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79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docx

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

2021年高三学情诊断测试物理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与斜面对物体弹力的合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静摩擦力

B.物体所受重力与斜面对物体静摩擦力的合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C.斜面对物体弹力与斜面对物体静摩擦力的合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斜面对物体弹力与斜面对物体静摩擦的合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平衡力

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x表示物体的位移)

 

3.如图所示,车厢内用细线OA、OB悬挂了一个小球,细线OA与水平方向成45°角。

OB呈水平,当车厢静止时,细线OA、OB对球的拉力为F1、F2、,当车厢向右加速运动时,细线OA、OB对球的拉力为F’1、F’2,那么

A.F1

C.F2=F’2D.F2>F’2

4.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5.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需要作一些假设,下列假设中不正确的是

A.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B.卫星的运转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C.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D.卫星需要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球,某时刻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此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0

C.运动的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是

7.在近地空中某一位置处有A、B两个小球,先让A球自由下落1s后,再让B球开始自由下落。

在A球落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B.A、B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C.A球相对于B球匀速下降D.A球相对于B球加速下降

8.在“蹦极跳”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对整个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动能增加了mgLD.重力势能减少了1.5mgL

9.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

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下列可行的办法有

A.轨道半径R不变,线速度变为B.轨道半径变为

C.线速度v不变,轨道半径变为2RD.线速度变为

三、简答题(本题满分20分.请将解答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___________图1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

0

0.50

1.00

1.50

2.00

2.50

速度v/(m·s-1)

0.12

0.19

0.23

0.26

0.28

0.29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

图2

③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

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11.(12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图3

(1)图4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8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4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0分)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将B放在水平桌面上,A用弹簧支撑着,如图所示,若用竖直向上的力拉A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试求:

⑴经过多长时间B开始离开桌面?

⑵在B离开桌面之前,拉力的最大值。

 

13.(12分)如下图所示,质量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kg的小球B相连。

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

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

 

14.(14分)液化石油燃气汽车简称LPG汽车,该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

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

如下图所示为一辆燃气车,为检验刹车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路旁可以竖起一标志杆,车以v0=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距标志杆s=20m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向司机下达停车的指令,司机经时间t0=0.8s(即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则符合安全要求,已知车与驾驶员总质量为M=1000kg,g=10m/s2。

求:

(1)刹车过程中的制动力至少多大?

(2)现把该车改装为双动力系统,在平路行驶时,只采用燃气动力驱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1=15m/s。

当车驶上路面情况相同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坡时,采用电力与燃气双动力系统发动机的总功率为34kw,保持该功率不变,经过20s达到最大速度,求t=45s时车沿斜面运动的路程。

(sin37°=0.6,cos37°=0.8)

 

15.(15分)下图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

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

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

试求:

(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16.(18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形轨道MNP,其半径R=0.8m,OM为水平半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PON=45°,第一次用质量m1=1.1kg的物块(可初为质点)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物块停在B点(B点为弹簧原长位置),第二次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1kg的物块将弹簧也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6t-2t2(m),物块从桌面右边缘D点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圆轨道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1)BC间的距离;

(2)m2由B运动到D所用时间;

(3)物块m2运动到N点时,m2对轨道的压力.

 

xx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物理学情诊断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填空题:

10.

(1)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2.

 

13.

 

14.

 

15.

 

16.

 

xx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物理学情诊断答案

一、单一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7

8

10

11

D

B

B

D

B

BCD

AC

AD

BD

10.①之前 ②图象如图所示 ③同意,在v-t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解析 ①打点计时器要在释放小车之前接通电源.

②选取合适的坐标标度,描点连线即可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③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知,其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则小车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

11.

(1)0.496 

(2)①CD ②天平

(3) 偏大 忽略了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

12.(10分)

(1)(2分)

(2分)

得(2分)

(2)(2分)

(2分)

13.

(1)

(2)(3)时F的值最小

(1)对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1分)

(1分)解得:

(1分),即(1分)

(2)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1分)

(1分)解得(1分)

(3)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1分)(1分)

解得:

(1分)

令,,即

则:

(1分)

显然,当时F有最小值,所以时F的值最小。

(1分)

14.

(1)5×104N

(2)370.2m

(1)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匀速运动的距离为:

s0=v0t0=16m(1分)

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s-s0(2分)

可求得:

a≥50m/s2(1分)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

F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