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2777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6.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

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自华输英值

自英输华值

1833﹣1835

3779385

850159

1837﹣1839

4273858

911560

1842﹣1846

5323388

1783888

1854﹣1856

9157001

1964242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

C.中国已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贸易顺差

7.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

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

A.《尼布楚条约》B.《天津条约》

C.《资政新篇》D.《天下郡国利病书》

8.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

这一做法(  )

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9.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

“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

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

”这表明该学者(  )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10.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

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1.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

“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D.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12.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

“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

”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

材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C.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D.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

13.毛泽东指出:

“……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

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

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B.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

C.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14.有学者认为:

建国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5.如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单位:

万人)统计图。

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16.《罗马法史》载:

“(皇帝)授权一个十人委员会删除重复和矛盾之处,将已被废除或不再使用的内容删掉,对法律加以划分、编排、删略、补充以及必要的修改,以便使人得到经过系统编排并划分为章节的‘简单明了’的成文法律”。

为此,制定的法律(  )

A.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C.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17.“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还促使他们纷纷组织起实力雄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不再具有浓厚的行会传统和平均主义特性的新型的贸易公司。

”材料体现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商业革命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18.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

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

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

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C.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D.论证了人民革命权的合理性

19.有学者说,在美国都铎式的政治制度(都铎王朝是英国封建君主专制黄金时期)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

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

该学者的言论表明了(  )

A.美国民主程度远高于欧洲国家

B.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C.欧洲国家的代议制度更加健全

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矛盾之处

20.某国19世纪70年代冶金企业平均投资为10多万元,20世纪初则达到近200多万元;

同一时期的冶金企业由上千家减少为100多家。

据此可知该国(  )

A.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B.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

C.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21.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

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22.斯大林说“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来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认为这种经济制度存在着致命的弊端

B.这种经济制度下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低下

C.这种经济制度必然会走向灭亡

D.这种经济制度已无法进行自我调节

2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

其原因是(  )

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24.某国际组织为全世界设定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两大目标:

一是终结极度贫困,将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

二是促进共享繁荣,帮助每个国家底层40%人口的收入增长。

该国际组织的宗旨(任务)是(  )

A.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为成员国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C.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货款

D.建立统一的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

25.1963年,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开始被广为传唱: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主要唱出了当时(  )

A.西方青年的颓废与迷茫

B.美国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批判

C.西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

D.美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深刻反思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化使人们不再相信中世纪神定的等级秩序,转而相信个人拥有天赋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自由在民族或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内才能得到保障。

……在经济层面,民族国家可以提供没有关税和配额限制的、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贸易的自由大市场,并因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

在19世纪的西欧,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在当时西欧人普遍认为,只有民族国家才能够或似乎能够满足民族成员相对安全、自由的要求和实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扩充军备、对外殖民扩张、建立势力范围可以使民族国家更强大。

民族国家越强大,民族成员的生存条件就越好,民族世代存续也就更有保证。

﹣﹣摘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先进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了。

沿海的改革者属于近代中国人向民族主义转变的第一代,包括容阂、伍廷芳、王韬、郑观应等人。

当殖民者夸耀西方的文明和强盛、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个人和国家的羞耻感融为一体,成为民族主义激情的丰富来源;

同时他们认为国家强盛的关健在于统治者与人民之间有一种密切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在西方受到代议制政治制度的推动。

内地的改革者,如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人在普遍接受了变革之后,也明显向民族主义方向发展。

冯桂芬向同胞力陈要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为耻,以此唤起国人自强的心理。

郭嵩焘通过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比较,形成了民族主义的思想框架。

薛福成则关注收回治外法权和提高关税等问题。

到20世纪第一年,“民族主义”的概念由梁启超引入中国,在中国滋生蔓延半个世纪之久的民族主义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正式、明确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华夏中心主义最终转化成民族主义。

﹣﹣摘自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涵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秘密会党发轫于十七世纪。

清朝人口由康熙后期的一亿多,猛增到1793年三亿一千余万,耕地和生产并不能相应增长,加上地主阶级的盘剥,大量劳动人口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园地上被抛出来,日益崇尚会党“患难与共”,成为其最可靠的来源。

会党势力固然遍及穷乡僻壤,但其组织枢纽和最活跃的部分,多在城镇。

一些会党在其开始只是明末遗臣中的志士在民间秘密传播。

秘密会党的活动十分复杂,既有抢劫勒赎、走私贩毒等,又有互济互助、武装反清等。

﹣﹣摘编自陈旭麓《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曾国藩的主要支持者)指出,“(会党成员)以后安分守法,无论为首为从,一律予以自新”,否则“一经访拿得实,定行从严治罪”,同时“力行保甲”,还要求清政府治理黄河,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但被清政府以实施困难为由拒绝。

他认为:

“屡次破获斋匪各教,其始莫不起于烧香祈福,迨徒党既众,遂造逆谋。

”对于违反三纲五常的文娱活动一律取消。

郑观应参与镇压会党起义,又说“(贤有司)亟宜设法扩充(善举)”,“好善之绅商任怨任劳经理其事”,“利己利人莫善于此(保险之法)”。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前期秘密会党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各派政治力量代表人物对会党问题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28.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

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

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

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

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

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请回答: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50字左右。

湖南2018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12:

西周的分封制;

13:

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先天带来的弊病”切入,结合宗法制,分封制进行思考.

【解答】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

故选D.

【考点】2W: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需要掌握重农抑商政策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判断出思想,结合该思想出现的原因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可知,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

依据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知,反映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由此可知,这两种思想观点的出现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考点】38: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周王室衰微、诸侯林立的局面形成了较大的政治空间,为士人的“百家争鸣”提供了政治环境保障.

(2)诸侯在争霸中对智能的需要为士人提供了出路,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3)私学的出现,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资源.(4)“百家争鸣”是历史变革在认识上的反映(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社会需求和现实内容).(5)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术继承上的差异,诸子百家在学派内容和风格上各具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微观)

【解答】A.材料的大意是说:

(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杨朱一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孟子的言论反映了当时当时的儒家学说处于居于百家一言的地位,A项正确;

B.地位日趋稳固,不符合材料“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信息,排除B;

C.儒学成为主流学说是在汉代,C项排除;

D.融合佛道思想是指唐朝以后的三教合一,D项错误.

故选A.

【考点】1N:

九品中正制.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主要考查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关键根据材料信息“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材料,九品中正选拔,受到汉末对士人评价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说明在民间评价影响好的人也是政府推举的对象,故A符合;

BCD项都不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故排除.

【考点】25: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侧重点考查的是玉米种植面积由小到大说明的原因.

【解答】明万历年间“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也就是说此时的玉米种植的数量是非常小的,到乾隆年间“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也就是说此时楚地遍地的玉米.我们知道玉米是舶来品,相对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玉米耐寒、耐寒、高产,对于中国一直处于人口数量多、粮食供给困难有很大改善.而从万历年间到乾隆年间,中国的饮食结构还有经济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动,此时也新航路早已开辟完毕,所以只有人口增长符合条件.

故选B.

【考点】91:

鸦片战争;

92: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鸦片战争后中英的对外贸易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数据.

【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对英国贸易中处于顺差状态,中国的对英出口远远超过进口,说明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很大的优势,故D项正确.

AC两项不能从表格中得出,应排除.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已经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故B项错误.

【考点】92: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近代化.需要掌握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中国近代化的相关知识对选项的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并非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救国救民历史任务下被迫学习西方文明,试图借用西方近代化的结果,作为救国救民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前期与沙俄签订的平等条约,与近代化无关,故A项错误.

《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中与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客观上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

《资政新篇》虽然涉及发展资本主义,但是没有真正实行,故C项错误.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的著作,与近代化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A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解答】“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B7:

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解答】材料“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体现了学者反对革除中国的传统的灵魂,说明只有保持灵魂,才能维护社会稳定秩序,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主张学习西方,故AB两项错误;

改造儒家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9I:

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