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60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1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2.(20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

3.(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4.(2012凉山)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

5.(2012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B.10cmC.16cmD.20cm

6.(2012恩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5-2.3-1所示。

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7.(2012铜仁)如图5-2.3-2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8.(2012常州)如图5-2.3-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9.(2012广州)如图5-2.3-4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10.(2012株洲)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11.(20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

12.(2012南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

13.(2012德州)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14.(2012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5-2.3-5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

15.(20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5-2.3-6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6.(20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7.(2012遵义)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18.(2012临沂)如图5-2.3-7所示的几种现象中,与其它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

19.(2012玉林)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A.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D.投影仪

20.(2012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21.(2012桂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5-2.3-8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平面镜C.幻灯机   D.放大镜

22.(2012咸宁)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5-2.3-9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

23.(2012衢州)乙同学把刚买来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如图5-2.3-10),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

24.(2012绍兴)如图5-2.3-11所示,这个人手中所持的是一枚()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25.(2012孝感)如图5-2.3-12所示的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26.(2012衡阳)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27.(2012·

龙东)如图5-2.3-13所示的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28.(2012昆明)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缩小的

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29.(2012天津)如图5-2.3-14所示,将凸

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30.(2012日照)如图5-2.3-15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31.(2012来宾)如图5-2.3-16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部件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

32.(2012徐州)如图5-2.3-17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

33.(2012东营)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5-2.3-18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34.(2012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5-2.3-19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

1.(2012襄阳)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

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倒立缩小

2.(2012黄冈)如图5-2.3-20所示,是我国运载火箭上“箭载摄像机”拍得火箭上升时的一幅图片。

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

若拍摄该图片时镜头的焦距为f,为保证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____,物体经该镜头成的像是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

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抗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这是因为石英的为熔点较高;

若镜头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火箭发射前镜头的温度为t,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

【答案】f<

v<

2f倒立熔点

3.(2012鸡西)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的光路图如图5-2.3-21所示,若把蜡烛放在距该透镜30cm处时,将得到一个倒立、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答出一个即可)。

【答案】缩小照相机

4.(2012菏泽)在森林中旅游时

,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答案】凸透镜会聚

5.(2012河南)如图5-2.3-2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人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6.(2012山西)如图5-2.3-23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10照相机

7.(2012宜宾)如图5-2.3-24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

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大于10cm小于20cm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8.(2012苏州)如图5-2.3-25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

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上/下)移动;

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答案】同一高度上能

9.(2012重庆)如图5-2.3-26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实像

10.(2012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

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____。

【答案】缩小照相机

11.(20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5-2.3-27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5-2.3-27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正立虚

12.(2012吉林)如图5-2.3-28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移动。

【答案】放大幻灯机靠近凸透镜的方向(左)

13.(2012齐齐哈尔)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的光路图如图5-2.3-29所示,若把蜡烛放在距该透镜30cm处时,将得到一个倒立、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缩小照相机(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三、作图题

1.(2012茂名)如图5-2.3-30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四、实验题

1.(2012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5-2.3-31甲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图5-2.3-31丙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___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__.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5-2.3-31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5-2.3-31丙中的___.

【答案】同一高度;

60cm~70;

投影仪;

A.

2.(2012滨州)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5-2.3-32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答案】

(1)缩小

(2)完整(3)前面

3.(2012上海)如图5-2.3-33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①该透

镜的焦距为____厘米或____厘米。

②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③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____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答案】10;

20;

同一高度;

放大

4.(2012连云港)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35

14

5

2

30

15

2.5

3

20

4

10

12

60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rn.。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

他的结沦是____。

【答案】

(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2)

10

小于大于

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5.(2012安顺)如图5-2.3-3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该怎样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

_____

(2)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4)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

____________

【答案】

(1)同一水平直线上

(2)倒立、缩小、实像(3)正立、放大、虚像(4)亮度变暗

6.(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5-2.3-35所示。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凸透镜(选填“

A’’或“B”)。

(2)小王在图22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

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大减小(3)小王同学的记录过程不够全面,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记录不够全面

7.(2012福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写

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的实像;

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答案】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焦距)(答案科学合理即可)

(2)缩小(3)远离

8.(2012北京)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5-2.3-36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彤

将光屏移到某一位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答案】左实幻灯机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