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719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哲学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哲学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哲学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哲学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学案.docx

《哲学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学案.docx

哲学学案

课题: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目标: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

复习重点、难点: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复习方法:

先练后讲,讲授法、练习法;

复习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考点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P7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懂哲学。

【历年考题】(07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典型例析】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

考点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P7-8

1.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走出误区】

误区一:

有人认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剖析:

误区二: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剖析:

【历年考题】(08年)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典型例析】

1.高考前后,一些学生及家长用敬神、拜佛的迷信方式,祈祷神灵保佑自己或子女金榜题名。

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

①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世界观④迷信思想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就这一问题的原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B.乙:

一般人的世界观与哲学没有关系

C.丙:

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D.丁:

一般的世界观对生活不起作用

考点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P8-9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以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作为研究对象,回答整个世界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的问题。

②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以世界某一领域为研究对象,回答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的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反过来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走出误区】

误区一: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剖析:

误区二: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剖析:

【历年考题】(09年)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历年考题】(11年)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

()

【典型例析】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点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P10-11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走出误区】

误区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剖析:

误区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剖析:

【历年考题】

1.(07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

A.思维和存在   B.物质和运动

    C.世界观与方法论    D.对立和统一

2.(10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考点5: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P12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走出误区】

误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剖析:

【历年考题】(11年)选择: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考点6: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P12

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完全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代表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气者,理之依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

【走出误区】

误区一:

凡是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剖析:

【历年考题】(09年)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典例精析】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

考点7: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P13

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观点】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现实中的事物是“理念”的摹本;

理生万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心外无物等。

【走出误区】

误区一: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就是哲学上“两个对子”。

剖析: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上“两个对子”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典型例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课后作业】

一、背诵

二、判断

1.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

2.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辨证关系问题。

()

5.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7.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

8.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

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三、单项选择题

1.“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

①哲学的发展需要以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支撑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作为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

④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1·南京)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提倡搞生物学的要学点辩证法,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

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承认()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D.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3.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

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

8.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教学反思】

 

第四、五课《辩证唯物论》

复习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

2.世界的物质性(A)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5.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6.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

7.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

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复习重点:

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复习难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复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