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测区内有石桥子、上平台子1:
10000比例尺地形图,(1987年5月调绘,1989年出版,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5米,1974年版图式。
精测仪成图。
)可供划定范围,技术设计踏勘选点。
2.技术依据:
a.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b.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GPS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997年10月1日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2.3实习基本过程
(1)实习动员,领仪器工具,落实计划;
(2)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导线点、水准点、图根点);
(3)测图控制测量外业:
导线测量(测角、量边)、水准测量;
(4)控制测量内业:
导线计算、水准测量内业、控制点坐标与高程成果表;
(5)编写实习报告;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石桥子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D、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
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
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设计以边连式布设D级GPS点7个(其中2个已知,5个未知点),布设E级GPS点4个(其中2个D级网已知点,两个未知点)。
控制面积约16km
,D级网其平均边长1501.49km,最短边为0.52m,最长边为2.66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74024。
本次设计的D级控制网采用7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
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网形如图:
D级网
图1
注:
8854为药厂点,8926为北门点,1026为蓝房子点,0746为产业大道边上山上点
E级网
图2
8854为药厂点,8926为北门点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3.5.1选点
本次实习共选了9个GPS点,分布情况如D级、E级网形所示,每个GPS点点位处都埋石。
3.5.2埋石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如图3
图3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埋石规格如图4
图4
3.GPS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
3.5.2点之记
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表1三角点点之记
点名
等级
标志类型
点号
觇标类型
所在地
交通路线
与本点有关的方向及距离
点位略图
有关问题
说明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表2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距离(km)
固定误差a(mm)
比例误差b(1×
106)
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
D级
5~10
≤10
1/45000
当边长小于200m时,以边长中误差小于20mm来衡量
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用下式表示:
式中:
σ——GPS基线方向的弦长中误差(mm),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d);
d——GPS网中的相邻点间的距离(km)。
表3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的规定
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条)
≤8
3.7GPS网调度计划
表4GPSD级网调度表
时段编号
观测时间
测站号/名
测站号/名
机号
1
10:
30-
12:
00
0253
0746
1026
8854
8926
3758
4311
仪器高
1.474
1.391
1.519
1.338
1.506
1.781
1.690
表5GPSE级网调度表
14:
30-15:
30
校园
后山
1.356
1.656
1.369
3.8GPS观测
3.8.1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2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表6GPS网作业基本要求
平均边长D(km)
接收机性能
标称精度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量
D、E级
双频或单频
10mm+5ppm
≥2
表7D级GPS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见下表:
项目
卫星高度角(°
)
≥15
有效卫星数
≥4
平均重复设站次数
≥1.6
时段长度(min)
≥45
采样间隔(s)
10-60
3.8.3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
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
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
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
改变卫星高度角;
变数据采样间隔;
改变天线位置;
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3.8.4GPS控制网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要求采用厂家提供的解算软件进行,对接收机同步观测的一个同步时段中,采用单基线模式结算。
相邻基线长度不大于5KM,采用双差固定解。
2.基线解算外业数据检核
①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小于10%
②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
Wx≤3
αWy≤3
αWz≤3
αWs≤3
αn为闭合环边数
α--相对级别规定的精度mm.
a≤10mm,b≤20mm
3.GPS网平差计算采用厂家提供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3.9导线的布设形设与等级
在D、E级GPS网下加一级导线网,在地势较高处按照1平方千米1-2点的密度进行控制点加密,设计有9个,平均边长2.3KM。
1.选点埋石原则
选点按照设计书设计位置及GPS观测对点的要求,保证高度角及远离电磁波干扰条件等,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要求每点至少有两个方向通视。
一级点号按自然数字前加罗马字“I”进行编号如:
I001、I002。
埋石采用普通混凝土,中心用铁质标志埋石。
2.观测要求
表8一级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KM)
固定误差A(MM)
比例误差系数B(mm/km)
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一级
≤20
≤1/20000
表9观测基本要求
方法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同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观测时段数
数据采样间隔(S)
PDOP
一级
静态
≥30
10~30
观测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同首级一样。
图5注附合导线计算成果见附表
3.10观测成果质量分析(见附表1)
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4.1选线、埋石方法及情况
采用四等水准网的作业方法进行。
四等水准线路主要沿道路布设。
4.1.1水准网形如下图
图7
4.2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4.2.1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表10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符合或环线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四等
6
≤16
DS3
双面
往一次
20
表中L为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表11四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80
≤3
0.2
4.2.2DS3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在一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光学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①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②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
③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④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4.2.3四等水准的观测方法
每测站的操作程序:
1.用圆水准器整平仪器,照准后视标尺黑面,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按下、上丝和中丝顺序读数。
2.照准后视标尺红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后,按中丝读数。
3.照准前视标尺黑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按中丝和下、上丝顺序读数。
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后,按中丝读数。
4.2.4水准测量记录要求
1.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
严禁转抄、伪造。
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
记录数字中尾数读错不得更改,应划去重测,对取用的已知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
2.所有观测放样手薄,必须保持完整。
不得缺页、空页。
3.测量成果应妥善保管。
4.2.5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1.三、四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安置仪器。
2.在一个测站上,四等水准尽量少作两次调焦。
3.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固可靠,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作出标记。
间歇后,应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符合要求,则可继续观测,否则须从前一个水准点起重测。
检测记录用红笔圈起,其高差在正式成果中不予采用,不合要求的检测记录应划去。
4.在一个测站上,只有各项检核均符合限差要求时,才能迁站。
如其中有一项超限,可以在本站立即重测。
如果仪器迁站后才发现超限,则应从前一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测。
5.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妥善保管,按测量法规定及时检定,检查、校正和修理。
4.3平差计算
各项资料经外业检查和验算合格后,利用平差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表12四等水准观测成果质量分析标准
仪器型号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高差较差(mm)
≤3.0
≤10.0
3.0
5.0
测段长度统计(见附表1),高差较差≤5.0mm,黑红面较差≤3.0mm,我们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复测,检测结果显示:
测段的线路选择、标石及其点位、复测精度状况良好,完全能够满足《规范》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表明我组水准控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具体数据详见我组的《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
五.实习体会及经验教训
1.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收获主要表现在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通过实际操作,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放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水准测量中的一些技巧。
通过控制测量的实习,掌握了测绘的基本方法和绘图方法。
在仪器掌握方面,能够比较熟练地对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
特别是在全站仪使用中,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全站仪的大量应用,熟练了全站仪对中整平的步骤,对全站仪整体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比如在粗平过程中能比较够熟练地通过调整支架比较迅速地完成粗平,单这一个过程就比以前快了很多,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中整平仪器所需时间。
2.数据计算整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
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3.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
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
本次实习进行了大量基准测量,虽然仪器i角误差很小,但往往都存在,在进行前后视距读数时尽量要是前后视距基本相等,这样才能使数据更准确。
如果i角误差很大,在测量的过程中才发现,必须用尺量距使前后视距相等。
经过控制测量的实际操作以后才认识到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首先要对所要测绘的区域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向整个区域进行扩展,在选点时要尽量找在各个方向通视效果好的点,特别是要注意建筑物周围植物的影响。
在实际测量时要有一个顺序,切忌随意设站测量。
数据记录要清晰准确,最好每天都是固定的人来记录数据,这样能更好保证数据的清晰和记录格式的统一,数据记录人员要和读数人员有密切配合,相互提醒,每个数据各报一遍以确保无误通过这次实习,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团对合作的重要性。
4.经验教训:
(1)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2)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3)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4)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
(5)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