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3567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确定出相对面,再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解答.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A”与“﹣1”是相对面,

“B”与“2”是相对面,

“C”与“0”是相对面,

∵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入正方形A、B、C内的三个数依次为1,﹣2,0.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53.如图,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请画出你看到的平面图形.

【答案】详见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

下层1个正方形,上层1个三角形;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1个有圆心的圆;

据此即可画图.

本题考查了作图-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视图分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5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盒子的展开图,要把﹣6、

、﹣1、6、﹣

、1这些数字分别填入六个小正方形中,使得按虚线折成的正方体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答案】见解析.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

(答案不唯一,只要想对面是互为相反数即可)

55.如图,图1为一个长方体,AB=AD=16,AE=6,图2为左图的表面展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面“学”的对面是面什么?

(2)图1中,M、N为所在棱的中点,试在图2中画出点M、N的位置;

并求出图2中△ABN的面积.

【答案】

(1)面“学”的对面是面国;

(2)△ABN的面积为64.

(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2)根据点M、N在与正方形ABCD相邻的两个面的边上确定出点M、N的位置即可;

求出点N到AB的距离,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学”与“国”是相对面,

“叶”与“际”是相对面,

“枫”与“校”是相对面,

答:

面“学”的对面是面国。

(2)点M、N如图所示,

∵N是所在棱的中点,

∴点N到AB的距离为

×

16=8,

∴△ABN的面积=

16×

8=64.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56.如图所示,若剪下来折叠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盒子,请你想象一下,能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

【答案】A=﹣2,B=﹣3,C=﹣4.

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本题应对图形进行分析,可知A对应-2,B对应-3,C对应-4,由此可得结论.

解:

依题意得:

A=﹣2,B=﹣3,C=﹣4.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反数及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反数及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57.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cm,宽为1cm,高为2cm,请求出:

(1)长方体有  条棱,  个面;

(2)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

(3)长方体的表面积.

(1)12,6;

(2)16(cm);

(3)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cm2.

(1)根据长方体的性质可得出;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宽+高);

(3)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

宽+长×

高+宽×

高),把相关数字代入即可.

(1)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

故答案为12,6;

(2)(1+1+2)×

4,,

=4×

4,

=16(cm).

故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6cm;

(3)(1×

1+1×

2+1×

2)×

2,

=(1+2+2)×

2,,

=5×

=10(cm2).

故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cm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几何体.

58.在一个正方体两对侧面各打通一个长方体洞,如图,长方体的一个侧面是正方形,在上面和下面的中心打通一个圆柱体的洞,圆柱直径等于正方形截面的边长.画一画正方体空心部分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

正方体空心部分是一个圆柱体和两个个长方体在中间相交,圆柱直径等于正方形截面的边长,三个个图形的高都是正方体的棱长,由此画出即可.

如图:

考查立体图形的拼凑,注意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59.探究:

有一长6cm,宽4cm的矩形纸板,现要求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180°

,得到一个圆柱,现可按照两种方案进行操作:

方案一:

以较长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①;

方案二:

以较短的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如图②.

(1)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

(2)如果该矩形的长宽分别是5cm和3cm呢?

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方法构造的圆柱体积大;

(3)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对于同一个矩形(不包括正方形),以其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一个圆柱,怎样操作所得到的圆柱体积大(不必说明原因)?

(1)方案一构造的圆柱的体积大;

(2)方案一构造的圆柱的体积大;

(3)以较长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体积大.

(1)和

(2)均可分别计算两种旋转方式所得圆柱的体积并进行比较即可;

(3)根据上述两问的计算结果确定即可.

(1)方案一:

π×

32×

4=36π(cm3),

22×

6=24π(cm3),

∵36π>24π,

∴方案一构造的圆柱的体积大;

(2)方案一:

)2×

3=

π(cm3),

5=

π>

π,

(3)由

(1)、

(2)得,以较长一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体积大.

理解面动成体以及牢记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题关键.

60.如图是一个大正方体切去一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1)下列三个图形中,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哪个;

(写序号)

(2)若大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小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1)③,②,①;

(2)2400(cm2).

(1)由切去的小正方体位置即可分别判断其视图;

(2)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与该被切去一个小正方体的几何体表面积相同.

(1)由题可得,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③,②,①;

(2)∵大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小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400+400+400)=2×

1200=2400(cm2).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