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152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1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2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5.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6.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0℃的冰的内能为零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

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分子运动一定减缓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2.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下列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C.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越低

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曲处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共26小题)

15.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以下语句:

①天气炎热②物体吸热③摩擦生热,其中“热”表示“热量”的是  (选填序号)。

16.通常所说的“热”包含有内能、热量、温度三种含义,请指出下面“热”的含义:

(1)摩擦生热  ;

(2)天气很热  ;

(3)吸热升温  。

1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的  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  。

18.向图中两杯同时滴入同样多的红墨水,根据现象比较它们的内能大小  (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判断的依据是:

  。

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岀试管口。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这与热机的  冲程相似。

20.家里下水道堵塞时,可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

具体操作是:

先将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

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如图  所示的演示实验(填“甲”或“乙”)。

21.内能有不同的用途,题图甲和乙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燃烧酒精获得内能,不同之处在于图甲中烧杯中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  。

图乙中试管中的水获得了内能变为水蒸气用来对瓶塞  ,这与内燃机的  冲程类似。

22.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其内能  (一定/不一定)增加,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其温度  (一定/不一定)升高,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  (一定/不一定)吸收热量,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其内能  (一定/不一定)增加。

23.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内能”、“热量”,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

“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  ,“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指  。

24.通常所说的“做功可以生热,消耗热也可以做功”中的热,指的是  ;

沸水温度降低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

25.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幅图片都说明  可以改变内能。

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  ,内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铁棒  (选填“能”或“不能”)吸引碎纸屑。

用毛皮摩擦过的铁棒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的内能。

还可以使铁棒温度升高的方法有  。

2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多种,冬天晒太阳会使身体变暖,这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摩擦生热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  。

28.如图所示,是古人在锻打铁器时的几个情景,加温和锻打分别是通过  和  两种方式增大铁器内能的。

29.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小阳赤脚从地毯的一侧走到地砖上,他感觉踩到地砖上要比踩到地毯上凉。

实际上地毯和地砖的温度与室温相同,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感觉,原因在于导热性的差异。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30.放在热汤中一段时间的铁勺和木勺,铁勺摸起来感觉比木勺更  (填“烫”或“凉”),这是因为金属的导热性比非金属  (填“好”或“差”)。

31.夏天,将厚衣物和樟脑丸装入带有排气孔的塑料收纳袋内,用抽气筒向外抽气,收纳袋在  作用下体积缩小,如图所示,抽气时,抽气筒壁因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冬天打开收纳袋会闻到樟脑的气味,说明了分子  。

32.图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

这个现象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  能,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不闻声响。

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

你的判断是  (填“有”或“无”)。

3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4.如图所示,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  冲程,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5.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特性。

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钻木取火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的。

阳春三月,校园中花香袭人,这属于  现象。

36.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

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

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  现象。

37.水煮花生是一道风味小吃。

煮花生过程中,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其内能增大;

利用  (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

3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如图为铺设在地板下的管道,这种取暖方式利用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

地面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向室内供暖的:

利用水为媒介是因为水有  的特性。

39.小亮从文具店买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魔术笔”,它的魔力在于当温度超过60℃,写出的字迹会消失。

使用中,小亮发现用胶皮头摩擦或用开水杯烫这两种方法都能使字迹消失。

胶皮头擦使字迹消失属于能量的  (填“转移”或“转化”)过程,使纸的温度升高;

开水杯烫使字迹消失是利用  方法改变内能,而使纸的温度升高。

40.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煮粽子是通过  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

做功和热传递,据此分析。

【解答】解:

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

【分析】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

(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传递的理解、热量的理解、内能的理解和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判断,知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

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因为物体的质量、体积不确定。

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故B错误;

C、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D正确。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

(1)根据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A、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

B、图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

D、图中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1)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

(4)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收热量。

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故B正确;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物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C错误;

D、夏天在室内洒水,水汽化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故D错误。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熔化吸热、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汽化吸热等知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分析】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①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感到暖和的;

②压缩空气,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③给热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④小孩下滑,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

物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状态和温度相同时,气态时内能最大,固态时内能最小;

物体状态和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一定有内能(即内能一定不为零)。

故A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内能一定增加。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D、内能与温度、状态、质量等都有关系,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故D正确。

【点评】

(1)物体的内能变化,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做功造成的;

但是热传递或做功有一者发生,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化。

(2)物体的内能变化,可能是物体的温度变化,可能是物体的状态变化;

但是物体的温度变化或状态变化,有一者发生,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化。

(3)物体的做功和热传递、内能、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三者之间很容易混淆,注意理解。

(1)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热量,其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晶体的凝固、液体的沸腾过程;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

(3)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

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A、若吸收热量的物体正好是处于熔化状态的晶体或正在沸腾的液体,则其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不变;

其他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因此不能确定物体吸收热量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故A错误。

B、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的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

C、热量不是状态量,而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

故C错误。

D、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物体的内能增加。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与温度、热量关系。

一般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只有两种特殊情况:

晶体熔化和液体的沸腾,它们都是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要重点记忆。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且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4)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描述。

A、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错误;

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则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不是100℃,故B错误;

C、冬天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

D、热胀冷缩,是指物体的温度升高而膨胀、温度降低而收缩;

所以,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温度的高低;

【点评】解决问题的诀窍是:

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根据分子的热运动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

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A、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

故B错误;

C、根据分子的热运动可知,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故C正确;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如冰熔化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

解决问题的诀窍是:

但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是用来升高温度。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1)分子永不停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