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199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五套Word下载.docx

A、戏剧表演B、科学游戏C、模型制作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F、科学辩论会

3、()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B、培养科学素养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

A、发现B、发明C、建造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个主要概念。

A、6B、18C、4D、3

四、简答题。

(每题3分,共12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

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2、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是什么?

3、小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4、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五、论述题。

(6分)

作为科学教师的你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二)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3、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5、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评价时机应该(全程化),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7、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8、 

(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9、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10、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 

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 

)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

18、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

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19、“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20、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1、国际科学教育主要发展趋势是: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手、脑)结合;

进行“真实” 

(问题)的学习;

采用(探究)法;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实施(写实性)评价。

22、邓小平同志曾说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3、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及(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

24、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

2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26、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7、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28、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29、常常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 

)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0、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31、小学科学的内容既要满足(社会)可持续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 

)发展的需要。

32、在探讨公民的科学素养时,我们必须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置于重要位置。

33、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具体教学)工作;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提出要求,这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35、不要轻易否定和逃避孩子的(问题或怀疑),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36、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

(科学问题)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 

)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

二、判断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课程标准中对静电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要求。

(√)9、和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内容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降低了 

(√)10、低估儿童的科学学习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11、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而国家的课程方案应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

)12、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13、教学大纲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14、教学大纲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其它环节。

)15、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的。

(√)16、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7、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科学素养。

)18、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

(√)19、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20、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1、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2、科学课程的内容只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2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5、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

(√)26、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27、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28、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

(√)29、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30、科学探究的重点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31、我们应在重视学生成绩评价的同时,同样重视学习机会的评价。

)32、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记住大量的知识。

(√)33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大量知识,而是形成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

(√)34、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D、限制较死 

3、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 

A、选择空间很大 

B、硬性的 

C、弹性的 

D、间接的 

4、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

(B) 

A、直接的 

B、指导性的 

C、限制较死 

D、控制严格 

5、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

(C 

) 

A、凭感觉判断 

B、随意涂改 

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 

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 

6、“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D)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表达与交流 

D、大胆想象 

7、“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 

A、不迷信权威 

B、尊重证据 

C、想知道、爱提问 

D、珍爱生命 

8、“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9、“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

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

10、“思考与结论”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A、能倾听不同观点 

B、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 

C、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 

D、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11、“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 

12、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不确定 

13、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14、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D、思考行动计划 

15、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

四、简答 

1、原教学大纲存在哪些弊端?

P1 

答:

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

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它环节;

“刚性”太强,弹性不足。

2、为什么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P2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际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科学课程改革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说明科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3、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P3 

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

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4、科学课程的地位是怎样的?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5、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 

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

础。

6、“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P5 

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7、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

8、科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P7 

答:

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

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9、“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四、简答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

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10、《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

(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 

(2)、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定外,还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

(3)、具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既可以给人以每一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易让人看清楚,并理解。

(4)、行为动词的界定。

(5)、案例的示范作用。

1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P10 

(1)、目标的双重性。

(2)、活动的过程性。

(3)、方法的针对性。

(4)、工具的有效性。

(5)、证据的重要性。

(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1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

然后,要让学生懂得:

“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P12 

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18、为什么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

P6 

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即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这一点在过程性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

19、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

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

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0、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

(1)贯穿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2)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3)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2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22、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3、什么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内容强调全面化,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

24、面对社会发展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

(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25、什么是课程目标?

P8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或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

26、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

P17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

27、什么是亲历活动?

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活动。

28、什么是课程资源?

P18 

广义的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科学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科学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五、论述题:

1、你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总的思想和原则?

P4 

答题要点:

(1)、全面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2)、新思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 

2、你认为“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1)、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2)、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因为科学素养是这一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A、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需要科学知识享受现代生活。

B、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

(3)、还意味着提高第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

3、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2)、关键是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4、怎样理解与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1)、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多元性的,有些教学目标是经验知识,必须习得。

5、为什么“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P5-6 

(1)、满足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是由科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决定的。

(2)、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选择夫子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

6、怎样理解科学课程的“开放性”?

(1)、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尤其以是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更是无法预设结果。

因此科学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应是开放的。

(2)、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与内容标准对教材教师有一定的参照、制约作用,但是这种参照制约有一定的弹性。

小学科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三)

(每题1分,共26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