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950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docx

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

【关键字】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与实践

前言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新课标”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手段和评价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规定: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注重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学习历史必须通过对史料的理解、归纳、推断,寻找历史事件的原因与规律。

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从历史的被动旁观者转变为积极思维、推理的认知建构者,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史料教学日益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但是从笔者对当前高中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了解来看,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史料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有的教师依然采取“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的史料教学仅限于对教材图文资料的解读或者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有的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史料仅仅成为学生论证结论的证据。

针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存在的不足,笔者希望能够在借鉴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根底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这一课题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以期对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史料的概念、类别及来源

1、史料的概念

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1]。

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决定了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必须借助大量史料来进行,因此史料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教学的必要的前提和根底。

2、史料的类别

史学界关于史料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史料保存的状况分为第一手史料(又称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直接或接近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未经处理的、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比如像历史遗迹、遗址、遗物、碑刻、当事人日记等,后者是指后人对第一手史料加以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及评论的著作或研究报告;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依据史料存在的载体还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等。

而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中,常见的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实物史料、音像史料、数据史料和口述史料六大类。

而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又是最常用到的。

文字史料即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关于人类活动的资料。

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又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类:

原始文献史料、各类撰述史料、文艺作品史料。

图片史料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图片、拓片、历史画面、现场照片、漫画、历史地图等。

现行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料都有很多,据笔者统计仅岳麓版必修一所选取的图片资料就达189幅之多。

这些图片史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历史,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史料的来源

正如先生所述: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

”这句话强调了在历史学习与研究中史料搜集与整理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最主要的史料来源是教材。

在现行的新课标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都编辑了大量的史料,以岳麓版必修一教材为例,据笔者统计,共有文字史料168则(含课后习题中的史料),图片史料189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好教材史料,把史料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学难点和重点内容的突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广大教师和学生搜集资料主要途径还有图书馆、网络和社会调查等。

现在各个学校都比较重视图书馆建设,这就给广大师生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图书馆我们可以查阅一些史学著作、历史论文、名人传记等资料。

学校的多媒体建设则给学生阅读和搜集资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等特点,但是有些资料存在缺乏系统性、准确性等问题,这就需要师生注意加强对所搜集资料的整理、鉴别。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概念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决定了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必须借助大量史料来进行,因此史料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教学的必要的前提和根底。

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的做法,已经引起国内外历史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些历史教育专家便对史料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他们强调:

“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知识。

”其基本理念是: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不能仅仅被动地接受一些结论式的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去认识历史,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

由此可见,史料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将教材的或所搜集的史料引入历史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归纳、推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综上所述,并结合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给高中史料教学的含义作以界定: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科学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史料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初步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增强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并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组织历史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与史料教学

教育部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及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学教学改革的直接依据和指导原则,这一理念也成为高中史料教学的最直接依据。

(1)关于历史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其中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明确提出知识目标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知;能力目标包括历史技能的培养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史料教学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做法,通过史料的运用,使学生更多地动脑、动口、动手,从丰富的史料中加深了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以及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传统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而不是“会学”,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新课程则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史料教学就是通过运用史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史料教学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关于历史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观点、情感和体验,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于教,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个性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由过去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不再是过去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运用史料去认识历史,探究历史。

这一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个性发展都将得到全面提升。

(3)关于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的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也成为这次课改的一个突出特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教师和学生合作将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扩大了信息量,也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同学间互助合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也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史料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下,史料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将各类丰富的史料呈现给学生,课堂的信息容量大大提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己根据需要去广泛的搜集资料,这样教师就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合作式、探究式学习也能够更好的得以实施。

(4)关于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强有力的指导促进发展。

从评价内容来看,评价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综合化。

评价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在评价方法上也提倡多样化,这有助于全面、深入、真实地反映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能避免单纯的量化评价所表现出的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现象,达成更准确的评价结论[15]。

史料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就促使教师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

二、高中史料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广大的一线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方式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对史料以及史料教学是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是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实施了史料教学或者史料教学实施的教学效果如何?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情况,笔者在借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老师的调查问卷的根底上设计了两份“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

问卷主要围绕着当前历史教学方式、关于史料的认识、史料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

调查的对象为青州一中、青州实验中学、青州二中、梁山一中、菏泽一中、临沂一中、潍坊四中、寿光一中等八所高中的78名历史教师和380名高二学生。

下面结合问卷对调查情况作一简要的分析。

教师问题1

问题

选项

结果统计(%)

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12%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16%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

72%

学生问题1

问题

选项

结果统计(%)

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一般采取的上课方式是

A、基本上是从头讲到尾

48%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16%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

36%

以上调查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