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048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docx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编写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郭翠

1、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45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

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

2016年2月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

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

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

“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

“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

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

《成长日记ABC》两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

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

第一课时感激生命总第1时间:

3.08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

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动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温暖的故事

1、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光盘温暖的故事。

2、让学生《看小时候的我》。

让学生从中知道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的不易。

3、让学生光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孩子在我心中的位置》。

4、通过以上三个故事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们应感谢生命,感谢赋予生命的父母。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6、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自己最受感动的故事。

7、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二、社会大家庭

1、让学生看课本第二页画面。

2、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3、让学生说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看到的或听到的社会大家庭温暖的故事。

4、教师举例说明。

5、学生谈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时刻都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三、生命多么美好

1、让学生说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有多美好。

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2、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生活在阳光下》。

3、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美丽的生命》。

4、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生活多么的美好,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后札记: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第二课时珍爱自己总第23.9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珍爱生命。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不能放弃,都不能失去信心。

2、在每个人独特、神奇、美丽的生命之旅中,时时刻刻在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热爱生命,奋发向上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召开总结交流会

1、同学们,今天老师向你们展示一个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

(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关于黑人乔丹的故事。

2、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引导学生理解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

3、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珍爱生命”这个主题。

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怜惜谁?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看重、不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

”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4、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旁点评。

(1)、让学生说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学生可以做点评,教师对学生做的点评及时地加以补充。

(2)、教师可以向学生讲几个故事。

如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五岁的时候患脊椎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他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

每次她总是用灿烂的微笑激励着我们。

安徒生的故事,有一篇广为流传的童话叫《丑小鸭》。

这部童话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有人说,在这篇童话里可以找到安徒生的影子,安徒生自己就像是变成天鹅的一只“丑小鸭”。

安徒生12岁时,当兵的父亲不幸在战争中生病死亡,家境更贫困了。

母亲不得已而改嫁,继父不喜欢安徒生。

安徒生长的不漂亮,穿得又破烂,常受到富人家孩子的殴打、羞辱。

母亲为他的前途考虑,千方百计让他读了几年书,希望他长大当个裁缝。

但是,安徒生在首都看到了繁华,也看到了比家乡更多的穷人。

他想学舞蹈,被拒绝了;相当话剧演员,剧团经理说他“太瘦”,形象不好。

为了生计,他去做木匠学徒,又因体力太弱被解雇了。

后来他幸而被一位音乐家收留,学唱歌,但因为天冷没衣服穿,冻哑了嗓子,只好又离去。

可是,安徒生并不灰心,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写剧本、写诗、,也写散文,终于被名家赏识,作品得以发表。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这位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走进了文学殿堂。

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该吸取什么呢?

(3)、在老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感想,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二、填写希望号列车

1、让学生看课本第七页内容,并让学生说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自己做过并感到自豪的事;自己曾为他人带来的快乐;遇到挫折时,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

2、让学生填写课本第七页内容。

三、活动延伸

在填写完希望号列车后,让学生继续搜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并可撰写读后感、体验日记,进一步加强理解。

教后札记:

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珍爱生命。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不能放弃,都不能失去信心。

在每个人独特、神奇、美丽的生命之旅中,时时刻刻在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成长日记ABC

第一课时悄悄长大总第33.13

活动目标:

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活动准备:

让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成长日记——变化篇

1、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比一比,让学生说自己都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有什么变化。

3、学生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说有什么变化。

4、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变化纪录到课本。

二、成长日记——快乐篇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成长过程中快乐的事情。

2、每个组选出自己组内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同学来讲。

3、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中《我的成长日记》。

4、与学生共同讨论光盘中的内容。

三、成长报

1、以小组为单位办报,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并配上每个同学的成长日记。

2、学生在办成长报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化成漫画,可以写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话,可以取名为“童言无忌”。

……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

四、我的烦恼

1、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心事。

2、全班同学针对有的同学说的烦心事进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时加以引导。

4、让学生看多媒体光盘,看里面的小朋友有什么烦恼,让学生说针对小朋友的烦恼,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

5、有些同学可能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烦恼。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作一下讲解,如可以想学生说一下有的同学变声的问题,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现象,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因此而烦恼,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是一个人正在不断长大的标志。

6、教师播放多媒体《小小少年》,让学生听歌曲。

7、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小小少年》。

第二课时男孩女孩总第43.15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男孩女孩从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活动过程:

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有五关,分别为“合作关”、“创造关”、“友谊关”、“智慧关”、“演讲关”,只有完成游戏才能自动升级,可是游戏必须有男、女同学共同完成的分数才行,哪组闯关最多就获胜。

一、自由组合

规则:

每组五人,每组必须有男女同学个不少于二人。

每创一关淘汰一组

二、闯关游戏

1、合作关

规则:

每组前放一个大肚小口的玻璃瓶,瓶中放与小组同学同等数目的带线塑料球,比一比,哪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取完,配合最好的组可过关。

2、创造关

规则:

每组用相同的材料:

废报纸、可乐瓶、纤维绳、鞋盒等设计、制作手工,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3、友谊关

规则:

快速设计一个小剧本,表现男、女同学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上如何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主题,然后表演出来。

巧妙设计、表演真实者获胜。

4、指挥关

规则:

知识抢答,没回答一个问题得一分。

题目老师可自行设计。

5、演讲关:

规则:

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演讲,男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女生”或“做女孩的十大优势”,女生演讲题目可选“假如我是男生”或“做男孩的十大优势”。

掌声热烈者获胜。

三、评选“有情天使”

1、谈闯关时的合作体会。

评选最佳组合奖。

2、评选出平时在班级生活中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友情天使”。

教后札记:

让学生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男孩女孩从中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第三课健康生活每一天总第63.20

第一课时“1”和“0”的启示

活动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懂的健康的重要意义,拥有了健康,才有可能拥有智慧、财富、知识等,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活动过程:

一、召开讨论会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财富、智慧、健康、友谊、知识的重要性。

讨论这五者谁放在“1”的数位上更合适。

教师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拥有健康才有可能拥有智慧、财富、知识等,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1、让学生说看课本15页内容。

让学生看课本上介绍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让学生说在生活中还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3、向学生说小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的身体健康的报告,使学生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对人身体的危害性。

4、让学生说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5、向学生介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如:

吸烟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害,会引起人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长时间抽烟还有可能会引起癌变。

喝酒对人的肝脾等消化系统有害,会引起肝脾肿大,各种消化道炎症,经常喝酒者还会引发其它疾病,及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6、生讲解小孩多吃西餐容易患哮喘。

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果多次西餐,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方式,多吃西餐对呼吸系统不好,容易引起哮喘。

7、学生说明多看电视的危害性。

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易超过两小时,看电视时间过长不仅对眼睛有坏处,新西兰一项研究表明,而儿童时多看电视,26岁以后,其体重、胆固醇回避年轻时看电视少者高,心血管也送医产生疾病。

8、学生看课本烟和酒的对话。

引导学生认识到烟和酒的危害性。

三、召开告别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宣布会

1、每个学生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写在小纸条上,并说明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2、班内让学生做宣誓。

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又可以使其他同学认识到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第二课时拒绝罂粟花总第73.23

活动目标: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活动准备:

多媒体光盘

活动过程:

一、远离毒品

1、向学生介绍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吗啡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其危害令人触目惊心!

2、通过让学生看课本吸毒者的惨状(吸毒者被毒品折磨得惨不忍睹,骨瘦如柴,吸毒者的家一贫如洗、吸毒者的家人流离失所)及观看多媒体光盘吸毒者的惨状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毒品是人类的杀手,沾上它,会让人一无所有。

我们必须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3、向学生介绍导致少年吸毒的诱因。

(1)、无知好奇。

有的人因为觉得好玩,感到比较好奇,这种东西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成了瘾君子。

(2)、上当受骗。

有的人上了毒贩得当,毒贩让他们吸上毒,然后让他们贩毒。

(3)、盲目追求享乐与来自同伴的不良影响。

(4)、学习生活受挫,逃避现实。

(5)、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与家长闹别扭,家长不让我结识社会上的人,我偏于他们在一起。

4、通过介绍这五种诱发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挫折,都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

5、让学生看课本关于陈清的故事,让学生讨论通过这个故事对自己有什么启迪,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一定不要受别人的诱导,一定要远离毒品。

二、吸毒是违法行为

1、向学生讲解吸毒是违法行为。

早在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向学生介绍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卖问题”部长级会议。

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毒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2、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对吸毒、贩毒、制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检举揭发的义务。

及时教育学生遇到吸毒、贩毒、制毒人员要积极地进行揭发

1、

教后札记:

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生活方式。

懂的健康的重要意义,拥有了健康,才有可能拥有智慧、财富、知识等,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

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第三课时健康加油站总第83.27

活动目标:

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营养等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名人锻炼身体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积极锻炼身体

1、向学生说明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获得。

为了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充足的学习经历,我们每天必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向学生说明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4、小组推选代表怎样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5、向学生介绍名人毛泽东进行体育锻炼的故事。

体育锻炼是毛泽东喜欢的休闲方式。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他最喜欢游泳。

每次外出巡视,她总是抽空到江河或水库劈波斩浪一番,北戴河、长江、珠江、钱塘江、湘江、以及韶山水库、庐山水库都留下了他搏击风浪的身姿。

毛泽东1965年在三次畅游长江后,兴奋得写下了《水调歌头.信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6、让学生看课本齐白石爷爷的故事。

7、让学生说通过这两个故事自己明白了什么。

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8、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健康的故事。

让学生说要有健康的身体除了进行体育锻炼外,还有哪些因素。

积极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身体健康的因素。

二、健康情报

1、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八少八多。

(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衣多浴、少糖多果、少食多嚼、少车多步、少有多眠、少愤多笑)

2、向学生讲解萝卜的重要营养价值。

3、让学生看课本“关于吃的学问”。

4、让学生说自己身边不讲卫生、不合理的习惯。

5、向学生讲解关于预防乙型肝炎的知识。

(见教学光盘)

三、制定健康计划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计划。

可以从均衡饮食、坚持锻炼、生活有规律等方面入手。

可以让爸爸妈妈做自己的监督人。

2016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