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3088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美版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贴上了至理名言.

  学生丙:

教室里用来放东西的柜子修好了。

  学生丁:

老师的讲桌是新的‘

  学校地面上也见不到纸屑了。

  噢!

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厉害,这说明学校与学生对学校的环境意识都有了提高。

今天,我想请全班同学做我的帮手,以“我是学校小主人”的身份进行一次调查。

  2、揭题.

  3、划分小组,明确目标。

  文明小使者组:

  以观察学校各个角落的卫生情况,以及同学的衣着、穿戴、个人卫生等情况为主,展开调查。

  可划分名额来完成:

校园卫生

8――10人

个人衣着,穿戴

个人卫生

7――8人

  设施小博士组:

  以着重观察学校最近新添的教学设施以及爱护学校公共财产为主,展开调查。

新添教学设施

7――8人

爱护学校公共财产

  二、现场观察

  1、看到情况(正面、反面材料均可)及时记录下来。

  2、人物访谈

  就某些现象可采访有关老师、同学。

  3、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练习说话。

  以“我是学校小主人”为题,询问同学今后应该怎样做。

  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

3、祝福你,老师-

祝福你老师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2、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人的职业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为大家服务的。

每个人的劳动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3、行为与习惯:

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学校工作人的辛苦,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

1、(教师准备):

有关采访的课件及组织工作。

2、(学生准备):

?

课前了解各部门的作用,做好记录。

彩色笔、卡纸。

一、创设情景,声像导入

1、课件展示:

我们的学校

师述:

同学们,在学校有很多工作人员在为我们服务,他们在不同部门工作。

上课之前,同学们自己去调查了解了各部门的作用,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了解的内容。

2、小组交流汇报。

(1):

教导处是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

(2):

图书室是为同学们提供读书的场所。

生(3):

总务处是为教学提供服务的部门。

3、师:

在学校里,除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外,还有很多的人在为大家服务。

你知道他们在哪儿工作?

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二、选择采访对象

1、你想采访谁?

把你最感兴趣的或还没弄明白的问题来问问他。

2、课件展示。

猫咪咪:

小朋友你知道采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

①采访之前要约好时间、地点;

②要准备采访提纲;

③采访时要注意礼貌;

④提问要清楚明白;

⑤要做记录。

三、采访活动。

1、课件展示教材第67页采访过程。

2、分组活动,体验采访,学会当小记者。

小记者1:

喻校长,您负责什么工作?

小记者2:

您喜欢您的工作吗?

您的工作很忙吧,打扰您了!

校长:

我主要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管理。

平时我很忙,但非常乐意接受你们的采访。

小记者3:

…………

四、汇报交流采访感受。

1、猫咪咪:

你们小组采访了谁?

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来,赶快把你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小记者上台交流。

生1:

我采访了门房的杨师傅。

她主要负责接待来校探亲访友,联系工作的人员,还负责学校的绿化工作。

她对工作非常负责,每天都可看到她为全校的花草浇水、除草、施肥。

(学生说“谢谢”的语言,感人之处鼓掌。

五、引导并制作感谢卡

1、过渡:

这些学校工作人员同样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没有他们辛勤的工作,就没有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感谢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2、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尊重——制作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让我们给这些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一个惊喜,来,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都来做一张热情的感谢卡表明心意吧!

(1)、小组内交流:

你想把感谢卡送给谁?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自己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并制作感谢卡。

3、师巡视指导,生制作。

六、活动汇报,交流体会。

1、小组内交流汇报。

2、教师随机抽取几张感谢卡,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让学生课后亲手交给想感谢的学校工作人员。

3、各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4、其它同学做补充。

5、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

七、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1、师总结:

孩子们,为了感谢和支持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除了用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吗?

2、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八、板书设计:

11、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4、肥沃的黑土地

知识目标:

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收集、分析信息,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探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保护资源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是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从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教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国家最北最东的的地方。

中国领土四极歌

东极:

黑熊岛上乌苏镇,

北极:

黑龙江心主航道,

西极:

葱岭中峰号屋脊,

南极:

南沙群岛沙排礁

学生根据 地图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点。

去过东北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东北。

或者是通过电视电影的镜头来学习东北

教师引导结论:

“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们还身着厚厚的冬衣。

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和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

二感受北国风光认识那里的人如何生活

(1)说说自己对东北平原的印象

(2)投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片 

通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对北国风光形成感性认识。

(3) 

小组合作交流:

东北平原的冬天特点,为什么这样,人们是怎样适应这里的寒冷的环境的。

3.探究东北平原人们的生活

(1)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东北民俗的资料。

(2)全体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

(3)探究、分析东北平原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4)交流探究收获。

第二课时

寻找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重点学习松花江。

联系松花江的污染。

投影当时污染的现场图片认识东北的工业

 活动:

资源宝库大发现

(1)学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大豆、玉米、高粱等)。

结合“黑土地”了解这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体会这里祖祖辈辈人的努力。

(2)利用收集的资料了解这里的主要林区和盛产的树种。

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宝库。

(3)教师和学生共同介绍著名的“东北三宝”,帮助学生体会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投影东北的动植物资源。

(4)寻找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根据发现让学生探讨在这里进行哪种工业生产最方便。

认识大庆油田的建设。

得出结论:

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因地制宜。

(5)根据学生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对旅游等其他资源的了解。

  有机会去东北旅游加深对东北的了解。

课后探究:

东北的风俗特点

了解东北二人转的产生以及发展

板书设计:

1林海雪原

中国领土四极:

东极:

黑龙江心主航道东北平原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三宝”大庆油田东北旅游

5、江南鱼米香

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了解江南水乡的主要物产,明确这里的物产丰富,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江南的美。

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一 

学古诗忆江南 

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边听边看一组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

生交流看后的感受。

欣赏、背诵介绍江南水乡的诗歌与美文,江南的诗朗诵比赛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雨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荷叶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

搜集水乡的歌谣诗词书画。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的江南水乡小镇。

分组学习 

江南的山 

江南的水 

江南的人 

江南的桥 

江南的物产 

学生交流汇报江南的风景 

特点投影山 

水 

学习江南的位置气候

投影江南地图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

江苏以北浙江以南区。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

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

多山多水多才子(江南水乡)

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大地)

第三课时

教师结合学生整理出的江南水乡的农作物和物产,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种类,如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产品等。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选择一种或几种农作物探究它们生产的过程,了解当地人的生产活动,对比与我们的差别,思考原因。

2.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进行合作探究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回家看一看家里盖的被面是哪里生产的

友情连接:

历史上四大米市:

无锡、芜湖、九江、汉口.

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2江南水乡

江南的诗朗诵

位置环境。

河湖:

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

“鱼米之乡”

我要去江南

6、美丽的宝岛

1.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

2. 

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 

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 

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记住主要城市:

台北、基隆、高雄、新竹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

台湾岛丰富的资源——森林、水能、矿产、农产、海洋水产、气候、旅游等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引入:

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岛是什么岛?

(学生读图:

中国政区图,找出台湾岛并观察其位置)

提问:

台湾所在地区?

(学生回答)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宝岛台湾

 1. 

地理位置和范围

85页“台湾省”图,完成读图要求1)

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

(画板图:

台湾岛。

边讲边填主要岛屿)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投影:

台湾地形图。

了解台湾岛多山的地形特征)

台湾有什么山脉?

最高峰是什么?

1、多山的地形岛上东部2/3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

台湾岛地形剖面图,了解台湾岛地势特征)

86页“台湾山脉森林的垂直分布”图)

台湾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

众多河流,短而急

 4、多火山、地震

台湾被称为“宝岛”,“宝”体现在什么方面?

台湾资源分布图)

 四、“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7、我们的母亲河

1.了解黄河、长江的发源地、流经区域等地理知识

2.了解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3.简要了解黄河、长江今天对人类的贡献

4.了解黄河、长江所面临的环保问题

1.能采用读图等多种形式研究有关黄河、长江的地理、历史知识

2.培养热爱国土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江、黄河的有关资料

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师板书“母亲”:

每当看到“母亲”时一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在“母亲”后板书“河”:

对于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

在中国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长江、黄河的流径路线,

想想这两条河流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的流径路线是否正确;

2)说说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3)说说长江、黄河分别流经哪些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4)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母亲河给予的,人们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歌颂、赞美他们。

你知道哪些赞颂母亲河的歌曲与诗词?

分组比赛:

比赛规则:

分四组轮流赞颂;

可以说古诗,必须能朗诵两句诗;

说歌曲的必须能唱两句;

朗诵正确,歌唱准确的小组加一个

对获胜小组进行表彰并总结。

那奔腾不息、无私奉献的母亲河现在是什么样?

(播放一段实地拍摄的录象)

长江、黄河的现状如此,我们家乡的河流情况又怎样呢?

下面请小小调查员来说一说吧。

同学们,用我们对母亲的爱去爱长江、黄河。

让每一颗爱心串联起来,去保护我们母亲河,奉献一片赤子之请,好吗?

各抒己见,自由畅谈

自渎课本中对长江、黄河进行概述的部分

小组内讨论交流

请小组代表上台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议。

仔细观看,谈感想

将课前所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汇报,集体交流。

结合实际,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谈谈自己将怎么做。

课堂讲述和提问逻辑性强,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并有很强的启发性,能促进积极思考

8、寻找“三孔”

1、简要了解孔府、孔林、孔庙的有关情况

2、了解孔子的主要事迹

3、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对我国及世界的重大贡献和积极影响

1、知道应保护文物古迹

2、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三孔”录像、“三孔”图片、孔子图片、孔子名言名句、山东地图

学生准备搜集“三孔”及孔子的资料。

学生准备剪刀、彩色卡纸、彩绳。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题

二、交流讨论,提高认识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注重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结束全文,升华感情

同学们,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哪里去游玩过?

老师曾经也和家人去了一趟“三孔”。

知道“三孔”指的是什么吗?

你们知道“三孔”在什么地方吗?

出示山东地图

曲阜位于我们山东省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尤其以“三孔”最为著名。

那这节课老师再一次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三孔”,寻访“三孔”。

1、了解“三孔”:

孔府:

投影出示孔府厅堂、房屋、花园等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孔府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孔庙:

播放介绍孔庙的录象,帮助学生了解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有“东方三大古建筑群”的美称。

孔林:

投影出示孔林的图片,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人们把孔林称之为“人工园林。

2、了解孔子:

通过刚才大家的资料交流,我们对“三孔”有了初步地了解,大家知道了“三孔”是曲阜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说曲阜因为“三孔”而闻名,“三孔”则因一个人而闻名于世,这个人是谁呢?

下面组织一个小活动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搜集名言的情况。

下面让我们整体了解一下孔子。

(播放《孔子》录像。

3、制作孔子名言书签: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思想被沿用至今。

我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名言制作成书签,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

下面我们就来制作孔子名言书签,可以把它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播放音乐,学生制作)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三孔”及孔子有了初步地了解,课下大家继续搜集有关”三孔”和孔子的资料,并且思考一个问题:

孔子的思想为什么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

分组交流课前搜集“三孔”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选择出能体现“三孔”特点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感兴趣,学得主动、积极。

9、站在长城上时间

1.知道长城是世界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2.了解长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历史、地位、作用

3.简要了解秦朝的历史和秦始皇

4.能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学习,培养读图的能力

5.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一、激趣导入

二、走进长城

三、“我是长城小导游”

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认识。

深化认识同学们,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凡是到过长城的人,无不为她的雄伟所折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番吧!

(播放长城资料片)

1.长城知识知多少。

(1)我所知道的长城。

(2)“长城知识擂台赛”

2.“长城修建”大讨论。

(组织学生自由辩论)

(1)长城修建的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即有长城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修建“万里长城”,明朝重修长城即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

(2)长城修建原因。

抵御外来侵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等。

(3)长城是如何修建起来的?

1.综合课本所学的知识,组织导游语言。

2.小组练习,推选优选者

3.指定学生表演,评选“最佳小导游”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1小组交流长城有关知识,取长补短。

2小组推选代表,参加全班比赛

3教师出示相关题目,组织学生抢答

4评选出优秀小组

1自由思考,大胆想象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10、雄伟的布达拉宫

1.简要了解布达拉宫

2.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

3.了解唐朝民族团结的情况以及历史名人

1.简单了解国家对西藏名胜古迹的保护措施

2.了解国家和各族人民支持西藏建设的情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有关这节课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布达拉宫和青藏高原的资料搜集并学唱歌曲《回到拉萨》和《青藏高原》

一、歌曲导入

二、我的研究:

三、教师点拨

四、自我评价

五、课外拓展

复习与巩固

1.播放郑钧的《回到拉萨》

2.通过上面两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想去西藏看一看,那么去西藏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推选代表交流,并说出自己选择某种交通方式的理由

3.推选最合适的交通方式

1.讨论交流:

西藏从没有公路到现在交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小结谈话:

西藏交通的发展,西藏解放以来所发生的变化,是全国人民支援西藏建设的一个缩影。

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自我评价

1.了解孔繁森援藏的事迹

2.用多种方法了解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

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谈体会,说感想。

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生成新的问题,并获得一定的体验

11、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

活动目标知识:

了解袁隆平和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能力:

1、探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的事例。

2、锻炼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袁隆平和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以及“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的重大意义。

2、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