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803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军长征导游词.docx

红军长征导游词

红军长征导游词

【篇一:

红军纪念园导游词】

阆中红军纪念园导游词(新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阆中红军纪念园开园仪式的讲解员,我是xx,大家叫我小x。

现在,就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跟随小x一起去追忆当年那段难忘的红色历程、去深切缅怀革命英烈,感受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场景。

阆中红军纪念园主要是以反映川陕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在红军精神光耀下民族民主革命中心区域历史地位的纪念胜地。

他也是“嘉陵第一江山”的重要景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中,阆中是参加红军最多的县、女红军最多的县,是川陕苏区建县最多的县市,是最主要的长征出发地,是川陕苏区唯一的食盐供给地,是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频繁战斗和较长时间居住过的地方。

正鉴于此,所以它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线中十二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阆中红军纪念馆始建于96年,2009年扩建,其占地100余亩。

现形成了集崇祀、瞻仰、游览、体验于一体的红军魂景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雕塑群区,红军烈士祭祀区、红军文化展览区、红军功勋墙区、红军石刻长廊区等六大功能分区。

我们走进阆中红军纪念园,就如走进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i、(红军魂景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便是红军魂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座汉风赭红色汉阙门,他是红军魂广场入口,看到汉阙门就使人顿时想起了汉高祖刘邦《大风》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气磅礴诗句,一下将人带入了多年如火如荼的红军战争岁月。

在我们的右边主题文化墙正面是毛泽东笔走龙蛇的《长征》诗,歌吟了中华民族、红军健儿伟大的长征精神,两侧镶以红军长征路线图和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强度嘉陵江战役要图,具像化了一代伟人的伟大战略思想。

背面用简约准确的文字介绍红军在阆中转战三年的战斗历程。

右边的文化景墙,是用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年红军在阆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红军的典型场景。

“强渡嘉陵江”巨型雕塑耸立在红军魂广场中心。

雕塑家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红军英雄人物的崇敬,将红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和情怀跃然眼前。

“强渡嘉陵江”,再现了红军在阆中强度嘉陵江的历史辉煌,那是在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入川北上,红四方面军奉命实施强渡嘉陵江战役。

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等领导的率领下,选择嘉陵江苍溪、阆中段为主要强渡地段实施强渡,仅阆中境内就有涧溪口、南津关、河溪关、石龙茄子渡、沙溪场五个渡口。

1935年3月28日—4月3日,红军全面突破嘉陵江防线,控制了嘉陵江以西,北起广元,南至南部400里地区。

接着,向敌纵深发展,至4月21日,整个强渡嘉陵江战役,歼敌12个团,计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开始踏上举世闻名的长征路。

阆中是红四方面军主要长征出发地之一。

正如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星火燎原》中所说:

“从阆中南面的塔子山强渡,《三国演义》里不是说张飞守阆中吗?

就是那个阆中。

2、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雕塑群区

(好各位领导请往前走)

现在我们的正前方看到的是革命之梯,在革命之梯的下面左右两边我们可以看见有十尊雕像,他们是阆中籍的十位将军,他们分别是汪易、宋烈、莫春和、安志敏、白崇友、蒋克诚、安东、宋献璋、梁天喜、杜光华。

他们大都是在1933年参加红军,解放后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其中汪易为阆中水管人曾经担任过北京军区的副司令等重要职务,于1995年去世,终年79岁;宋烈:

阆中望垭镇人,历任河南省公安厅厅长、公安总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莫春和:

阆中朱镇乡人,历任总参机要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安志敏:

阆中二龙镇人,历任空军六航校校长、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白崇友:

阆中水观镇人,历任中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医院政委等职;安东:

阆中凉水乡人,历任情报部副局长、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宋献璋:

阆中石滩镇人,历任浙江军区副政委、南京步校政委等职;蒋克诚:

阆中老观镇人,历任军分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梁天喜:

阆中西山乡人,历任云南省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杜光华:

阆中天林人,在抗日战争中因战功卓著被誉为“抗日虎将”。

1946年,在第三次临江保卫战中,杜光华奉命率辽东军区四纵十师担任主攻,在前沿察看地形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当场壮烈牺牲。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寓意深刻的革命之梯,拾级而上,我们可以看见一旗五徽的图案,分别是军旗、国徽、党徽、军徽、团徽、队徽。

在两边红旗簇拥下的革命之梯,喻意着革命道路漫漫而又要一步步地攀登?

?

走完革命之梯后请各位领导在此稍着停留,也请稍微休息一下,刚才我们攀登的革命之梯他共223级,登上来以后会感到有点累,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革命的漫长与艰辛,深刻体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

现在我们的正前方看到的市告别苏区的雕塑,它具有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的意义。

那是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等方面军领导的率领下,由陕南进军川北,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

阆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在阆中先后转战三年,浴血奋战,解放农工,建立各级苏维埃,阆中人民和其他川陕苏区人民一道为红军提供了无私的支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35年4月,红军渡江西进,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结下军民鱼水之情的川陕苏区人民,自此、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3、红军文化展览区

看完了告别苏区的雕塑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各位领导请这边走!

我们继续登梯。

现在到达的位置是红军纪念园的核心景区,正前方的便是红军纪念馆,我们眼前的这坐青铜塑像是纪念巴山女红军的雕塑。

它反应的是女红军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一段生活实景的断面展示。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广大受苦受难巴山女青年积极参加红军。

其中,两千多人的红军女子独立团(先后共2个团)中,阆中有名可查的达510多人。

她们在川陕苏区,在长征路上,在西征途中,为革命流血流汗,历尽艰险。

其斗争之卓绝,功勋之显赫,永彪史册。

4、纪念馆导游解说词

各位领导: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红军纪念馆,上书“阆中红军纪念馆”几个大字,它是由著名川籍红军将领、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题写的。

纪念馆有三个展厅,主要展示红军在阆中转战三年的史实,以及红军精神对阆中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深远影响。

第一展厅主题为“阆山炬火”。

主要介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6月进军阆中,在这里转战三年,点燃了革命的燎原之火。

让我们从红四方面军入川说起吧。

1931年11月,鄂豫皖苏区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成立红四方面军。

12月,由湖北省黄安(今红安)经陕南转移川北,占领通江、南江、巴中、达县等地区,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而当时的四川,军阀连年混战,与官绅勾结,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达70多种。

1932年阆中的田赋就预征到1944年。

劳苦人民税赋沉重,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

穷苦人民反抗压迫,盼望红军。

在阆中地下党领导下,组织起十多支游击队,派人到苏区寻找红军;同时,先后参加了南部升钟武装起义,举行了老观农民起义、清泉暴动、石滩民团暴动,并派人到通南巴寻找红军,迎接红军进抵阆中。

自1933年春天开始,先后有红九军、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92师、红三十三军、红四军之一部共五路红军进入阆中。

1933年2月至6月,红军粉碎了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

反击“三路围攻”后期,红四方面军红十一师曾与田颂尧一部激战于阆中市三庙乡罗汉山并取得了胜利。

接着,红军进军阆中老观镇,建立了中共阆苍南边区委员会(又名中共老观中心县委)。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于仪陇县木门镇召开军事会议,将四个师扩充为四个军,于8月举行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

其中仪南战役历时半月,在阆中境内发生的有李先念率领红十一师一部在鹤峰场击败敌军一个团的平头寨战斗,在老观场歼灭罗乃琼和马骥伯部的老君山战斗,在阆中玉台场太阳山歼敌廖刚旅一个营、玉台地主武装赵硕夫部的太阳山战斗,在宝马乡金山观击溃田颂尧部黄蹇团、随即解放洪山场的金山观战斗,在水观燕子山击溃敌廖刚旅两个团的燕子山战斗,还有在八庙(石滩)歼敌的战斗等。

仪南战役后,红军控制了陕南宁强到四川阆中、南部等县之间嘉陵江东岸广大地区,在水观场建立了阆南县苏维埃。

1933年9月,在蒋介石的策动下,四川军阀刘湘先后调集20余万兵力,对川陕苏区进行“六路围攻”。

红四方面军经过十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猖狂围攻。

在反“六路围攻”战役中,阆中境内取得了二龙恭思寨阻击战的胜利,李先念指挥的鸡山梁战斗击溃田颂尧一个团的进攻,还取得了大奎山战斗、洪山庙战斗胜利。

这一时期,红军还在二龙场、木门垭、护山梁、石滩口等二十余个地方与敌人进行过战斗,打退了军阀和地方反动武装的进攻,扩大了红色根据地。

第二展厅主题为“阆水红潮”。

主要介绍红军在阆中建设红色根据地、阆中儿女踊跃参加了红军的情况。

1935年春夏之交,红四方面军进行了强渡嘉陵江战役,离别阆中,开始长征。

红四方面军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川陕苏区先后建立了二十四个县和两个市共二十六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其中阆中境内先后建立了苍溪县(老观场)、阆南县(水观场)、忠发市(阆中县城区)、阆中县共四个县级苏维埃,境内各区、乡、村也先后建立苏维埃政权。

县城清真寺成为川陕苏区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苏维埃所在

地,阆中城区还留下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和徐向前住地旧址,红三十军军部和李先念住地旧址,红九军军部和许世友住地旧址,红三十三军军部旧址,红四方面军宣传部和部长刘瑞龙住地旧址,以及市、县苏维埃政权、法庭等诸多革命遗迹。

红军在阆中期间,发动劳苦人民建立地方武装,打土豪,分田地,解决粮食问题;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成立工会、农会、妇救会、儿童团;恢复和发展商业贸易;兴办列宁小学,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卫生事业,建立红军医院,阆中成为革命根据地。

阆中还建立起联结川陕苏区与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

1933年8月,党中央派遣廖承志前往川陕苏区传达重要指示,廖承志从上海到成都,又与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同行,到阆中徐垭口地下党员徐世辉家住了10多天,又进城在马家大院居住,后通过地下交通线一站一站地护送,他们顺利到达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总部。

阆中人民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政权,22000多名阆中儿女踊跃参加了红军,占红四方面军兵员总数的八分之一。

其中,有510多名女青年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女子独立团中的骨干力量。

1935年3月底至4月下旬,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进行了强渡嘉陵江战役。

总指挥徐向前沿江勘察,选择苍溪塔子山下江段和阆中境内五处渡口为主要强渡地点。

1935年3月28日夜至29日,方面军直属教导营、红30军一个师和红四军从苍溪塔子山附近强渡嘉陵江。

同时,红九军25师、红三十军一部从阆中城北涧溪口渡江成功。

3月31日,攻占阆中城的红九军27师、红三十军一部在古城南津关渡口浮桥强渡嘉陵江成功。

至4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川陕省委、省苏维埃部分机关、红三十军一部、红三十三军一部,亦先后从此浮桥渡江。

同日,红九军一部、红三十三军一部从阆中河溪关渡口强渡成功。

红九军和红三十三军另一部在古城南面10公里石新场渡口强渡成功。

3月29日,红九军一部阆中城北沙溪渡口强渡;4月中旬,红三十三军一部、阆中地方苏维埃等机关等也从此渡口渡江。

红四方面军从强渡嘉陵江时起,离别阆中,告别川陕苏区,西进与中央红军汇合,实际上开始了长征。

阆中是红四方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

第三展厅主题为“精神永继”,主要介绍红军渡江西征后,红军精神永远激励着阆中人民前进。

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迎来了翻身解放。

红军精神激励阆中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阆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日,各界爱国人士,广大群众,青年学生等,纷纷跨入行列,汇成了一股救亡运动的滚滚洪流。

1938年12月,中共川康特委根据中央南方局的指示,在阆中县城秘密成立中共阆中中心县委,成为川东北九县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

中心县委输送不少中共党员和爱国青年到延安,奔赴抗日前线;还掩护周恩来派来的干部到驻阆中的川陕鄂绥靖公署和潘文华部队中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并在潘部设立了秘密电台,沟通了重庆—阆中—延安的联系,促使潘文华部队走上抗日道路。

抗战8年中,川军出川300万兵员,占全国兵员的五分之一强。

阆中是川军北路出川的集结出发地。

阆中籍抗日将领中涌现出不少名震华夏的英雄。

其中,有参加红军后在平型关大战立下显赫战功、任东北抗日联军旅长的抗日虎将杜光华;有负责护送廖承

志、罗世文安全到达川陕苏区的地下党员、后在八路军西安、重庆办事处和延安陕北公学做出多方面贡献、率部与日寇战斗屡建奇功的八路军晋北军区政委马文玉;有红军出身、参加过平型关大战、后率部深入敌后打击日寇的新四军独立团团长蔡斌。

还有出川在台儿庄大战和保卫徐州中冲锋在前、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寇短兵相接、带伤肉搏、拚将热血报中华的川军将领陈信余等。

红军精神鼓舞阆中儿女献身人民解放事业。

其中有有奔走于重庆广安间组织武装暴动、被捕后坚贞不屈、殉难于渣滓洞的陈贻烈士;有在剿匪斗争中牺牲的涿县县委书记余群清;有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击落过日军飞机与美军飞机多架,还在开国大典上领队驾机飞越天安门上空受阅、功勋卓著的“王牌飞行员”邢海帆;有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空军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开国大典检阅时驾机殿后与邢海帆首尾呼应的空军将才安志敏等。

红军精神鼓舞阆中地下党英勇战斗迎解放。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阆中成为国民党军、警、宪、特群魔乱舞的大据点。

中共地下组织在白色恐怖中英勇斗争,逐步壮大,组织开展“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斗争,先后掀起了丝厂大罢工,农民抗粮斗争,反对抓壮丁的斗争。

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川北、川东两个系统党组织在白塔山背后的陈家山召开秘密会议,拧成了一股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敌斗争,建立了武装力量,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同时,积极开展策反工作,选择县警察中队和自卫总队为突破口,通过多方做工作,使盘踞阆中的五股国民党武装力量大部分表示听从共产党的指挥。

1949年12月25日,县长贺德府出面召开“应变会议”,宣布公开起义,各军政头目积极响应,阆中实现和平解放。

党组织将3万余人的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独立师”,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阆中城。

阆中党组织从此以执政党的地位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建设新中国的“再长征”中,红军精神弘扬光大,使这块红土地生机勃发,不断前进。

古老的阆中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名城,而红色文化正是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这个纪念馆为核心的阆中红军纪念园,已成为川东北最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红军功勋墙区)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将进入红军功勋墙区,各位领导这边请!

好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左右两边的红色墙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健在的红军名字,上面左右两边的红色墙是当时团长、首长级别以上的红军名字,当然迄今为止还健在的红军已经很少了。

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呼啸的呐喊和不逝的血光,让一批批神奇的红军英雄人物,在硝烟弥漫的历史中走出来,一一定格在功勋墙上,让后人去景仰。

徐向前、李先念、张琴秋、许世友?

?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唯帷在川北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上;两万多阆中儿女参加红军,在转战阆中的三十多个战役和战斗中,谱写了英雄的战歌;在西渡、北上后的历次革命斗争中,铭刻了不朽的丰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面的雕像,他们是当年红四军方面的主要领导人塑像,有张国焘、徐向前、李先念等,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何张国焘的塑像却放在一边呢?

大家都知道,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始人,从搞学生运动到搞工农运动,亲力亲为,勇于负责,但从未当上一把手。

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他有8万多人,毛泽东仅不足一万人马,便想争夺中央领导权,公然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继而对

【篇二:

革命根据地导游词范文三篇】

(一)

各位团友,大家好,xxxx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

我们即将前往xxxx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xxxx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xxxx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

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xxxx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xxxx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

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xxxx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xxxx根据地的中心地带xxxx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

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

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

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

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

xxxx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

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

“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

xxxx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

〔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

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

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

在平绥铁路以北沿xxxx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八路军挺进xxxx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

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xxxx抗日游击根据地。

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

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

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

1938年12月,八路军xxxx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xxxx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xxxx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xxxx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

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

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

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

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xxxx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

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

xxxx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xxxx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xxxx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xxxx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xxxx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烽火遍燃〕

在领导xxxx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xxxx县境内xxxx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xxxx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

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

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

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

这里是xxxx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xxxx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

先后修复了xxxx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

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xxxx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

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

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

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

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

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05年初,xxxx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

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xxxx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信朋友们这次xxxx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二)

欢迎各位来宾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

这里原系民国7年(公元1918年)芬兰牧士建的天主堂,3栋共15间木结构平房,四周有砖墙环护。

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的反围剿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和区政府于91年夏发动募捐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并新建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