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372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docx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

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创建教育强区

办人民满意教育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4年12月

 

3、强化措施,保障经费4

创建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

湛江开发区申报省教育强区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方针,坚持以省政府提出的“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揽,以实施科教兴区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立足实情,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强抓落实,全面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和均衡区工作,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优质、均衡发展。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方案》,现将我区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于1984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2009年10月,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合并。

合并后,我区陆地面积354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

从地理位置划分,我区分为建成区和东海岛片区,下辖4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6.81万。

建成区位于湛江市城区中心,是环境优美的宜商、宜居的商务中心区和金融中心区。

东海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北临湛江港内港,拥有世界罕有的可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深水大港的地理条件。

东海岛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宝钢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两大项目进驻,总投资额约1300亿元,将拉动5000亿元以上的投资。

目前,我区正抓紧推进两大项目及配套产业链的建设,全力发展钢铁与炼化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乘两大项目建设的强劲东风,我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现有学校29所(含民办3所),在校学生35170人(含民办4095人)。

其中,完全中学4所,在校学生5369人;九年一贯制3所(含民办2所),在校生3952人(含民办2328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4461人;完全小学17所(含民办1所),在校学生17319人(含民办1767人);幼儿园41所,其中公办19所(企业办2所、村办幼儿园12所),民办幼儿园22,在园幼儿9918人(其中民办6580人)。

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公办)26所,覆盖率达100%。

全区市一级高中学校2所,中小学优质学位4309个,占总学位比例的80%;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教师2288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师408人,初中教师677人,小学教师1072人,公办幼儿园教师131人,民办园教师约650人。

2010年,我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3年6月,我区完成并通过市中小学德育绩效达标评估,并通过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达标评估。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我区始终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落实政府责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一直以来,我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实干兴区、科教兴区”的思想,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职能,全力推进教育强区和均衡区的创建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区建立了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工作领导机制,制定《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发展规划》、《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了创建强区领导小组,由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教育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各镇(街)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强区创建工作。

建立教育督导机制,配足配强专、兼职督导人员和督学,强化教育督导。

为强化责任与考核,我区把教育发展和教育创强工作实绩纳入区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政绩考核。

每年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召开教育专题会,研究、解决和部署教育工作。

对教育工作坚持做到“四个优先”,即教育发展规划优先,教育资金保障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教师待遇落实优先。

以创建教育强区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快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促进我区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2、深入发动,形成氛围。

创建教育强区,需要全区人民的共同参与。

2012年,我区召开了全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大会,区主要领导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和工作部署,签订了工作责任书。

各镇、街也相应组织召开了创建强镇的动员大会,全区掀起创建强区(镇)的热潮。

区党委、管委领导经常深入镇(街)、村、校调研,研究解决创强工作中的难题。

区教育局、各镇(街)深入发动,各村委(村民小组)、学校广泛宣传,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和悬挂创强标语,印发宣传小册等形式,大力宣传教育创强的政策和意义,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形成社会共识。

有效营造了“要我创强”变成“我要创强”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村委、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乡贤士绅、村民心系教育,捐资兴教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纷纷为教育创强出钱、出地、出力。

近三年来,全区共成立教育基金金会6个,筹措奖学助学资金约700万元,为教育及创强捐资约100万元,捐地约50亩,为尊师重教和捐资创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强化措施,保障经费。

资金保障是教育创强的关键,我区在钢铁、中科两大项目建设需巨大投入,财政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积极克服困难,坚持将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教育发展,想方设法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并优先安排,做到逐年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三个增长”的要求。

2012至2014年,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是65753万元、81146万元和8520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是34716万元、37293万元和39401万元,分别占当年财政总支出比例的27.89%、27.60%和27.8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达到省25%的规定。

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2012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7853元、7053元、8919元;2013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627元、7177元、7353元;2014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832元、7451元、7418元,实现逐年增长。

在些基础上,为缓解财政资金压力,我区采取“村委出一点,老板筹一点,村民捐一点,学校挤一点”的“四个一点”方法,多方筹措教育创强资金,近三年捐资等其它非财政投入资金约600万元,形成了区财政拨款为主,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为创建教育强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科学规划整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建设教育强区,我区结合区情,对照标准和要求,将“改薄建标”、“均衡发展”和“教育创强”有机结合起来,以“扫清薄弱学校,达到11条基本门槛,建设标准化学校,实现教育强区”为工作目标,坚持“两个抓好”(抓好学校布局调整,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扎实有序地推进创建工作。

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两区整合后,教学布局不合理,仍然是制约我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为抓好学校布局调整,我区制定了《湛江开发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2010-2020)》和《湛江开发区学校布局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总校+校区”的指导原则,以“撤并、撤高留低”等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区学校布局调整。

一是有效整合了中学教育资源。

将原“东山一中”并入觉民中学,把东山二中更名为“湛江开发区东山中学”,使东海岛东山街道辖区内的中学教育资源有效整合。

二是有效整合了小学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区结合钢铁、中科两大项目征地搬迁的建设要求,按照总体规划,狠抓“搬迁、撤并、撤高留低”工作,加大对东海岛片区麻雀小学的撤并、薄弱小学撤高留低的改造和征地搬迁村庄村庄学校的搬迁工作,构建起每镇保留3所总校加若干所校区的办学新布局、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有麻雀小学的简陋、落后的局面,实现了总校与校区共享优质资源的新格局。

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建设了区一中、觉民中学、觉民小学、新民小学、东简小学、硇洲小学等26所中学和小学总校。

三是采取“校车免费接送,专人免费护送”等举措,积极稳妥地做好文丹、调军、丹僚、新安、龙光、英才等20多所分校区的撤高留低工作。

2、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区域教育均衡

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我区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区一中、觉民中学、觉民小儿学、新民小学、东简小学、硇洲小学等2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创强和均衡发展。

(1)完善制度,有效构建创强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督办问责制。

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督办问责机制,一一落实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对重点、难点项目和资金支出跟踪督办问责制度。

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进度倒副问责,从而确保了各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是建立挂点包干责任制。

将工作任务包干到各镇(街)、村委(村民小组)、各学校,并把项目完成任务一一细化分解,责任到人。

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全员参与,共同创建教育强区的工作局面。

(2)突出重点,有效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近年,我区按照创强建设要求,积极推进16个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投入资金约3843万元(区一中除外),建筑面积28401平方米。

现已投入资金约3429万元。

一是积极筹建国家示范性高中区一中。

在建成区中心地域置地120亩,规划投入约2.9亿建设开发区第一中学。

目前已投入1千多万元,完成了“三平一通”和立项、设计、环评、报建等前期工程,争取2014年底完成整体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

二是有效完成了觉民中学校舍建设。

觉民中学是东海岛目前唯一一所完全中学,百年老校,将承担钢铁、中科项目员工子女入学重担。

为尽早完善基础设施,近两年,多区投入近1200万元,完成了3560平方米教学楼和3653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是务实抓好硇洲中学“拆危重建”工作。

以“拆危重建”为契机,拆除现有教学危房,重新规划硇洲中学校区,投入1367万元,建设两幢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验楼。

目前工程已完成70%,计划今年春节前后峻工并投入使用。

四是整合迁建标准化学校区四小。

规划校园建设用地34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入4000万元,按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将原区四小和龙潮学校合并,迁建标准化学校区四小。

现工程正按计划建设中,计划于2015年峻工投入使用。

五是加大“改薄建标”工程改造。

以小学总校和初中为重点,有效完成“改薄建标”工程。

其中区五小(调市小学)投入1457万元,建设4273平方米的教学楼、2796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和225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

区七小(文亚小学)投入350万元,建成1906平方米教学楼。

东简小学投入350万元,建成1966平方米的教学楼。

东简中学投入250万元,建成1263平方米的教学楼。

(3)敢于碰硬,有效刃解项目建设难题。

在教育创强项目建设中,我区有几所学校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民安中学的运动场二十多年来一直被周边村民占用,无法封闭正常使用。

新民中学的运动场内有19座祖坟导致近二十年围墙无法封闭。

青南小学因土地争议,十多年来出现“无入校道路、无正式校门、无运动场地”的怪现象。

为了切除这些历史顽疾,我区借创强东风,按照属地管理的方法,组织镇(街)到现场调研,细致工作,排除阻力,化解矛盾,有效刃解了民安、新民中学的运动场封闭建设问题,建起了标准的运动场。

青南小学也建设了入校硬底化水泥道路和校门,同时,村民小组捐出10亩土地建设了一个篮球场和环形跑道。

(4)真抓实干,有效推进教育强镇建设。

近三年来,我区以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以全面打造、提升全区各中小学功能室、运动场所、教学装备、图书和校园文化等为重点,全力推进教育强镇和教育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