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贵州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经费
学校
6万元
起止
年月
2016年9月至
2018年9月
企业
万元
申请人
姓名
王明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7.8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讲师/无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硕士/中国
所在学校
学校名称
贵州师范学院
邮政编码
550018
通讯地址
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电话
85813322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12年8月-2013年1月
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1级文化产业班
72
2013年3月-2013年7月
文化市场营销学
文化政策与法规
2012级文化产业班
54
2013年8月-2014年1月
2014年3月-2014年7月
世界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就业指导专题
12
2014年8月-2015年1月
2013级文化产业班
2015年8月-2016年1月
社会调查方法
2014级文化产业班
2015级文化产业班
48
改革和科
学研究工
作简历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12年
贵州教育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厅级)
2013年
“三会三创三结合”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参与)
2014年
水族社会与水族九阡酒文化的关系研究(横向课题)
贵阳市石头寨文化旅游创新开发研究
(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015年
大数据视域下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黔风创意工作室”
(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组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8
6
1
3
2
主
要
成
员
不
含
申
请
人
姓名
性
别
出生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
的分工
签章
魏郭辉
1978.12
教授
项目调研策划
卢丽梅
女
1985.11
经济师
黔风文意有限公司
项目调研策划
严小妮
1954.12
研究员
严小妮民族文化有限公司
项目策划
朱丹
1983.09
贵阳市体育中学
项目策划
黄涵
1990.04
助教
项目实施
凌永忠
1977.10
副教授
王文
1988.7
助教
项目实施
一、项目研究内容及相关分析:
(一)项目相关分析
1、项目提出背景与现状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贵州省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之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和区域文化产业群。
”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文化企业联合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企业家的研修和提高。
重视产品研发、文化创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等文件就专门提到这一指向。
文化产业专业这门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将“文化”、“产业化”,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突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适用的文化经营理念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其核心指向是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而目前贵州省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教学计划设置中理论课比例远重于实践课。
由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与锻炼较少,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此外,贵州省各高校文化产业目前的办学模式存在学科单一现象。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黔府发[2011]18号)中“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和创新策划,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业,推动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向工艺美术创意设计转变。
加强省内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形成特色学科,整合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文化产业实训等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的相关要求,急需打破我省高校目前资源整合不力的现状,有效整合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学科,如艺术、旅游、图像设计等专业,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我省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我省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的实际需要。
应用型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方向性特点和基本技能,“项目导向”是一种将“从活动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结合起来,“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结合起来,更强调“授之以渔”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与发展。
该模式强调学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能力的人才培养上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项目导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将显著改善本学科群学生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满足实践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学生的实操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对“项目导向”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适用、企业需要、政府认可”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新的模式,契合当前国家的政策方向、社会的现实需求;
能为贵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和区域文化产业群”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工程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能对贵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起到理论上的路径支撑和实践上有益探索。
2、项目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专业科班出身,学科基础知识扎实,近5年来一直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指导工作;
曾在贵州省非遗中心、贵阳市文广局、醉美夜郎公司跟岗锻炼,熟悉本专业一线行业导向与需求;
先后参与了省部、厅校等各级科研课题,主持过2项市厅级课题;
主要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与《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计划(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连续三年主持撰写2014级、2015级、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工作,拥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科研能力。
(2)本课题参与研究的人员配备恰当,整体年龄结构、学缘构成和职称结构合理。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都是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管理的一线教师,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扎实。
(3)贵州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开展“项目导向”人才培养研究拥有很好的实践平台,建有众多的教学实践实训平台,如2011年就建有省内唯一的专业教学课改实训室——民族文化产品实训室“,校外与醉美夜郎民俗文化产业公司、多彩贵州城文化产业综合体等文化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协同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相关资源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文化产业专业群的教学实训的要求,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很好的平台。
(4)贵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具有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丰富,实验设备齐全,有专业在校生281人,能为项目研究提供了载体。
此外,贵州师范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与科研,对本项目研究将按项目要求投入足够的经费,保证项目能顺利实施与完成。
3、项目实施的前期成果
自2012年9月开始,近4年来,项目组一直在历史与社会学院开展“项目导向”模式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试点,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前期基础扎实,积累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实验数据。
项目前期实施下来,在校内外取得了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师生受益、教学相长,先后受到《凤凰网》、《贵州都市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
(1)指导学生开展四届“文化创意展”、四届“文化遗产日”主题展演;
受到团省委副书记徐锡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赵延昌、省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
(2)指导5人次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2人次获省级创新创业项目,4人次获厅级大学生科研项目,121人次获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
学生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调研报告37篇;
(3)指导学生组建创意团队——“黔风创意工作室”,先后受邀参加第十一届深圳国际文博会、首届贵州省创业博览会,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第五名,受邀入驻贵州省科技厅创客空间,成功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黔风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解决专业学生就业5人;
(4)指导学生团队入选文化部“青年文化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并受邀参加义乌文交会专场展示;
(5)指导学生团队获全国文化遗产大赛三等奖;
(6)学生团队完成乌当区石头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调研报告,受到石头寨村民高度赞扬;
(7)指导学生的创意团队——“黔风创意工作室”先后受到泰国教育部次长卡姆琼、国家侨办副主任任启亮等国内外友人、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8)指导学生的创意团队——“下里巴人”挺近贵州省第二届“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9)指导学生创意团队——“纸花烟云”入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总决赛,并获“最佳创意奖”。
(10)前期试点的2011级文化产业班和2012级文化产业班先后获贵州省“省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013级文化产业班和2014级文化产业班先后获“校级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011级、2012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
(二)项目研究内容
1、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载体,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源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与改革。
为了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一是应以现有的课程体系内容为基础,研究体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特色,打破课程间壁垒,注重精选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
二是应注重实践,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具有就业针对性的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重应用的课程内容。
只有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实际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2、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媒介,以现有的课程体系内容为基础,注重实践,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符合教育改革和具有就业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
对本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管理学原理》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将素质拓展引入教学过程中,破冰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初步为学生的管理思维框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学生组成团队,选择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数据统计、书写调查报告,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
《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中学生组建团队,自己联系企业,到企业中实地访谈,设计工作说明书、绩效考核表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文化经纪概论》课程,学生组成谈判团队,进行模拟谈判。
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尝试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学习能力。
3、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始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想,秉承“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管理塑形、经营若水”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具体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在学生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文化产业的实践性特征,使各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实践进行授课,校外实习基地不能及时满足教师日常授课的需要,因此建立校内文化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十分必要。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大大促进专业建设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一线”、“面向行业”。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协作,能形成了“研-学-产”相结合的最佳模式。
5、科研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建设研究
改革和完善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鼓励学生学完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理论,进入大学高年级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企业运作与管理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和开展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探索建立实行导师制下的应用型学生科研模式,构建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以便更好服务于专业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二、项目研究思路及要解决主要问题:
(一)项目研究思路
根据项目组成员的科研特长、充分发挥项目组成员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步骤、落实研究任务,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其主要思路是:
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结论与政策建议。
项目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用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国内外与项目相关的资料,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2、综合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和手段,实施专家咨询与访谈,为项目提供科学研究的调查资料。
3、用行动研究法将项目组成员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根据研究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4、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为项目实施提供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项目要解决主要问题
1、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载体,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源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与改革。
为了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以现有的课程体系内容为基础,研究体现物理学科发展,打破课程间壁垒,注重精选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
注重实践,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具有就业针对性的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重应用的课程内容。
2014级、2015级和2016级最新修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讲授、实践引导、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锻炼,在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学生还可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等因素综合考虑从文化景区、园区策划与管理方向,文化创意设计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专业方向,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
2、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
文化产业的实践性特征,使各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实践进行授课,校外实习基地不能及时满足教师日常授课的需要,因此建立校内文化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十分必要,目前贵州各高校只有我校建立了校内文化产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
民族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是2010年由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为牵头单位,地理与旅游学院、艺术学院为协作单位而建立的,在管理模式上,采取共同管理、专人维护、开放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该基地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依托,联合贵州省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部分专家,组成“贵州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专家委员会”,共同对贵州民族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和研发,该基地在“研—学—产”教学思想指导下,加大了前期投入,目前基地实训室已初具规模。
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已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彩贵州文化研究中心、乌当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醉美夜郎旅游文化集团、多彩贵州城文化产业综合体、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公司、乌当区偏坡乡政府、大明边城旅游文化公司、贵州多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山县民族刺绣工艺厂、贵州省丹寨县原生态民族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我院实训基地的实力。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协商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银手镯、银耳环、银项链、银戒指等、民族蜡染、刺绣、织锦、布艺娃娃、各类奇石、化石、紫袍玉带石、思州砚、民族服装、木雕、石雕、牙舟陶、泥哨、玉屏箫笛等富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形成了“研-学-产”相结合的最佳模式。
3、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善专业应用科研模式,构建导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
改革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培养体系,鼓励学生学完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理论,进入大学高年级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与教师进行合作科学研究,探索建立实行学分的导师制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模式。
校内,紧密结合贵州民族文化、民族旅游、民族艺术,实现跨学科,跨学院的综合研究,对民族旅游产品从文化、旅游及艺术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构建民族旅游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入进来,成长受益。
校外,以横向科研课题为载体,校地企三方联动协作,为民族文化企业或集团、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提供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理论依据,广泛开展智力服务,与政府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共同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方案制定,给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基础平台。
以此为依托,校内、校外“无缝互动”,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基地,带动并孵化有关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项目研究计划
设计方案——理论研究(核心概念、理论依据、研究价值)——田野调研(调查研究相关基本信息)——数据处理(分析、处理相关研究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大小)——提出实施路径(创意策划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项目运作与专业深化相结合、市场把握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实证检验(对比评价体系,检验实施路径成效)——成果总结(《基于“项目导向”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
2016年9月—2016年11月,形成项目研究方案,明确项目组成员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
2016年12月—2018年5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生就业、科研创新、创新创业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积极开展各子项目研究,探索建立“项目导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并在教育中付诸实践。
第三阶段:
2018年5月—2018年9月,完成项目结题报告、项目结题验收。
(二)预期成果
1、编写《“项目导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及讲义;
2、发表研究论文2—3篇;
3、指导5-6个学生团队成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
;
4、指导3-4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功申报创新创业计划;
5、提供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四、经费预算:
序
号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资料费
1.2
用于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打印、相关专业参考书购买费
小型仪器设备
1.8
电子计算机(用于资料存储及处理)、U盘等
印刷费
1.4
用于研究过程、成果等的打印、复印等费用
4
劳务费
用于有关人员访谈、文化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调查访谈的劳务费
5
调研及培训交流会务费
2.6
用于外出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组织专家专题讨论研究会议
到相关院校调研差旅食宿费、会务费、生活补助费等
7
成果出版及论文版面费
2.0
研究成果的出版费、
论文发表的版面费
耗材费
0.3
打印纸、墨粉、文具等
9
专家评审咨询费
0.9
用于专家评审费、茶水、餐费等
合计
学校意见(含学校支持情况):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企业意见(含企业支持情况):
法人签字:
专家评审意见:
组长签字:
省教育厅意见:
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