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146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五章技术工艺和设备选择

5.1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

5.2技术工艺方案

5.3设备选型

5.4总图与运输

5.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六章环境保护、节能及工业卫生

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综合利用及治理方案

6.4绿化

6.5节能

第七章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7.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7.2劳动定员

7.3人员培训

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的依据

9.2投资估算

9.3流动资金估算

9.4项目工程建设计划

9.5资金筹措计划

第十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10.1经营成本

10.2收入预期

10.3项目财务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第十二章结论

12.1经济效益可观

12.2生态效益突出

12.3社会效益显著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

建设地点:

大庆市肇源县二站镇利民村

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驴舍10栋,引进基础母驴200头,种公驴3头。

建设目标:

在肇源县利民村新建驴养殖示范基地一处,年存栏种驴200头,三年实现出栏360头。

实现肉驴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带动全村农民养驴致富。

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自2011年7月开始至2011年10月结束。

4、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

二站镇利民村村民委员会

负责人:

李坤

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37.6万元,购基础母驴投资60万元,种公驴投资2.4万元,

6、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扶持资金40万元,自筹60万元。

7、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效益:

引进200头基础母驴,按母驴3年产2胎,仔驴成活率90%计算,项目100%负荷生产后,三年可繁殖仔驴360头,每头仔驴平均按3000元计算,收入可达108万元。

每头驴饲养成本每年约500元,三年总成本为42万元,三年纯收入为66万元,平均每年纯收入22万元。

社会效益:

驴肉细嫩味美,营养价值极高,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称,颇受消费者青睐,吃驴肉已成时尚。

驴皮可以加工成阿胶,阿胶作为中药和保健品市场上供不应求,通过驴肉和驴皮的深加工,使得肉驴养殖业的产业链条加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税收来源。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发布的有关行业规范、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4)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5)《肇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6)环境、安全、卫生等其他有关规定;

(7)询价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通过对大庆市肇源县二站镇利民村种驴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项目区的农业发展规划,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的要求,在对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认真分析并研究项目建设条件、驴养殖及开发前景、全面分析农业产业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评价如下:

(1)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及牧草资源,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前提,保护环境为目的,从而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2)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也符合当地的农业开发规划和实际情况,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农民群众致富目标的实现。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3)项目旨在建设驴养殖基地。

根据全国、黑龙江及周边省区的养殖业发展情况分析,毛驴养殖及驴产品开发利用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它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

(4)项目建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是对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符合地方的产业政策,投资规模适宜,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技术条件有保障,项目管理系统安全,效益明显,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依据充分,建设条件具备,宜尽早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品种的引进,要引进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注意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强饲养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由来

一、项目背景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十一五”规划中也将畜牧业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调整畜牧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养殖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围绕特色优势农林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对带动能力强、具有一定竞争实力、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扶持,重点培育一批拉动能力较强的养殖小区。

项目区农民群众在历史上就有传统的毛驴养殖习惯,管理精细,加之环境适宜,饲草料条件好。

驴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的特点,细嫩味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美称。

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养驴历史,驴品种资源丰富、数量多、地理分布广、品质好,是世界养驴最多最好的国家之一。

自古以来,养驴业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驴对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对草料的利用率高,抗病力强,食量较少,耐粗饲。

毛驴历来是我国劳动人民农业生产役用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对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和优质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驴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脂肪中不饱和酸的含量较高等特点,而且胆固醇低,可防治血管硬化症,成为人们喜爱的肉食品。

因此,发展毛驴养殖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当地经济和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以生产肉产品为主的毛驴养殖业必将兴起,可以预见,我国标准化的毛驴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以来,肉驴等特色产业在全国迅速兴起,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驴肉、驴皮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价格坚挺,群众养驴的积极性高涨。

近年来,我县通过努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养殖场(小区、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养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在乡镇之间差别较大,因此,通过试验示范,以肉用驴养殖示范基地为标准,全面规范各类畜禽的养殖方式,使其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转变生产方式,规范养殖行为,实行人畜分离,净化人居环境、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养殖示范区建设,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搭载有效平台,可全面装备品种选优、营养科学、兽医卫生、环境控制、全进全出、全日粮直线育肥、疫病防制等核心技术,全面提高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肉用驴养殖户经济效益。

通过兴建肉用驴养殖示范区,根据驴的生物学特性,可全面推广环保、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在养殖示范基地建立养殖档案,不用或可有效控制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并运用先进的生产经营体系和标准化养殖方式,其产品可达到安全、优质、无公害。

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对大力发展肉用驴和其它养殖业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当地资源优势向区位经济优势转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是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优质特色产业及其高端市场复杂多变和广大居民食物需求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通道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庆市肇源县,松嫩两江及第二松花江在肇源交汇,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两江左岸,隶属于大庆市。

幅员面积4072.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草原176万亩,自然泡泊29个。

肇源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境内交通便捷。

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上“水、草、田”三分天下,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

地处全省第一积温带,热量充足、土地肥沃,具有充足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光、热、气、水、土等自然条件均适合肉驴生产,具备规模养殖的条件和优势,具备建立肉驴养殖基地的土地、人力资源等一切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

该区属寒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明,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4℃,七月份气温高,平均为23.5℃。

最高达到35℃,一月份气温低,平均为-18.9℃,最低可达-28℃。

平均0℃以下的时间长达5个月,全年≥10C的活动积温为2914℃,无霜期为135-155天,终霜期为5月初,初霜期为9月下旬,冻深为1.6-1.8米,11月末开始结冻,3月末开始解冻6月末完全融化。

年平均降雨为420毫米,7-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春季降雨偏少占年降雨量的12%左右。

蒸发量大,年蒸发量平均为1670毫米,是年降雨量的4倍,尤以春季最大,是同期降雨量的12倍,春季多大风,一般持续15天左右,最大风速可达16-20米/秒

2、电力资源:

电力设备网络构架成熟完善,电力充足;

小区内机井一眼地下供水,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新项目开发提供可靠的电力保证。

3、通信设施:

电信网络实现全城改造和联通网络的并入开通,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电话网,数据通讯网和无线市话网,国际、国内长途交换实现数字化。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和联通网络在已实现无缝隙覆盖。

4、地质条件:

项目区处于松花江、嫩江一级阶地上,地貌是单一的平原型,地貌单元为低岗和低平地,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地势平坦无山岭、丘陵和河流,目区大部分为黑钙土和岗地碳酸盐黑钙土,黑土层的厚度大部分在0.2-0.3米,有机质含量为2.2%,氮含量为120PPM,,PH=7-7.2。

呈中性。

土壤较肥沃,适合于作物生长。

5、交通运输: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庆市肇源县,境内现有公路418公里,松嫩两江及第二松花江在肇源交汇,年吞吐量120吨的肇源新港已投入运营,由松花江进入黑龙江、日本海可实现江海联运。

肇源松花江大桥的通车,使肇源成为黑龙江省改革前沿阵地和第二出口,距长春、哈尔滨、大庆150公里,构成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境内交通便顺,市、县、乡、村道路网结构合理,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6、供水条件:

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项目区地下水的储量较为丰富,区域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齐齐哈尔孔隙潜水,第四系林甸组、泰康组孔隙承压水构成。

顶板埋深为75-90m,经测试的单井出水量为34—40吨/小时,矿化度小于1克/升,适宜农作物灌溉用水。

平均成井深度70—100米,水质优良而且丰富,为养殖户能够提供充足的各种用水。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肇源县作为我省农业大县,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近年来,肇源县不断调整畜牧业发展思路,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以建设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为目标,通过引进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制定和实施奖励机制,不断优化畜牧业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使该县畜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该县一方面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即发展专业户、专业街、专业屯、专业村乃至专业乡镇。

目前已建设产业化基地乡20个,标准化专业村(屯)46个,标准化畜牧小区55个,规模饲养户4065个。

另一方面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发展导向性的专业养殖小区。

县政府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支付不超过15万元的“三通一平”费用,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目前这个县已建设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32个。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驴生产现状

(1)存栏数量锐减。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农民种植结构的调整,导致驴市场低迷,养殖利润地下,致使全市驴存栏下降。

(2)品种单一性严重。

本地驴养殖种类有限,养殖技术与专业水平不足,使驴养殖利润空间缩小、种类单一,不成规模。

(3)种畜资源严重不足。

养殖市场低迷就会导致种蓄资源匮乏,现市场种驴远远不能满足配种需求。

1.2存在的问题

几年中驴养殖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品种严重退化,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驴做为农村的重要役畜,已逐步退出了农业动力的主要地位,居于辅助位置,更或者是退出农业工具的位置。

(2)政策性扶持差,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把养驴仅作为使役工具对待,对驴利用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几乎没有政策引导和扶持发展,畜牧部门也没有在饲养技术和品种改良上予以指导,养驴业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3)饲养管理粗放,选育选配滞后。

广大农民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规模小,圈舍简陋,饲养管理粗放,在驴的疫病防治,选育选配等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再加之近年来市场对驴肉需求量日益增长,但缺乏产业培育,只利用,欠开发,驴业生产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造成驴数量逐年下降,品种退化。

1.3驴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一般成年公驴体高127厘米左右,母驴122厘米左右。

性成熟较早,公驴1.5岁就能配种,有的母驴驹1周岁就发情。

公驴驹平均初生重27.48千克,母驴驹26.71千克。

公驴以2.5~3岁,母驴以2岁开始配种为宜,饲养得好的可利用到20岁,终生可产10胎。

公驴初生时体高可达成年驴的62%,母驴驹的体高达到成年驴的67.6%。

产区养驴以舍饲为主,成年公驴体重260公斤,母驴体重241公斤,屠宰率为48%,净肉率为34%,驴肉纤维较细,味鲜美,鲜样蛋白质占15.45%,脂肪占12.6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学价值较高。

2、项目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驴在发展农业生产及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作出过较大贡献。

其独特的优良特性,是培育优良高产品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原始材料,任其自生自灭或者人为的乱交滥配,就会造成品种退化,资源减少,甚至枯竭。

我国是一个畜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由于对生物学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一些在当时看来被认为生产性能不高,无特别经济价值,数量锐减的品种,其蕴藏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往往是巨大的,一旦被发掘便会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生存资源。

目前,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地方品种还没有被殆尽,如果不抓紧,我们可能会像某些国家一样,由于连续定向选择,使品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越来越窄,最终导致资源枯竭”。

近年来,肇源县通过努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养殖场(小区、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搭载有效平台,可全面装备品种选优、营养科学、兽医卫生、环境控制、全进全出、全日粮直线育肥、疫病防制等核心技术,全面提高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肉用驴养殖户经济效益。

通过兴建肉用驴养殖示范基地,根据驴的生物学特性,可全面推广环保、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在养殖示范基地建立养殖档案,不用或可有效控制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并运用先进的生产经营体系和标准化养殖方式,其产品可达到安全、优质、无公害。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毛驴是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绿色保健肉食畜种,发展毛驴养殖业符合农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2、自然条件适宜,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和饲草资源,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近年来,肇源县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食草家畜,将草畜业列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草业发展较快,肇源县也是重要的玉米种植区,其中制种的玉米秸秆就是不可多得的好草料,这样就为实施驴产业化开发项目奠定了可靠的饲草料基础。

3、技术力量雄厚

县畜牧局下属有畜牧兽医工作站,科技人员长年从事疫病防治、疫情监测、检疫、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等工作,实行包片负责的110式技术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县畜牧兽医机构及化验室设备齐全先进。

4、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建设区无大型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为开发驴无公害绿色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市场上驴肉产品紧缺,且驴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们美容养颜、强身健体。

因此,只要出精品、产名牌,驴及其系列产品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市场看好,发展前景广阔。

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主要障碍因素

该项目市场前景看好,但该行业在短时期内难以形成气候,如果市场狭小而不规范难以形成品牌。

在目前情况下,该项目演着市场开拓者的角色,我们的服务是导入期产品,一旦进入成长期后,便会产生大量市场追随者,新的竞争对手会纷拥而至,市场竞争激烈。

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用一流的产品品质来吸引顾客。

树立品牌要利用高强度的宣传方式。

多元文化服务经营,化解对单一服务项目的依赖性风险。

在主营核心业务基础上,横向、纵向拓展业务。

加强管理,并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第四章.474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分析

一、产品供应预测

1、驴肉的食用价值

驴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的特点,细嫩味美,且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减轻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有补血益气之功效,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美称。

驴肉作为高档绿色保健食品,已登堂入室各大城市的高档餐饮业,生爆驴肉、红烧驴肉、五香驴肉等名吃,深受食客喜爱。

2、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驴产业作为一个“无公害”的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驴产业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良好突破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

3、供应预测

我国是驴肉出口大国,驴肉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国内市场对优质驴肉的需求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与市场需求相比,良种毛驴饲养规模则显得相对过小,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驴肉及其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毛驴养殖业也成为一项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驴骨深加工后,作胶原蛋白,出口日本;

驴皮是国药瑰宝阿胶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材,驴血、驴脂、驴奶、驴鞭等也都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生物制药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孕驴血清、孕驴尿的生物制品开发必将大大提高农民养驴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农民双增收。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调整,城镇居民对肉食品营养及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国际市场对脂肪含量低的优质驴肉需求大幅度增加,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加入WTO后,我国驴肉价格优势明显,驴肉价格差距更大。

从世界贸易情况来看我国驴肉主要满足国内需求,国际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对于投入相对较少,耗粮低,适应性广,覆盖面大的养驴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传统养驴产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品种优质,经营一体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和包括繁育体系,育肥体系,屠宰加工,销售体系在内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驴生产体系,对开发特色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优质肉驴产业化发展,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资料表明,我国进出口驴肉量仅占世界贸易的1%,驴肉在未来市场中存在巨大消费潜力。

从国内市场看,驴肉及其制品和阿胶的需求与日俱增,驴肉不但营养丰实,美味可口,而且有大补作用,阿胶是上等中药材和保健食品,价格居高不下,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看好。

三、产品市场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项目设计生产销售方案为:

市场定位于销售种驴及部分肉驴,主要面对本县肉驴养殖户及大庆市及周边县区农贸市场。

消费相对集中,便于组建有效的销售网络体系,扩大项目产品的销售。

项目产品占份额很小,对市场的行情影响很小。

本项目产品销售,采取直销、代理商销售有机结合等策略,建立质量承诺制度,树立优质产品信誉,主要采取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做到均衡供应、批量供应,以稳定销售价格。

在销售网络建设上,根据其市场需求,建立自己的直销网络和代理营销机制,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具体策略为:

一是实施名牌战略。

保证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形象,打造名优品牌。

二是健全销售组织,大力调整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为周边大的供货单位直接配送。

三是建立质量承诺制度,树立优质服务信誉,创出名优品牌。

四是加强协作,与有关类企业间建立横向协作关系。

项目实施后,将专门成立销售部,设销售经理1名,业务主办3人,主要进行销售管理、计划、直销等工作;

主要为周边大型养殖场、养殖大户进行产品配送;

在充分调动公司销售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聘用营销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加盟,形成一支高效、灵活、善战的营销队伍,不断完善公司的销售网络体系。

第五章建设内容方案

一,建设规模内容

1、建设规模及标准

本项目基地建成后,年饲养200头基础母驴,饲养扩繁量逐年增加,连续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