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211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精品.docx

最新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精品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期末测试题2

一、诗词名句填写。

(4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在《论诗》中,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名句是,。

3.《孙权劝学》中比喻人们不该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人或事物的名句是:

,”。

4.,寒光照铁衣。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背景资料】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5.戏曲知识连连看(2分)

①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中国的国粹是,被称作“东方歌剧”;

②京剧旦角流派“梅派”的创始人是。

③戏曲的角色可分为:

生、旦、、丑四大行当。

6.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剧进课堂”引发了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语言与戏曲文化差异很大,对青少年的戏曲教育以京剧一统了之,未免过于单一和脱离实际。

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2分)

答:

7.被誉为“太湖红梅”的锡剧,曾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之首,公称为“锡老大”,先后出现了《珍珠塔》、《庵堂相会》、《双珠凤》、《孟丽君》、《红花曲》等经典剧作,也涌现出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一大批颇有艺术成就和影响的艺术家。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的发展进入瓶颈阶段,锡剧的传承已经面临了缺人缺剧的地步。

针对这一现状,请你拟写一句宣传广告语,为锡剧呐喊助威。

(2分)

你拟写的宣传广告语:

三、浅层阅读理解。

(35分)

(一)读《善待生灵》,完成后面题目。

(6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

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 )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

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

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

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神圣!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8.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是。

(1分)

9.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1分)

10.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这一句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2分)

11.第二段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是,作用是。

(1分)

(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8分)

题目:

①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45亿美元。

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异常情况。

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

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通过人造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

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

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了伊东的位置在向前移动。

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位置13.6厘米。

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控测仪中,接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2.试给本文加一个标题:

(1分)

13.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1分)

14.第③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2分)

15.最后一段提到的“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是指哪些预测方法?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分)

答:

16.“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45亿美元。

”一句中,加点的“据不完全统计”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答:

(三)读下面的短诗,完成后面题目。

(3分)

17.下面是几个音乐人激情创作的一首歌曲——《不曾放弃——真情2018迎战暴风雪》,在南方广为传唱,激励着无数中国人的豪情。

请你仔细欣赏歌词,写一段话表达你最强烈的感受。

感觉到你无声的叮咛

穿越这个冬季每个黄昏和清晨

在我背后永远有你深深的眼睛

孤独的时候靠我最近

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火炬

穿越千里是你燃烧的热情

在每一个冰封雪飘暗淡的日子

温暖着我

照亮我心

不曾放弃

无论还有多么遥远的距离

寒夜里我将拥抱着你

你的感受:

                    

                               。

(四)读下列几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

①据《齐鲁晚报》报道,汶川大地震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类似的思考:

如是否把5月12日定为地震日?

是否该建立地震博物馆,并尽快搜集遇难者的遗物等实物和影像资料?

灾难教育、安全教育该如何做得更好?

该如何抚慰灾难幸存者心中的伤痕……

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距离北川县城仅15里路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在这次汶川8级强震中一鸣惊人,不仅该校483名小学生及教职工都奇迹般地全部撤离,而且学校三座教学楼一座也没有垮塌,这所希望小学是10年前一个叫“汉龙集团”的公司捐建的。

据称该公司为绵阳捐建的5所希望小学,此次地震均未垮塌。

③据人民网报道,四川汶县发生特大地震后,当听到灾区急需血液时,在北京、成都,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地方,人们自觉地排起队伍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在成都献血现场,一位下岗工人的话朴实感人,“我没有钱,但我有血!

18.探究结果:

(1)

(2)

(3)

(五)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5分)【甲】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

①牧竖:

牧童竖,童仆②致:

使③趋:

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

④前树又鸣:

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②狼辍声四顾

③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④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是一项是()(2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B.贤于材人远矣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1.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①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译:

②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译:

22.读了这则故事,很多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肯定了人类的智慧。

只要人类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够战胜像狼一样貌似强大的动物,人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人是万物的主宰,万物皆为我所用。

对此,你有何感想?

请另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2分)

答:

【乙】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

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

“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

①菘:

白菜。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及长好学 ⑵母问其故,具以实答⑶尝出行⑷自是盗者大惭

24.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唯以园蔬为业C.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D.不以所长骄人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6.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

说说你的理由。

(2分)

四、深层阅读赏析。

(2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7~30题。

(9分)

新华网成都5月19日电题:

泪水中收获力量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

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

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

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

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

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

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

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

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

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18”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

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

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

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

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

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

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

“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27.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分)

答:

28.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9.“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

‘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分)

答:

30.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

请谈谈你的理解。

表达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31~34题。

(9分)

  中国,挺住

  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

  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

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

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

  孩子,别哭!

母亲挺得住!

  汶川,别哭!

中国难不倒!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从12日下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

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

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疾进,疾进!

突破,突破!

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

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危险区的农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

  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

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

中国,挺住!

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文中句子回答)(1分)

32.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

(分点作答)(3分)

  3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2分)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

  3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

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在这次地震灾难中,6个亲人,3个死亡,3个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顾不上悲伤,毅然走进了前线指挥中心,夜以继日地指挥着抗震救灾工作。

——摘自5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映秀镇11岁女孩康洁,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校舍下,几经艰辛爬出。

当时她右脚骨折,并被瓦砾割开了8厘米的伤口,但她未流一滴眼泪。

  ——摘自《中新网》

  材料三:

四川什邡的一个小女孩,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已被压断,双手也被砸伤。

但她从被救出来到救助站一直都没哭,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甚至面对照顾她的志愿者露出了美丽的微笑。

——摘自5月17日《工人日报》

我的探究: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35~39题。

(8分)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①“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作客。

我的小家庭在都市里,到这位同学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②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

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

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

“就一半斤吧!

”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那好那好……”

③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

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

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④又一个周六说到就到。

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

妻子提醒我说:

“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⑤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

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

“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

”“什么什么,十八斤?

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

”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

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

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寥如晨星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的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

山野里的风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我电话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冬野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⑥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住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浸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说:

“总算挖够了……”

⑦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

我直觉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⑧母亲看到了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

她把邻居们招了来,炫耀地说:

“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

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

”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⑨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于她儿子而言,应是一件大事啊!

可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却几乎常常把这日子忘得干干净净。

⑩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儿女留在母亲家里,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⑾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

母亲却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在箱子底里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加在一起,硬塞进我的兜里,她说:

“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是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嘛,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要紧啊!

⑿我连忙把钱又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

母亲笑笑说:

“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⒀我真的弄不明白了:

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竟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

但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⒁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向我们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

“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

”眼泪滚滚而下……

35第②段母亲听完我的话后“犹豫一会儿”的原因是:

      (1分)

36.文章的标题是“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在文中主要写的“母亲的事”有:

(3分)

①          

②          

③          

37.第⑧段母亲看到我们带来的食品时“眼泪都流出来了”的原因是,而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是因为      。

(2分)

38.第⑾段“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分析“所有”一词在文中好在哪里?

(2分)

                   

五、写作。

(50分)

4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

“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拥,也许一路上荆棘丛生……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将题目补充完整。

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二)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作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

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①字数600左右;②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