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指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917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指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奇妙的指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奇妙的指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奇妙的指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奇妙的指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妙的指纹.docx

《奇妙的指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指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奇妙的指纹.docx

奇妙的指纹

《奇妙的指纹》活动设计

安阳市三官庙小学 李红婷

适用年级:

六年级

活动背景:

“奇妙的指纹”是选自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人人皆有指纹,指纹皆不相同,即使父母和子女,双胞胎之间指纹也不相同,真的很是奇妙!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自身各异的指纹也一定很感兴趣。

活动中学生主要从指纹的奇妙特征、指纹的用途等方面进行探究。

活动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探究人体指纹的奇妙特征。

2.通过实验、查阅资料、提高动手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3.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从小树立“勇于探究,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和志向。

活动重难点:

探究指纹的奇妙特征及用途,提高动手实践与探究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确定阶段

目标: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引导学生会提问,能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提炼,确定活动的主题。

并能对主题进行分解,确定可以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方向:

学生自主观察指纹,搜集有关指纹的资料,引导学生对指纹产生兴趣与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对“奇妙的指纹”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指纹采集方法实验”、“指纹作用的研究”“指纹形状的调查”等子课题。

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

目标:

推选出各子课题的负责人,负责人招兵买马,成立活动小组,制订活动方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探究。

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合作、交往、探究能力,获得情感体验。

指导方向:

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对子课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学习运用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本组的课题研究服务。

第三阶段:

整理资料阶段

目标:

能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研究结论。

指导方向:

指导学生对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制作简单的资料卡;分析资料,得出初步的研究结论。

第四阶段:

总结、交流阶段

目标:

对整个学期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汇报本组的收获。

指导方向:

指导学生根据各种各样的汇报形式的特点及本组成员的特长,自主选择汇报方式,制定汇报展示方案;在课堂上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最后进行全班的汇报展示。

  

《奇妙的指纹》活动预案

 

 

第一课…………………………………………开题课

 

第二课…………………………………………分组课

 

第三课…………………………………………制定活动方案  

                                               

第四课…………………………………………活动指导课

 

第五课…………………………………………中期反馈交流

 

第六课…………………………………………汇报展示

                                             

 

 

第一课    开题课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2.会简单地表述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是:

1.学会从发现的问题中归纳、提炼、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2.学会正确、规范地表述课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纹的知识感知它的奇妙、神秘。

2.能围绕主题提出一两个有意义的问题

3.能梳理归纳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4.通过学习交流懂得经验共享,培养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重难点:

学会分析、归纳、筛选、提炼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课题。

活动准备:

1.相关的课件、搜集关于指纹的资料。

2.纸条、记号笔等学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精彩无处不在,神奇无处不有。

请欣赏一段视频。

(放生活视频)门会开吗?

为什么?

(生答)

引题:

小小的指纹充满了神奇,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奇妙的指纹世界,去领略它的奥秘吧。

(板题:

奇妙的指纹)

二、认真观察激发兴趣

1.过渡:

同学们,指纹,你有他有我也有,可我们很少关注它。

下面让我们开展一个活动。

2.(出示活动一)观察指纹说说发现

3.汇报发现:

指纹的位置,指纹形状的不同,排列无规律等等

三、小组讨论选出问题

1.过渡: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许多。

面对奇妙的指纹,你小小的脑袋里一定充满了疑问,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答)哦,这么多疑问,下面我们小组讨论。

2.(出示活动二)交流感兴趣的问题,生读建议和要求

3.小组活动(将各组最有价值的问题贴在黑板上)

预设问题有:

(1)自己十个手指上的指纹相同吗?

(2)每个人的指纹为什么不一样?

(3)指纹的形状有哪些?

(4)指纹遗传吗?

(5)指纹有哪些特征?

(6)双胞胎的指纹一样吗?

(7)指纹的采集方法有哪些?

(8)指纹有什么用途?

(9)指纹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0)人的指纹与命运有关系吗?

(11)怎样创作指纹画?

……

4.梳理问题

 默读问题,说说发现

梳理问题(小组交流)

汇报梳理(相机提炼概括梳理问题的方法)

(1)明确问题(问题表达准确,无异议)

(2)分类合并(相同的、相近的、相互包含的进行合并)

(3)筛选剔出(没有研究价值的或没条件和能力研究的剔出)

梳理过后的问题有:

(3)(5)(7)(8)(10)

四、问题转化表述课题

1.过渡:

通过梳理,我们保留这几个问题,可他们还不是研究的课题。

怎样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你认为该怎样表述呢?

生表述(发现表述不规范及时引导)

2.举例:

白色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问题)

        白色垃圾处理方法的调查    (课题)

3.小组探讨规范表述课题的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4.小组交流汇报分解后的子课题:

(1)指纹形状的调查

(2)指纹特征的研究

(3)指纹用途的研究

(4)指纹与命运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5)指纹采集方法的实验

(6)指纹画创作方法的研究

师: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围绕“奇妙的指纹”这个主题确立了几个子课题,大家读一读,看这样表述可以吗?

五、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1.这节课的共同学习与探讨,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了解了指纹的知识,并懂得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学会了梳理问题的方法;掌握了规范表述课题的方法等等

2.小结: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神奇,用睿智的大脑,去思考生活中的疑问,还要学会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开题(板开题),下节课将同学们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

 

 

第二课分组课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分析做出选择,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

2.能自主选择、合理组建研究小组。

3.在选择课题、组建小组等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培养认真做事的科学态度。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合理分组;

2.帮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与展示。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如何紧扣主题有效合作,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与展示。

活动过程:

一、选择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围绕《奇妙的指纹》这一研究主题,经过大家的积极探讨,我们开发了研究子课题,你对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研究课题比较感兴趣呢?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2. 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思考并确定自己要研究的课题。

二、自主分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你觉得自己要研究一个子课题有哪些困难?

怎么解决呢?

(2)你想一想我们在分组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避免?

2. 师生互动:

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分组注意事项自主分组。

【课堂预设】学生分组不会一次做到合理,可能会出现人数不均匀、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因此教学中可能会预设多次分组互动:

首先,让学生自由选择,选择后观察并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做好引导。

其次,学生进行二次或三次分组,分组后如果还有不合理,可以等小组长确定后再进行协调。

三、推选组长

1.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设问:

要形成有研究能力的团队,还需要做些什么?

在推选组长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如何解决?

2.学生活动:

学生推选组长后,组员帮组组长设计亮相和展示。

【课堂预设】组长亮相形式及内容可能会比较单一,要注意引导组长多方面展示,适当引导组员互动,凸显小组长的重要性。

四、建设小组

1.创设组名、组标和口号。

根据学生提议确定从组名、组徽、口号三方面进行小组建设。

2.教师引导提出建设小组的注意事项。

过渡:

在具体设计小组文化建设的组名、组号、组标中,你觉得你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帮助大家树立遇到问题讨论解决的思想。

3.小组合作:

确定组名、组号、组徽,并准备好预展。

【课堂预设】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忘记研究的主题,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注意提醒学生围绕主题。

4.展示成果,相互鼓励。

过渡:

同学们,组长领导有力,组员参与积极,大家都完成了小组设计,就大家交流一下合作的成果吧。

为保证展示效果,请大家注意:

(1)展示者,要合理分工,注意结合课题,展示出小组的精气神。

(2)倾听者,要认真倾听,听完后要围绕他们研究的课题进行评价。

五、总结提升

1.学生自主交流

过渡: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研究前的初步准备工作,经过一节课的分组活动,你有什么要和大家交流的吗?

2.课堂小结

总结语:

我祝愿,也充分相信,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每位组员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三课    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阶段已具备的能力有:

1.知道活动方案所包含的要素。

如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及分工等。

2.能够简单地进行活动准备。

3.能简单的分出活动实施的几个阶段。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是:

1.能结合小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2.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活动实施的几个阶段。

3.能有条理的安排活动实施阶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活动课的探讨交流,学会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2.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统筹规划活动的能力。

3.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共享经验、促使学生对活动实施阶段内容设计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方案,培养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掌握制定活动方案的方法。

2.制定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及分工。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档案袋 记录本等

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探讨。

活动流程

一.介绍活动背景激发研究兴趣

1.揭示课题《奇妙的指纹》

2.介绍活动背景

过渡:

这项实践活动,大家对指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确定了活动主题,并组成了团结有凝聚力的研究小组,是不是就可以开始活动了呢?

我们需要做什么?

3.激发研究兴趣(板书:

小组活动方案)

二、讨论交流活动实施方案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一份完整的小组活动计划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生回答,师课件出示表格:

 

“    ”小队活动方案

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

 

研究所需条件

 

内容、步骤、方法

 

人员分工

 

2.各组同学,哪些要素你们能够自己填写?

哪些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三、讨论交流,解决难点“内容、步骤、方法”的设计

1.大家一致认为,最难的要数“内容、步骤、方法”这一项的填写了,这也是这份小组计划的重点。

2.讨论交流,确定:

(1)你们觉得本组的研究活动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2)每个步骤可以安排哪些具体的研究活动?

(3)每个步骤所需的大致时间?

(4)不同的问题调查起来方法也是不同的,和同伴讨论一下本组的研究问题都适合用什么方法来调查研究?

3.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本组的研究主题,设计研究过程。

指名一小组展示,发现问题,相机指导:

4.在组长的带领下,继续修改。

各组要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恰当安排活动时间。

要做好人员分工,人人有事干,职责明确,并把讨论的一件认真整理作好记录。

五、小组展示,评价

1.各组展示,重点谈活动阶段的内容安排和理由。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明白每个活动阶段的安排要从时间、地点、条件、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2.引导其它同学提出不同的建议,提出要求:

看这个小组设计的研究过程的安排有哪些可取之处,针对他们的不足之处,你有什么建议?

师相机评价:

你听得真专心,能发现问题,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学会倾听,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你提出的建议超出了老师的意料,真了不起!

3.各组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制定小组计划的方法和要点,希望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知识,收获快乐。

 

 

第四课    指导学生进行采访

学情分析

学生在采访阶段已具备的能力有:

1.知道采访的对象,以及采访的简单要素。

2.能够简单地设计采访提纲。

3.知道合适的选择采访的时间与地点。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是:

1.能围绕主题设计较详细的采访提纲。

2.学会围绕主题,抓住活动的关键部分设计采访问题。

3.能根据采访对象的话,抓住关键信息生成新的疑问。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设计采访问题。

2.通过采访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4.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共享经验、促使学生对采访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围绕活动主题,抓住活动的关键部分设计采访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探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内容

1、播放一段学生采访录像,边看边思考:

他们是怎样进行采访的?

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2、讨论交流,导入新课——怎样进行采访

二、讨论交流,明确方法

1、围绕刚才看的视频资料,讨论、总结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模拟情境进行演练,进一步明确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制定采访提纲

1.回顾采访提纲要素:

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人员分工、采访问题等

2.指导设计采访问题

A.请大家结合本组的研究主题,设计具体的研究问题。

B.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

C.指名一小组展示,评价交流,发现问题。

D.讨论修改,总结采访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围绕活动的主题

抓住问题的关键。

E.各组修改采访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交流,完成采访提纲的其他内容。

四、展示交流

1.各组展示采访提纲。

2.评价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各组修改、完善采访提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怎样采访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根据本组的研究主题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采访问题,制定了采访提纲,预祝大家采访成功。

请根据这节课教师的指导和设计的采访提纲,各小组在课下进行采访活动,注意及时整理相关资料。

 

 

第五课    中期反馈交流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以促进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2.了解学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

4.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能吸取其他小组好的做法,并为其他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重难点:

指导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以促进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活动准备:

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我们各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课下,大家根据活动计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各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但有些小组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节课,我们一起汇报交流一下,好吗?

二、小组交流阶段性成果,点评指导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汇报在对奇妙的指纹子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2.各小组介绍本组活动情况。

预设

(一):

注重材料收集,缺少实践体验

采集组汇报:

我们组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实验了解到了多种采集指纹的方法

(1)用手指蘸些墨水或印泥涂在白纸上就拓印出了指纹。

(2)用手指在橡皮泥或白面团上按一下就会出现指纹

生(3)沾了油脂的手指在白纸上按一下,将白纸在碘蒸汽管上蒸就会出现指纹

生(4)还可以用透明胶采集指纹……

师: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或建议?

(1):

了解了很多采集指纹的方法。

(2):

这一组汇报的方法很多,但不够详实。

如墨水或印泥采集法应注意的事项没有说出来。

根据我的经验,采集时蘸墨水或印泥不能太多,按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移位,不要反复,这样采集的指纹就清晰了。

(掌声)

生(3):

这一组的汇报多为语言叙述,如果将有些采集方法换成现场演示效果就好了。

师相机评价:

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真是一语中的,大家同意他的建议吗?

(生掌声四起)

花卉组一同学发言:

刚才同学的建议也给了我们启示:

如果我们组也有现场做指纹画的展示会很精彩的。

师相机指导:

同学们的建议充满了智慧,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材料的收集更要重视动手实践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无可比拟的。

预设

(二):

收集资料方法单一,说服力不够。

应用研究组的同学汇报阶段成果:

(1)从网上查阅得知指纹已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如指纹锁、指纹保险柜、指纹签到机等。

(2)从网上了解到公安机关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进行侦破案件,指纹是首要物证。

生(3)我从网上查阅到,为避免作弊有的地方高考时开始用志文准考证……

师:

听了这一组的汇报,你有设么感受?

生:

听了他们的介绍,感觉信息来源渠道都是从网上查阅的,有些单一。

(掌声)师相机引导:

都可以采取哪些渠道和方法呢?

一语激起千层浪:

(1):

可以到公安机关进行采访。

(2):

可以到指纹锁家庭现场拍摄。

生(3):

可以去使用指纹签到机单位调查,汇报时还可以图文并茂,这样更丰富多彩。

师总结:

同学们的建议超出了我的意料,真了不起!

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不仅丰富多彩,还可以培养你们的综合能力。

如:

与人沟通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等等。

希望同学们不要单一的从网上收集资料,还要走出去,走向机关工厂、走向大街小巷,走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三、修改完善下阶段研究计划:

1.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修改下一阶段所要开展的研究计划。

3.以小组单位进行汇报。

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并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5.小组再次修改、完善下一步研究计划。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交流探讨,我们解决了本组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修改制定了下一步的活动计划,预祝大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五、后续活动

根据本节课的修改的活动计划,继续进行研究活动。

   

 

第六课    汇报展示课

学情分析

学生在汇报展示阶段已具备的能力有:

1.知道要汇报展示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结论。

2.能够简单地陈述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结论。

3.初步了解各种各样的展示形式。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是:

1.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汇报展示。

2.学会充实汇报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形式恰当,突出小组特色。

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活动课的探讨交流,让学生掌握设计突出小组特色汇报方案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统筹规划活动的能力。

3.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共享经验、促使学生对活动过程、结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活动成果。

2.汇报展示时,选择恰当形式,突出展示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小组的汇报展示方案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探讨。

活动过程:

一、回顾研究过程,引出本节活动内容

同学们,我们以“奇妙的指纹”为主题,已经进行了多次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也开展丰富多彩的子课题实践活动。

那么,活动成果如何呢?

这节课,我们各组进行汇报交流。

二、分组汇报 相机点评

师:

哪个组最先为大家汇报呢?

(一)采集组:

子课题是《指纹采集方法的实验》

1.组员演示小组成员在实验室里利用碘蒸气采集指纹的课件

2.组员现场用印泥采集指纹的方法,并介绍采集时应注意的事项,将失败采集与成功采集的指纹进行投影展示。

3.一组员以表格的,介绍其他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4.一组员汇报研究过程中一起克服困难的事例,并感谢其他组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给予的无私帮助。

师:

哪位同学代表自己小组说说“收获”或“建议”?

(小组代表评议,并掌声通过采集组的汇报)

师:

下面哪个组为大家汇报?

(二)翘翘指组:

子课题是《指纹形状的调查》

1.播放小组成员去街头小吃摊、学校门口、校园内、家属院内等地方调查采集指纹的视频。

2.组员展示采集到的指纹档案薄。

3.组员展示指纹形状图:

斗型纹、箕型纹、弓型纹图片及形状特点,并介绍每一种形状的指纹所占的比例。

4.一组员提出疑问“据查资料,世界上有极个别人没有指纹,为什么会有此现象?

师:

这种想象目前还未有定论,望我们把这个问题记在心上,待我们学有所成,再去解决这个难题。

(掌声)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中肯评议。

小组汇报,依次进行:

(三)精英组:

子课题是《指纹特征的研究》

(四)异想天开组:

子课题是《指纹用途的调查与研究》

(五)鸿运当空组:

子课题是《指纹与命运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六)花卉租:

子课题是《指纹画创作的研究》

1.介绍指纹画所用材料的探索过程:

纸张,从白纸到宣纸;颜料,从水彩到彩色印泥,并将用不同材料做的画进行对比展示。

2.展示小组成员的画展:

蝴蝶、蝉,花鸟虫鱼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其他组员惊叹唏嘘声不绝于耳)

3.同学们如此喜欢指纹画,我现场创作,教给大家如何?

(通过大屏幕展示作画,并对大家进行指导)

4.将准备好的材料——树的轮廓图和彩色印泥拿出来,让同学们现场作画。

不大会儿,一株美轮美奂的“参天大树”指纹画完成了。

组员将它献给了敬爱的老师。

(共同参与、生成的,热情洋溢,激情澎湃。

三、各组根据点评,再次完善汇报方案

四、发表感言,谈论收获

学会了画指纹画;了解了指纹的广泛用途;了解了指纹的不同形状;学会了采集指纹;学会了合作完成任务;感受到合作的愉悦和快乐等等。

五、教师总结发言:

同学们,通过这节主题汇报课,我们收获了许多。

这次汇报课不仅展示出了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出了研究的过程,及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协作精神。

这样,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研究热情。

生活中,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要再接再厉。

加油,孩子们!

《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