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806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气温垂直变化

1.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在平流

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2.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升高或不变化,或实际值小于理论值,造成大

气上升受阻的现象。

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辐射

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锋面逆温等。

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

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地形(地势高低)

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

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三、影响气温的因素

主要

因素

原因

应用

纬度

位置

决定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越往高纬年均气温越低;

高纬和低纬,年温差较小

南北方向相差较远的两点气温大小和温差比较

所处

季节

决定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分析不同季节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大气密

度和天

气状况

决定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分析不同地形区和气候区的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

大气环流

风向

决定风的冷暖性质,从高纬吹向低纬风气温低

比较不同地点同一季节气温差异

地面状况

海陆

决定气温变化快慢,大陆内部气温变化大,沿海气温变化小

比较沿海和内陆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地面

状况

沿海

洋流

决定沿海附近气温的升降,暖流经过气温升高,寒流经过,气温降低

比较同一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温

地势高低

大气密度不同,保温作用不同,温度和温差变化不同,海拔高、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地势高低不同两点比较

迎、背风坡,阴、阳坡

决定了天气状况

山体南北两侧比较山体东西两侧比较

人类活动

森林、水库、

城市

决定热量人为排放多少

某一区域内点状和片状气温增高或降低的分析

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判别方法

1.口诀法:

“一陆南”即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

等温线向北凸出。

此外另有“七陆北”或“一海北”,“七海南”等。

此方法主要运用于海陆

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而且

不用考虑南、北半球。

如图1为因海

陆分布而发生等温线弯曲的示意图。

可以设计两类问题:

一是给出时间条件求地点,二是给出地点条件求时间。

根据“一陆南”口诀均可快速解决:

若图示为1月份,则A为陆地,B为海洋;

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为7月份。

2.辅助线法

如图2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

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

性质。

判断步骤如下:

Ⅰ.设L与乙等温线相交于a点,

则a点的温度为乙;

Ⅱ.过a点作乙等温线的切线与甲等温线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

Ⅲ.显然a点温度高于b、c两点(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

此法看上去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方便。

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等高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和等地租线等的弯曲问题。

[例2] (2010·

全国卷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3)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判读,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考生读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解析] 第

(1)题,图中最高气温在21℃~23℃之间,最低气温在5℃~7℃之间,故温差应该在14℃~18℃之间。

(2)题,多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低于晴天,A错误;

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最剧烈处在9日8~13时,D错误;

从题中信息可以判断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晴天时白天气温

[答案] 

(1)C 

(2)B (3)B

变化更剧烈,故B正确。

第(3)题,热力环流发生在市中心和郊区之间,两地近地面温度差别越大,热力环流越强烈,热岛效应就越明显。

从图中可知,备选项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8日22时左右,故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刻为8日22时左右。

考点三

大气运动与气压时空分布

 该要点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考查知识点和考查形式较多。

复习时要充分利用示意图,如热力环流形成、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和移动、季风环流等,通过图示理解和归纳这些现象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要归纳等压线(面)的判读技巧,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会用本要点内容去分析、解释。

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

1.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或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

2.气压差异

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在水平方向上,一般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

的地方气压高。

3.判断等压面弯曲及影响因素

近地面等压面向高处凸—高压区—空气下沉导致—说明近地

面温度低;

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凸—高压区—空气上升导致—说明近地面

温度高。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不同作用力与气压、风向的关系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F1)

地转偏向力(F2)

摩擦力(F3)

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垂直于气流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与气流运动方向相反

力的意义

原动力,影响风力、风向

只影响风向

影响风力、风向

只考虑F1,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在F1和F2的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F1、F2、F3的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F3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气压分布状况

背风而立,高压在后,低压在前

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图示

2.风力判断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在不同图幅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两点气压差/(两点间图上距离÷

比例尺)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风带风向

气压带

属性(影

响气候)

成因

特征

气流

极地高气压带(2个)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气压带和

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动力

冷低压

上升

暖湿

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

西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热高压

干热

低纬信风带(2个)

赤道低气压带(1个)

热力

热低压

湿热

四、季节性气压中心与季风形成

1.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

(1)冬季风

(2)夏季风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地区

源地

性质

主要成因

东亚

冬季

高纬内陆

干冷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

低纬海洋

南亚

暖干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移动对天气、气候影响的分析思路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出现

不同的气候状况,从而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

如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由于气压带的移动,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使

冬季和夏季不同季节海陆之间的气压对比形势相反,形成季风现象,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气候。

3.影响我国夏季雨带的进退。

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南北移

动,就是受西北太平洋高压脊的控制而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

[例3] (2009·

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

(1)~(3)题。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50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B.N地

C.P地D.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考点定位] 风向的判定与气压带对全球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与调动知识的能力。

根据N地气压高于P地可知,N地的北部气压比南部高,所以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考虑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所以N地的风向为东北风。

(2)题,四地中,其他三地气压较高,P地气压低,气流以上升为主,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第(3)题,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时,结合M地所处位置分析,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最强,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 

(1)A 

(2)C (3)D

等压线图的判读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如下图)

气压系统

注意点

高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

低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高压脊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

区气压差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风力小。

3.判断风向:

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4.判断天气状况:

(1)低压中心地区:

以上升气流为主,多阴雨

天气。

(2)高压中心地区:

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天。

(3)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温暖湿润。

(4)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寒冷干燥。

(2010·

安徽模拟)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

完成

(1)~

(2)题。

(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

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

是(  )

解析:

(1)题,近地面,在城市内部气温高,形成热低压,风从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2)题,图中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

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低空凸出。

答案:

(1)A 

(2)A

点击此图片进入限时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