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712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世界史一轮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公元前508年(公元前6世纪末)

(2)措施:

(10个五百人没有财产,有财产就放逐)

①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血缘部落,进步一削弱氏族贵族的权利。

②以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议事会,扩大民主基础。

③取消议员当选的财产资格限制,改为抽签选举,体现机会均等。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巩固民主政权。

(3)意义:

基本取消贵族特权,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3.完善:

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5世纪

①取消担任高级官职的财产资格限制;

②实行“津贴制”,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

保证平民的政治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注意:

改革后,平民可担任除十将军外的国家官职,并非所有国家官职。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2.评价:

(1)积极性:

推动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局限性:

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轮番而治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民主的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移民被剥夺民主权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二、古希腊的人文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1.背景:

(1)自然哲学的出现: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源

(2)希腊民主政治凸显人的价值,有利于公民意识、自由意识的形成。

2.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

3.主要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4.评价:

积极性: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二)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1.背景

(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对人的约束。

(2)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暴露(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2.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道德的作用。

(2)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和理性。

(3)认识你自己。

3.影响:

强调知识和美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三)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

1.主要主张:

(1)哲学思想:

提出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反映。

(2)政治理想:

建立理想国

①构成:

统治者——哲学家保卫者——武士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

②评价: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

(3)法治思想:

法律应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2.教育实践:

创办阿卡德米学园,培养大量人才

3.历史地位:

(1)推动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2)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奠定基础。

(四)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

1.主要主张

反对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2)政治思想:

著有《政治学》,倡导建立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共和制的法治国家。

2.学科贡献:

(1)创立逻辑学,提出三段论。

(2)创立伦理学,提出中道理论。

3.教育实践:

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为“逍遥学派”(教学方法自由、思想自由、讨论自由)。

4.历史地位: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第二单元古代罗马

一、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罗马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的总称。

(一)起源

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

(1)含义:

人们默认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2)特征:

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3)弊端:

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贵族掌握立法权,可随意解释习惯法。

2.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

(1)制定背景:

为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原则:

维护私有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3)评价: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量刑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主要维护贵族利益,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二)发展

1.公民法: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适用范围仅限罗马公民。

2.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2)内容:

自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完善: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二、罗马法的影响

1.对当时:

有利于调解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2.对后世:

成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蓝本,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二、世界近代史(15世纪~20世纪初)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

学习世界近代史,要运用文明史观和全球化史观客观评判历史事件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注意中西联系,将中国史置于整个世界史进程中加以联系、比较。

一、在经济上,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人类实现了工业化、市场化。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得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在政治上,民主取代专治、法治取代人治,代议制民主制度在各国逐步确立并完善。

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启政治民主化的尝试,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相继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在本国确立民主政体。

而民主政体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双向互动。

三、在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兴起并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的科学化、理性化取代愚昧、保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盛行。

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倡导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丰富并发展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人的思想解放。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5~17世纪)

第一单元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一、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

(一)背景

1.为什么要开辟?

(1)经济根源: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

(2)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

(3)宗教原因:

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4)思想因素:

人文主义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为什么能开辟?

(1)技术支持:

航海业(地圆学说、罗盘针)、造船业的发展。

(2)政治支持:

葡萄牙、西班牙为强化王权,支持对外扩张。

(二)过程

航海家

航海时间

支持国家

到达地点

迪亚士

1487~1488

葡萄牙

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哥伦布

1492~1503

西班牙

到达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

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对欧洲:

(1)加速资本积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封建制度解体。

2.对世界:

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对中国(处于明朝):

(1)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有助于农产品商品化,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2)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大量出口,白银内流,使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处于顺差。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一)历程

1.16世纪——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主导

2.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靠海外贸易迅速崛起

3.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靠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

(二)影响

1.对欧洲: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料、劳动力和市场。

2.对亚非国家:

遭受掠夺和奴役,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客观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3.对世界:

世界进一步连为一体,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第二单元文艺复兴(14~17世纪)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为旗号,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艺术与科学革命时期。

一、兴起:

意大利

(1)经济前提:

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阶级力量: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主张追求财富和人生享乐。

(3)思想因素:

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2.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4.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学三杰

讽刺、揭露教会的腐朽,赞美了人性的伟大

薄伽丘:

《十日谈》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歌集》

(2)美术三杰

虽以宗教题材为主,却描绘了人性之美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创世纪》《大卫》

拉斐尔:

《雅典学派》《西斯廷圣母》

二、拓展:

英国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描述了人性之美必将战胜世间的丑恶。

三、评价

1.积极:

(1)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宗教改革的到来。

2.局限:

资本主义萌芽刚刚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只能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式反封建,并且在艺术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宗教题材,利用宗教反封建。

四、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一)天文学与物理学(14—18世纪)

1.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哥白尼: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者

贡献:

提出日心说,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宣扬的地心说,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2)伽利略:

近代科学之父

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基础。

(3)牛顿

①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②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为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特点:

以实验为基础,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二)生物学:

达尔文与进化论(19世纪中叶)

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的教条。

2.主要著作:

《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

3.主要观点:

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影响:

(1)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的认识,颠覆了教会的神创论,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

(2)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维新派运用进化论阐述变法的必要性)。

第三单元宗教改革(16世纪)

一、背景

1.经济上:

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2.政治上:

西欧各国希望强化王权,削弱教权。

3.思想上:

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动摇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4.宗教上:

天主教会极其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

二、过程

(一)德国: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时间:

1517年

2.导火索:

教会兜售赎罪券

3.开始标志: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的公布

4.主要主张:

(1)反对因形称义,主张因信称义;

(2)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有权读圣经;

(3)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以享受世俗生活。

5.改革结果:

成立路德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二)瑞士:

加尔文改革

1.主要主张:

(1)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2)强调圣经的至上权威,主张信仰得救;

(3)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2.与马丁路德改革主张的异同

相同点:

(1)都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皇权威;

(2)都强调信仰的依据是《圣经》;

(3)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1)加尔文主张先定论,鼓励发财致富,更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2)加尔文主张神职人员选举产生,否定了教会的世袭特权。

(三)英国:

亨利八世改革

1.措施:

(1)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的唯一首脑,教皇无权干涉。

(2)规定神职人员效忠于国王,《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

依靠王权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削弱了教权,加强了王权。

三、历史意义

1.性质:

是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影响:

打击了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并没有否定宗教本身,也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因为此时欧洲各国教权大于王权,尚未形成君主专制。

第四单元启蒙运动(17~18世纪)

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二、指导思想:

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强调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三、发展过程

(一)兴起:

1.代表人物:

洛克《政府论》

2.主要主张:

(1)天赋人权(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

(2)自由和法律是不可分割的

(3)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外交)

(4)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二)发展:

法国

1.伏尔泰:

《哲学通信》

(1)评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提倡君主立宪。

(2)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1)主张: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

(2)意义:

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3)实践:

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卢梭:

《社会契约论》

(1)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2)以暴力手段推翻专制政府,建立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

(3)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

(三)拓展:

德国

康德

2.代表作:

《纯粹理性批判》

3.主张:

(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2)人非工具,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四、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即包括天主教专制也包括君主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

(1)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了思想。

(2)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五、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1.起源: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1)内涵: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影响:

推动了希腊科学和文艺的繁荣。

2.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把人性从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

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3.顶峰:

启蒙运动时期

高举理性的旗帜,否定宗教神权,反对君主专制;

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促进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基本特征:

1.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3.议员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一单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议会传统的形成

1.13世纪初,《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有限王权原则。

2.13世纪中期,议会形成,限制国王立法权和征税权。

二、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政治权利。

2政治: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

清教运动兴起(清除天主教残余势力)。

(二)标志:

1640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三)过程

1.七年内战(1642~1649年)

主要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

结果: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2.威尔的军事独裁(1649~1660年)

(1)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因为其采取的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巩固革命成果;

②颁布《航海条例》,维护英国海外贸易;

③解散议会,自任护国主。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4.光荣革命(1688年):

没有经过流血战争,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一)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

限制王权,用法律维护革命成果。

2.内容: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国王保留行政权)

3.意义:

(1)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

(2)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二)完善: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19世纪)

1.标志:

1721年,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组建内阁。

2.权力结构:

议会——立法权

内阁——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首相——最高决策者和国家领导者

国王——国家象征,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3.两党制形成(18~20世纪)

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保障人权,扩大民主范围。

(三)影响

1.对英国:

维护社会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工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

为启蒙思想提供实践前提。

2.对欧美国家:

为欧美国家建立代议制民主政体提供借鉴。

第二单元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经济:

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政治:

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化矛盾。

(3)启蒙思想的传播。

2.过程

(1)开始:

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

1775年,华盛顿组建大陆军,自任总司令。

(3)建国: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4)军事胜利:

1781年,约克镇战役后,英军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1787年宪法

(1)巩固革命成果,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

(2)吸收孟德斯鸠分权制衡学说。

2.原则:

(1)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

国会有立法权,总统有行政权,联邦法院有掌握司法权,互相制约。

(3)民主原则。

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3.评价

(1)近代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第一次实践分权制衡学说。

(2)奠定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基础,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没有给予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相应的政治权利。

三、首任总统华盛顿

1.历史贡献

(1)领导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

(2)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民主共和政体;

(3)开创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2.施政措施

建立国家银行,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1791年宪法修正案,完善1787年宪法;

(3)外交:

严守中立,避免介入欧洲战事。

四、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

都体现分权制衡原则,都是代议制民主;

议会都掌握立法权。

2.不同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民选

行政权

内阁首相

行政首脑与议会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第三单元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一、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政治权利。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社会矛盾。

(3)思想:

启蒙思想的影响。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7.14.巴黎军民攻占巴士底狱

4.过程

(1)第一阶段:

由君主制到共和制

成果: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

①原则: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至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启蒙运动的主张,冲击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2)第二阶段:

拿破仑帝国(1804~1815年)

①成果: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

内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影响:

对法国:

以法律形式维护革命成果;

对世界:

近代世界第一部民法典,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冲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

②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前期战争:

打败反法联盟,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是正义的;

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后期战争:

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违背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精神,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导致最后的失败。

(3)大革命期间法国政体演变

君主专制——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第一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18C中~19C中)

【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

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