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3131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重点回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应根据质量和密度进行计算。

7.化学变化中的多种守恒关系:

(1)质量守恒: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具体表现在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元素、原子的种类不变;

某种元素的总质量及其原子的总物质的量都不变:

多步反应或平行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总物质的量守恒。

(2)电荷守恒:

是指离子方程式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或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思路不仅适用于溶液

中,而且适用于固态离子化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中。

(3)电子得失守恒:

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化学变化中守恒思想的实质,是把复杂的化学问题归结为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一正与负、得与失、初态与终态等,从中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整体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原子结构

1.说出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列举古代哲学家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

3.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

4.同位素的概念。

5.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6.说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7.复述电子云的概念,说出s、p电子云的形状。

8.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解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9.归纳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10.应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来解释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律等之间的关系。

11.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倾向。

12.说出电子式的含义,使用电子式解释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得失或共用电子的倾向。

13.说出电子排布式的含义,使用电子排布式解释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4.轨道表示式:

说出轨道表示式中包含的信息。

15.复述离子的概念,书写常见的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16.比较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不同表示方法的异同。

17.比较电子式和电子排布式在表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不同特点。

化学键与晶体

1.列举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2.解释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

3.用电子式来表示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的过程。

4.书写由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电子式。

5.复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6.书写由共价键形成的简单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

7.复述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

8.分子构型:

说出水、氨、甲烷、二氧化碳等的分子构型。

9.运用键角等知识,解释某些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构型,感悟结构的层次性与复杂性。

10.将常见的分子按其是否有极性进行分类。

11.分子的稳定性:

用键长、键能的知识来解释常见分子的稳定性。

12.列举常见的原子晶体。

解释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

13.列举常见的金属晶体。

说出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1.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归纳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2.列举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元素性质。

3.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归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2)复述周期的概念,识别短周期、长周期。

(3)复述族的概念,识别主族、副族、零族和Ⅷ族。

(4)描述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5)描述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

(6)说出发现元素周期律与发明元素周期表的重大意义。

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解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说出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正确表示周期的序数。

(3)解释主族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确表示主族序数。

(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其原子结构并预测性质。

(5)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断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6.应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7.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书写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的通式。

(2)归纳同周期与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递变规律。

(3)推断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4)列举元素周期表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的应用。

8.综合应用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9.“位-构-性”关系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体现:

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同样,根据已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可以推断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溶解平衡与结晶过程、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燃料的充分利用等。

2.复述溶解平衡的概念与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3.从溶解平衡角度解释物质结晶的过程。

4.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

(1)说出氢氧化钠、氯化铵、氯化钠等常见物质溶解的热效应。

(2)描述物质溶解于水包含的扩散和水合过程以及这两个过程的能量变化。

(3)综合扩散和水合两个过程解释物质溶解的热效应。

5.复述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

(1)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解释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之间的关系。

(3)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热化学方程式H2(g)+F2(g)→2HF(g)+546.6kJ,其意义为:

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氟

化氢气体,同时放出546.6kJ的热量。

(4)能量变化示意图则是一种直观形象表示化学变化中热效应的方式。

能量变化示意图既可以定性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又可以定量表示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以及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

不同形式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的含义略有差异,应注意辨析。

6.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辨析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

书写指定条件下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7.列举燃料充分燃烧以及热能充分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8.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涉及反应物中化学键的破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如果一个化学变化发生时,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反之,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9.物质结晶的方法通常有:

对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不大的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而溶解度受温度的改变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电解质、离子方程式、溶液中的四大平衡

1.说出水的离子积含义及表达式,解释温度、外加酸或碱等对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

2.根据pH的数学表达式进行强酸、强碱溶液pH的计算。

归纳酸、碱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

3.说出酚酞、甲基橙、石蕊三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4.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5.归纳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利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Al(OH)3两性氢氧化物的电离方程式,分为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均可逆。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应用等。

2.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对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定性上升到定量,发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设计简单实验以及比较、归纳、推理、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单元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在选择化工生产适宜条件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化学理论对化工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形成全面思考问题、兼顾各种影响、趋利避害、以实现最优化生产的科学决策意识。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解决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解释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及其关系。

5.列举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6.利用控制变量等方法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列举加快或减慢某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方法。

解释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8.说出可逆反应的特点。

9.复述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

归纳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0.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1.列举浓度、温度、压强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2.利用控制变量等方法设计简单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3.从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角度解释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4.复述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是科学实验与归纳推理方法结合的结晶。

“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是指”从平衡移动的结果看,外界因素变化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因素。

15.解释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平衡的实际问题。

16.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应注意:

由起始状态到平衡状态过程中,凡浓度几乎保持恒定不变的物质项可不必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呈一一对应关系。

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不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就不同。

17.解释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就越大。

化学平衡常数不仅定量揭示了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还有助于深化对平衡状态的认识以及有关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解决。

18.说出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

归纳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化学平衡常数Κ尽管表示的是物质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但K值却与浓度无关;

Κ值与温度有关。

19.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有关化学平衡问题。

金属化学

1.说出Na2O2的颜色、状态,书写Na2O2与H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解释Na2O2的强氧化性,说出Na2O2的用途。

3.说出Na的颜色、状态、密度等物理性质,书写Na与H2O、O2、Cl2、S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钠的还原性。

4.说出Fe能被磁铁吸引及可用于制作磁性材料的特性。

5.描述Fe与O2、S、Cl2、HCl、CuSO4溶液、H2O蒸气的反应现象,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6.归纳与Fe反应生成+2价或+3价化合物的物质与条件。

7.说出Fe2+与Fe3+在溶液中的颜色。

8.书写Fe2+与氯气、溴水等常见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释+2价铁盐溶液的保存方式。

9.描述Fe(OH)2在空气中的变色现象,书写Fe(OH)2在空气中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10.书写Fe3+与Fe、Cu等常见还原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Fe2+、Fe3+的检验方法。

12.说出Al在地壳中的含量与常见的存在物。

13.描述Al与O2、H2O、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14.比较Al与HCl、NaOH溶液的反应,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Al具有两性。

15.说出Al2O3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与常见用途。

16.比较Al2O3与HCl、NaOH溶液的反应,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归纳Al2O3具有两性。

17.说出Al(OH)3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与常见用途。

18.比较Al(OH)3与HCl、NaOH溶液的反应,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归纳Al(OH)3具有两性。

19.书写Al(OH)3的电离方程式,结合电离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l(OH)3的两性以及不同酸碱性环境下含铝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0.描述Al(OH)3的不稳定性,书写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1.解释实验室用铝盐制备Al(OH)3的三种方法。

22.铝热反应:

将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实现焊接、熔断、冶炼金属等目的,特别是钒、铬、锰等高熔点金属常利用铝热反应进行冶炼。

铝热反应虽然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引发。

铝热反应一经引发,就可剧烈进行到底。

有机化学

1.知道表示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常用化学用语,如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

2.复述官能团的概念,归纳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醚基、酮基)等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及其与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关系。

3.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4.甲烷的化学性质:

(1)描述甲烷与氧气、氯气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说出反应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甲烷高温分解的产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烷烃的结构、性质、命名:

(1)复述烷烃、烷基的概念,归纳烷烃、烷基的通式。

(2)说出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根据甲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化学性质。

(4)用系统命名法对烷烃进行命名。

6.乙烯的化学性质:

(1)说出乙烯与氢气、溴、氯化氢、水等发生反应的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乙炔的化学性质:

(1)说出乙炔与氢气、溴、氯化氢等发生反应的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苯的结构:

知道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殊性。

根据相关信息推测苯的分子结构。

9.苯的化学性质:

(1)说出苯与液溴、硝酸、氢气等发生反应的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复述硝化反应的概念。

(3)解释苯与烯烃、炔烃化学性质差异性的原因。

10.不饱和烃的官能团:

(1)知道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三种官能团的结构特点。

(2)说出烃分类的依据,归纳烯烃、二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不饱和烃的通式、结构特点。

(3)根据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推测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三种官能团的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

(4)二烯烃中最重要的是1,3-丁二烯,可以发生1,4-加成反应和1,2-加成反应。

11.甲烷、乙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差异的原因:

一般来说,含碳量越大,燃烧时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可能性以及程度也就越大,产生的黑烟也就越浓,火焰也会越明亮。

所以用点燃的方法可以区分甲烷、乙烯和乙炔。

它们的燃烧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醇的物理性质:

说出乙醇的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

13.说出乙醇完全燃烧、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知道乙醇的两种工业制法:

粮食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

列举乙醇的用途。

15.乙醛的物理性质:

说出乙醛的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

16.说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氢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书写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过程。

17.乙酸的物理性质:

说出乙酸的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

18.说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逆符号,浓硫酸,加热,不要“漏水”)。

19.归纳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特征反应。

(1)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反应:

(2)酯的水解反应:

20.典型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下面是乙烯、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溴乙烷等典型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与生活、工业

1.列举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列举常见氮肥,识别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有机氮肥。

3.描述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对环境的影响。

列举氮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4.铵态氮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可与碱性物质(石灰、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时,会使铵根转变为NH3挥发,从而造成氮元素流失,降低肥效。

(2)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易分解,所以应该深施,使用后应立即盖土。

(3)硫酸铵(又称硫铵)、氯化铵(又称氯铵)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5.列举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三种氮的固定途径。

描述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简单过程。

6.说出人类对碳、硫、氮等元素循环的影响以及引起的环境问题。

7.复述合金的概念。

说出金属形成合金后,熔点、硬度、延展性等性质的改变。

8.列举合金的用途。

9.列举主要的铁合金。

说出生铁和钢的成分和性能的区别,列举它们的不同用途。

10.说出铝合金的性能特点。

列举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各类型合金大都有以下通性:

(1)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比如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于原子反应堆里的导热剂;

(2)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比如钢的硬度高于纯铁。

(3)许多合金具有特殊性能,比如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强,适用于化学工业。

(4)生铁含碳量较高,质地硬而脆,钢含碳量较低,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两者的不同性能决定了它们用途的差异。

(5)铝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合金之一,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被大量应用。

11.描述海水提溴的主要原理和过程,书写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2.归纳海带提碘的主要原理和过程,书写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合成氨工业:

(1)书写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氮分子的结构解释反应难以发生的原因。

(2)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合成氨合理生产条件的选择。

14.硫酸工业:

(1)说出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原理和原料,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工业制硫酸合理生产条件的选择。

(3)认识硫酸工业中充分利用能量的方式。

15.纯碱工业:

(1)归纳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理,了解简单流程,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2)归纳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了解简单流程,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3)归纳化工生产中绿色化学思想。

16.石油化工:

(1)说出天然气的存在、主要成分及其用途。

(2)说出石油的成分,说出石油分馏的原理。

(3)说出石油裂化的目的。

列举常见的石油产品及其用途。

17.煤化工:

煤的气化、液化、干馏。

说出它们的产物。

18.化工生产的基本原则:

一个生产工艺的实现,涉及许多问题。

如化学反应原理、原料选择、能源消耗、设备结构、工艺流程、环境保护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等。

一般而言,应遵循“多、快、好、省”的原则。

(1)“多”是指原料的利用率或产物的产率高,一般可以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角度选择适宜的条件。

(2)“快”是指反应速率快,一般可以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角度选择适宜的条件。

(3)“好”主要是指对环境友好,生产过程应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则,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或溶剂,从源头上预防污染的产生。

(4)“省”是指在选择原料、设备、工艺等方面应考虑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优化流程与设备,力求充分利用原料与能量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上四条原则不一定能同时满足,此时应按照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化学实验

1.误差分类:

根据观测误差性质,可将其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不会出现这几次偏大另几次偏小的情况。

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在原理上更为完善的实验。

(2)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偏小的概率相同,偶然误差又称为随机误差。

因此,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得的数值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比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绝对误差指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即绝对误差=测量值-理论值。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理论值的比值,即相对误差=

×

100%,相对误差常用于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比中。

绝对误差虽然可以表示一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但在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比中,不如相对误差。

实际应用时,相对误差更能反映测量的可信程度。

3.当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工具的最小刻度限制了测量值的有效位数。

通常以仪器最小刻度值外加一位估计值作为记录的结果。

比如,滴定管一般最小刻度为0.1mL,读数时一般再估读一位数字,最终保留两位小数。

4.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再滴加双氧水,红色褪去。

究竟是双氧水的弱酸性使之褪色还是双氧水把酚酞氧化了而使之褪色?

物质浓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该褪色反应的影响如何呢?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5.理解探究氯、溴、碘性质差异性和递变性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6.理解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实验,描述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现象。

7.描述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等物理性质的实验现象。

8.完成喷泉实验,描述喷泉实验现象,推断氨气的溶解性。

9.描述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描述相关实验现象。

10.乙烯的性质:

(1)观察乙烯,描述其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2)描述乙烯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