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6347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和排水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十一)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以书面形式确认的其他决议、备忘录等。

(十二)《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上海市标准DBJ08-220-97)。

(十三)《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成品及半成品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87-2000J10040-2000)

(十四)《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三、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本排水工程由雨水管和污水管组成,施工的主要工序是顶管、沉井、沟槽开挖、管道基础、安管接口、检查井、闭水实验、坞膀、回填土。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监理对每道工序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一)沟槽开挖:

随时检查沟槽支撑系统是否符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要求,确保支撑稳定,安全可靠,在采用机械挖土时应严格控制高程,接近槽底标高时预留20CM后,改用人工挖土整平,防止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现超挖,必须进行处理,严禁用土回填。

槽底的淤泥和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且槽底不得浸水。

挖土完成后,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测沟槽底部的标高与中线两侧宽度,经监理验收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垫层和基础施工。

附:

沟槽开挖监理质量控制目标值。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砼管)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3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中线

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6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计3点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用坡度尺检查每侧计3点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塑料管)

量测项目

允许偏差

各量测点偏差值

量测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4

5

7

8

9

10

二井

3点

+10~

-20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6点

(二)管道垫层及基础质量控制要点:

管道基础砼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基础应表面平整,两井之间顺直,隐蔽工程验收测垫厚度、基础厚度、高程、中心线两侧宽度、蜂窝麻面等内容,监理抽检基础砼强度。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安管、接口施工。

附:

垫层、平基监理质量控制目标值:

管道垫层及基础允许偏差(砼管)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大于设计规定

100m

1组

试块检验

垫层

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10m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计1点

高程

0~15(mm)

基础

0~+10(mm)

0~20(mm)

厚度

用尺量,每侧计1点

管座

肩宽

+10~5mm

挂边线用尺量每侧计1点

肩高

±

20

蜂窝麻面面积

1%

(每侧面)

用尺量蜂窝总面积

管道垫层及基础允许偏差(塑料管)

中心每侧宽度

10米

2点

0~+10

0~15

(三)管道铺设(安管)质量控制:

管材与橡胶圈运抵工地后,监理必须检查其质量,包括质保书和合格证,对运输过程中承口和插口损坏的管子应剔除更换。

在排管施工中,必须实施旁站监理,事先复测高程样板(龙门板)与管道中心线,监督施工方按复测的管道中心线控制管道中心,按复测的高程样板控制管道的标高,排管从下游开始排向上游。

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施工时橡胶圈必须正确就位,不脱落,不挤出,检查接口四周缝隙均匀,橡胶密封圈平顺,无扭曲,管道铺设过程中,用水平尺校正坡度,用管道中心校正管节中心位置,每排二节用高程样板复核一次管底标高。

稳管和管枕应涂抹水泥砂浆,以加强管首的稳定性。

在旁站监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

管道应顺直,管座应垫稳,管底坡度不得有倒泛水。

排管时,清除基础表面淤泥等杂物;

管道接缝宽度保持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建筑垃圾等杂物。

监理隐蔽工程验收时检测中心线、管底标高、相邻管内底错口、承口与插口之间的外表间隙等项目。

污水管也采用开槽埋管施工,监理要严格按照上海市市政工程《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进行检测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四)、管道磅水、坞膀及沟槽回填监理控制要点

4.1管道磅水

4.1.1污水管道与压力管道必须根据设计水头压力要求作磅水查验;

4.1.2流砂地区至少每四节抽一节进行磅水检验;

4.1.3管道磅水允许渗水量

管径(mm)

管内底水头(m)

允许渗水量

检查井磅水

(kg/10m.min)

磅筒磅水

(㎝/10m.min)

600

2.6

2.9kg/

800

2.8

3.9kg/

1000

3.0

0.9

4.2管道坞膀

4.2.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道坞膀允许偏差

项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5,+20(mm)

挂边线用尺量,每侧计1点

20(mm)

混凝土抗压强度

不底于设计要求

100cm

蜂窝面积

两井之间每侧

用尺量

4.2.2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和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的坞膀采用中粗砂回填,其干重度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干重度

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

≥16

每层一组三点

取样检测

(五)、沟槽回填

(1)沟槽覆土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进行。

覆土前必须将槽底杂物如砖块等清理干净。

(2)覆土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带水覆土,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大于10cm的石块等硬块应剔除,大的泥块应敲碎。

(3)管顶50cm以上直至道路基层底部范围内,应采用砾石砂与素土间隔回填,应分层整平和夯实,每层厚度应根据采用的夯(压)实工具和密实度要求而定。

若使用堆土机械或碾压机械碾压,管顶以上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70cm;

(4)雨季施工,应及时回填,尽量使挖槽、排管和回填在一个工班内连续完成,避免沟槽被水浸。

如积水,必须将明水排出方可回填。

(5)沟槽覆土时,槽边应有护轮安全措施,沟槽上下应统一指挥;

(6)板桩应在填土达到要求密度后方可拔除,拔桩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板桩槽内带土;

(7)沟槽覆土密实度检验方法:

相对密实度(标准击实法)%

胸腔部分

≥90

用环刀法检验

管顶以上500mm内

≥85

(六)、检查井的监理控制要点

(1)砌砖的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应符合有关质量标准,黄砂取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

(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8~10㎝(用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进行测定)。

(4)砂浆必须拌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5)基础面上,应先铺筑砂浆(既座浆)后,方可砌砖墙。

(6)砖砌应做到墙面平直、连角整齐、宽度一致、井体不走样。

(7)砖砌时应夹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8)砖缝宽宜为10±

2㎜,缝中砂浆饱满,不得留有通缝。

(9)砂浆刮入砖缝,不得直接浇水。

(10)检查井墙体为120㎜或240㎜,应保持内壁平整,墙体为360㎜以上时,内外壁均应保持平整。

(11)检查井流槽可用砖块砌筑,流槽高度应为管径的1/2,两肩略向中间落水,砖砌流槽必须用1:

2水泥砂浆抹光。

(12)在井壁上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和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沟管应与内墙面接平。

四、顶管施工监理措施

.1、顶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监理措施

(1)、顶管施工前的准备

熟悉图纸,实地调查,掌握制定顶管施工方案依据,如管道结构、埋深、设计要求;

顶管段的土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顶管段地下构筑物的结构及其基础和高程以及管理部门对顶管要求意见。

(2)、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1)、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头的类型、主千斤顶、管材的强度与接口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环境检测及工程保护措施等应作重点审查。

施工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对确定的顶管施工方法,应重点了解该机具的性能,特别是对顶管穿越土层的适用性,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

3)、对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可能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应督促施工单位预先做出分析、估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保护环境的要求。

当预计影响程度难以保证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检测和保护,必要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可采取停止使用、限制使用、拆除、搬迁等措施。

(3)、核查施工单位选定的顶管机

根据顶管所处的工程地质、管道穿越的地层情况、覆土深度、管径、工程环境、地面建筑与地下管线、对地面变形的控制要求等因素,择优选择顶管机头,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以期达到顶管预期的效果。

(4)、审查顶管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排水降水措施、顶力计算;

检测工作坑的中线位置;

后背的垂直度和水平线与中线的位置;

检测导轨高程及其中线位置;

检测顶进管道中线、管内底高程、相邻管间错口要求。

(5)、审查长距离顶管段措施

如加固后背、加强管口整形顶铁;

选用润滑剂如触变泥浆、中继环等措施。

(6)、材料成品质量控制

严格核查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商品砼等半成品,以及管材、橡胶圈等成品,必须有质保单、准用证和检验报告,监理按规定抽样复验。

2、顶管工作坑设置及相关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监理措施

(1)、顶管工作坑设置

1)、应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线下、里弄和单位的车辆出入口及交通繁忙场地狭小处。

2)、顶管工作坑应尽可能避让或离开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满足最小的平面距离,减少施工扰动的影响,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

3)、顶管工作坑的施工机械设备或脚手架等装置,与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有关电业规定。

4)、顶管工作坑内导轨、顶机、千斤顶、油泵站、后靠的布置、安装,应顺序进行,达到导轨稳定,顶机平稳,轴线、标高、坡度符合顶管设计要求。

顶机及相关设备应进行单机、单系统调试,并进行整机系统运行试车,操作运行正常后才能拆除封门机头顶入土体。

在顶进过程中,全部设备应有专人维护和保养。

(2)、安装导轨质量控制

1)、顶管工作坑内支承机头和管节的装配式钢导轨,安置在混凝土基面上。

导轨安放前,监理复核管道中心轴线,导轨安装定位后必须稳固,在顶进中不移位、不变形、不沉降,导轨的中轴线与顶管轴线一致,两根轨道必须平行、等高,钢导轨面的中心标高应按设计管底标高设置,导轨坡度与设计管道坡度一致。

2、安装导轨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A、导轨应安装稳定,轴线、坡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B、允许偏差3mm(左右),标高0~+3mm。

C、检验方法:

经纬仪、水准仪。

(3)、设置后靠墙(承压壁)质量控制

1)、顶管工作坑的后靠设施与土体最大允许反力必须经过计算,并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必须结构稳定、无位移,必要时对结构后靠土体应予以加固。

2)、设置后靠墙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A、工作坑后靠墙应结构稳定,无位移,与顶管轴线相垂直,后靠墙的承压面积应符合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B、允许偏差:

宽度5%,高度5%,垂直度0.1%H,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0.1%L。

钢尺丈量,测斜仪,经纬仪。

(4)、安装主顶设备质量控制

1)、监理检查安装主顶设备,确保组合千斤顶与管节端面呈对称布置,组合千斤顶管轴线与管道中心线的铅垂面相一致,并与后靠墙相垂直。

多个千斤顶同时使用时,必须规格型号一致,油路并联,行程同步,共同作用,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得大于额定工作压力。

2)、油泵站应设置在主千斤顶的近旁由专人负责,油路顺直,接头不漏油。

油泵应装有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示保护装置。

(5)、安装前座止水墙质量控制

1)、顶管工作坑内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顶管融变泥浆从沉井井壁预留孔与井壁之间的孔隙中溢出,监督施工方开顶前在钢筋混凝土井壁预留孔位置安装好前座止水墙。

(6)、安装顶管机头质量控制

1)、顶管设备必须经维修保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开顶前对顶管全套设备及各类机具均应进行单机、整机联动及模拟操作,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顶进中应有专人例行保养。

2)、核查施工单位对选定机头的机械特性和适应土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现场应配有经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的熟练的操作人员。

3)、检查施工进场的机头和工具管,必须和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选定的机头设备相一致,特别是机头直径、动力、纠偏设备、出土装置等必须匹配,机头与工具管的连接必须满足纠偏技术要求,无渗漏。

4)、机头、工具管及电气、动力、液压、供水、出土、纠偏、测量、通讯等设备安装后,检查单机和联动运转,测试数据应符合机械设计的要求,确保运转正常后才准予投入使用。

5)、机头的直径必须符合设计的尺寸,并略大于管道直径20mm。

机头与工具管连接紧密不渗水,外壳圆顺无变形。

各管路的连接处应不漏水、漏油。

6)、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机头重量、现场条件等,选用具有足够起重能力的吊机,将机头缓慢、平稳吊入工作坑,并安放在导轨上。

机头与导轨的接触面必须吻合、平稳。

测定机头中心、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机头安装就位后,应将电、水、油、泥浆、气压和操作系统等设备分别连接,不得渗漏,并对各分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查,直至运行正常,操作灵活。

顶管工作井安装设备工序质量标准与检验表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2点/每座

经纬仪测量

钢尺量测

后背

垂直度

0.1%H

1点/每座

测斜仪测量

水平线与中

心线的偏差

0.1%L

导轨

导轨高程

+3

水准仪测量

导轨中心位移

左3mm

右3mm

3、管道顶进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理措施

(1)、顶管出洞施工质量控制

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顶力估算、中继环设置、工作坑后靠土体能承担的顶力等。

2)、顶管前监督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设计选用顶管机头的类型、土质、管径、顶进长度、覆土深度、工作坑的结构类型、后靠土体、顶管工艺等因素,对顶力进行分析和估算。

对工作坑结构后靠及土体所能承担的顶进反力进行验算。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顶力估算、中继环的位置、数量、工作坑结构后靠强度及后靠土体所能承担的顶力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的实际状况。

4)、顶管中最大顶力必须小于管材设计允许顶力。

5)、工作坑的主千斤顶的最大总顶力,必须小于工作坑后靠结构设计允许顶力和后靠土体所能承受的顶力,并留有一定的余量。

必要时应对后靠结构及后靠土体进行加固。

6)、全面检查顶管整个系统的安装、单机调试与联动调试,确认设备运转正常,才准予开顶出洞。

7)、出洞前,监理必须对顶管整个系统的安装、单机调试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并检查设备联动调试,确认设备系统运转正常,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才准予开顶出洞。

未经监理批准,不准开顶。

8)、检查洞口止水圈的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能完全封堵机头与洞口的空隙,无渗出水土与触变泥浆。

9)、洞口前方的土体已采取注浆加固,井点降水等措施得到稳固,确保拆除洞口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10)、洞口前方的地下管线、地面构筑物,已采取技术措施有效保护,并建立了沉降监测。

11)、机头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匀速推进,首节管出洞口后即应开始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节出洞10~20m范围内,监理应检查并督促施工人员将切土、出泥、顶速、土压、轴线、标高等技术参数和操作,逐渐调整至正常状态。

12)、若机头出洞即遇到异物、机头下沉“磕头”等现象,应暂缓顶进,查明原因经处理后再予顶进。

特殊情况,有相应措施保护才可将机头退出,经处理后再次顶入出洞。

1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a、拆除洞口封门后,应迅速将机头顶入土中,机头中心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b、机头的工具管与管节连接时,工具管尾部至少有20~30cm搁在导轨上。

c、机头和管节出洞后,洞口橡胶止水圈应严密封堵机头管壁与洞口的环形间隙,水土与触变泥浆不冒出洞口。

d、严格控制工具管出洞10cm范围内管道轨迹的偏差≯20mm。

(2)、顶管进洞施工质量控制

1)、管节进洞前,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精确测量,监理进行复测,必须严格监控机头轴线和标高并对准洞口,控制平稳顶进和纠偏量,确保机头、管节顺利顶入接收坑洞口。

2)、对洞口处的土体、地下管线及地面构筑物,应采取必要的稳定和保护加固措施,并监测土体的变形情况。

3)、机头入洞前,应在接收坑内沿机头入洞方向安装接收导轨,导轨轴线和标高应与机头一致。

导轨必须架设牢固、稳定,能足够支承机头和工具管的重量。

4)、检查接收坑内支承机头和工具管的导轨必须安装稳固,轴线与标高应与机头入洞方向一致。

5)、只有当机头端面临近洞口时,才准予拆除洞口砖封墙和开启洞口封板。

洞口封门拆除后,应随即将机头顶入洞口至导轨上,应防止机头在洞口前方土体中长时间滞留,发生“磕头”等弊病。

管节入洞后,检查管壁与洞口间隙的封堵,防止水土流失。

6)、管节入洞后,即应用木楔将管道沿洞口楔紧垫稳,再用麻筋水泥将洞口空隙填实,防止水土流失。

当有中继环的管道全部顶紧靠拢,停止顶进后,按设计要求完成管道与洞口的连接。

7)、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a、管节进洞后,管端口应露出洞口井壁20~30cm,管道与井壁的连接必须按设计规定施工,达到接口平整、不渗水。

b、管道轴线与管内底标高应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

管节进、出洞允许偏差见下表:

管节进出洞允许偏差

顶程>

中线位移

100

管道内底高程

≥φ1500mm

+80~-100

(3)、管节顶进施工质量控制

1)、顶进过程中,监理应监督施工方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的规定谨慎操作,实施旁站监理,针对发生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机头顶出洞后,必须按土质及时调整操作并监控各类技术参数,使顶管进入正常状态。

3)、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的规定,检查设有压浆孔的管节和中继环的布置,检查并督促触变泥浆的压注应贯彻“机尾压浆、管中顺序补浆、随顶随压浆、特殊地段或地面沉降增量时增大压浆量”的原则,对压浆时段及浆量应作分析。

4)、检查纠偏措施并必须贯彻“勤测、勤纠、微调”的原则,经常检查机头内的照准板,以确定机头顶进的轨迹走向。

若发生较大偏差,应分析原因,并督促分次逐步纠偏,防止纠偏过量,造成反复纠偏,影响顶管质量。

机头内设的两组纠偏千斤顶的纠偏行程差值不能大于50mm。

5)、监理人员应随时掌握顶进状况,及时分析顶进中的土质、顶力、顶程、压浆、轴线偏差、地面变形等情况,针对发生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发现地面有冒浆,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封堵及减压措施。

6)、使用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管材合格证、使用许可证、试验资料、外观及几何尺寸,必须达到顶管的质量标准和强度指标。

发现管壁有裂缝、接口缺损等弊病的不准使用。

(4)、测量与纠偏质量控制

1)、监理将对顶管工作井内的管道中心线及由地面引入井内的临时水准点进行复测,在顶进过程中,对顶管的中心线和标高进行跟踪复测。

2)、监理人员将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中心与高程偏差与顶力变化曲线,及时与施工方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与发展趋势,根据“勤挖、勤顶、勤测、勤纠、微调”的原则,商讨采取纠偏的措施。

(5)、压注触变泥浆质量控制

1)、为减少顶进阻力,特别应减少管壁外周与土层的摩阻力,增加顶进长度,提高顶管质量,减少地表变形。

在顶管施工中应沿管壁外周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2)、监督施工方对顶管机头尾部采用随管道顶进同步压浆。

对混凝土管道的适当点位还须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量。

3)、监理将检查主要压浆设备:

注浆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