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7273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溶质的质量分数》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未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

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其教学药品、仪器

药品:

NaCl、H2O

仪器:

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1、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的综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通过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教师】投影:

南京新闻今年七月,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村民李某(女),在配制农药时,习惯性凭感觉稀释,致使农药配制过浓,再加上缺之安全保护意识及喷洒农药操作不当,造成中毒!

!

【教师】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同学们应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

【展示课题】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示目标】1、知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3、会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计算。

4、会进行简单的溶液配制。

激起学生对化学学

习的兴趣。

熟悉目标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引入新课,符合从生活走进化学,化学指导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为课堂增添活力。

鼓励学生激起兴趣,提高信心。

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

1、教师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冋题。

2、根据猜想和问题设计实验,师生合作演示:

将0.5g、

1.g、1.5g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二支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

思考一一所需的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

实验一一进行配制。

(演示)

3、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哪个浓吗?

在生活中你还有什么方法判断溶液的浓稀呢?

4、讨论:

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

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

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给所配制的溶液组成找到一种表

示方法。

5、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公式变形。

6、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

1、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勾划教材,初步探究新知,大胆质疑和猜想,提出自学中存在的冋题。

2、学生观察实验

3、思考回答问题

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给所配制的溶液组成找到一种表示方法。

5、学生汇报结果。

&

整理笔记导出计算公式。

理解公式所表达的

1、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课本,善于发现问题。

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疑问,

得出结论,获得知识。

引出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导出计算公式。

理解公式所表达的内涵,知道各项所

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

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7、讨论与交流:

(1)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它的含义是什么?

(2)某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每100g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g。

②每100ml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ml。

8、分析与计算:

(3)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过渡:

本节概念已经掌握了,下面就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了。

9、我校化学实验室急需氯化钠溶液供学生实验用,请同学们帮助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勺氯化钠溶液50g。

学生小组探究活动:

请利用实验台上仅有的仪器和药品(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

10、归纳配制的主要步骤,仪器。

11、反思实验过程中自己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请观察下面几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有问题?

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有影响?

内涵,知道各项所表

示的意义

知道各项所表示的

意义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

练习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所需实验仪器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观察图片中几位同

学的实验操作有什

么问题?

三、练习反馈、拓展思维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水

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当堂练习,反馈所学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知识的掌握情况。

表示的意义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知道溶液确切组成的必要性。

考察概念理解和应

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实验,理解运用公式中各个量的意义。

学生实验的自我反

思与评价

通过练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俯视量筒刻度读出所取水的体积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左

盘称量

由简到难,设置有

层次性的问题引领

D.将94mL水倒入盛有6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搅

拌溶解

学生步步深入思考

2、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

学生能运用新知识

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相关问题,从而

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

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培养提高学生思维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

盘,

能力和综合运用知

识的能力,师生共同

精心设置富有延续

性的问题,利于学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

为下节课讲溶液的

⑶小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帮助他写

综合计算作铺垫。

好标签:

3、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

度为1.1g/mL),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4、在80g水中溶解了20g食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5、某温度下,蒸干50g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该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

四、总结反思、发展能力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

溶液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

=溶质质量宁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

3、溶液配制的主要步骤,仪器:

(1)计算

(2)称量:

托盘天平、药匙量、量筒、

胶头滴管(3)溶解:

烧杯、玻璃棒

学生同桌归纳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不再感觉化学非常繁杂,

减轻学生对化学地

畏惧感。

七、说教后反思和不足之处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但如果仅仅以计算为主进行教学,内容比较的枯燥,也是学生的难点,学生的兴趣不大,所以在设计时考虑结合实验,本节课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这样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也会大一些。

但是如何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呢?

考虑到既有基本概念又有实验,结合社会实践,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从上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比较感兴趣。

不足之处:

在学生配置好的溶液后未能实际的应用起来,感觉学生的试验成果未得到重视和承认。

这是需要改进的。

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炼,有待提高。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六街中学杨艳萍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重点难点: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其教学药品、仪器

NaCI、H2O硫酸铜

天平、药匙、量筒(50ml)、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试管(3只)量筒(10ml)教学过程:

1、让学生先自主阅

1、让学生学会自主

1、教师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冋题。

读、勾划教材,初步

阅读课本,善于发

2、根据猜想和问题设计实验,师生合作演示:

探究新知,大胆质疑

现问题。

和猜想,提出自学中

思考一一所需的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

存在的冋题。

2、学生观察实验

3、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三支试管中的溶液

3、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在合作中共

哪个浓吗?

在生活中你还有什么方法判断溶液的浓稀

4、讨论:

现在就以

同解决疑问,

呢?

小组为单位给所配

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

制的溶液组成找到

得出结论,获得知

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

我们应该学习

一种表示方法。

识。

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

5、学生汇报结果。

引出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

5、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整理笔记

6、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

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

内涵,知道各项所

表示的意义引出溶

7、讨论与交流:

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公式。

(1)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它的含义

是什么?

从生产、生活实际

(2)某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8%,下列

出发,让学生体会

描述正确的是①每100g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g。

②每

知道溶液确切组成

100ml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ml。

的必要性。

8、分析与计算:

(3)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

化钠溶液来选种。

如果没有请观察下面几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有冋题?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所需实验仪器,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观察图片中几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有什么问题?

考察概念理解和应用

学生实验的自我反思与评价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左盘称量

D.将94mL水倒入盛有6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2、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盘,

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填

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

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评价反馈。

由简到难,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精心设置富有延续性的问题,利于学生的连贯思维,也为下节课讲溶液的综合计算作铺垫。

好标签:

3、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mL),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4、在80g水中溶解了20g食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20%)

5、某温度下,蒸干50g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

托盘天平、药匙量、量同、

减轻学生对化学地畏惧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