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764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22新人教版

学案2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经济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

社会上的不平等加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思想来源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3.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4.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易混易错]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深度点拨]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如何?

(1)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2)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以及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重点精讲]

理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关系

(1)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表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自身的运动,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又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是实践推动了理论的诞生与发展,理论又指导了实践。

[深化探究]

材料

   

      工人居住的贫民窟       “新和谐公社”蓝图

思考 

(1)观察上图,针对当时的工人阶级状况,这是哪位有志之士提出的“美妙”设想?

结果如何?

(2)你如何理解“在美丽幻想失败的地方,往往长出科学理论的常青树”?

答案 

(1)欧文提出建立“新和谐公社”。

这一设想脱离现实,将无产阶级取得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上流社会人士的帮助之上,只能是空想;再加上内部矛盾激化,结果失败。

(2)这句文字的描述,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关系。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种种设想,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关键点拨]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前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其三大理论来源。

[深化探究]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案 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思考 

(2)材料二中所提及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其使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 历史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核心内容:

发展社会生产力。

材料三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思考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答案 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围困巴黎的敌军采取了屈膝投降政策,同时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2.导火线

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3.过程

(1)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重点精讲]

如何认识巴黎公社诞生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

(1)偶然性:

它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而是特殊条件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突发事件。

(2)必然性:

法国等欧洲资本主义仍处于向上发展时期,还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地步。

[易错提醒]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只是一个城市的政权,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2)措施

领域

内容

政权建设

权力机构

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军事措施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司法措施

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

公职人员

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社会经济

工厂归属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工作时长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失败

(1)主观原因:

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2)客观原因:

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5.意义

(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重点精讲]

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从成立背景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从公社产生的过程看公社社员是由广大工人群众选举产生的,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尝试;从公社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公社在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同时,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及其他民主措施也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归纳总结]

巴黎公社留给后人哪些基本的经验、教训?

(1)基本经验:

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教训:

缺乏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未获得群众支持,即缺乏工农联盟。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思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为什么?

答案 ①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思考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有哪些表现。

(3)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答案 

(2)在政权建设方面: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

(3)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课堂小结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答案 A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历史条件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正是因为如此,才引起了B、C、D三项的变化。

2.“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的古典哲学

答案 C

解析 抓住关键词:

“无产阶级”、“人类友谊”——马恩的友谊。

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文中的“锁链”是指(  )

A.贫穷与落后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答案 D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知此“锁链”指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4.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 C

解析 马克思的话表明巴黎公社起义仅仅是一个特例,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勃勃生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仍不成熟,故排除A、B两项;D项虽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5.列宁曾经说过:

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

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

D.人类历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而“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A、C、D三项与巴黎公社特点不符。

6.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但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了。

故选C项。

学思之窗

(1)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民主措施?

(2)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答案 

(1)措施:

政权建设方面:

①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

②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社会经济方面:

①没收逃亡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