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515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课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工程概况

水榭华亭29#、30#两幢商品住宅楼位于扬州市西区百祥路与高潮河交叉东北侧,万鸿花园南侧。

由扬州市天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由扬州大学设计院设计,总投资约为360万元。

1.1建筑设计

229#、30#住宅楼主体四层,局部五层,设半地下室车库及阁楼,单栋建筑面积238.0m2,檐口标高15.75m,最大室内外高差1.3m。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做法:

名称

概况

外墙

外墙涂料

内墙

白色乳胶漆

楼地面

仅做普通水泥地面基层,面层由用户自理,楼面面层做5mm厚加浆抹光随捣随抹。

楼梯间花岗岩地面详苏J,花岗岩楼面详苏J

顶棚

白色乳胶漆,混合砂浆及水泥砂浆,铝合金扣板吊顶(卫生间)

屋面

平屋面一,平屋面二,瓦屋面一和瓦屋面二均按规范图集构造

油漆

木构件为一底二度调和漆、铁构件为醇酸调和漆

门窗

门卫夹板门、窗为铝合金窗

1.2结构设计

均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为7度。

本工程设计±0.00相当于勘探报告假设高程系8.500m。

±0.00以下结构:

有梁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基底标高-2.9m,垫层为100厚C10混凝土垫层,墙体厚度为240,采用MU15标准实心砖(240x115x53),M7.5水泥砂浆砌筑。

±0.00以上结构:

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为350x400,楼板为100厚C30混凝土外墙采用190KM1空心砖,M5混合砂浆,内墙采用190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部分:

垫层C10,梁板C30,柱C30

上部结构:

梁板C30,柱C30

1.3地形地质情况

本工程场地地势基本平整,南临高潮河,北临万鸿花园住宅小区,西临百祥路,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源。

地质资料显示,场地为轻微液化场地,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基础埋置在3号粉土层上,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

本工程地下水位标高-1.2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无腐蚀性。

1.4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混凝土现浇楼面要求一次成型。

商品混凝土。

夏季施工,预防混凝土收缩裂缝。

四周居民区,不扰民,防噪音、污染。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具备开工条件,主要表现为:

道路、水源、电源都已经接通到施工现场,场地已腾空,初步整平。

 

2.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1)设计委托合同书

2)规划部门对本工程规划方案的批复文件

3)《水榭华庭29#、30#住宅楼工程》整套施工图。

4)图纸交底及会审纪要。

5)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项目管理文件》。

6)国家、省、市现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7)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8)江苏省及扬州市有关文件与规定。

 

3.施工部署

为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对施工过程的总体安排为:

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先湿作业后干作业,先粗后细。

具体顺序为:

基础→主体→屋面→装饰。

3.1总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工期共180日历天,不考虑农忙、节假日等因素。

开工时间以开工报告为准。

分阶段控制时间为:

基础工程41天

主体结构工程70天

装饰装修工程87天

各分部分项工程具体时间安排详见附表”29#与30#进度计划表”。

3.2空间组织部署

以结构层作为施工层。

工程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

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井点降水布置,回填土,隐蔽工程验收等内容;主体结构工程主要是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和砌体工程等;装饰工程主要包括抹灰,饰面板和门窗安装等工程项目。

3.3施工顺序

水电安装配套安装穿插进行。

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划分为A区、B区两个施工段。

每层在竖向上从顶层开始施工,由上向下。

每层在平面上从左往右施工。

尽量组织流水施工。

具体施工程序如下图:

 

 

图3.1总体施工程序图

 

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基础工程施工

4.1.1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降排水)→基础土方挖土(验槽)→浇混凝土垫层→基础模板→基础钢筋(管线)→浇混凝土→地下室柱梁(板)模板→柱梁(板)钢筋→浇柱梁(板)混凝土→砌基础墙→回填土。

4.1.2施工方法

基础、地梁均采用九夹板支模,支承系统采用木搁栅和扣件式钢管。

(1)土方开挖

该场地为坡地回填土,表层为杂填土,厚度1.3m,中间为素填土,厚度为1.6m,最底下为黏土,厚度未被揭穿。

且两幢建筑的底层总面积为622.7平方米,挖方较大,故采用机械全程施工。

此工程可采用常规的三挖一填的挖方方法。

选择施工机械为推土机一台,用于铲除地表面的杂土;单斗(拉铲)挖土机两台,用于挖掘基坑、清理、平整场地。

由于该地基开挖面积较大,但深度不大,可以采用斜柱支撑或锚拉支撑。

放坡系数为1:

0.67,每边预留工作面300mm,对松动边坡应实行台阶式放坡,以确保边坡稳定。

选择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排水,并选择轻型井点设备来排水,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下端为滤管),集水总管,弯联管以及抽水设备。

具体井点降水方案设计如下:

已知场地为粉砂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2m处,地下室地板垫层的地面标高为-3.00m,天然地面表高位-1.30m,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以下1.2m,土层渗透系数k=15md。

边坡采用1:

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每边放出1.0m。

查教材表2.5选用轻型井点降水并采用单层环状布置(地下水降水水力梯度为110)。

如下图所示。

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①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最小距离取0.5m。

总管直径选用127mm,布置于自然地面上。

②基坑上口尺寸为26.1mx17.6m,井点管距离坑壁为1.0m,则总管长95.4m。

③井点管长度选用5.0m,直径为50mm,滤管长度为1.0m,井点露出地面0.2m,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为S=1.0m。

井点管所需埋置深度H=3.18m<5.0-0.2=4.8m。

④按无压非完整井考虑,含水有效层厚度Ho=4.59m(按0.34取),R=16.2m,xo=13.24m,Q=831m3d

井点管数量与间距:

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25m3d,n=37根,D=2.58m,取2.4m,则n=40根。

抽水设备选用:

①选择真空泵,每套机组所带的总管长度为47.7m,用W5型干式真空泵,最低真空度hk=60kPa

②选择水泵,流量Q=19.0m3。

选择2B19型离心泵(Q=11~25m3)。

(2)基础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到浇筑点。

由于泵送混凝土流动度较大,自然形成的坡度一般在1:

6,混凝土浇捣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各浇筑带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基础的结构验收与质监站、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

验收合格后,做好外墙防水,再验收合格后,进行分层土方回填。

(3)回填

①砌完后的基础应及时回填,但应对已完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为隐蔽纪录。

②回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③回填土料每层辅填厚度和压实要求:

人工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层压实3-4遍,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夯高过膝,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200-250毫米,压实遍数3-4遍。

④基坑(槽)回填在相对两侧或四周进行。

⑤管道回填土时,应对已铺设的管道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回填;为防止管道中心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选在管子周围回填夯实,并从管子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米以上。

⑥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料回填。

⑦回填土不准用腐植土、淤泥、冻土块,大块土必须打碎再回填。

4.2主体工程施工

4.2.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柱钢筋→柱梁板模板→柱砼→梁板钢筋→浇梁板砼→到规定时间砌填充墙。

4.2.2施工方法

主要是支模、扎筋、浇砼、砌筑。

尽量组织连续施工,注意技术、组织间隙。

主体施工到3层时,可进行底层填充墙砌筑,由下而上砌筑方法。

室内外抹灰可适当提前介入。

机械设备:

QTZ-30TM塔吊2台(考虑起重高度、重量、半径),350L砼搅拌机1台(零星混凝土)。

木工、钢筋、瓦工用具各一套。

(1)模板工程

①材料:

18mm厚的胶合板,柱模、梁侧模2套,底模3套,现浇板2套。

钢管支撑,胶合板配合木方,对拉螺栓固定。

②支模的质量要求:

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③技术措施:

模板安装时,为了便于模板的周转和拆除,梁的侧模板应盖在底板外面,次梁的模板不应伸入主梁的模板的开口里面,梁的模板亦不应伸到柱模板的开口里面;模板安装好后应卡紧撑牢,不得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墙模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木枋(@≤300)和水平Φ48钢管(间距同螺杆)组成,用Φ12螺栓与水平钢管对拉以控制截面,螺杆起步间距≤250,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500,楼层上预埋Φ的钢筋定位桩以定位并防止墙根部浇混凝土时移位。

外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顶撑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即钢支撑作为压杆,钢丝绳花篮螺杆作拉杆,压杆与拉杆的间距均不得大于1.8m,内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钢支撑在墙两侧斜向对顶的方法固定。

为了防止外墙(柱)根部上下层接头位置胀模,上层模板应落下并低于下层楼面不小于300,并支撑于架设在下层墙(柱)顶预埋螺栓上的枋木面上。

附墙柱用胶合板,自身固定用竖向木枋和水平钢管,Φ12对拉螺杆控制截面(竖向@≤500)。

墙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宽18厚胶合板条在混凝土楼面上钉出墙、柱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墙、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于加强墙、柱模板根部固定,防止墙柱根部混凝土漏浆。

柱模施工图:

 

墙柱斜撑拉杆:

梁模板安装:

a.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b.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