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0692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研究分析文档格式.docx

它为农业生产提供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品;

为能源工业(电力、交通、冶金和居民生活)提供天然气、液化气等原燃料;

为机械工业(航天、汽车、船舶、机械等)提供合成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配套产品;

为建筑业提供保温材料、建筑涂料、防火材料等建筑原材料;

为军事工业提供军用化工产品;

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相关的日用化学品。

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起重的地位。

随着其他领域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重要特征就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在发达国家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因此,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现状

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呈逐季下降趋势。

宏观经济波动使得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前高后低。

2011年三季度末开始,多种化工产品出现环比下降,由此导致四季度行业景气迅速回落,装置开工率下滑至60%-70%的较低位置。

2011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保持政策高压,多项行业政策陆续出台。

一方面,《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发展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农药、橡胶、造纸化学品等细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

另一方面,细分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行业景气前三季度持续攀升,四季度迅速转淡。

二是行业景气抬升过程中,结构分化明显。

分行业来看,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行业盈利能力迅速改善,而日化行业毛利持续下滑;

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明显加快。

分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增长平稳,大中型企业业绩波动幅度较大,周期特征表现突出。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8.08%,但新开工项目仅增长0.8%,显示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四是出口平稳运行。

28种主要化工产品出口总量增加0.24%,出口交货值增加22.29%,显示出口价格明显提升。

五是电石等部分传统高耗能产品增长反弹,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下滑。

政府定调增长目标位7.5%,但多数研究机构认为仍将高于8%。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增速将亦将小幅下滑。

具体而言:

从产业政策背景来看,“十二五”规划及相应产业细则的出台,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子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从市场运行指标来看,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将下调至17%左右。

由于行业成本压力难以消退;

加之过去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产能可能集中释放,行业利润增速亦将下滑。

但从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情况来看,实际力度将视经济状况而定。

部分产能淘汰力度较大的企业,产品价格将迅速提升。

(二)产业现状

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来看,化工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

下游行业部分,主要包括:

汽车行业、纺织行业(合成材料制造),农业(化肥、农药)、建筑房产业(涂料、合成材料、其他化学品)。

1、上游行业分析

1.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截止2009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91家,从业人员100余万人;

行业资产规模达到145468.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8%;

行业的负债规模达到6865.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74%。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升,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扩张速度也相对有所提升。

1.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截止2009年,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284家,从业人员81万人;

行业的资产规模达到12466.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1%;

行业的负债规模达到8528.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71%。

行业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2、下游行业分析

化工行业产业链长,子行业众多,其产品在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由于各种产品之间的产量不适宜平行比较,所以无法构造出行业整体的下游消费分析,但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上可以看出,化工行业的主要下游企业包括:

农业、纺织业、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

2.1、汽车行业

截止2009年末,我国汽车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398家,从业人员292余万人;

行业资产规模达到2260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39%;

行业负载规模达到13435.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70%;

行业的资产规模和负载规模增速高于去年水平。

2.2、纺织行业

截止2009年,我国纺织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2092家,从业人员595.72万人;

行业资产总计达到15945.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4%;

行业负债规模达到9194.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1%。

从化工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来看,汽车行业出现了增长;

纺织行业生产与销售正逐步恢复;

这些化工的主要下游行业,或出现积极的迹象,或已经有所回暖,这都给未来一段时间内化工的需求带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有利于推进化工行业的恢复和平稳发展。

三、我国化工子行业发展现况

(一)、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制造业行业分类标准,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包括:

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和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五个细分子行业。

主要产品包括“三酸两碱”(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纯碱),电石、三烯、三苯、乙炔、萘等产品。

基础化学原料上游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原盐等大宗商品,本身主要作为生产下游衍生化工产品的中间投入。

我国是全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大国。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纯碱、烧碱、硫酸、电石、甲醇、对苯二甲酸、聚氯乙烯等多个产品均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和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十一五”期间,电石、乙醇、二甲醚、醋酸四种产品的开工率分别只有60.9%,40%,25%和61%。

第二,资源环境代价过高。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是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在国家公布的废水、废气重点监控企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2013年,国家先后多次提高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准入条件,并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但由于稳定经济增长、民间资本欠缺投资渠道等因素影响,企业数量过多、产能过剩等基本格局并未改变。

从需求层面来看,我国对基础化学原料的消耗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之分,但是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表现在企业运行绩效上,通常是绩效变动,如毛利率、工业销售产值增速以及利润增速领先宏观经济变动。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优化升级。

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部分产能过剩产业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措施,力争使得烧碱、纯碱、甲醇、电石的产能分别控制在3100万吨/年、3000万吨/年、4000万吨/年、2800万吨/年。

鼓励基础化工原料企业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在双酚A、多乙烯多胺、己二酸、脂肪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ADI)、环氧丙烷(过氧化氢法)等高端石化产品生产中取得突破。

同时,鼓励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项目,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肥料制造

肥料制造行业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其他肥料制造六个细分行业。

由于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及其他肥料占比低于2%,通常肥料制造业是指以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料为主的化肥工业。

化肥工业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钾矿、磷矿等大宗商品,产品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

其中,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6∶0.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磷肥生产国,氮、磷肥自给率在110%~120%之间。

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国内可溶性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钾肥自给率不足6成,对外依存度较高。

从全球层面来看,全球钾盐分布和钾肥产能高度集中,BPC和Canpotex两大钾肥贸易组织垄断全球9成以上的折纯产能。

我国在每年12月加入下一年度全球钾肥价格谈判。

通常来讲,由于我国钾肥自给率稳步提高,同时运费低于印度等国,因此一直保持国际钾肥价格“洼地”的地位。

各年度比较来看,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蛛网模型”相关特征,因此从产量年度增速来看,存在大小年之分。

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化肥的需求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而言,每年的3月至10月份是消费旺季,11月至次年2月是淡季。

其中2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春耕和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秋播用肥量较大,5月底至6月初的夏肥需求量较小。

为保障用肥旺季的化肥供给,平抑价格波动,国家一方面建立淡季化肥商业储备制度,另一方面,对化肥出口关税实施淡旺季区别征税、旺季税率更高的出口关税制度,优先保证国内化肥供给。

上述政策亦在不断完善之中。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根据《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至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将达到661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7%,较“十一五”期间5%的水平将有较大下滑。

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工业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和实力;

优化产业布局,在云、贵、鄂、川等磷资源产地建立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设,依托青海和新疆钾肥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钾肥基地,促进基础肥料向资源产地和优势企业集中;

同时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安全发展。

(三)、农药制造

农药制造业是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仓储、农林产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的原药和制剂的生产活动。

依据国家统计局制造业分类标准,我国农药制造行业包括化学农药制造和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两个细分子行业。

从生产环节来看,农药制造又可以划分为原药和制剂两个环节。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

我国从2007年起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药产量年均增长15.3%,至2010年全国农药总产量达到234.2万吨。

我国农药生产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大型农药生产企业仅有9家,占行业全部企业总数的比重为1.16%;

CR9为11.82,而全球前CR8大于80%。

第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以草甘膦行业为例,2010-2011年,我国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仅为5-6成左右。

而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高科技环保产品则大量依赖进口。

从需求层面来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消费国。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药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8.6%,高于产量增长率3.3个百分点,至2010年年底达到178万吨,为同期农药产量的76%。

我国农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以国内需求为主,增速较为平稳。

2010年全国农药出口量为61.3万吨,占同期产量的26.2%。

第二,季节性突出。

与化肥相似,每年的4~10月为消费旺季。

同时,短期消费量受梅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较大。

第三,过度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依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农业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农业工业将着力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鼓励实施兼并重组,力争到2015年,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

在全国形成3-5个规模适度、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的农药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

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品种,高毒高残留品种比重由2012年的5%下降至3%。

第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

第三,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四)、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制造业行业分类标准,我国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行业包括:

涂料制造、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颜料制造、染料制造和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五个细分子行业。

其中,涂料行业是最大的细分子行业,2010年涂料产量占全部产量的68.4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及染料生产国。

涂料方面,2009年,我国涂料行业总产量达到755.44万吨,一举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染料方面,从2006年开始,我国合成染料总产量达到115.6万吨,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3,目前已经超过60%。

从供给集中度来看,该行业大型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占比仅为3.67%,是所有化工细分子行业中占比最低的。

但从细分产品来看,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如在分散染料领域,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杭州吉化三家占据74%分额;

而在活性染料领域包括闰土在内的四大企业占总产能比重超过85%。

我国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大而不强,环境污染严重。

大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如我国风电叶片涂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从环境污染来看,2011年来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因本行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如2008年东营杜邦污染事件。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刻不容缓。

从下游需求来看,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产业下游主要是房地产、汽车、服装纺织及印刷等行业。

从总体上看,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之分。

“十二五”期间,我国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行业将步入由强变大的关键时期。

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涂料、油墨及颜料制造行业将加大环境友好型、特种功能高档涂料及新型含氟染料生产,并在颜料等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减少重金属排放,建设循环经济,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合成材料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造业分类标准,我国合成材料制造行业分为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和其他合成材料制造四个细分子行业。

合成材料的上游是乙烯、丙烯等大宗石化产品,下游涵盖基建、家电、房地产、汽车制造、塑料工业等行业,用途极为广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生产国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年均增速分别为15.3%、13.1%和11.4%,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长率,至2011年产量分别达到4798.3万吨、348.8万吨和1771.6万吨。

但是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合成材料以通用合成材料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而工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在高端牌号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领域缺乏国际先进水平的自有技术,聚碳酸酯、己内酰胺等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从集中度来看,合成材料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

截至2011年年底,全行业共有企业2079家,其中,大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88%和10.25%和87.88%,行业整体平均工业销售产值仅为5.19亿元,“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

部分行业情况略有差别,如轮胎行业,截至2010年年底,行业CR10已经达到70%,2011年进一步提升。

从原料供给来看,随着国内大量乙烯装置逐步投产,原料瓶颈已有较大缓解。

但我国乙烯制取主要以电石法为主,相对于中东等地区的石油路线,存在成本高、污染大等突出问题。

我国合成材料消费需求旺盛。

“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别主要产品的需求增速分别为9.77%,13.4%和8.15%。

从对外依存度来看,2011年合成树脂对外依存度为35.7%,而ABS树脂高达54.86%。

排除中东地区产能扩张引起的海外倾销外,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也表明国内产能在产量、价格和产品结构方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合成材料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领域。

从需求变化特点来看,下游需求与宏观经济呈现较高的关联度,但季节性并不明显。

从外需来看,轮胎是主要出口产品。

全国约有40%左右的轮胎产量用于出口,而其中三分之一出口美国。

近年来,中美围绕轮胎产品发生多次贸易争端。

从发展趋势来看,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合成材料需求增速将下一台阶并低于同期GDP增速,如聚乙烯的需求年均增速为4.2%,乙二醇需求年均增速为5.0%,而丁苯橡胶需求年均增速为4.0%;

与此对应,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己内酰胺的年均需求增速为12.5%,高于8%的GDP增速4.5个百分点。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合成材料行业要在扩大原料来源和加强节能减排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行业集中度和高端石化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高性能纤维的国内保障能力力争较2010年各提高20个百分点。

(六)、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专用化学品制造是我国化工行业中收入最多、利润贡献最大、细分行业最多和企业数量最多的细分行业。

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制造业的划分标准,我国专用化学品制造行业包括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动物胶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和其他专用化学品制造8个细分领域。

一般而言,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共同构成了“精细化工”概念,其中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工艺先进的产品则同时属于“化工新材料”范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密切。

受下游需求旺盛、进口替代以及技术壁垒较高等因素带动,近年来我国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迅速。

2009年,专用化学品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利润总额占比达到31%,首次超过化学原料生产行业,成为化学工业中产值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产品层面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塑料、有机硅单体以及聚四氟乙烯三种产品的年均需求增速达到11.7%,14.9%和13.4%,明显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速。

但是,我国专用化学品生产行业也存在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方式粗放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

以精细化率而言,我国精细化率仅有40%左右,远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先进发达地区60%-70%的水平。

相当一批关键性的、技术水平较高的专用化学品,如六氟磷酸锂仍然大量依赖进口。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专用化学品行业大型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总量的0.4%,而小型企业占92.62%,行业集中度较低。

但就某一特定细分产品来看,少数企业可轻易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

全球层面,日本森田化工、关东电化和SUTERAKEMIFA三大厂商占据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的85%;

而国内最大的松节油生产厂商青松股份的合成樟脑占全国产能的45%;

国内最大的间氨基生产厂商建新股份在全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和28%。

专用化学品种类繁多,下游用途广泛。

相当比例的化学产品仍处于导入期,因此专用化学品行业总体成长性突出。

2009年一季度,在化学原料、合成材料等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大幅度负增长的同时,专业化学品行业实现了15.37%的高速增长。

2010年以来增速仍在化学工业中位居前列。

但从总量上对专用化学品需求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区域性进行划分并不合适。

同一宏观背景下专业化学品不同细分产品面临截然不同的供求格局是完全可能的。

专用化学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需求层面来看,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化工新材料中的工程塑料、有机硅单体和聚四氟乙烯的需求增速分别为10.1%、11.6%和8.6%,是化工行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行业。

另一方面,从供给层面来看,由于我国市场需求庞大、要素成本低廉以及厂商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国内众多厂商开始以“定制生产”的方式承接国内产能转移。

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专用化学品产品供给将更加丰富。

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化工新材料与新型专用化学品生产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促进产品开发,形成若干个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

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上注重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高性能、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新型专用化学品。

(七)、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日用化学品行业是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规模最小的细分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制造业的分类标准,我国日用化学品制造行业包括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口腔清洁用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和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五个子行业。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行业直面终端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日化行业综合性市场。

2006年至2011年,我国日化产业工业销售产值年均增长17.37%,与同期名义GDP增速基本持平。

从供给结构来看,2011年大型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占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32.57%,是化工行业所有细分行业中集中度最高的。

从所有者特征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主导是我国日化行业的鲜明特征。

截至2011年,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相应指标的54.98%和64.13%。

随着一大批中国民族日化品牌,如小护士、大宝、美加净等已经相继被外资收入囊中,日化产业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焦点。

从需求来看,我国日化行业下游需求稳定,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

计算2006年以来日化产品工业销售产值对名义GDP的弹性发现,这一数值为0.94,是缺乏弹性的。

这一特征反映在日化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数据上,则是增速长期慢于化学工业增速,且波动幅度较小。

同时,由于日化产品直接关乎民生。

在通胀加剧的情况下价格往往受到政府控制,从而不利于行业转嫁成本。

“十二五”期间,我国日化产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总体态势。

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将成为日化行业发展的主要机遇。

加大消费者研究、提升产品品质,完善销售网络、优化售后服务成为日化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四、我国主要化工企业概况

(一)、云天化

云天化集团是以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为母公司,控股一批生产经营型企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集团的前身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是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建设的13套大化肥之一,始建于1974年,1977年建成投产。

1997年,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整体改制为云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以后,集团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前提下,紧紧抓住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集团从一家单一的氮肥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化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