图16-14简单的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IS-LM模型

IS曲线是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在以r为纵轴,y为横轴的坐标系上,IS曲线是由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

LM曲线是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以y为纵轴,r为横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方倾斜的。

IS-LM模型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情况。

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得到。

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

如图16-15所示,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S,有超额产品供给,从而导致收入下降,组合点会左移。

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左上方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L<M,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利率下降,提高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下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右下方时,L>M,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