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4685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图见教材。

由于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了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进而形成了四季。

8.解释、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

(3)地球自转产生时差:

①地方时的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②全球按国际规定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各时区均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能够进行简单区时计算。

求区时:

第一步:

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同东时区或同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若两地位于东西十二时区两侧,则求时区差用加法。

第二步:

求区时,东加西减。

9.解释、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上最大为900,由直射点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

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春分→夏至→秋分:

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秋分→冬至→次年春分:

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3)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4)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具有纬度分布规律,从而产生五带。

10.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大气密度随着高度随高度的升高递减。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举例识别、描述常见的矿物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如,铁都是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以氧化铁的状态存在的量特别多。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气态、液态和固态。

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2.举例识别、描述三大类岩石,通过图式解释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岩浆岩是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结作用而成。

(2)沉积岩是裸露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作用而形成。

(3)变质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变质作用而成。

(4)从岩浆通过地质作用(冷凝作用、重熔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3.正确理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并运用语言、图像进行表述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其中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

地质构造一般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地质构造

定义特点

对地形的影响

举例实例

褶皱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一般: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特殊: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断层

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上升岩体形成断块山,下降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或称为地垒、地堑。

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4.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

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5.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

①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例如,平整田地、修筑梯田,可使土地利于耕作,减少地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修建海塘可起到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的作用;

填海造陆、开山筑路、挖河修渠、建造水库、植树绿化等活动,都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对人类产生着明显效益。

②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

例如,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自然植被,促使地表加速侵蚀,加重水土流失,从而加速河床、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并使沿岸港口发生淤塞;

在山区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再如,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垦殖和过度放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6.识别描述大气垂直分层特征

①近地面的大气层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下部热,上部冷,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故称对流层。

②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下冷上热平流层,臭氧含量最多,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③高层大气的热状态受太阳紫外辐射加热所控制,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

7.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反射、折射、散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8.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口诀“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可以简单表述大气保温作用。

9.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直接原因。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要能画出方向)

10.结合图式,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口诀:

0369低高低高,低压高压相间叉,一撇一捺向低压。

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

特征

东亚

冬季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南亚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温和干燥

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炎热多雨

12.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小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13.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类别

图示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

晴;

气温高、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锋后

寒潮;

夏我国北方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

暖锋

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锋前

一场春雨一场暖

14.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压中心)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飓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北方秋高气爽

南方“伏旱”

15.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图见教材)

16.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⑸塑造地表形态。

17.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18.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

③南纬40°

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记忆:

北半球环流方向为“8”,南半球环流方向为“0”。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陆地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各要素之间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不断的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整体演变。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圈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

参与沉积岩的形成;

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

植被能含蓄水源、保持水土,使土壤不受侵蚀,减少入河泥沙量、入河水量;

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则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严重的向荒漠化演变,入河泥沙增多,入河水量增大,入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洪水频率增大。

3.运用判断、归纳等方法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读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整体性的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动全身,不仅改变本区域的自然要素,还对相关区域、甚至全球的自然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形成人工湖泊,导致土壤盐渍化、陆地生物减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诱发地震、调节地方气候。

□改变下游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导致泥沙沉积增多、洪水灾害减少。

4.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

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变化(南北的差异,如坐火车从海南到黑龙江看见的植被的变化)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是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

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东西的差异,如坐火车从连云港到新疆所看见的植被的变化)。

(3)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

形成基础是水热状况。

□垂直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例如,天山牧场冬夏季在高低海拔牧场之间转场。

□地域分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形成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5.对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进行区分,说出主要自然带的名称

陆地自然带

基本类型

主要的地带性因素

森林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纬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纬度、水分、海拔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纬度、海拔

草原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水分、海拔

荒漠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带

水分

寒带自然带

冰原、苔原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

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要迂回前进。

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运用具体案例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理性认识

近百年来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原因:

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植被破坏。

影响:

由于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农业变化有利方面是气候变暖,积温增加,提高产量;

不利方面是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减产,低纬度国家作物减产(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高纬度国家有可能增产;

3.运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基本原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克拉玛依、东营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本溪、攀枝花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铜陵、个旧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4.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5.理解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

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人口与环境

1.能根据相关人口统计资料说明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

①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产业革命前增长缓慢,产业革命后增长加快,第二次大战后迅猛增长(爆炸式增长)。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2.能区分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分析其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

模式

(过渡型)

“低—低—低”

(现代型)

原始型人口

增长模式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人均寿命

有所延长

继续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分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