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45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泥堆积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40

好氧消化

好氧堆肥

含水率(%)

<

65

50

蠕虫卵死亡率(%)

95

粪大肠菌群菌值

0.01

考虑到处理后物料的综合利用途径,本项目设定:

生物干化后熟料含水率不大于40%。

1.3处理后物料的综合利用途径分析

1.3.1园林绿化

基本指标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

经过生物干化后的物料,仍保持着较多的有机质和N、P、K等有效营养成分,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领域,城市苗圃基地用肥等,也可以应用于城市周边荒地、山坡土壤改良、速生林地、果树种植等领域。

该途径可以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有针对性,主要针对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林场、林纸一体化项目等,推广较容易。

1.3.3制复混肥料

基本指标应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成品质量应满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18877—2002)。

经过生物干化后的物料,仍保持着较多的有机质和N、P、K等有效营养成分,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与化肥经过精混造粒,制成各种用途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用于农业或者花卉养植、草坪养护等专业领域。

该途径产生经济效益最为明显,市场开发有针对性,主要针对复混肥料生产商和经销商,推广较容易。

表1-2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

序号

最高允许含量(以干污泥计,mg/kg)

酸性土壤(pH<

6.5)

中性和碱性土壤(pH>

=6.5)

1

总镉

5

20

2

总汞

15

3

总铅

300

1000

4

总铬

600

总砷

75

6

总镍

100

200

7

总锌

2000

3000

8

总铜

800

1500

9

150

10

石油类

11

苯并(a)芘

12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PCDF单位:

ng/kg)

13

可吸咐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500

14

多氯联苯(PCB)

0.2

二、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分析及工艺方案论证

2.1.0 污泥堆肥(生物干化)

堆肥,又称堆肥化、生物干化。

起源于早期农业堆肥技术,包括厌氧和好氧两种类型,工业化堆肥主要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

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利用生物能,将污泥彻底熟化降解的高效生化反应过程。

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又节约了最终处置费用。

国外已经把满足土地利用要求的污水污泥改称为“生物固体(biosolids)”。

机械化好氧堆肥的主要技术特点有:

节约能耗,化害为利,无二次污染。

污泥中有机物在氧化作用下与好氧菌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使堆肥物料自然产生高温,无论室外温度如何,均能保持60℃以上的高温。

这种生化反应过程不需施加任何燃料。

生物能使小分子有机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稳定化。

好氧发酵过程不产生甲烷等厌氧气体,产生较小的臭味,由于持续高温,杀死病原体和杂草种子,彻底使污泥无害化。

高温好氧堆肥法与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比较,具有节约投资、节约运转费,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投资高于好氧堆肥2倍,运转中需要使庞大体积的液态污泥维护中温过程,消耗能量,且中温消化不能达到彻底灭菌,消除病原体的目的。

因此中温消化污泥仍需进行污泥最终处置。

高温发酵生物过程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由于污泥中富含N、P、K等营养物质,在好氧菌作用下稳定熟化,易于被植物和作物吸收。

高温好氧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生物有机肥料,易于深加工,有益于微生物的繁殖,可加工成菌肥,也可与营养素混合制成复混肥及各种土壤改良剂。

目前采用的主要工艺形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又可根据物料堆放形式分为条垛式和仓式两种,其它还有一些反应器堆肥一般应用于小型项目中。

2.2污泥堆肥技术比较选择

污泥堆肥技术在市政行业应用主要分为以SACT工艺为代表的动态堆肥仓工艺和静态堆肥仓工艺两种,下表针对各自技术经济特征进行比较:

动态堆肥仓工艺

静态堆肥仓工艺

工艺特点

通过堆肥专用翻堆机将物料从仓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实现物料总体流动状态,翻堆过程中使物料空隙率增加,仓底曝气效率提高。

物料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需要添加大量干物料以增加空隙率,较长间隔时间翻堆仅一定程度上缓解物料塌落密实、空隙率降低的问题,仓底曝气效率较低。

停留时间

10-14天

18-24天

仓型

翻堆+曝气

曝气(主)+翻堆(辅)

布料深度

最大2m

最大1.5m

占地面积

较小

较大

车间高度

小,满足机械安装高度即可。

大,需要满足有人驾驶机械操作空间。

是否封闭

可以做到完全封闭。

为保障人员安全,无法全封闭。

物料进仓方式

自动机械布料,或装载机布料

物料出仓方式

自动机械出仓,或装载机出仓

仅能装载机出仓

翻堆机

配备,每日翻堆一次

配备,每周翻堆一次

外加干物料量

可以不加或者少量添加

必须大量添加以维持物料空隙率

干物料储运

基本没有

必须考虑场地、防火等问题

臭气污染

通过封闭仓体配合主动除臭系统完成,安全可靠,完全可控。

通过调节物料性质,减少翻堆过程实现,仍有臭气外溢,且控制水平低。

示范工程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项目(两座动态发酵仓,2005年建成)

烟台莱山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

(两座静态发酵仓,2004年建成)

设计、总承包单位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态仓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都比较占优势,但需要实施者具备较强的机械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三、污泥处理工艺方案

3.1.工艺流程说明

干料由载重车运入厂内,由气力输送系统送入干料料仓储存,料仓容积不足时运入临时堆场暂存。

生料由污泥专用车运入生产车间倒入生料地坑储存,地坑容积不足时运入临时堆场暂存。

生料由位于地坑底部的螺旋输送机收集并输送到设置在地坑一端的垂直螺旋输送机;

再经过变速螺旋按照预定量进入混料机料斗;

干料由干料料仓底部变速螺旋按照预定量进入混料机料斗;

熟料由熟料料仓底部变速螺旋按照预定量进入混料机料斗;

混料机将三种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完成混料过程。

含水率控制在55-60%的混合物料由混料机出口经过上料螺旋输送机,落到布料皮带输送机上;

在指定仓位上方的卸料器落下,混合物料随之落入指定仓位,完成自动进仓过程。

翻堆机由仓尾(出料端)向仓首(进料端)行走,物料向出料端移动,最靠近仓尾的熟料落入到位于仓尾边上的出料皮带输送机上,完成自动出仓过程。

出料皮带输送机最远端搭接回流皮带输送机,将熟料输送到熟料料仓内,在熟料料仓满仓后,熟料通过设置在回流皮带上的卸料装置落到等待在皮带下方的载重车内,运送至成品库。

熟料在成品库内按照顺序由装载机堆置成堆垛,经过14天左右的后熟,成品可以根据品质作为肥料基质、土壤改良剂、生物燃料、建材辅料或者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外运综合利用。

封闭堆肥仓的臭气由收集系统收集送到生物除臭系统处理,堆肥仓与混料区连接处、门窗等位置设置植物液喷淋除臭装置,在夏季开启喷淋除臭。

图3-1工艺流程图

3.2.厂区平面布置

工程拟占用土地约为8500m2。

厂区内主要道路设计宽度6米,车行道为沥青路面。

支路设计宽度为3米,为混凝土路面;

人行路宽1.5米,铺装人行道板。

道路系统能满足防火及运输要求。

厂区路面坡度控制在0.1~0.5%左右,使雨水能及时排出厂区,保证厂区内不积水。

四、劳动定员及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4.1.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按照建设部2001年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进行配置,同时考虑各工段、各岗位的具体要求。

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需求,需要20人。

人员编制情况见表4-1。

表4-1人员编制表

分类

部门及岗位

班次

(班/日)

每班人数

(人/班)

班组人数

(人)

生产管理人员

厂长及技术厂长

质检科

供应科

生产班组

混料组

堆肥组

中控室

运输班

辅助生产班组

维修班

合计

所有入厂职工均应经过相应的上岗培训和电气知识培训等。

3.3.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审批程序。

2)成立专门机构作为项目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和项目履行单位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工作。

3)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与项目的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4)项目执行单位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于履行前提前通知有关各方。

5)项目实施期间,项目执行单位应为项目履行单位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项目履行单位也应服从项目执行单位的指挥和调度。

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0个月:

分项内容

时间

自然月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工程施工阶段

 

其中:

(1)场地准备

(2)主要土建工程

(3)主要安装工程

设备(仪器)交付期

关键和大型设备

设备安装

试运转及验收

生产准备

形成设计能力

污泥处理达到设计能力

六、技术承担单位概况

6.1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属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为主发起人,联合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共同发起成立。

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3人,教授68人,高级工程师200余人。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研究的单位,多年实践经验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工艺技术方面:

机科发展公司在国内最早从事污泥好氧堆肥工艺研发工作,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先后对动态仓式工艺、动态条垛式工艺、静态仓式工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第一手工程数据和应用经验,经过不断比选、改进、优化,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ACT污泥动态仓式堆肥系列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