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906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docx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模板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_模板

教学内容

 在大熊猫的故乡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2、学会15个生字,理解36个新词语(要抓住与课文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4、懂得爱护野生动物,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

 教

 

 投影片

课文录音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

(1)(出示熊猫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

(板书大熊猫)

(2)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国的国宝。

那么你们可知道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乘车去大熊猫的故乡走一走,瞧一瞧。

2、揭题:

16、在大熊猫的故乡

3、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估计质疑:

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

大熊猫的故乡是怎样的?

“我们”在大熊猫的故乡看到了什么?

……)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题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自学生字词语,读读划划。

3、读后交流。

(小组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

①注意区别“屡”和“缕”;“幼”的左边是“幺”;“幽”的笔顺;

②读词语并理解意思。

(流水涓涓、栖息、幽静、缕缕、踪迹、悠闲)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读读课后习题,指导分段。

1、指名读课后第1、2题的问题。

(明确依据课后习题学习课文,是读懂一篇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

2、交流,讨论:

课后问题1和2有什么联系?

应围绕哪个习题学习课文进行分段?

3、根据课后第2题先试分,再交流讨论。

4、读课后第1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2课时

一、复习听写 

1、谈话。

2、听写。

(听写时可报词语、可报意思、可连续听写。

1、  反馈。

4、同桌互改。

复习课文,巩固词语。

二、研读重点段 

1、  找出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段。

(1)点拨:

怎样找准重点段?

(2)指导:

怎样读懂重点段?

2、研读重点段:

(1)理清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大熊猫幼仔和大熊猫妈妈的模样)

(2)理解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

①出示句子:

“啊!

一个多么娇嫩的小生命:

大小如猫,胖墩墩的,淡淡的短毛下绽出粉红色的皮肤。

”(理解作者是抓住大熊猫幼仔娇嫩这一特点,按先总起后分述的顺序写具体的。

②出示句子:

这圆滚滚的身躯,油光光的皮毛,逗人的黑眼圈,文静悠闲的样子,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按先分述后.总结的顺序写)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熊猫幼仔和大熊猫妈妈模样的句子。

(3)讨论:

为什么说大熊猫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①大熊猫有什么特点?

(外形可爱,稀有珍贵)

②哪一点更重要?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关联词来连接?

(不但……而且……)

③投影出示:

请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为什么说大熊猫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友谊使者  外形可爱  稀有珍贵  不但……而且……

④不规定词语和句式,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

⑤.总结:

大熊猫不但长得逗人喜爱,而且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

英国、日本等国的大熊猫都是我国送给他们的,大熊猫是友谊的使者,为世界各国人民架起了美丽的彩桥。

所以说它是大自然的“明星”,我国的“国宝”。

我们都要爱护它、保护它。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概括段意。

 

1、  讨论:

(1)过去已学过哪几种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新学的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是什么?

2、归纳:

按课后练习第3题的问题和答案归纳段意。

四、朗读训练

1、选取最喜欢读的部分,精心朗读。

2、  采用多种方法朗读,提高朗读的积极性。

五、完成《作业本》上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16、在大熊猫的故乡

大小如猫 

娇嫩  胖墩墩

    淡淡的短毛 粉红色的皮肤

 

圆滚滚的身躯   明星

油光光的皮毛  文静悠闲

黑眼圈      国宝

 

第3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大熊猫离不开的四个条件。

(1)投影出示句子:

大勇猛的生活离不开四个条件:

一是冷暖适度,二是山高水深,三是箭竹茂密,四是流水涓涓。

理解:

为什么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具有这四个特点?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知识。

(2)任选一题,写一个先总起后会述的语段。

①大熊猫的家充满温暖和幸福。

②啊!

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啊。

(3)交流,讨论,成文。

2、听录音朗读第2自然段。

(1)体会第2自然段的写法。

(总分总)

(2)圈出能说明卧龙山区是“大熊猫天堂”的词。

(联系第1自然段理解,体会卧龙山区不但风景怡人,而且适合大熊猫生活。

引导学生在朗读语言文字时注意和四个条件一一对应)

(3)跟录音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4)学生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指名背诵。

3、概括段意(课后练习3):

大熊猫故乡的环境冷暖适度、山高水深、箭竹茂密、流水涓涓。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思考:

我们是怎样找到大熊猫的家的?

圈出词语,板书:

发现粪便--听到叫声--找到洞口(理解警觉、循声的意思)

2、训练说话:

我们找到大熊猫家的经过?

(1)自由小组交流说

(2)指名反馈评价说 

3、你们知道大熊猫家的特点吗?

读课文,划出词语,板书:

悬崖陡坡  2950米  紧贴地面  枯树洞  竹草遮掩

4、齐读第二段,概括段意(课后练习3):

我们爬上高山寻找大熊猫,在枯树洞内发现了大熊猫。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作业本》中第剩余的作业。

2、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外收集有关的大熊猫的资料,写一写感想:

保护大熊猫的家园。

(题目可以自拟)

板书设计 :

16 在大熊猫的故乡

四个条件:

冷暖适度 山高谷深 箭竹茂密 流水涓涓

总起  苍绿幽静 地势高 

        自       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然   分   林中鸟鸣声声

        环   述山  下水泉清清

        境       山上白云裹着积雪

.总结  天堂

 

 

 

 

 

 

 

 

 

 

 

 

 

 

 

 

 

                

 

 根据本文所学内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写一写大熊猫,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增加了练笔的机会

 

《在大熊猫的故乡》浙教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2、课文中写景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教学用具:

小黑板、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谈活,揭题设疑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名山风景秀丽。

你能说说你曾游览过的名山秀景吗?

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

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

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2、自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①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流利,要有速度。

     ③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

     ①对于不懂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时情境理解。

     ②对于涉及句意、中心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感知、理解。

有的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解决。

   (4)理清课文脉胳。

     ①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②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2)二(3)三(4~12)

  4、分段读课文

  5、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说说“攀、瘦、鞋、吁”这4个字是什么结构。

   

(2)重点指导写好“瘦”,笔画多,间架结构较繁复,要指导学生看清字形。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6、作业

   

(1)读好课文。

   

(2)抄写好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复习温故

   

(1)自读课文,天游峰扫路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老人语言的?

请你朗读给大家听。

  2、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读。

     ②讲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

     ③出示学生找出的关于“险峰”的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峰这么险,作者登上天游峰的喜悦心情你能体会到吗?

试着读一读。

     ⑤小结。

   

(2)精读第二段。

     ①指名读。

     ②读读有关扫路人清扫地面的语句。

体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什么感觉。

     ③出示投影片。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旁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a.自由读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

     b.讨论:

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④小结。

   (3)精读第三段。

    ①指名读,感知人物形象。

    ②分角色朗读4~7小节。

     a.你认为连起来朗读,对比感受,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c.感情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8~12小节。

     a.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的词句,进一步说说老人的哪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组织读议,启发思考:

      Ⅰ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

(老人有一颗对生活充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Ⅱ“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c.感情朗读。

    ④小结板书。

  3、朗读课文

  4、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赏读佳句(投影显示)

     ①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②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③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填空。

     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岁人,他每天早晨(),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

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还有()作伴。

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从内心敬佩他。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

   (3)本文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扫路人工作的辛荣,歌颂了老伯顽强不息,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4)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①课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写,认真读一读,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②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周围的人。

     ③交流评价。

  三、仿写。

   1、学习课文的写法。

   2、课文中是怎样刻画老人的?

   3、读一读,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

   4、开展“班级人物素描”活动。

   5、写一写。

   6、猜一猜。

  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

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教后感:

  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朗读为突破口,从人物的语言入手。

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地读书活动上,这样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精神风貌。

13《天游峰的扫路人》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

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

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

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

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

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

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

用“。

”圈出来。

     [板: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 (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

为什么?

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填表:

历史时间 离现在多远 怎样筑长城 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板书:

            19、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

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

(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

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

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

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

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

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19、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  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  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2004-03-11]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一)

  《14、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

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以请求的语气开头,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最后抒发感情,以反问的语句结尾。

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局限,对于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根据本课抒情性较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通过抓重点词句,创境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语言传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效果。

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读:

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配乐读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境,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借助录相、图片再现当时场面。

通过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表达的更加强烈。

通过观察书中图片、文字,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

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激发探究兴趣。

  1、读题,解题。

课文写到哪些“亲人”?

为什么要称为“亲人”?

  2、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什么时候说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3、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读通句子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理清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