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927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docx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071502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心理学的含义:

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有三个基本和重要的特性:

1、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心理现象的产生有生物基础和环境基础;2、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群体、个体和分子三个层次;3、心理学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

知情同意。

研究者应该让被试清楚地知道有关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与程序,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等,以便被试决定是否参加研究。

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常识、传统、权威和循例。

常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获得的一般知识,比如七年之痒;传统是历史传下来历来如此并众所周知的知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权威是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如领袖、专家、书报等;循例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新出现的情况或问题采用相同或类似方法去解释和处理,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知情同意是以人为被试的最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有时候会与科学原则相抵触,有时候由于研究需要,不能实现完全的知情同意,甚至需要在研究中使用欺骗策略,因为如果不进行欺骗的方法,可能造成被试的不真实回答,难以得到科学的研究结果。

对于使用了欺骗策略的研究,应该在研究结束后及时告知被试研究中存在的欺骗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和价值,并及时消除由于欺骗给被试带来的潜在的影响。

分析单位:

就是具有所要研究的那些特征的事物。

内省法:

通过个人报告并记录自己的意识内容以作为研究资料的方法

口语报告法:

利用被试自己报告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内容进行研究

自陈问卷:

让被试以自我评定的方式回答问题以获取资料

科学研究:

人类探寻真理的活动,。

常识:

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一般知识。

常识是人们进行探索活动的工具,人们会习惯性地根据常识来解释和解决自己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

但常识也会阻碍人类的探索

传统:

指历史上沿传下来的事项、文化、道德、风尚、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其中稳定的因素被固话,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循例:

人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新出现的情况或问题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去解释和处理。

一般人探索世界方法的利弊:

常识、传统、权威和循例在人们的探索活动中都是双刃剑,一方面,他们为人类的探索提供了基础和工具,可以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依赖他们又会妨碍进一步的探索,甚至使探索活动误入歧途。

科学研究的特征:

1、系统性、2、重复性、3、可证伪性、4、开发性

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

2、设计研究的方案

3、收集资料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多视角,即从多种角度来研究客观现象;

2、公开性,其方法、过程和结果都是公开的,并强调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3、可争辩性,允许并鼓励理性的质疑和争辩;

4、科学研究无禁区,只要是能够客观观测的事物都能够纳入科学研究的视野。

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

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出的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取样

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理论:

是一种为某个确定的研究领域提供前后一致的描述并能对全部有关事实作出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表述。

模型:

比理论的概念还要小,是用来描述或表示所研究的某一心理过程或具有整体功能的行为。

选题的原则/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心理学研究分为:

1、理论研究、2、应用研究、3、理论兼应用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划分,心理学研究分为:

1、横向研究、2、纵向研究、3、横向程序研究

从研究量与质划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横向研究:

同一时间李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对各年龄段的特征做出分析的研究

纵向研究:

指较长时间内追踪同一群被试以考察期心理和行为特点变化趋势的研究

横向程序研究:

同一时间对多住被试,从事时间长度适宜的一种研究

定性研究:

以解释性的理解、描述为主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

定性研究的特征:

1、把自然情境作为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2、资料主要是描述性的;

3、强调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只关心研究的结果和产品;4、倾向于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5、关心被试在自然情境下,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见的理解和看法。

定量研究:

用数字计量表达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

文献:

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

文献来源有:

1、图书(教科书、专著、手册、年鉴);2、期刊(期刊、学术杂志、文摘);3、会议和学位论文;4、其他

查阅文献的方法:

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又称传统检索,使用人工查找信息的方式,其主要类型有各种书本式的目录,题录、文摘和各种参考工具书等。

取样和选题的关系:

1、依研究课题的性质选择被试;2、依研究成果的概括程度选择被试

取样的类型:

按是否随机原则操作:

随机取样和非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包括:

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系统取样、聚类取样、多段取样

非随机取样包括:

方便取样、立意取样、定额取样、滚雪球取样

随机取样:

是按随机和独立的原则进行的取样过程,其基本原则是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

简单随机取样:

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即表取样法。

分层随机取样:

又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或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系统取样:

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

聚类取样:

又称整群取样或群集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多段取样:

先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分层若干群体,作为第一级单位,在按一定标准将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子群,即第二级单位,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级单位用随机取样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样本。

方便取样;研究者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

立意取样: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做样本。

定额取样:

又称配额取样,是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

滚雪球取样:

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滚雪球一样。

影响取样有效性的因素:

1、取样的方法对取样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2、样本容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取样的有效性

3、研究总体的同质性程度

4、研究的时间和经费

心理学研究课题主要的来源;

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例如巴甫洛夫观察动物唾液分泌,从而创立了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

2、实际需要,如一战后期,为挑选士兵入伍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心理学测试方法,以快速挑选合适的军事人员,促进了美国许多心理测试研究的开展;

3、理论,理论是一种为某个确定的研究领域提供前后一致的描述并能对全部有关事实作出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表述,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经历了众多的批评、争论和否定,客观上促进了已有理论的发展,如韦伯提出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阀限的定律,但后人的实验表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4、技术发展的推动,使原先受技术手段限制不能研究的问题得以研究,如光学技术、眼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眼睛在人类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选题的原则);

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即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或财力下就可以完成,完成一项研究课题,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和三个要素,即理论条件、物质条件、能力条件和人、财、物三要素;

2、课题是清楚的,要使课题清楚,研究者应该明确界定研究问题中的术语。

3、课题是有价值的,即是否值得研究,是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课题的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的针对性要强,应该是当前心理学改革中具有代表性、被普遍观者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是应该符合心理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发展、创新心理学理论,体现一定理论价值。

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第三章假设与解释

范型:

是指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和框架,它为研究者提供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和信念,决定或影响着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内容、方法、策略和所提出的理论,目前心理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型,

范型目前主要有:

生物学范型、心理动力学范型、行为论范型、认知论范型和人本论范型。

生物学范型:

引导心理学家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基因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心理动力学范型:

是引导心理学家在与生具有的本能和生理驱力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例如剥夺状态、生理唤起、冲突等都给心理和行为提供力量。

投射测验:

是提供较模糊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作出反应,使其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投射出来。

罗夏墨迹测验:

是罗夏编制的经典投射实验,给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知觉刺激,其注意力会被转移,心理防御会减弱,这里对刺激的解释就能反映其潜意识倾向,即潜意识被投射出来。

行为论范型:

引导心理学家在特定的环境中探寻特定行为模式是如何产生的,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源于学习。

认知论范型:

引导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认为认知活动是个体行为的原因与结果,用信息加工的模型来研究心理过程才能充分了解心理与行为现象。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的记忆系统结构模型就反映了该范型理论的特点。

人本论范型:

引导心理学家去探寻人性积极的一面,他们把人视为自己命运的行动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行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目标。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就体现了该范型的特点。

自我价值: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理论,理论是对某个领域提供完整、一致的描述并能对有关的全部实施进行系统接受的一套连贯的规范性陈述。

心理学理论的五大特征:

客观性、相对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简单性

心理学理论的四大功能:

知道研究、整合研究、解释现象、预测现象

归纳式理论:

采用归纳的逻辑,根据一系列特定的观察资料而概括出的理论

演绎式理论:

运用演绎的逻辑,采用假设检验方式获得的理论

概念与变量:

概念是理论与假设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和心理学家“发明”的尚无操作性定义的概念。

变量就是在研究中,那些具有操作性定义,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量并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概念。

变量:

指在性质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

变量分类:

1、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刺激变量:

简称S变量,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作和控制的环境特征。

机体变量:

即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有影响的特征

反应变量:

指由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行为的变化。

自变量:

指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加以操纵的变量,如声音的大小、光的明暗、室内温度、喂给老鼠的食物数量等,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都能够成为自变量,实验中实验者相信操纵自变量就会引起行为反应。

因变量:

是在实验中被试对刺激作出的反应,也就是实验者观测和记录下的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行为反应值,如被试反应的时间、速度、次数等,在实验中因变量一般就是反应变量。

控制变量:

指在实验中实验者需要通过保持恒定等方法使其中立化的潜在变量,实际上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假设:

是指科学研究中任何一种对某些问题作出尝试性解释的陈述,必须是一个能用科学研究的事实来加以检验的陈述,而不是意见、价值判断。

假设的分类:

1、从假设检验的角度:

备择假设、虚无假设

2、从假设是否定向的角度:

定向假设、非定向假设

3、从假设是否表述因果关系的角度:

实验假设、非实验假设

备择假设:

又称研究假设,是陈述变量间所期望的关系,通常是研究者期望证实的假设,不能直接检验,其真实性可以通过对虚无假设的检验来推论。

虚无假设:

又称无差假设、零假设、原假设,是陈述变量间没有关系或差异,是根据样本统计量决定予以拒绝或接受的假设。

它通过统计技术判断所要研究的变量关系是否是偶然的,设定虚无假设是为了运用否定假设逻辑和反证的方法来对研究假设进行论证。

定向假设:

是对变量关系的方向有所示意的假设,如“贫穷家庭的学生的自立水平优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就是定向假设,如果有证据表明可以期望一个有方向的结果,应采用定向假设。

实验假设:

是对变量因果关系猜测性陈述。

解释: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和环节之一,通过解释可以表达研究结果的意义及变量间的关系,有利于研究结果的呈现和交流,有助于理论的建构和完善,有助于发现研究假设之外的成果。

实验者效应:

是指实验者有意无意地将实验目的及对结果的期望等传递给了被试,从而造成被试的反应朝着有利于证实实验假设方向的改变。

安慰剂效应:

指仅仅通过给被试安慰剂就能产生正面、有效的结果的现象。

通则式:

通则式的解释逻辑指力求找出能够对某一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做法,利用此逻辑有助于迅速且经济地把握一类现象,但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使解释变得不完备。

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范型;目前心理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型,目前主要有:

生物学范型、心理动力学范型、行为论范型、认知论范型和人本论范型。

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可分为两类;概念是理论与假设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和心理学家“发明”的尚无操作性定义的概念。

前者如速度、准确率、反应时等,后者如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和约拿情结。

假设检验的过程;

1、提出抽象假设;2、将假设中的概念可操作化;3、对变量关系作出明确。

具体的预测

4、设计研究,选择研究方法;5、进行研究、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判断变量间的关系。

假设是指科学研究中任何一种对某些问题作出尝试性解释的陈述,必须是一个能用科学研究的事实来加以检验的陈述,为了是假设得到证明,就必须加以检验,

1首先要提出一个假设,应通过操作性定义的方式使假设中涉及的概念可操作化,

然后把变量间的关系作出明确、具体的预测,然后设计研究、选择研究方法。

接下来根据设计进行研究,并观测变量的变化,收集有关资料,

最后,使用统计手段等方法分析资料,并判断收集到的资料能否检验假设,如不能检验,则重新提出新的假设,如检验了假设,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假设深入研究。

判断因果关系的三条标准。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判断因果关系的三条标准为许多研究者所遵从:

1、变量发生在时间序列上是前因后果,这是因果判断最基本的条件;

2、两个变量之间有实证的相关,即要能够实际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有稳定的共同变化关系,存在相关仅是判断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两个变量之间的实证相关不因为其他变量的存在而存在。

即可以排除其他解释变量间实证相关的因素,可以排除全部额外变量的干扰。

简短地说,如果变量之间的明确的先后关系和实证相关均不会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是因果关系。

解释逻辑应用,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心理学研究有两种主要的逻辑,决定论逻辑和通则式逻辑。

决定论逻辑不相信个体能够完全自己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认为原因背后还有原因,默认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主要是由其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决定的,需要不断探究现象背后的因果链条,使用决定论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并找出导致心理现象的原因,但这种逻辑可能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会导致对研究结果的错误解释,最明显的例证是实验者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通则式的解释逻辑指力求找出能够对某一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做法,利用此逻辑有助于迅速且经济地把握一类现象,但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使解释变得不完备。

变量的两类基本关系,如何判断因果关系。

变量之间有两类基本关系,一是相关关系,即变量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存在关联,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变量变动的方向相同(正相关),二是变量变动的方向相反(负相关),三是变量之间没有关系(零相关)。

相关关系在说明变量间关系时给出的信息非常有限,仅能说明有关系,但不能说明关系的特点及何为因果。

因果关系的揭示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判断因果关系的三条标准为许多研究者所遵从:

1、变量发生在时间序列上是前因后果,这是因果判断最基本的条件;2、两个变量之间有实证的相关,即要能够实际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有稳定的共同变化关系,存在相关仅是判断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两个变量之间的实证相关不因为其他变量的存在而存在,即可以排除其他解释变量间实证相关的因素,可以排除全部额外变量的干扰。

简短地说,如果变量之间的明确的先后关系和实证相关均不会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是因果关系。

第4章测量

测量:

测量是一个确定某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值的过程,测量不仅限于作数值上的或定量的阐明,也可以作定性的阐明。

定名测量:

是把事物的属性归于不同类别的测量,也称定类测量,所有的定性的测量都是定名测量,定名测量的变量至少有两个性质上截然不同的类别,是包罗无遗且相互排斥的。

性别是定名变量。

定序测量:

是对事物的等级和顺序的测量,即对一系列事物进行排序。

类别不在同一层次上,也具有不同的值,因而可以依次排列等级与顺序。

定距测量:

对事物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测量。

比率测量:

是对事物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效度:

是指测量得到的记分是否反映了欲测的特征及其程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测量手段实际上正在测量所研究的概念,而不是其他的概念,二是指该概念被准确测量的程度。

内容效度:

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包含了欲测的内容范围,也叫逻辑效度,要确定内容效度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内容范围明确,二是题目取样适当。

比如数学能力测试不能只包含加法,还要包含减法、乘法、除法等。

估计内容效度的方法:

1、专家逻辑分析;2、统计分析;3、重测法

准则效度:

也称效标关联效度或实证效度,是以测验分数与作为外在标准效标之间的关联程度来表示的一种效度,效标是衡量测验结果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是体现测验目的、独立于测验之外的一种行为变量。

估计准则效度的方法:

1、相关法;2、区分法;3、命中率

结构效度:

是测验对某种理论构想或特质所能体现的测量程度。

确定结构效度的步骤:

1、提出理论假设,简历理论框架,已解释被试在测验中的表现

2、依据理论框架,推到出各种与测验成绩相关的假设

3、以逻辑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估计结构效度的方法:

1、测验内方法

2、测验间方法

3、因素分析

4、多特质-多方法矩阵

内部效度:

是研究中研究变量(处理)被精确估计的程度,也就是研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确定程度。

排除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无关因素,因变量所产生的变化都是由研究中所操纵的自变量所引起,说明这个研究具有好的内部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1、历史;2、成熟;3、统计回归;4、被试亡失;5、被试特征;6、研究工具的使用;7、测验;8、主试和被试的交互作用;9、无关变量的交互作用。

外部效度:

就是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研究外情景的程度,即实验过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1、实验条件的人为性;2、实验处理的多重性;3、被试取样的代表性;4、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信度:

是测量的可靠性程度,表现为测量数据和结果的稳定性以及测验内容的一致性,即重复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稳定。

检验信度的方法:

1、并行法,又称对等法,是根据测量的目标,同时做两次在内容、难度和题型上尽可能类似的测验,然后分别用来测量两组同质的被试,两组被试得分之间的相关就是所求的测量的信度;

2、重复法,就是对原有的测量过程进行复制,采用相同条件、相同方法进行重复测量。

复本信度:

对同一组被试几乎同时实施同一性质的两个测验,所得的结果一致性程度。

(并行法信度指标)

重测信度:

同一量表在同一样本中先后测量两次或多次,其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是放应测验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信度指标。

误差:

就是对正确的偏离。

绝对误差:

指一量表的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的绝对值

抽样误差:

某总数内的一个统计数的真值与从该总体内的一个样本中得出的那个统计数的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

是一种因测量手段的偏差所造成的误常误。

随机误差:

由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这种误差原则上是偶然性的、无任何特定形式的

系统误差:

非偶然的,定型式的,因素间也不能抵消掉。

测量层次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提出测量层次的分类,包括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离散测量、连续测量。

估计准则效度的方法:

1、相关法,就是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同一组被试在某个测量工具上的得分与他们在效标测量上的得分之间的关系,这种数量指标也称为效度系数。

2、区分法,具体程序是让被试接受一个测验,然后让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再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将其分为两组,回过头来分析两组被试原来接受的测验的分数差异。

3、命中率,如果研究者用测验的分数来进行决策,那么测验是否有效的指标就是正确决策的比例,即命中率。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1、历史,是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事件,一般前后研究间隔时间越长,特定事件影响可能越大;

2、成熟,是指被试在研究过程中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主要解决方法是设立未进行实验处理的控制组进行比较;

3、统计回归,也称平均数回归,是指在进行重复测量时,初测时或高、低极端分数者的成绩会出现向平均数运动的趋势;

4、被试亡失,是在研究进程中,一些难以预知的因素会导致样本中的被试中途退出或死亡;

5、被试特征,也称选择偏向,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没有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或对被试进行随机化分组,使所选择的几组被试的特征在实验处理前就存在差异,不同质;

6、研究工具的使用,是指研究过程中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人员的变化;

7、测验,主要指先前的处理对被试在随后的处理中的反应产生影响,比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8、主试和被试的交互作用,是指在研究过程中,主试和被试的人为因素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如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等;有效消除不恰当的交互作用的通用手段是采取单盲法或双盲法;

9、无关变量的交互作用。

如何理解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1、信度为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2、效度受到信度的制约,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小于信度。

有三种关系:

信度和效度都高,信度高但缺乏效度,没有信度也没有效度。

根据测量层次的分类内容,分析变量属于哪种层次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提出测量层次的分类,包括定名测量(适用归类、计数运算,如性别、种族、职业、教养方式)、定序测量(适用比较、排名运算,如喜好程度、排名、优劣)、定距测量(适用加减运算,如智力测验、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