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867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docx

大地的歌吟ppt14份1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常识积累

1.作者简介

(1)郑敏,1920年生,诗人、学者。

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

郑敏对中国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诗要含蓄、朦胧;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象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张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

她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合称为“九叶诗人”,作品有诗集《九叶集》《八叶集》《寻觅集》《心象》等。

(2)李广田(1906—1968),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

山东邹平人。

他的散文辑为《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

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

(3)牛汉,1923年生,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襄人,蒙古族。

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

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与歌》《蚯蚓与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散文集《童年牧歌》《萤火集》,诗论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等。

(4)洛夫,1928年5月11日出生于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相公堡。

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因近乎魔幻的表现手法,被称为“诗魔”。

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并排首位。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

2.背景探寻

(1)《金黄的稻束》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而使其心有所属,作者自己说:

“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边闪进我视野的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

”“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宁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它酿成酒,香气四溢。

(2)《地之子》是李广田早期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一扫作者过去诗中沉闷、忧惋的气氛,格调坚定明朗、俊朴豪放,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

它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故土这一美好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升华。

表明了他不求浮华、惟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严肃生活态度。

(3)《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

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但又不完全是。

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4)《边界望乡》为诗人1979年访问香港时所作,当时诗人赴台已整整30年。

作为一名生于大陆,后生活于台湾的诗人,当他应邀访港,参观落马洲,隐约见到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

而耳畔响起的数十年未闻的鹧鸪的鸣叫,更唤醒了他心中蛰伏了30年的故国之思。

全文按逻辑顺序写了诗人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

3.相关知识

“汉园三诗人”

所谓“汉园三诗人”,即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1936年他们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

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

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名言警句

牛汉名言

1.再丑的东西,孩子都能把它画美了;再美好的东西,大人也许把它画丑了。

2.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

洛夫名言

1.如果你迷恋厚实的屋顶,你就会失去浩瀚的繁星。

2.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

3.心中若有诗,瞬间即永恒。

面向大地的沉思

——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

这首小诗让我们想到米勒的油画《拾穗者》,诗中所呈现的不是古典的中国式的空灵飘逸的意境,而是在现代中国苦难的土地上,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长起来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结成的趋向庄重沉思的诗境。

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

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

“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

“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

圆月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只是在群山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诗人由近而远,一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

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

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在静默中继续自己辛劳的生命。

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史靠它支撑。

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

对于习惯中国传统诗意思维的读者来说,初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理解上的困难。

现代主义的诗歌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写景状物抒情,对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性关注不仅深深浸入诗人们的思想,也介入诗的艺术中。

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将抽象的观念、深厚的情感寓于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觉化”,这是九叶诗人们从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那儿学来的表现手法。

《金黄的稻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人一下子连用五个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

“稻束”的意象实际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

相对于传统,这是“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起的异调。

郑敏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熏陶和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里尔克在他的《慕佐书简》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铭刻在心,好让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

”《金黄的稻束》正体现出诗人追寻“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么?

大地是根基,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们的存在之根,是一切产生之地又必将回归之地,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是“大地”的特征。

在诗的歌咏中,为苦难所遮蔽的“大地”被带入澄明,它的伟大、它那不可动摇的坚实性,在人们心中潜在地复活。

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虔敬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逼近劳动者卑微存在的尝试。

隐逸、悲悯、闲适的传统田园情怀被充满宗教般谦卑的形而上沉思取代,一种不同于“不语婷婷日以昏”的感伤,也不同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逸的思绪,渗透到这片有着油画般厚重质地和斑斓色泽的秋野暮色图中,这种哲理化倾向打造出全诗深邃的意境。

(有删改)

诗人与酒

洛 夫

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

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

雪与酒。

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

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

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

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

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

可是这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

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

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儿。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

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

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

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据《世说新语》所载:

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

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

“你饮酒太过,非养生之道,必须戒掉。

”刘伶说:

“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

”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

于是刘伶跪下发誓说: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

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惠得多。

《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

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

”一位朋友接道:

“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

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

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赏析

 在台湾诗坛,洛夫和余光中这两个名字总被联系在一起,大家称他俩为“文坛双星”,但相比余光中在大陆的人气,同年出生的洛夫总显得落寞一些。

其实在学术界,洛夫的光彩早已为人所知,他被誉为“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因其诗歌作品的表现手法近乎于魔幻,又被赠予“诗魔”的称号。

读《诗人与酒》,我们惊叹于诗人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思维视角。

点击素材

“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

/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地之子》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边界望乡》

运用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牵心扯肺的痛莫过于乡愁。

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挥不去,剪不断,常常拽着你的脚,登高望乡,潸然泪下。

淡漠的,是不知不觉的拥有;长久的,是与生俱来的乡愁。

曾经,虔诚地望着远方,来不及回头,说走就走;如今,顾首回眸,泪光滴漏,又哪里来的江楼?

梦中,多少次徘徊的门口,乡里沟渠流淌的悠悠……身在他乡,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将用故乡深情的守候?

——散文诗《乡愁》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襁褓(  )  ②绿绒绒(  )  ③树巅(  )

④鹧鸪(  )⑤莽莽(  )⑥惊蛰(  )

(2)多音字

①荷

   ②虹

③勒

④禁

⑤折

⑥泥

2.辨清字形

(1)

  

(2)

  (3)

(4)

(5)

(6)

《金黄的稻束》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什么没有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之子》

3.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大地”这一意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棵树》

4.诗歌在最后写到“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其深层的意味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雷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界望乡》

6.诗中写到“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该怎么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边界望乡》中“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黄的稻束》

1.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寄托,请阅读这首诗,并思考诗人是怎样通过意象来表现自己对人类存在的思考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之子》

2.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棵树》

3.结合“树”的形象分析本诗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界望乡》

4.为什么说《边界望乡》是一阕动人情肠的乡愁变奏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基础积累

1.

(1)①qiǎnɡbǎo ②rónɡ ③diān ④zhèɡū

⑤mǎnɡ ⑥zhé

(2)①hè/hé ②hónɡ/jiànɡ ③lè/lēi ④jìn/jīn

⑤zhé/zhē/shé ⑥ní/nì

2.

(1)皱眉 姓邹 

(2)沙壤 攘除 (3)保姆 拇指

(4)侧身 监测 (5)惊蛰 海蜇 (6)半棵树 颗粒

文本研习

1.“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更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

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

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

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

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

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

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

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3.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

4.首先,它是“人们说”,是一种主观的臆测,它大概是来源于遭受过侮辱与损害的人们的一种经验和恐惧,而非必然的现实,但这种由自身经验得出的可能,却恰恰反映了人们所受灾难的深重与残酷,同时也给正在灾难中坚守的人一种沉重的压力;其次,它也说明了恐怖势力的强大与可憎,它们竟然不能容忍伟岸和坚强,肆无忌惮地与高尚作对。

看似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一个高压恐怖的时代之中的抗争者对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抗争的脆弱的清醒认识。

5.全诗只有两个意象:

树和雷电。

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的。

“雷电”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

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

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6.当故乡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诗人心跳加快,故而以“令人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但故乡却只能在自己的视线里,可望而不可即,这种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感受比单纯的思念更让人痛苦。

宛如是这眼前之山飞来,狠狠地撞在“我”的心口,把“我”“撞成”“内伤”,从而形象地显示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与悲苦。

7.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

同样,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对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

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

诗人通过写“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

通过这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情感品味

1.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基本意象,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

但是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做“母亲”,或是直接比做“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

黄昏时分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自然而然地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沉思,从而使诗歌的意象与诗人的思考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

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能加强读者的感受,深化诗作主旨。

3.“树”因为直因为高而被“雷电”从树尖到树根劈掉了半边,可见天庭的权威忌恨地面苍生中的出类拔萃者,不容许这些生命有自己的生存意志和发展的自由与权利。

然而生命的自由意志(还有生存智慧)是无法摧毁的,树的外部形体的残损与内在精神的完整,对天庭的暴虐是一种控诉也是一种反讽。

令人悲怆的是,暴虐而阴险的雷电不允许它的权威受到挑战,已身受重创的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树的“倔强”程度,与遭受打击的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半棵树”极富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性,它是当时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写照,它的遭遇触及到当时社会冲突的一个深隐的层面,也就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中国命途多舛的原因。

4.这首诗中的情感是个人的,同时又从个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时代,从而能引起许多人的通感。

例如同是“乡愁”,从近乡情更“怯”(“手掌开始生汗”),从乡愁之“大”(“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和“乱”(“如风中的散发”),从乡愁之沉重悲苦(“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咯血”),以及乡愁之偿愿无望(“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这是洛夫对“乡愁”的独特表现,绝不雷同于其他诗人。

同时,诗中所表现的“乡愁”这种情感,不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