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051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新疆哈密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疆哈密地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孔子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2.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

“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

”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政治主张B.自由观念C.批判精神D.公民意识

3、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D、“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4.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B.都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都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D.都是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产物

5.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

“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

”“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

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6、班固在《汉书》中写到: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B.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7.司马光评价唐太宗时说: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下列选项不能准确支撑此观点的是()

A.实现统一,奠定版图B.稳定社会,开创治世

C.调整政策,发展农业D.吸取教训,兼听纳谏

8.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1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9.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

严复说:

“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之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

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中山先生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材料中严复和孙中山关于救国问题的不同之处是

A.任务目标不同B.道路方法不同

C.理想信念不同D.阶级基础不同

10.《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一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11.下列有关孙中山的革命言论,按出现时间先后,其中最晚的是()

A.“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B.“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D.“我今只说要定一条: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2.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13.孙中山说: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

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4.“我们如今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

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

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井冈山的斗争》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15.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1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B.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D.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7.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战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是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封建社会的落后性

18.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与英国作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含了经济方面的斗争,他提倡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抵制英货B.开展家庭纺织运动C.进行抗税斗争D.自制食盐

20.新浪网法国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认为什么最能代表你心目中的法国”的网民调查活动,结果拿破仑高居榜首。

你认为拿破仑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影响最深远的功绩应是()

A、颁布了《拿破仑法典》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D、发动了对外战争

21.“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

创的“均富贵”

措施是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北魏实行均田制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22.清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中外发生的大事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③北美独立战争开始④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

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A.全球化理论B.文明史观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24.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

这表明

A.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

B.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

C.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

25.历史学家钱乘旦说:

“一个人,在宏大历史体系中他是政治家、英雄,功勋卓著;在社会生活场面中他只是一个男人……在女性主义解释体系中他是男性话语霸权的典型代表,是暴君。

”这段话最能表明

A.历史解释体系的多元化B.历史解释具有随意性

C.历史发展的多样性D.历史人物的可塑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则天自幼聪慧,有才智,“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天授六年(690)九月,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

在位期间,“劝农桑,薄赋徭”;“广言路,杜谗口”;“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大搜遗逸四方之士”,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策贡士于洛城殿,殿试自此始”。

以上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行,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主要是批判和责难的。

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武则天。

……与改革开放前不同,80年代后,国内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肯定评价逐渐增多。

如,有学者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不但没有使唐朝衰落,而且有胆有识,放手选才,治国有方,促使唐朝继续向前发展”。

认为她是古今中外少有的伟大政治家。

——摘编自罗元贞《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的施政措施。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武则天在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受到肯定评价的原因。

(8分)

27.(18分)18世纪到19世纪英法等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材料一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

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第544条:

“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

第545条:

“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第1101条: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法国《拿破仑

法典》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8分)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法律原则?

(4分)结合所学阐述《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

(4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

郑经死后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

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

这是施琅复出的契机。

康熙深知平台不是一件易事,早在康熙十七年他就要姚启圣等遴选福建水师提督,条件“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

”据此,姚启圣就力荐施琅。

材料二:

收复台湾后,在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

许多大臣对台湾的战略地位缺乏认识,竟然认为“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

大臣中主张守台者只有姚启圣和施琅等少数人。

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施琅力陈台湾战略地位之重要性:

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施琅复出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施琅主张守台的理由,并指出后来清朝加强对台湾管理的措施。

(10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意为孝悌之道是仁善的根本。

一个遵守孝悌之道的人,触犯的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因此也不会喜好造反作乱。

君子应致力于根本,仁善之道,做人立世的原则自然就会产生。

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人伦观,从孝悌之道到不好犯上作乱,体现出孔子以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的秩序。

而材料中未提及外在礼仪、人际关系以及政治思想体系等论述,排除ABC三项。

故答案为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人伦观

【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丧,孔子则面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两者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批判现实,唤醒国人,重建道德秩序,故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他们的政治主张,排除A;材料未体现他们的自由观念,排除B;材料体现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而非公民意识,排除D。

考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

【名师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

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3.D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希腊重要思想家思想的相关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BC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明显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排除。

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先哲·对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的认识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与柏拉图的思想。

孔子的学说强调“仁”和“德治”等主张,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不相适应,故不被采纳;而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的按照智慧.品德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与希腊的现实也不适应。

故二者都脱离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应选C。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柏拉图的思想

6.A

7.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唐太宗时期社会稳定,调整农业生产,善于纳谏,但是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领土版图的奠定是在清朝,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8.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给出的是康熙年间的经济情况,学生要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国库储备呈增长趋势,说明国家安定富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而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的问题;C选项与材料相违背;D选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对外贸易情况。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古代政治家·康熙帝

9.B

【解析】根据“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可知严复主张教育救国,“鄙人乃实行家也”可知孙中山主张革命救国,故答案选B项。

严复和孙中山都是资产阶级,所以他们的任务目标、理想信念、阶级基础相同,排除ACD三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严复和孙中山的思想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的“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答案为A项。

BC项只有“内审”,看不出“外察”;D项是“外察”的结果,但看不出“内审”,BCD项不能反映“兼收众长”的含义,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今只说要定一条: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是在孙中山伟大转变

之后,是最晚的。

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孙中山•孙中山的革命言论

12.D

【解析】1913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发生,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他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未转向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奋斗目标,并非权宜之计,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民生,思想与时俱进,故D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特点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这里的“社会革命”“一劳永逸之计”指的是民生主义,A项是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故答案为A项;BC是民权主义,D项是民族主义,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14.D

【解析】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

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等等。

故本题选D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5.D

【解析】A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贡献,排除;B项表述内容单一,排除。

C项表述不符合“南方谈话”的内容,排除。

依据材料中提到的书名可知,该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唐太宗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而不是匈奴,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BCD项表述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唐太宗

17.B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了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共同点,在备选项中,②只符合法国革命中拿破仑的实际情形,在美国没有这一现象,不符合题意要求,①③④均符合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史实,且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C项。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拿破仑与华盛顿

19.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的是拿破仑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影响最深远的功绩,不是他所有的功绩,故可以排除ABD三项。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民主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它第一次确立了法国的资本主义政体。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理解题干含义:

一是土地兼并,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人民反抗与政府调整。

题干所要求的正是政府的调整,并且是开创性的,北魏的均田制首开先河。

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应选C。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实行均田制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郑成功收复台湾为1661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1689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制的标志为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故选A

考点:

中外历史对比

点评:

本题有一定新意。

中外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基本常识要熟记。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从材料中“处于巨变的时代”“使中国失去了

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可以看出,康熙没有加入当时时代的大家庭中,所以是从全球化理论出发,故选A。

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康熙大帝

【名师点睛】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

示例:

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问题?

从传统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从现代化范式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文明史范式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从社会史范式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