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ocx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
孝道和孝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又有重大的作用,亟待大力提倡和推广。
由于西方某些腐朽落后文化的冲击以及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盲目批判,使得孝道建设面临不少的困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认识传统孝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求其合理内核,如养亲、敬亲等积极因素,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进行合理的批判与继承,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延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对中国在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以德治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孝道;现代价值
Themodernvalu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offilialpiety
Abstract:
filialpietyandfilialpiety,isanimportantpartofthousandsofyearsofChinesetraditionalvirtues,isthetraditionalvirtueoftheChinesenation,withitsspecialstatusandfunctionbecomethecoreoftheChinesetraditionalmoralculture.Ithasasignificantroleinthereallife,tobevigorouslypromotedandpopularized.BecausesomedecadentWesternbackwardcultureshockandsomepeopleblindlycriticismtothetraditionalculture,thefilialpietyisfacingalotofdifficulties.Inthenewhistoricalconditions,objectiveunderstandingofthegeneration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filialpiety,toexploreitsrationalcore,suchasapro,prokingandotherpositivefactors,combinedwithcontemporarysocialrealityofcriticizingandinheritingreasonable,theexistenceofhumansociety,continuation,developmentofamajorrole.ToChinafor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spiritualcivilizationinthenewcentury,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haspositivesignificancefortheimplementationofruleofvirtue.
Keywords:
themodernvalue;traditionalfilialpiety
1.研究的意义……………………………………………………………………
(1)
2.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1)
2.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1)
2.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2)
3.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与自身转换……………………………………………
(2)
3.1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
(2)
3.2传统孝道的自身转换………………………………………………………(3)
4.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及新孝道的合理构建…………………………………(4)
4.1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4)
4.2新孝道的合理构建…………………………………………………………(6)
参考文献………………………………………………………………………(14)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1研究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
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传统的孝文化累遭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批判,由此再加上其它的一些问题,造成了我国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滑坡的现象。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较长时期里我们抛弃了传统孝道的正面作用,忽视了孝道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功能,遗忘了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据和伦理文化基础,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缺乏感召力和说服力。
相反,“墙内开花墙外香”,韩国、新加坡等儒家文化圈国家吸收和弘扬中华传统的孝文化,倡导对民族尽忠,对父母尽孝,对企业以诚,对事业以敬,在社会道德建设和国家现代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上情况的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汲取其正面价值,以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2.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2.1.1周人的孝观念
产生于周初的孝,大体上有两个涵义,即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
《礼记·祭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
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国语·周语上》:
“夫祀,所以昭孝也。
”《鲁语上》:
“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黄祖,昭孝之至也。
”这里的“孝”与“享”与“祭”同义,“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
这是周初“孝”的最主要涵义。
2.1.2儒家的孝道理论
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
那如何才能做到孝呢?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养,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养亲,这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
那如何养亲呢?
孔子进一步阐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
学而》);《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在《二十四孝》中也不乏“奉养”的例子如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都是千方百计地为父母提供饮食。
(2)诚敬,从心里尊敬父母。
正如孔子云: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没有敬只有养,与养鸡养狗就没有区别了。
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儿子侍奉父母时,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
有事情,子女去效劳,有酒食,长辈来享用,那能算“孝”吗?
言外之意,要想做到“孝”就必须首先做到“敬亲”。
(3)悦亲,使父母高兴,为父母争光。
《孝经》概括说: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事亲就是要爱亲、敬亲,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与人相处和睦、勿纵勿失,不要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也不要犯罪和重大失误,要勤奋向上,做出重大贡献或做好事,使父母感到荣耀。
(4)谏亲,向父母提意见。
孔子在《论语》中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不听怎么办?
还要保持尊敬顺从,要认真做事而不埋怨,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
(5)送葬悼念。
孔子说: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也就是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2.2.1传统孝道的消极意义
产生于奴隶社会兴盛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体现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传统孝道体现着落后的封建性。
例如:
过分强调了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抹杀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的隆重仪式往往使得孝道流于形式,造成财富巨大浪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助长社会虚浮之风,这一点墨子早就看到并给予严厉批判。
再有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鼓吹和泛化孝的观念,造成民间愚孝盛行。
将传统的孝融入并最终形成“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政治伦理原则,几千年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2传统孝道的积极意义
传统孝道虽然有其落后的封建性,但是它在日常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传统孝道的推行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使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孝文化的世代传承,使得中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对年老父母尽赡养义务,也增进了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团结。
同时统治者大力推行“以孝治天下”,使孝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润滑剂,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社会和谐。
3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与自身转换
3.1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
百多年来,传统孝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扫荡,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
外来文化逐步渗入,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将成为社会迫切关注的群体。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已经破败,孝道已被从现代人们的灵魂中迫离出去,人们孝观念淡薄,孝行为弱化,传统孝道现代际遇令人堪忧。
主要表现
在如下三个方面:
3.1.1西方某些腐朽文化的侵蚀造成一些人道德沦丧。
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国外的东西就一定比中国的好,甚至出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论调。
西方社会中一些极端腐朽、糜烂、丑恶的东西也随之流传进来。
像思想方面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以及色情、淫秽、暴力、性变态等文化垃圾,对一些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和毒化作用。
(1)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淡化,代沟加深。
在我国农村,无论是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儿女一旦成家,多不愿与父母一起居住。
现在的女子找对象结婚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有房、有车、有钱、无父母”。
尽管不是普遍情况,但现代女孩对婆家的这种基本要求,似乎也太令长辈们寒心了。
婚前就如此,婚后更严重,子女们连养活父母都做不到更别说恭敬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选择尽量和父母少沟通,好一点的给二老弄套房子,按月补点生活费,过分的连父母的死活都不知道。
经常这样,老一辈人缺少亲情照料和精神慰藉,多少老年人生活过得郁郁寡欢。
(2)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表现得很变形。
传统“孝道”中讲求对父母要敬养,而如今则表现为“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在父母有生之年想方设法剥夺父母、虐待父母,待父母死后,却想给自己落个流芳百世的“孝子”美名。
不懂得孝敬,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资格,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
一个人只有学会履行孝道,才有可能更好的践行社会的规范,实现“自身和谐”。
3.1.2从西方文化价值观出发对传统道德的一味批判。
对西方文化的盲从和对传统文化精华的遗弃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怪圈。
在这个怪圈里,一群失去自己文化灵魂的可怜虫在西方文化的带领下上演出一幕幕闹剧,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起来,市场利益原则被一些人泛化为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普遍原则。
[1]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繁荣和精神渗透的影响下,一些人成为西方文化的狂热崇拜者,数典忘祖,渲染什么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夸大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伦理进行一味的批判和鞭挞,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