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896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文档格式.docx

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

何谓素养?

素,有“向来”之意。

“素养”,是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由此观之,语文素养,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关于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义务标准》作出了如下的具体解说: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基本点:

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

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

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敢于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的态度。

③丰富的语文知识。

④扎实的语文能力。

⑤较强的语感。

⑥发展思维能力。

⑦良好的个性。

⑧健全的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语文素养也可理解为:

①言语信息:

课文内容知识,即文章中的“道”;

语文知识;

课文背景知识。

②语文智慧技能即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思想的技能:

字词学习;

句子学习;

篇章学习。

③语文认知策略:

确定重要内容策略,概括信息策略,推理信息策略,质疑释疑策略,监控理解策略,激活原由知识策略等。

④语文动作技能:

发音技能、书写技能等。

⑤语文情感与态度:

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语文素养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

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是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

三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

据此,我们认为语文素养的各构成要素具有如下的结构特点:

首先“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

从上文可知,语文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各要素之间不是并列、平行的,而是分层次成系统的整体装置。

表现在个体的人人上,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复合性结构和整体装置。

“素养”一词的使用,是对以往语文教学大纲过于注重语文“能力”的一种“矫枉”,因而,在《义务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解说中,“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一解说中还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要素显然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的,不是相互平行并列的;

它们在构筑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中的职能也不是等同的。

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听、说、读、写——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操作层);

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实施层);

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动力层);

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基础层)。

其次,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

当言语主体面临一项具体的语文任务时,主体对这项任务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热烈的情感;

在投入这项任务时,能否调动起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碰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时,能不能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任务等等,这不仅是主体能否完成一项言语任务的动力源泉,而且还关系到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态度。

在完成这项言语任务的过程中,主体对于这项任务的具体感悟和思维水平,是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前提;

主体是否具备与任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基础,这些因素构成了主体实施言语运作的具体机制。

只有这些隐性的因素都调动起来了,都发挥作用了,人们才能看到形诸于外的、千姿百态的、主体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的动态实施过程大致划分为:

“启动——执行——操作”这样三个阶段。

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上述语文素养诸要素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过程,另外,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浸润、互为营养的。

例如,开拓了知识视野,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一般智力的发展,有助于语文思维的发展;

语文知识可以为语文技能定向,有助于形成熟练的言语技能。

再者,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它既不以入学之时为起点,也不以毕业之日为终结。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将伴随人的终身学习过程;

它作为可持理发展的有“后劲”的学习动力,将在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

二、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

钟启泉在《学科教学论基础》一书中指出: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

(1)关心、动机、态度;

(2)思考力、判断力;

(3)技能;

(4)知识、理解。

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

有人借助“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学力观的特色。

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这个浮出水面的部分可以比作“知识、理解”及“技能”,而隐匿于水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

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和“关心、动机、态度”。

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

“显性学力”是靠了“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

韩雪屏先生最早提出了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她认为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其实质在于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应关注“冰山”隐匿于水中的部分,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将是语文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的形象展示,它的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一目标理念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只看到语文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练好支配言语行为的“内功”。

这一目标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一目标理念再一次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分外之事、可有可无的伴随之事,而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事,是多种因素综合、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这一目标理念还将使语文教师关注的对象升华到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

语文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第二,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人改革。

一门课程目标``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课程实施过程和方法的更新。

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所显示的各种要素及其间的关系,很难在以语文课本为中心、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语文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实现。

换言之,肤浅的池水,难以负载巨大的冰山。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提出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语文问题,能够提供需要解决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语文任务,并以此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还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设计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提供机会并支撑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总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

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人复杂社会

第三,“冰山模型”还启示我们: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

因此,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们协同一致,连续贯一地努力。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促进学科课程的综合发展趋势,促进各科教师的联手合作与及时交流。

三、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前景,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标准》的第一条理念如是说: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于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第一,高中生具备了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口语、书面语语感已得到提高;

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积累和思想文化修养;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已基本形成;

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把握,已从感性认知走向成熟的理性思考。

在完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学习之后,高中生具备了进一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动机和愿望。

第二,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第三,更加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

高中阶段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关键期,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16岁至18岁,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其生理、心理都趋于成熟,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高中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更加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高中语文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为自我成长与发展奠定一道亮丽的精神底色。

第二节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只有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才能为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义务标准》作了这样的阐述: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上述文字概述了语文教育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三是母语学习与感性把握;

四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第一方面是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特点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二方面主要是从该课程的实施过程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三方面主要是从母语学习的特点来看语文教育的特点,第四方面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界定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感染熏陶与学生独特、多元反应的有机结合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甚广的。

另一方面,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

人们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固然存在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人们是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的感知都可能是不同。

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课程的教育应考虑:

首先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

如果像以往的数理学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就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对人的影响是甚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

所以,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语文学习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

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学生反应的多元化就开卷可能有益,开卷也可能有害。

即使对是有益的内容,它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更为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健全,语文教育必须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民主,选择教学内容,摄取语文中的精神养料,把社会主流价值观贯穿到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再次,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其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广阔的实践机会,在师生共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因而,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应该设计成这样一个系统:

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再加上一些例子和共操练用的习题,例子用来说明知识和原理,习题的操练是为了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原理的能力。

加强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情境性、过程性、综合性及合作性。

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境性。

因为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进行的。

言语发送活动,实际上就是作者和说话人不断地适应语境,生成言语的过程。

言语接受活动,实际上就是读者和听话人依据言语成品,不断地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

语境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话题,规定一个语境就是提供了一次完整的言语动。

一次完整的言语活动就可以体现言语的多种功能。

皮特·

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阐发了言语的六种功能是:

第一,是言语的个人功能,即表示说话者的态度、情感和个性。

第二,言语的指示功能,即言语的目的是支配听话者的行动和行动方式。

第三,言语的酬应功能,言语活动可以实现交际双方的良好接触,以促进双方的联系、情谊或社会团结。

第四,言语的指称功能,一般发生在以话题为中心的言语活动中。

第五,言语的界说功能,指的是交际双方要遵守同一的语言规则,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第六,言语的想像功能,指的是交际双方为了给对方带来交际的乐趣而有意使用某些语言技巧。

事实上,“每一句话都可能有多种功能,或者说,都能表示不止一种行为。

一句话语可以既表明某种事态,同时又要求听话者做出某种行动,这样它就可能既有指称功能又有指示功能”。

在母语教学中提倡让学生了解言语功能的意义在于:

“从功能的观点看,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任务要去完成,而教师对这一任务相对来说是无力相助的。

……有效地使用语言,就属于这种情况。

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惟一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大量接触各种不同的连贯的言语。

他必须多听多观察‘活的语言’,这不等于只是听听而已,必须提供整个言语环境。

……至少要给他资料,由他们自己从中发现言语行为的规则和惯例。

我们关心的是不仅要教会他能说出语法正确的连贯话语,而且也要教会他能有效地使用语言,与人交际,并且起某种社会作用。

三、儿童母语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

学习母语与学习外语在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

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经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为基础的。

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

——

①②S.皮特·

科德:

《应用语言学导论》,第28~30、33页,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并同时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学习母语,

因为有了口语基础,具备一定的语言心理机制,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身处母语环境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母语学习不必像外语学习那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和规则的记忆,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录的语感。

而应该充分利用母语学习“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四、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

1.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其结构分为笔画、偏旁和字三级。

汉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空间里多向展开;

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

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

学习汉字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形音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可以省去许多死记硬背的苦恼。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汉字特有的极富有创意的造字方法,具有无限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汉字灵活的组词方式,学习、理解、探究和书写汉字,本应是很有兴味、富于乐趣的事情。

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此连写的规则,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因此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汉字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充溢着丰盈的文化意蕴。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

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生存智慧、情感智慧、生命智慧和伦理智慧。

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往往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它有外形和骨架、思想和神韵、情感和精神。

汉字与文化的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

其二,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

其三,汉字是象形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

其四,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

总而言之,汉字是有个性的,汉字会说话,当你在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呼之欲出,和你对话交流。

2.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当然有规律,但每一条规律都有许多例外,可以说汉语语法系统缺乏严整的规则。

如果说学习世界某些语言是要从语言的知识、规则、条理入手的话,那么,汉语一定不在其内。

学习汉语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规则,但汉语却没有多少强制性的规矩,它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

这种语言宜乎在模糊中求准确,用西方语言的条条框框来分析汉语实在是勉为其难。

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会意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不应照办印欧语法的条条框框,也不应该像他们那样重语法教学,而应该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渐染,提倡多读多写。

不应照办西方的分析思维方式,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重视感悟、熏陶、语感,似乎不可捉摸,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但是,与这些联系在一起的积累、多读、多写,又实在是太明白了。

这正如播种、收获与孕育、生长的关系一样,播种、收获是看得见的,很明白,而孕育、生长则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用庄稼生长来比喻汉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学习与工业生产不同:

“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