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7468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年,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7.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

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C.四种说法都正确D.有三种说法正确

8.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9.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中①②两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C.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10.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1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1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A.水源和土壤B.细菌和真菌C.各种动植物D.有害的生物

1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樟树林中樟树有高有低,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14.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

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15.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⑤

16.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②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③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 

④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7.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18.若某一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需消耗海洋植物最多为(  )

A.1120kgB.6440kgC.2240kgD.1220kg

19.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20.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只能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图中③⑤⑧过程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21.“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22.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间

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24.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

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cm2·

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狼捕食野兔,获得的能量为野兔捕食能量的10%~20%

2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D.土壤pH

27.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信息传递不仅可以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9.为了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在山西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

为了防止数量极少的野马灭绝,对其进行集中圈养。

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易地保护D.易地保护、就地保护

30.1970年,美国的玉米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

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这一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科研价值D.潜在价值

31.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性状分离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2.对某植物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性状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

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3.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B.AABbC.aaBbD.AaBb

3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

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

丁(腋生)

全为腋生

纯合子分别为(  )

A.顶生;

甲、乙B.腋生;

甲、丁

C.顶生;

丙、丁D.腋生;

甲、丙

35.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3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7.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B.2/16C.3/16D.4/16

38.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DDSS×

DDSsB.DdSs×

DdSsC.DdSs×

DDSsD.DdSS×

DDSs

39.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40.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

黄色

3/4黄色、1/4灰色

杂交C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一定

都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41.(12分)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

(2)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与曲线

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

密度_________(更大、更小)。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Ⅱ.下图显示在某一群落中4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Ⅳ是一种绿色植物,根据图表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Ⅳ最可能作为种群______________的食物供应。

②下列各因素中,对种群Ⅱ在第5天至第7天间的数量变化有最大影响的是()

A、出生和死亡B、迁入和迁出

C、食物的短缺和疾病D、死亡和迁出

42.(12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右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捕食。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只。

(2)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43.(8分)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1是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_________(填字母)是生产者。

(2)图2的食物链中,小草青葱翠绿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些是

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3)图2中,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的同化量。

44.(10分,每空2分)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

组合

D、H同时存在

(D_H_型)

D存在、H不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ddhh型)

花纹

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

野生型×

白色→F1:

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

橘红色×

橘红色→F1:

橘红色,白色

丙:

黑色×

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

理论上有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

45.(18分)

.(8分)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

①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1的

基因型为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10分)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

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

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中雄牛的有角:

无角=3:

1,雌牛的有角:

无角=1:

3。

(1)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F2中有角雄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有角雌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若带有D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

无角=______________

高2014级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40分,每个1分)

41.

(1)大豆

(2)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合理即可)

(3)更大能量流动

Ⅱ①Ⅱ②D

42.

(1)5竞争900

(2)自我调节抵抗力分解者

43.

(1)A

(2)种间负反馈(3)草

44⑴测交 

1:

1:

⑵野生型:

黑色=2:

⑶80 

⑷DdHh×

Ddhh

45

(1)去雄

(2)Rr红花(3)分离

(1)有角

(2)DD、DdDD(3)1/6(4)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