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571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docx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

明规范慎用权作表率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党课教案

授课人:

授课对象:

授课目标:

1、通过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党员和干部如何廉洁自律,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2、统一认识,提高觉悟;警钟长鸣,率先垂范。

授课重点:

怎样警钟长鸣,强化自律,做廉洁的表率。

授课形式:

集中讲座学习

授课时间:

40分钟

康德曾有这样的墓志铭: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

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星空深邃,仰之弥高;大海浩瀚,钻之弥深。

今天和大家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形势分析;二、探讨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原因;三、警钟长鸣,强化自律,做廉洁的表率。

四、如何做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的估价是: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于体制制度的不完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种种影响,由于我党执政的时间越来越长,当前的腐败问题、现象仍处在易发、多发期。

体现在四方面。

1、达成共识,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群众满意度在提高。

十多年反腐败最大的成果就是全党、全社会达成了共识:

若不反腐败,党要亡,国要亡,社会主义也要亡。

如今反腐败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大,在很短的时间内,接二连三地将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等这样的“高官显贵”送上审判台、断头台,就是明证。

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61917件,结案84276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37711人。

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37790人。

从我们无锡的情况来看,2005年全市共立案133件135人,重特大案件123件124人。

这样大力度说明了,反腐败的“威慑力”不是空洞的,而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从每年的全国万人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69,的群众认为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遏制,比1996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68,的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有信心,比1996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今年五六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9.1,的群众认为腐败现象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78.7,的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抱有信心。

事实表明,广大干部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是认可的,满意程度在不断提高,对反腐败斗争的前途也越来越有信心。

2、高压态势,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对付有腐败问题的权力者不简单,因为他手中有权,有“一帮”人,有雄厚的腐败势力,有丰富的官场经验,有牢固的关系网,如广东湛江、厦门远华腐败案、辽宁沈阳腐败案、重庆文强案等,腐败分子不是一个人二个人,而是一窝人、一串人;不是普通的小官,都是掌握当地要害部门的高官、大官„„所以要保持高压态势。

近年来的反腐败斗争,不仅呈现出过去从未有过的力度和气势,而且在其内容和质量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将反腐败与打击黑恶势力紧紧地连在一起。

应该说,这几年来不仅走出了有力坚实的一步,而且还是有成效的。

一是极大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二是使腐败现象蔓延泛滥的势头得到控制,三是消除了腐败恶性化发展的可能。

3、抓住关键,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保障了现代化进程。

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先生的研究,当今社会存在的四种腐败类型所形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13.2,——16.8,之间(指90年代后半期)。

为此,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打击走私与反腐败结合起来,有条不紊对腐败的高发区、频发区——金融、证券、房地产、土地批租出租、建筑工程和物资采购等领域进行反腐败斗争,将一大批“走私大王”、“金融大王”、“房地产大王”等“经济蛀虫”送上了审判台,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社会的经济损失,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得益,老百姓得益。

譬如,反走私斗争,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

通过对广东湛江、福建厦门大案要案的处理,初步将猖狂的走私气焰打了下去,作为国家财源之一的石油企业很快地从亏损转为赢利。

再以沈阳慕马腐败案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1,,财政收入增长34.3,。

2002年国民经济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0亿元,比上年提高13.1,。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实现工业总产值2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无锡的情况也可看出,100万元以上案件9件,50-100万元案件17件18人,10-50万元案件55件56人,以上案件占立案总数的60.9%。

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835万元。

4、探索新规律,结累新经验,与时俱进上新台阶。

过去的反腐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反腐败,故有“杀了张子善,管了二十年”的说法。

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腐败发生在“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极不完善”的大背景下,“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怎么办?

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腐败也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这二十余年的反腐败,是积累经验的二十余年,是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的二十余年,是从过去侧重治标到如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二十余年,是在不断摸索“符合初级社会主义、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反腐败”的二十余年。

这是指导思想上的突破,是方法论上反腐败的飞跃,这就为新世纪的反腐败奠定了牢固基础。

但是,现阶段的有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团伙性;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往往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蔽性;一些腐败分子向国外转移赃款赃物,涉案人员向外潜逃;查处与反查处、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相当尖锐激烈。

小结:

反腐败斗争必须强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主动接受同级纪委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公布廉洁从政情况、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视”等制度;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工作述职评议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干部人事工作民主、公开、竞争的程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颁布施行„„所有这一系列的“从严治党”、“从严治权”的措施,它既是深化反腐败的必然,也是防止腐败泛滥的根本措施。

二、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原因分析。

1、放松了学习和改造,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

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

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

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穿名牌、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缺乏道德修养,才会不顾人格,干出追求感官刺激的种种丑恶行为。

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2、目无党纪国法,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受监督制约。

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

这些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

绝不允许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对那些严重践踏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恶劣行径要进行坚决的批评和斗争,决不能姑息迁就。

3、对不正之风治理不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流于形式。

这些腐败案件的发生,与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一些党政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一是送礼金问题,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家属子女经商问题,三是一些领导干部生活奢华、吃喝玩乐问题等。

党政干部中的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纠正,其影响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不正之风必然会带坏社会风气,一些干部在不良风气的长久污染下,丧失了是非鉴别力,不但不抵制,还认为这是“时尚”。

一些干部就是从“小节”问题开始,逐步走向腐化堕落,最终变成严重的腐败分子。

不正之风之所以盛行,与中央许多早已明确的规定、制度得不到落实有关。

因此,要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着力提高同各种违反规定、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制度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真正做到违纪必查,违法必究。

4、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导致了轻易就能腐败。

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们看到,很多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人员都是单位的“一把手”,这说明在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上,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同级监督机关难以监督,上级监督机关又无法监督。

一个地区和部门,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选好一个清正廉洁的班长,至关重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5、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完善,为派生出其他腐败现象提供了机会。

很多严重违法案件,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

从案件查处的情况看,一些职务犯罪案件的腐败分子的买官卖官行为,已经超出了政治范畴,成为一种经济性的交易行为。

尤其严重的是,还派生出其他一些腐败问题,一些人为了跑官要官,或者大肆收受下级送的钱财,或者从不法“大款”那里拿钱,或者私设“小金库”等等。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存在“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人治的因素多,而公开、民主、竞争的因素少。

在一些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中许多人的交流或提拔,基本上是由主要领导提名或授意,严重违反组织程序进行的。

6、政府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为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当前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为少数人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

主要有:

一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二是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随意减免税费的弊端;三是在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行政权力不当介入,产生严重腐败问题;四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监管不力。

这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加剧了当

地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败坏了干部队伍的作风和社会风气,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再次证明,腐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

可以说,腐败不除,经济难上,改革难行,稳定难求。

三、警钟长鸣,强化自律,做廉洁的表率。

真正做到强化自律意识,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l、要加强学习。

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贫苦农民出身,在副省级岗位上工作了13年的王昭耀,原四川省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