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298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体系

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旨在指导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阐述模板、模板支撑体系安

装、加固流程及要点,以便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模板工程的施工任务。

模板施工施工方法

2.1模板选择

结合项U施工图纸及实际悄况大多数项U使用多层复合木模板。

2.2模板支设要求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的拼缝,接头处要做防渗措施,防止漏浆。

拼装精度要求按项U实际要求操作。

2.3模板施工U标

混凝上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分化、烂根和明显的气泡存在;

结构阴阳角部位方正,无缺棱掉角:

梁柱及墙梁的接头处平滑方正,模板拼缝无明显痕迹:

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儿何尺寸准确,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W:

工程U标达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混凝土密实,表面垂直平整光滑,无接槎痕迹,无蜂窝麻面现象,线角顺直,无缺棱掉角现象。

2.4模板加固体系选择

为了确保工期,提高质量,减低成本,推荐使用模板支撑体系,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便,成型灵活,能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地下室工程及上部主体结构,同时其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阴阳角成品质量较高。

模板支撑山9部分组成,横向主背楞、竖向次背楞、阴角锁具、阳角锁具、勾.销、垫片、洞口、背杠如图所示。

2.5墙柱加固施工

在墙、柱钢筋绑扎前,测放模板定位线;根据定位线焊接模板下口限位钢筋,在柱四个侧面各焊两根,距地面高度为lOcmo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墙、柱施工缝处理完,冲洗干净后封闭柱模。

模板拼缝严密后,采用4)14对拉螺杆加固模板,内支撑砂浆块条采用与剪力墙等强度的减石子砂浆预制,用火烧丝与剪力墙钢筋绑扎牢固,利用方木或方钢做次背楞,模板支撑为主背楞固定模板,用可调托撑调整柱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

墙、柱模可一次安装到位,离地23cni安装笫一道墙、柱箍,往上50cm安装第二、三道墙,往上60cm安装四、五道等墙、柱箍。

墙、柱加固就位后,调整定位及垂直度后,用螺帽拧紧。

加固方法如图下所示

OO-tiO■OItr;A11寸寸可・

建筑畀力《模板

主钢背愣

-rr子孔

"钉子孔

阴角加固示意图

S3

200001

七次钢背愣

阳角加固示意图

 

洞口加固示意图

 

 

2.6柱、剪力墙底部处理

柱、剪力墙根部烂根现象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此处釆用双面胶条粘海绵条措施有不错的效果。

剪力墙模板下端置于楼面上,楼板处加固木方上提30mm,剪力墙加固完后,

楼板面处将海绵条置于模板外,用模板条将海棉条压住再用楔塞子塞紧钉牢。

外剪力墙接头处,剪力墙模板及木林下落200mm,在接头栓侧面贴好双面胶条宽度20mnb将海绵条贴住,然后利用穿梁套管及对拉螺栓将模板按如图所示加固,釆用此种做法对防止柱

Ti浄

根部漏浆和错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保证不漏浆、不错台,混凝土剪力墙不变形。

於:

:

后小

申沁「

•仁;;

••

匸2:

;;;阿;・:

・」

耳;#;••忖

Z咚洋•几

外剪力墙模板加固

2.7特殊部位模板施工1)短肢剪力墙转角柱及端部模板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端部及转角等特殊部位模板的加固,杲模板工程的重点。

模板支

设和加固方式参见插图所示。

2)阴阳角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阴阳角极易出现漏浆、胀模等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为:

阴阳角处模板拼缝不严:

木方主背楞阴阳角锁具加固不到位;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模板边缘

“糟碎”等。

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严格

控制,以敲击捶打的方式进行检查。

对边缘“糟碎”的模板要及时进行切边,保证模板边缘整齐,以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

3.1拆除原则

一般悄况下,包括短肢剪力墙墙模、梁侧模等模板在碗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

拆除(常温约18'24小时)。

承重模板拆除时间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准,拆除时构件强度详见插表4-1所示。

拆除承重结构模板的混凝上强度要求表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圧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W2

P50

>2,W8

275

>8

^100

W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要保证拆模时不沾模、棱角完整,后浇带模板待后浇带浇筑完毕达到拆模强度后再拆除。

3.2拆模顺序

一般为松开支撑f抽出对拉螺杆f模板调运f模板清理。

同时遵守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后拆内墙模板。

3.3拆模要求

拆模时严禁野蛮施工,严禁使用大锤,应使用撬棍等工具,大模板拆除时,不得随

S乱放,防止模板变形或受损,并应及时清理码放整齐,注意成品保护,杜绝山人为造

成的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问题。

墙模板验算

4.1墙模板基本参数

il•算断面宽度200mnb高度2900mnb两侧楼板高度100〜120mnu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对拉螺栓布置5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30+500+500+600+600mnu

模板组装示意图

4.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上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il•值:

挠度验

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圧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rc—混凝上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200/(1+15),取

5.714h;

混凝上的入模温度,取20.0009;

混凝上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力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L000:

02—混凝上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l=40.54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l=40.550kN/m2

倒混凝上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6.OOOkN/m^o

4.3墙模板面板的i|•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讣

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2.58mo

荷载计算值q=l・2X40・550X2・580+l・4X6・000X2・580=147・215kN/i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5&00X2.00X2.00/6=172.OOcm^:

I=25&00X2.00X2.00X2.00/12=172.OOcm^;

 

******

 

147.21kN/m

111J11111!

I1111b

300I300I300I

讣算简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1.324X1000X1000/172000=7・698\/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il•值[f],取20.OOnW;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il•算[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2649&0/(2X2580.000X20.000)=0.TTO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80N/mm2抗剪强度验算T

(3)挠度i|•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78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4.4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4&581/2.580=18.830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lasskN/m

』1叫山11山11叫山川11山1屮山1111山111鸟

250j700j700j800:

内龙骨讣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01)

 

0.070

内龙骨剪力图(kN)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L034X10^/L05/7012.5=140.dSN/mm^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1.1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400,满足要求!

4.0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多跨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讣算简图

外龙骨弯矩图(kN.m)

外龙骨变形图(mm)

外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W=16.19cm3;截面惯性矩I=64.75cm^;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l.596X10^1.05/16187.8=93.gON/mm^

外龙骨的抗弯il•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⑵外龙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3nmi

外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400,满足要求!

4.6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N]=f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讣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14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EN]=24.4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22.507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