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3543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科三基培训记录基本理论资料Word格式.docx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RP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二)AP的产生机制

(三)AP的特征

①具有“全或无”的现象

②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四)AP的传播

1.传导:

指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播称为传导。

2.传导方式

(1)无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2)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

3.传导特点:

生理完整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绝缘性、不衰减性、全或无”现象

六、局部反应(localresponse)

七、组织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概念

1.兴奋性: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

兴奋性与阈强度成反比

2.兴奋:

指活组织在刺激作下发生的一种可以传播的电现象,并能引起某种效应的反应过程。

3.刺激stimulation:

内外环境的变化。

(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2017年2月

雍那

血液生理概论

血细胞生理

1.造血过程的调节

2.红细胞生理

1)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2)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①细胞膜的通透性。

②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③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将盛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

用魏氏法检测的正常值,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红细胞沉降率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

红细胞叠连(rouleauxformation)――由于多个红细胞彼此能较快地以凹面相贴形成。

④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用红细胞对低渗NaCl溶液的抵抗力的大小表示红细胞的脆性,故称渗透脆性。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3.白细胞生理

1)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

2)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3)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4.血小板生理

1)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2)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3)血小板的破坏

(三)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1.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①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

②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

血小板聚集过程两时相:

第一聚集时相出现的血小板聚集能迅速解聚,也称可逆聚集时相;

第二聚集时相出现的血小板聚集则不能被解聚,也称不可逆聚集时相。

③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

2)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胶原被暴露时,血小板迅速粘附于胶原上并被迅速激活

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血小板的激活立即引起血小板内一系列生化反应,同时也使血小板失去盘状外形,出现粘附变形。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作用包括:

①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因子Ⅹ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②血小板质膜表面许多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FⅤ等的相继激活可加速凝血过程;

③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的内容物,可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固凝块;

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块收缩,成为止血栓,牢固止血。

2.血液凝固与抗凝

(1)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发生收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前者缺乏参与凝血过程中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和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

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

凝血因子(blooddottingfactor)――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两条凝血途径

①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②外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TF)来自组织,又称凝血的组织因子途径。

2)抗凝系统

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如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和体液抗凝系统(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肝素等)。

主要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肝素

3.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纤溶的作用是使生理止血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或一过性的纤维蛋白凝块能随时溶解,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纤溶系统还参与组织修复、血管再生等多种功能。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酶原(简称纤溶酶原,又称血浆素原)、纤溶酶(又称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的基本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1)溶酶原的激活:

有内、外源性激活途径;

2)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3)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四)血型与输血原则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group)――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2.红细胞血型

1)AB0血型系统

①ABO血型的分型

②ABO血型的检测

2)Rh血型系统

①Rh血型系统的发现和分布

②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称为Rh阳性;

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③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输血的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

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2017年3月

心血管生理概论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心脏将血液泵出,并由血管将血液分配到各器官、组织;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最后回入心脏。

这一个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即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氧和二氧化碳等,并在机体各个部位通过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

此外,血液循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以及机体防卫功能等也起重要作用。

心血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循环系统,而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能,如心肌细胞课合成和分泌心房钠尿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等,肾脏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肾素等,这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体内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功能调节。

在体内,心血管系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同时,心血管系统自身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适应性反应。

机体通过这些调节活动,使血液循环与机体的代谢需求相适应,保证机体的整体协调。

一、心脏的生理

一、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房和心室不停地进行有顺序的、协调的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是心脏实现泵血功能,推动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则是触发心肌收缩和泵血的动因。

1,.心肌细胞的分类

2、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

人和哺乳类动物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90mv。

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在于复极化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动作电位降支和升支不对称。

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期、1期、2期、3期、4期五个成分。

(3)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4期去极化特点:

随时间的递增,去极化的速度远较0期缓慢,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

3、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基本的生理特性。

其中收缩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

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都是以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属于生理特性。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相比,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细胞的舒张期开始之后。

因此,心肌细胞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作收缩和舒张相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

4、体表心电图

在正常人体,由窦房结发生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

心脏各部分在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活动,可以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身体表面。

(1)心电图:

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可以记录到心脏兴奋过程中发生的电变化,所以记录到的图形称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和心率①心动周期(cardiaccycle):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②心动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心率。

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为75次/min,则每一心动周期约为0.8s,其中心房收缩期为0.1s,舒张期为0.7s。

③在人体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成正比,故心率是运动生理学中用来评定心脏功能、训练水平和运动强度的一项最常用、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在运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心脏的泵血过程

左右心室的泵血过程相似,而且同时进行。

现以左心室为例,说明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1)心室收缩期

2、射血期(periodofventricularejection)

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射血后,心室肌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反流,推动半月瓣关闭。

心室充盈期。

心房在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心室收缩期时,心房主要发挥临时接纳和储存从静脉回流的血液的作用。

在心室舒张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心房也处于舒张状态(全心舒张期),这时心房只是血液从静脉返回心室的一个通道。

心音的产生

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对心血管壁的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

用听诊器可以在胸部听到这些振动形成的声音,称为心音。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每搏输出量。

射血分数

(2)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数

心指数

心泵功能的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的贮备或心力贮备。

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二、血管的生理

不论体循环或肺循环。

由于心室射出的血液都流经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相互串联构成的血管系统(vascularsystem),再返回心房。

(一)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pressure)

2、动脉脉搏——起始于主动脉根部

(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血压血液达到静脉后,血压已经很低,微静脉压只有15~20毫米汞柱(2.0~2.7千帕)。

2、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心脏收缩力量

(2)体位改变(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4)呼吸运动

(三)微循环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循环系统中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

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1、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2、微循环的三条通路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的需求也不同。

人体正是通过神经和体液机制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调节,使心输出量以及各器官之间的血液分配,能适应机体及各组织器官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

1、神经调节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接受自主神经支配。

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血管的神经支配

(3)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reflex)

2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它们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3)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是在下丘脑室上核和室旁核的一些神经元内合成的。

血管升压素在肾集合管可促进水的重吸收,故又称抗利尿激素。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是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2017年4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水、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1.水的生理功能

●是一切生化反应的场所。

●是良好的溶剂。

●参与体温调节。

●润滑作用。

●参与组织结构的形成,称为结合水。

2.电解质的主要功能有:

●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

●维持静息电位及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

●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等。

二、水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1.水的平衡:

正常人每天出、入液体量

2.电解质的平衡:

体液中电解质的分布

细胞外液(mEq/L)细胞内液(mEq/L)

阳离子钠14210

钾5156

钙54

镁226

总计154196

阴离子碳酸氢根2412

氯离子1044

磷酸根240—95

蛋白质1654

其他831—86

总计154196

3.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和渴感的调节等渗性调节。

(2)醛固酮的调节等容性调节。

(3)利钠激素调节利钠利水作用。

三、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

种类:

按照细胞外液张力(渗透压)的改变可分成等张、高张或低张性变化。

●等张性变化:

包括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和容量过多(高血容量和水肿)。

●高张性变化:

高钠血症和水缺乏(高渗性脱水)。

●低张性变化:

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和水中毒。

(一)高渗性脱水

1.特征:

失水大于失钠,血清Na+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

2.原因和机制:

(1)饮水不足:

(2)失水过多:

经皮肤、呼吸道、胃肠、肾。

3.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尿少:

(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渗透压升高。

(3)体液转移: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故以细胞内液丢失为主。

细胞皱缩。

(4)血液浓缩:

较轻。

(5)脑细胞脱水: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

4.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2)补5%-10%葡萄糖液,适当补钠。

(3)适当补钾。

(二)低渗性脱水

失钠大于失水,血清Na+小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

失液后只补充水分。

(1)经消化道失液

(2)体腔大量积液

(3)经皮肤失液

(4)肾性失钠:

利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肾实质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

(1)体液转移

(2)血液浓缩

(3)早期无口渴、少尿,严重脱水时可出现少尿。

(4)尿钠变化:

肾性失钠:

尿钠↑(大于20mmol/L)

肾外性:

尿钠↓(小于10mmol/L)

(1)去因:

停利尿药,治原发病。

(2)补等渗氯化钠,并抢救休克。

四、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原因

(1)钾的摄入减少:

蛋白、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神经性厌食、刻意减肥者。

(2)钾进入细胞增多:

碱中毒,应用胰岛素,周期性麻痹。

(3)钾丢失过多:

胃肠、肾丢失。

2.对机体的影响:

血钾小于3mmol/L时才出现严重症状。

(1)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

(2)对心脏的影响:

可引起包括心室纤维颤动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

糖代谢↓能量生成↓抑制

(4)对肾脏的影响:

浓缩功能降低,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

(5)酸碱平衡:

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3.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补钾。

(二)高钾血症

细胞外液钾浓度超过5.5mmol/L。

●钾摄入增多:

库存全血、青霉素G、补钾。

●钾由细胞内转向细胞外:

细胞受损、酸中毒。

●肾脏排钾减少:

是高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肌肉无力或麻痹。

血钾小于8mmol/L时,一过性兴奋。

血钾大于8mmol/L时,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失活。

●对心脏的影响:

严重传导阻滞、心肌兴奋性消失导致心室纤颤和心跳停止。

●酸碱平衡:

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1)积极防治原发病,立即停止钾摄入,禁食水果、牛奶等富钾食物。

(2)使钾移入细胞内:

葡萄糖+胰岛素、碳酸氢钠。

(3)钙剂或钠盐:

(4)降低体内总钾含量:

透析,尿、粪排出。

(5)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和神经肌肉活动的变化。

2017年5月

酸碱平衡

一、血液pH

血液pH是表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

正常人动脉血pH在7.35~7.45之间,其平均值是7.40。

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NaHCO3]/[H2CO3]的比值

pH=pKa+1g[HCO3-]/[H2CO3]

从式中可知,当[HCO3-]/[H2CO3]的比值为20:

1时,pH为7.40。

当[HCO3-]/[H2CO3]的比值大于20:

1时,pH升高。

pH大于7.45为碱中毒(alkalosis),但不能区分是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

当[HCO3-]/[H2CO3]的比值小于20:

1时,pH下降。

pH低于7.35为酸中毒(acidosis),但不能区分是代谢性酸中毒还是呼吸性酸中毒。

pH正常并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紊乱。

因为pH正常的情况有三种:

一是机体没有酸碱平衡紊乱;

二是机体有酸碱平衡紊乱但代偿良好,为完全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三是机体可能存在相抵消型的酸碱平衡紊乱,正好相抵消时pH正常。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P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由于CO2通过肺泡膜的弥散能力很强,因而动脉血PCO2与肺泡气PCO2几乎相同。

PaCO2正常值为5.32kPa(40mmHg),波动范围在4.39~6.25kPa(33~47mmHg)之间。

PaCO2是反映呼吸因素的可靠指标。

PaCO2升高(>

46mmHg)表示肺泡通气不足,CO2在体内潴留,血浆中H2CO3浓度升高,pH降低,为呼吸性酸中毒。

PaCO2降低(<

33mmHg)则表示肺泡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血浆中H2CO3浓度下降,pH升高,为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时PaCO2也可以发生代偿性改变,在代谢性酸中毒时下降,而代谢性碱中毒时上升。

单纯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经肺代偿所造成的PaCO2下降或上升,其值一般不会低于2kPa(15mmHg)或高于8kPa(60mmHg)。

超出该范围时,常提示有原发性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存在。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bicarbonate,SB)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因为标准化后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所以SB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时SB下降,代谢性碱中毒时SB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经肾脏代偿后SB增高;

呼吸性碱中毒经肾脏代偿后SB降低。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bicarbonate,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CO2和实际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AB受呼吸和代谢两个因素影响。

正常情况下AB=SB,AB>

SB表明有CO2蓄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

AB<

SB表明CO2呼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

若两者数值均低于正常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呼吸性碱中毒;

而两者数值均高于正常则表明有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

四、缓冲碱

缓冲碱(bufferbase,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即人体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的总和。

这些阴离子包括HCO3-、Pr-、HPO42-、Hb-和HbO2-等。

BB通常以氧饱和的全血测定,正常值为45~55mmol/L(50±

5mmol/L)。

BB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BB减少表明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呼吸性碱中毒;

BB增高表明代谢性碱中毒抑或是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

五、碱剩余

碱剩余(baseexcess,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PCO2为5.32kPa,Hb为15g/d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