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929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docx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

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

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

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这些都为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

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

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

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

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

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4.组建科技型企业。

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

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

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

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

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5.开展科技培训。

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

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

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

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

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

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三型五化”的江苏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推广模式。

“三型”是指三种标准化工作模式,即:

——基地示范性。

主要采用“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业专家为技术支撑,以专职公共服务机构为指导,以现代科技手段为基础,以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的标准化工作模式。

——企业带动性。

主要采用“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支撑,已建立标准为手段,以订单生产为纽带”的标准化工作模式。

——种养大户型。

主要采用“瞄准市场、选定标准、专业服务、过程控制、分级销售”的标准化工作模式。

“五化”是指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环节所涉及的五个内容,即:

——生产规范化。

结合园区产业实际,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农业产业标准体系,指导农户、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并做好生产作物记录,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做好示范推广。

——产品安全化。

结合农产品生产管理的特点,分析确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把好危害风险监测关,严格实行农产品溯源制度,建立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做好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投入品检测检验。

——管理信息化。

逐步建立以中国江苏现代农业标准化网为基地的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建立包括农业标准化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农产品检测监控信息系统、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标准化专家咨询系统和标准查询管理系统在内的江苏现代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服务专业化。

坚持分段管理和综合协调的原则,按照各部门、机构的职能及专业化服务的要求,设立专职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标准化及检测检验专业指导和协调管理服务及日常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组织农业专家定期做现场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

江苏已经成为区域性农业科技培训中心。

成功举办了20届农高会,累计吸引了4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15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与交易额1200多亿元。

媒体推广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林卫视”频道成为全国首家专业从事农林科技推广的卫星电视频道,《农业科技报》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农业科技类报刊。

通过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江苏示范区累计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5000多万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受益,每年推广效益达到60多亿元人民币,为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

通过建设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实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示范、推广功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速度,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及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5.6%-36.2%,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特别是西北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样板,带动周边县市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四、项目实现的技术成果

1、论文2篇:

[1]田雪慧,邹志荣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思路与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10

(2).(见附件2)

[2]陈峰涛,孙养学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现代经济,2010(8).(见附件3)

2、研究报告2篇:

[1]程建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2010.(见附件4)

[2]程建国,江苏示范区土地流转的背景、方式及引发的思考,2010.(见附件5)

 

附表1

序号

名称

理事长

联系电话

基地地址

占地面积(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参加培训的合作社一览表

 

附件2

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思路与分析

摘要:

论述了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了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设计的重点要性,探讨了怎样分区规划,同时根据实际从建筑、道路、植物及园区给排水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具体的专项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关于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

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示范区是中国的“农科城”,因而江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园研究只涉足经济学、管理学等,没有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园园林化。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示范区各地区农业资源状况,结合江苏城市发展规划,对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进行了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以期通过设计研究使园林真正服务于现代农业科技园。

1.立项背景

1997年江苏示范区成立之初,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2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在不足4km2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5000多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

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

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自1997年以来,江苏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了以生态型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小城市雏形。

但是,江苏示范区作为中国的“农科城”,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资源约束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经营规模问题、劳动者素质问题、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及其应用又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农业的美好前景。

现代农业科技园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江苏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可以促进该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农业生产力产生新的突破;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个平台,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用得上”的实用技术,并对周边广大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使江苏示范区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农科城”。

2.规划目标

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江苏的使命,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和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核心区域和农业科技交流推广的平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并以全新的形式展示农业科研、农业技术、高科技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和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基地。

3.总体规划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5530236km2,其中耕地面积4110km2,道路及村镇占地面积约1420km2。

按照功能,园区由“一轴、一心、八园”的“118”格局组成:

“一轴”是指建设1个景观轴,“一心”是指建设1个服务中心,“八园”是指园区由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8个园区组成。

现代农业创新园主要进行高新技术示范和展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主要孵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园主要为国际合作企业、科研单位提供场地;种苗产业园主要进行种源保存繁殖和种苗产业化生产,实施种子种苗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主要进行农业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和农业产业运营体系创新;科技探索园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研究试验园区平台,孕育农业科技新成果;农产品加工园进行产品加工,实现产品升值与品牌;物流园为产品外运销售提供平台,完善产业链条。

4.分区规划

根据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定位,按照服从科技、弘扬生态、讲求艺术以及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分区原则,江苏示范区将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4.1展览区

以无土栽培技术为展览核心,以各种特殊的形式和形态展示各种新的作物生长潜力与人类的利用能力,展示梦幻般的创意农业科技成果。

按照植物种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蔬菜果树、名贵花卉、水培蔬菜立体栽培、空中薯类种植、珍稀奇特植物、南果北栽、艺术蔬菜、艺术果品等8个小区。

另外,展览名、特、优珍稀植物物种组培克隆快速繁育生产过程,以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核心,展示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养殖业如小尾寒羊、太行黑山羊、太行犬、猪肉狗、中华神犬、藏獒等良种及肉羊、肉狗新产业,种植业如架上西瓜、架上红薯等。

4.2展示区

4.2.1展示农业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设施农业工程发展历程与技术革新、智能化温室生产原理模拟、节水灌溉设备、水肥一体自动化控制设备、农业机械化,电子灭虫仪等,展示农业科技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内容,同时将这些技术融合到农业生产中。

4.2.2展示适合本地生产的各种作物的高校生产技术

按照世纪农业的要求进行未来农业、高校农业的综合利用和高校开发,以“效益”致胜。

4.2.3展示农产品存储保鲜与加工技术

集中展示现代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的各个环节,并进行品质的检验,和一般产品进行对比,让人亲身体验到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整个过程。

4.2.4展示畜产品的加工技术

集中展示现代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各个环节。

4.3休闲娱乐区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园既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农业新型设施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长年生长的名优特新果蔬花卉、珍禽名鱼装点其间,争奇斗艳,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人地合一的体闲观光景点。

4.4洽谈服务中心

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孵化器,是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技术集成的载体,实现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充分发挥园区的服务功能,搞好一些列的服务体系和体制创新工作。

例如,可以依托两所大学的优势进行技术咨询与技术指导,利用师生关系网资源向农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学校的科教资源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利用农业科技园资源进行农业科技企业的孵化,利用学校科教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等。

4.5科研示范区

科研示范区是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区域,也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与普及的主要区域,是发展与推进农业生产的科技动力源泉,因此应该把科研项目对象看做园林要素来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5专项规划

5.1园路规划

江苏农业科技园中园路设计依据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园路布局考虑既不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失庄重,突出科技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

园区部分道路可以设计成彩色路面,这样使路面铺地的材料有较多的选择性并富于灵活性,把人们对色彩的感觉灵活运用到农业科技园园路设计中来,把“情绪”赋予风景。

园中铺地设计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红砖路、青砖路、彩色卵石路、水泥调色路、彩色石米路等。

园路规划设计除考虑以上原则外,还要注意交叉路口的相连避免冲突、出入口的艺术处理、与四周环境的协调、地表的排水、对花草树木的生长影响等。

5.2给水排灌溉工程规划

水是园区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为此园区给排水设计必须满足园区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员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要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统一规划。

园区排水主要采用地表及明沟排水方式,局部采用暗管排水作为辅助。

采用明沟排水应因地制宜,不宜搞得方方正正,而应因势利导,结合造景,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做成一种浅沟式,既适宜植物生长又符合园区总体规划的形式。

5.3园区绿化设计

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5.3.1园区绿化设计原则与要求

园区树木是园区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题材,它既具有生态上的要求,也有综合观赏的特性。

园区树木能以多样的姿态组成丰富的轮廓线,以不同的色彩构成绚丽多彩的景观,从而使园区景观图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由于树木的配置要受立地条件、四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如何才能以“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来指导园区树木的选择的选择和树种的搭配,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我们认为要遵循三个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

5.3.2具体植物景观设计

传统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在于体现农作物的群体美、斑块美,劣势是领略不到作物的个体美。

江苏农业科技园中展览展示的植物应看作观赏植物,把每种植物的美发掘出来用于设计。

比如传统葡萄的整形方式为棚架式,可以充分利用棚架下的空间,在下面设一些休息座椅,供游人休闲、赏景、交流、漫步,或自己采摘果品,自己制作、自己品尝的体验活动;其他藤本植物如牵牛花、南瓜等,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使其既能达到展览的目的,又作为园中的景物甚至是一个景点,供人近距离观赏体会农作物的姿态美,领略园中漫步的浪漫情怀。

5.4园区建筑设计

5.4.1园区建筑的特点

园区建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观赏的目的,在符合实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前提下,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注重变化、尺度、比例均衡、对比的原则。

如洽谈服务区中的建筑仿照古巴比伦建筑的立体形式,平面采用飞机模型形式,并在里面种植所要展览、展示的植物品种。

5.4.2园区建筑的布局

园区建筑设计布局应先对建筑所在地段的环境做全面认识,完全把握建筑自身功用,正确运用建筑构图手法,并把握统一、对比、均衡、韵律等原则。

园区建筑的颜色应尽量统一,尽量可以形成对比。

比如创新园飞机模型高建筑与其他温室建筑就形成了高低的对比,但颜色相似,这样就既满足了统一,又达到了对比的效果。

布局要均衡,在建筑单体设计和总体布局上都要给人以韵律上的美感。

5.4.3园区建筑的尺度与比例

尺度是指园区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一种大小关系,这是园区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例是指园区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比较关系及其与整体的比较关系。

江苏农业科技园建筑的设计在尺度上要满足生产的需要,要遵循协调的比例关系,还应满足美观的需求。

5.4.4园区建筑的色彩与质感

江苏农业科技园中的建筑应该重视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是建筑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我们要善于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用以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各种构图变化,创造江苏农业科技园独特的建筑艺术效果。

6结语

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形态,是农学、林学、畜牧学、农业经济学、生态学、民俗学、旅游学以及风景园林等多学科的综合体现,建议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在功能上建立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在利用方式上将某一农作物的观赏、生产及其有关的品评、写作、摄影和培训等活动融为一体,提高农业科技园的经营效率,丰富游览乐趣,增加农民收入。

因此,就规划而言,它不是哪一个单项学科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与配合方能最终实现,只有这种规划才是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甘顺.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贵阳:

贵州大学,2005.

(2)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等.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14(3):

439-442.

(3)周初梅.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郑阳,孙明高,辛培刚.对现代农业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探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

(2):

280-283.

 

附件3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严格的农产品技术壁垒,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农业发展工作核心,因此本文在国家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开展农业标准化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圆满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导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食品安全的挑战。

而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则需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战略,因为农业标准化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而实施农业标准化,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和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