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9803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学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学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学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学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结题报告.docx

《数学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结题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结题报告.docx

数学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评价方式》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课程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教学现状背景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

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

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以知识为本”的,重心是评价数学教师的“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目前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本村及附近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

我们的学生诚实而又朴实,有很多孩子对学习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只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的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话语引导学生,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调整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寻找不同的载体,使之成为更受学生喜欢的评价方式。

(2)如何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做客观的评价,我们应采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因此,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投其所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目标要多元性,评价方法要多样性。

但它们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评价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在保证科学性、针对性、发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

4、差异性原则。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

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应该让评价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5、激励性原则。

评价首先要对学生的作业或学习做出正面评定,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进步,使学生的自尊和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唤起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古人云“数子之短,不如赞子一长”。

6、发展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失时机地给予关爱,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各有所长。

要注意挖掘隐含在课程中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智力和非智力资源,精心创设一些对智慧和意志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的勇气与热情。

三、课题实施策略、研究方法及达到的预期目标

1、主要实施策略

(1)合理建构,科学规划

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实验方案”、教育学心理学及评价等方面的有关理论,通过研读、摘录、交流等方式,充实了实验教师的理论功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制订阶段研究计划,按计划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

(2)教研并进,有效实施

行动研究是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课题研究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课题组立足学校的课堂教学,在明晰研究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让教师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在理论、实践两方面得以发展,我们确立了把课题研究活动与研究课、公开课、汇报课、调研课相结合;与反思、积累相结合。

我们要求教师开展自我反思,通过写教学后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形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回顾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总结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和方法,提炼有效的评价手段。

(3)内外引领,不断深化

学校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

一方面我们通过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带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强化研究的策略。

另一方面我们还先后邀请了镇教研室主任何令业等有关领导来校为课题做辅导,让实验教师获取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

再一方面是就积极参加省“小学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组织的学习交流的活动,在和专家、同行的对话中得到了深入研究的启发,不断地深化课题实验。

2、研究的主要方法

以行动研究和现场研究为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法、统计法,获取自然真实的信息,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对所获取的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

3、预期目标:

(1)、本体目标:

形成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使之在以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

(2)、发展目标:

(a)通过正确的评价,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方式上,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探索型”转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b)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教师自我数学教学的意识形态,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型;在教学内容和时空上,从“封闭型”、“单一型”向“开放型”、“多元型”转型。

四、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得以明晰

通过研究与探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确立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的思想。

我们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导思想定位于:

1、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发展导向,不仅要使学生成为“知识人”更要成为“社会人”,达到人人发展,全面发展。

2、评价要落实在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上,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的进步就是发展,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要评价学生的发展趋势,通过某些结果或某些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趋势,今天和昨天比,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明确明天努力的方向,知道该怎样去做。

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建立自我激励的评价机制。

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我完善的反省能力。

(二)多元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1、评价方法三结合:

(1)内在与外在相结合

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教师,或班集体,或学生之间进行的评价,称为外在评价;另一种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的自我评价,称为内在性评价。

而内在性评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热情,从而使教师、学生能及时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活动。

实验中我们坚持内在和外在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坚持对自己一天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收获、进步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倡导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就是成功,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

通过自我评价学生看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与评价标准的差距,直接激发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其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唯一的裁判员,这种评价显然违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我们设计了“我成长我快乐”、“比一比谁最棒”等课堂观察评价表,其内容涉及自评、他评、老师评、家长评四个方面的版块。

“我的表现”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收获、进步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倡导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就是成功,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

“同伴眼中的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主要评价学生的积极态度、合作精神、任务意识、求异思维,对集体任务完成的贡献大小等,评价时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机会。

“老师眼中的我”考察学生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是否善于从日常生活情境中捕捉信息,是否善于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情感与态度、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家长的叮咛”要求家长对孩子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长表现等)进行全面回顾,思考后作出评价。

实践表明,学生对课堂观察评价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呈现出以往没有过的活跃气氛,大家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课题实验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批评式评价仍然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评价以批评为主,导致学生对激励和表扬的渴望与现实差距较大。

出现小学低年级课堂上小手如林,学生发言涌跃,高年级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逐渐变得沉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学习的评价,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中我们把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让学生敢评;提供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爱评;拓展学生评价的时空,让学生乐评;启迪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会评。

在口头评价时,我们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策略和方式,并且用不同的激励和表扬语言,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

实验前后课堂教学评价对比:

调查内容

教师对学生经常表扬

学生经常回答问题

怕回答错误

知道答案,但不想说

回答对了,同学鼓励

集体表扬

针对个别表扬

课堂上只有教师评价

课堂上同学之间互评

学生评价老师

家长评价

实验前

30%

15%

45%

54%

15%

45%

23%

60%

20%

5%

1%

试验后

89%

65%

12%

23%

78%

16%

80%

20%

80%

90%

9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评价:

不仅能评价别人,还能评价自己和老师;不仅只听到老师的评价,还能听到同学和家长的评价。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对比:

调查内容

喜欢上数学课

数学作业很难,很枯燥

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

有信心成为数学小博士

实验前

35%

69%

19%

10%

实验后

93%

20%

78%

31%

从调查情况看,通过实验,学生从过去单一、沉闷的课堂气氛里解脱出来,上数学课兴趣倍增、情绪高涨。

他们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大胆探究,每节课都沉醉在自主愉快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态度积极了。

2、评价目标三并重

(1)智商和情商并重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鼓励学生多与同学、朋友交往,密切与他人的关系,超越自我,开放自我,培养自信。

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过高估计自己,孤芳自赏,也不过低估计自己,自责自卑。

对自己的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心,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和工作。

 如“成长记录袋”中关于情感方面:

(1)“我能行”:

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评价,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建立起自信,形成坚强向上、豁达乐观的品格;

(2)“我爱学”:

对学习兴趣的直观评议,这一指标的制定一方面表现出孩子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并重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着“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们构建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知识方面:

(1)学前阶段测查;

(2)口算;(3)平时学习成绩;(4)作业质量。

技能方法方面:

(1)“小巧手”:

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2)“千千问”:

考察学生在课上、课下是否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使学生养成关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3)“聪明屋”:

记录学生在课上涌现出的奇思妙想,平时自己想出的小窍门、好方法,以及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和数学方面的小发明等,这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评价;(4)“才华展示”: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一指标的确立,让学生勇于展示自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成长记录袋既是评价的一种途径,也是评价结果呈现的一种方法,而且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物质化资料。

它不单显示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显示了学生的持续进步。

(3)现实与发展并重

“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本着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策略和方式,并且用不同的激励和表扬语言,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同伴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不规范,甚至是出现不正确和歧视倾向时,及时加以引导。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成为“温柔杀手”。

对他的成长有害无益,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批评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批评”的基础上。

课堂评价中的批评应该是“绿色”的,要入情、入理、入心,不能简单粗暴。

所以在批评前要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言之有理,具体哪里做错了、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办等等;批评结束时不忘加一些诸如“加把劲,相信你能赶上的!

”之类鼓励性的话,使受到批评的学生,觉得老师是尊重我的、相信我的。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只有当我们时刻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才能把握好课堂评价中的表扬与批评的度,从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评价结果三同步

(1)兴趣与习惯同步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有独特解法的地方,多用激励性语言评价。

如:

“你的方法真是太妙了”、“你的思维真灵活”等等。

对于学生不足的地方,则用发展性语言评价。

如:

“我相信你再想一会,定会想出正确答案”、“我相信,下一题你一定能做对”等。

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错误时,在错误的地方作个记号,写上“运算顺序对吗?

”或“请仔细再算一次。

”等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

对学生作业中的巧解、灵活解答、一题多解,在下面写下“这种解法真妙”,“你的方法真多”等评语,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除了用评语激励学生,提高作业的质量外,对于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齐清洁的,画上一个满意的笑脸,来评价作业的整体效果,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信息。

通过作业评价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

作业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日常的学习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会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及时地赶上学习进度,不让学生在学习上掉队。

调查项目

认真看前一天的作业情况

对前一天的错题反思及改错

喜欢做数学作业

实验前

10%

15%

40%

实验后

95%

100%

96%

对学生数学作业情况的对比:

(2)教育与教学同步

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而是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当“受教育者感觉到你在教育他时,这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是失败的教育。

”因此,评价也应尽可能做到“无痕”,让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享受评价带来的促进。

所以我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做到:

1、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2、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3、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发现问题,转变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发展与和谐同步

现在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是生存的技能。

利用成长纪录袋可以实现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多方交流。

可以帮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肩负教育责任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益于促使他们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出具有激发力的学习环境。

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已经学到什么,还需要学习什么,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交流基础上的再反思,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

反思基础上的交流,帮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矫正性的信息反馈。

实现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和谐共同发展。

4、教学元素三变化

(1)教与学的变化

①教师评价观发生了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灵活了

教师转变评价观念和方法,积极尝试多种评价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实验的开展,我们对评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更全面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数学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进步发展以发展目标为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对评价产生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转变以往评价的关注点,注重从关注学生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关注问题情境,关注能否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的见解;关注学生是否能善于倾听同伴或他人的意见,乐于合作,愿意与别人分享成果;关注是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关注学生的讨论、回答和质疑问题是否得到了鼓励,是否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关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关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序,关注评价是否平等几方面来观察和评价学生。

②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学习兴趣提高了

通过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的有关评价体系,使之更科学,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转变,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落到实处——真正地促进学生成长。

在新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评价:

不仅能评价别人,还能评价自己和老师;不仅只听到老师的评价,还能听到同学和家长的评价;在成功快乐时能听到赞许,在失败时能听到鼓励;在他们高兴之余有冷静思索,沮丧之时有真诚的关心,成功时有努力方向,失败时有“解剖”自己的勇气。

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不再是仅仅只接受知识,而是身心和谐的发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真正有益的。

(2)师生关系的变化

评价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生机,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自主的学习知识。

由于教师摒弃了权威意识,学生更信任教师,敢于和教师交流,愿意对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教者与学者,发展到朋友、知己。

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带来了民主、活跃、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3)师生素质的变化

实验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体现了实验教师行为的转变,正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

其中夏泽来完成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研究》;张树有完成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闫全林撰写了《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初探》、;孟宪祯撰写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评价》。

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在全区交流,受到很好的评价。

学生由课堂的探索走向学科与学科间、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探索。

学生知识面拓宽了,很多学生学会了上网,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写简单的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设计调查问卷等,在调查、访问参与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中,学习做人、处事、与人交往,提高了办事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品质也逐渐形成。

五、课题研究实现的价值和意义

1、延长教师的教学生命

教学的生命价值追求,概而言之就是老师在单位时间内教,要让学生学而习得。

老师调动的一切教学要素要管用,老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每一分钟,都将成为他们人生的过去,时不再来了,因此,我们强调要用生命的期望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教学细节。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的教师的改变了过去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做法,重视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除考试评价外,还制定了普遍使用的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如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担负起关爱学生、学习生命成长的责任,设计好每一份预案,策划好每一个课堂,斟酌好每一个教学细节,谋定好每一个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提高自己教学的生命价值。

课题研究内容丰富多彩,与教学息息相关,特别是学校领导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性评价要向各科推广的构想,现在我校其他学科都积极实践课堂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涌现了大批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区质量百佳教师;学校被评为课改先进学校,多次被评为质量先进学校。

2、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情感由“厌学”转向“乐学”。

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实验前后数学学习成绩对比:

(班级:

四年级数据为学校抽考成绩)

调查时间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2010年12月

62.3

65.5

15.1

2011年6月

66.2

75.7

25.3

2011年12月

75.8

89.2

33.2

2012年5月

88.9

93.4

42.8

六、研究反思及后续计划

三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课题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特别是数学教师有了质的转变,我们的课堂变得活泼,充满了合作、交流、探索。

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了自主学习、自主评价,数学课已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成为学生互动、乐学的天地。

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深感自身的理论素养不够,尽管我们尽力努力,但在理论深度、宏观把握,系统高度方面还是存在缺陷。

因此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评促变”转变。

考试是学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目前学校考查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

如何在考试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测量出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将是本课题组后续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课题组

2012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